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看见观后感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看见观后感范例11篇。

随着自己的观影经历越来越深厚,总有一些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作品,每次看完,我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那么此刻我们就应该动笔去撰写一份观后感了,经常写观后感,完善写作技巧,一篇优秀作品名观后感怎么写呢?想要了解“看见观后感”的原理或者相关技巧考虑看看这篇文章,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如需具体操作方案请向专业机构咨询!

看见观后感 篇1

文/张简

刚刚翻上两页,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平实无华的叙述,触动人心的故事,让我忍不住一页又一页地翻看,一遍又一遍地思考。

感觉这是一本能触动心弦的书。读完,心里却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和同样看过的爸爸讨论方知,那是因为真实。爸爸说,很久没有看这么沉重的书了,我又何尝不是,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作者十年以来采访的书,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对生命,对现实世界中种种现象的理解。

读它时,共鸣一直存在,让我犹如身在其中,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不断地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这本书给了我两个方面的震撼,其中一个是思考事物的能力,认知和理解。我们真的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在**,我们做了什么吗?当我们看电影或电视时,我们是否第一次想到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细节是我们最应该知道的。你或许不会关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新闻,你或许不会在意遥远他乡的违法征地或污染,你或许会对不收零钱的行为做出让步,你或许会对不开一张五块钱的发票忍气吞声。但明天,如果欠款的人是你,如果欠款的人是你勤劳的父母。

你还会淡定吗?如果明天,不给开的发票从五块到五十再到五百五千甚至更多,你还能“淡定”吗?现在的人们,为了自己少惹一点麻烦,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漠视一切。

回顾历史,中国不就是因为有太多这样的人民而有了屈辱的历史。今天,我们喊着以史为鉴的口号,却忘了不重的《辛丑条约》的签署。生活在条条框框,被权威“统治”渐渐麻木的人们,这又何尝不令人感到沉重。

我们需要发声者,不是一个,几个,而是所有,强大的龙的后代。

除了这样无声的“歇斯底里”,还有另一方面的震撼,那就是见到了作者笔下那让人心动的团队。千方百计去寻找它们血液中的真相。“几十平米,低着头都知道对方要干什么的温暖是难以言表的”这段描述,着实触动了我的内心。

这样一群知己知彼的伙伴,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挚友,实在令人生羡,令人感动,以至于令我一度有了当记者的想法。在那些年里,她们打过,累过,打过。现在作者想来,他一定很幸福。

书名为《看见》,柴静将她所看见的,别人看不见的,让我们看见。告诉我们不要盲目跟随,要理性,要理解。她说,不管怎样,我们都会像水一样溶解在水中,但她是不同的。她是大河中最真实、最清澈的一个。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看见观后感 篇2

二零零三年,“非典”爆发。

而现在,“非典”对我来说,不过就是教科书里一个好像听到过的名词,一个要背的年份日期。

直到,我本周读到了柴静的《看见》里,一篇关于她做“非典”新闻调查的文章。

本文通过许多真挚动情的环境心理描写,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非典”,看到了“非典”的背后——那是人类坚强的意志,“我要活下去”,那颗最温热的跳动。

如果,死到临头,活着的日子屈指可数时,你会害怕吗?你会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吗?如果,你面前有无数人在倒下,一个接一个倒下,就如多米诺骨牌,你会惊慌吗?你会担心下一个是自己吗?

当每早,太阳升起,睁开眼能看到万丈金光,是否会感叹“活着真好”?

封面是一张照片。有三种人。小孩,中年人,老人。小时候经常猜一个谜语:“什么东西小时候是四只脚,长大了二只脚,老了以后是三只脚?”谜底是人。现在的我们,有时会有“当一个退休老人多好”这样的想法。可当我们老了,转回头看自己的漫漫人生路,又是一种什么感受?是羡慕之前孩子时的青春活力,还是享受快到终点了?

有一种人,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活着。不管成功与否,有意义与否,即便处在社会底层,即便人生不如意,只要能活着就行了够了,哪怕当牛做马。

有一种人,比如革命英雄,认为活着必须要有尊严,否则还不如死亡,所以才会宁死不屈。他们坚持认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他们的人生哲理。

活着,真好。活着,真不好。

看见观后感 篇3

读这本书总是使我很容易与自己联系。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

”的柴静;献给被工作和现实击倒在地的柴静;然后为了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开始柴静;最后是继续到今天——完善自己的柴静。从这些柴静,我似乎可以看到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一样,但总会有相似的想法。

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

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透过《看见》,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柴静。散文的叙事风格,细腻优美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柴静的博学知识和扎实的文学基础。“非典”事件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我对于柴静这样一位身材娇小的姑娘,心生敬畏。

在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非典”时刻,是柴静主动请缨去到现场了解最真实的“非典”,去接近最鲜活的事实。她七次与“非典”患者面对面交谈,软磨硬泡才获许一个人进入病区权利,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公民知道真正的“非典”。她以新闻人的社会责任约束自己,用真相回报观众,用真相战胜谣言。

她的勇敢和坚持给每一位读者注入了营养。

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隐私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关门吱后,这里的人们如何对待对方,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终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

我看到李阳把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父权制,看到人们习惯了家庭暴力。犯罪者有时会后悔,但无法阻止他们的下一次暴力。正如在人性中,永远不会只有善与恶,但如果恶不被抑制,它将吞噬别人的恐惧,并成长。

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比恶改变一点吗?至少我们不会助长**之火,从而给善良一个成长的环境。生活在安逸的小都市中的我,仿佛跟随着柴静一起走进了一件件毫无头绪的事件,对话,思考,对话,思考,周而往复。

抽丝剥茧之后真正获得的黑与白交织的真相,往往引得一声声叹息。柴静透过文字造就的一个个画面,让我陷入深沉的思考,让我心中的正和邪跳出来对话。

药家鑫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看见》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初次听说药家鑫,心中想法:“怎么会这么残忍地杀害同学呢?

”读了《看见》后,当知道药家鑫的同学是怎样歧视他,甚至将小便尿到他的床上时,对他的就只有同情和惋惜了。这也提醒了我,小时候,不管看什么电视,第一反应就是问这个人是不是好人?

其实长大了才真正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和纯粹的坏人,人们都是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中罢了。正如《看见》第178页描述一样:

“新闻调查”的同事小庄有句话,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是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看见》中药家鑫的故事也使我牢记: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特别重要。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可惜的是,长大了的孩子的父母没有机会或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现在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过: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

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外国语学院13英语教育二班

131201051徐思琦

看见观后感 篇4

《被看见的力量》读后感


《被看见的力量》是一本富有启发和感动力的书籍。它深入探讨了人们渴望被理解和被认同的内在需求,以及被他人看见的力量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影响。通过各种真实的故事和令人难忘的案例,这本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用一双理解的眼睛看待他人,并展示了被看见的力量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影响人们周围的世界。


书中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和被认同。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快节奏、信息繁杂的环境下,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往往过于专注于自己的需求和问题,而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当我们真正关注别人,倾听他们的心声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处境和需求。这样的关注和理解不仅能够满足他人的内在需求,也会加强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我们提供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心灵交流。


书中还揭示了被看见的力量对于个人成长和自尊心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希望在集体中被认可和赞赏,这不仅仅满足了人的自尊心,也激发了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事实上,很多成功的领导者和创造者都能够将他们自己的视野拓展到其他人身上,通过关注别人的需求和潜力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潜能。这种能力不仅能够推动个人成长,也能够促进整个组织或社群的共同进步。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分享了一些感人的故事和案例,展示了被看见的力量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影响他人的生活。这些故事包括一个孤儿得到一名教师的关注和鼓励,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专业人士;一个有特殊天赋的年轻人在一位导师的关注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展现出惊人的潜能;一个社区组织通过重视每个人的声音和需求,建立起一个更加和谐和包容的社区。这些故事令人深思,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认同,他们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通过阅读《被看见的力量》,我们能够意识到关注他人、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看见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学会去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声音,尊重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同时也应该培养自己被看见他人的能力,给予他人足够的关注和认同。这样的关注和认同不仅能够改变他人的命运,也能够让我们自己成为更加关爱和成熟的人。


《被看见的力量》是一本让人深思和启发的书籍。它教会了我们如何用一双理解的眼睛看待他人,以及被看见的力量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的需求和潜能,激发他人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建立起一个更加关爱、包容和进步的社会。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关注他人,理解他人,并用被看见的力量来改变世界!

看见观后感 篇5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这是《看见》这本书中最触动我的一句话,读《看见》有感:真相背后。整部书没有花俏的语言,每篇故事都只是娓娓道来,读起来不感到枯燥,有着行云流水一般的感觉。有时读到书中作者与同事的调侃,我也会会心一笑,有时会随着作者的文笔陷入短暂的思考。我不是个善于思考的人,这部书却给了我思考的话题,同时也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从这扇窗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在这个国度里有繁荣,也有衰败;有光明,也有阴暗;有无以言表之美,也有不能承受之痛。这大概与作者的记者身份有关吧,毕竟常年的实事调查都是在触及中国社会最底层的痛,而记者在调查之中也亲眼见证了这些伤痛,这无疑会改变作者看待社会的角度,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眼界才比普通人更加高远。

《看见》这部书可以算是央视记者柴静对她记者经历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往日生活的一次纪念。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话题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属于冷门,也正因它们冷门,才更加触动人心。做记者久了,体验了各种不同的生活,亲历了各种不同的伤痛,才能有厚重而深刻的感悟。这部书恰逢中国正在经历转型之痛,以往挤压的社会矛盾因为媒体而几乎在一瞬间爆发了出来,这些矛盾有的是社会观念引起的,有的是经济发展导致的,也有的是突发意外造成的。所有的悲剧都在直指人心,所有的伤痛都需要社会勇敢面对。有的问题纠缠不清,像一团拆不开的毛线,却直指时弊;有的问题显而易见,像黑暗中闪动的烛火,却无人在意。

读完这部书之后,我却一时间想不出准确的语言来点评它,只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不浮华,很真实,困苦之中渗出快乐的滋味,每一章都有丰富而全面的思考。"回过头来再看这句评语的时候,我有些责怪自己的肤浅了,读完一本书最大的成就不是读完了它,而是吃透了它,读后感《读《看见》有感:真相背后》。而这句评语刻意地避开了书中那些沉甸甸的现实,还有那些连我也感到悲痛的真相。

书中有很多思考其实普通人也会想到,但这些思考与书中的采访联系起来却显得更加深刻。只因为平常人的生活不可能经历如此多的波折,才对人生少了许多深刻的思考。例如,作者作为记者深入非典重症区采访之后,她说:"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而当调查农村土地改革问题的时候,她说:"追求真相的人,不要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来看我们自己。"而当讨论到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时,对合格的公民的阐述可谓精辟。书中说道:"能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一个真正的公民。""今天你的权利受到损害,你不说话,明天你就会失去更多。"我想,若要普及法治,健全民主制度,最终需要的就是教育国民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而不是让他们置身事外。而对于山西工业转型难题的报道也很全面而透彻,书中指出了过去数十年山西经济发展的通病,并反驳了经济增长优先的论调。她说:"我们总说国家要体面,如果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灰头土脸,我不相信这个国家会体面。"当采访到矛盾突出的拆迁与土改问题时,作者感概:"不能用道德眼光看待经济问题。"

上述的这些问题由于媒体的报道或者由于自己并不在意,普通人很少去认真思考。面对新闻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是应该被媒体引导,去相信媒体需要我们相信的各种"事实",还是拥有主见,理性思考,不致于产生新的偏见?记者的目标是真实呈现,真实意味着公正与尊重,点评应该交给观众。那么观众的目标就应该是在各种真实之中找到真实背后的真相。我不禁要问,真相背后是什么?是疼痛?是挣扎?是希望?是无奈?真相是残酷的,也是可贵的。但真相又有许多种呈现的形式,而每一种形式都包含着偏见,却并不虚假。然而,仅凭一己之力探求全部的真相又谈何容易,作者说:"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真相往往在于毫末之间。"我们只能希望不断接近真相,不断接近人性。因为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虽然我不是记者,但我依然能感受到记者肩上背负的使命,就是不断探求真相背后的隐情,正如科学家不断探索宇宙,哲学家不断探索真理,艺术家不断探索美一样,那都是一次次坎坷而漫长的远行。

看见观后感 篇6

“我只是讨厌屈服”这是美国民权运动之母帕克斯在乘坐公交车时,拒绝给白人让座的一句话。还有人提到,我们的权利是用来延伸的,否则这些权利只是一张白纸。我十分敬佩书中为正义、为自身权利做斗争的人,尤其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欠缺的是历练,欠缺的是走走停停,欠缺的是思考。

在“无能的力量”卢安克这一章书中,开始时我感觉到的是矛盾,因为卢安克给人一种向往自由、与世无争的感觉,他可以为了生命的自由,选择独特的生活方式,放弃不必要的物质羁绊。这令我回想起了我的童年,更令我反思如今充实的生活,不过通过内心的沉淀和衡量后,我发现只有过着最适合自己生活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我选择的是听从内心的想法,规划自己的未来。

喝完苦茶后,再喝白开水。水很甜。啖过苦瓜,再嚼素馍,馍也甘美如饴。品书也不过如此。

看了柴静的《看见》后颇有感动,但更多的是引人深思的感悟。事实上,我们都是井底的青蛙。不同之处在于井口的直径。要想摆脱自身早就的蒙昧,一点一点解缚,就要学会看见,保持一颗始终如一的心去感悟这个世界,去追求人生的非凡意义。

看见观后感 篇7

斌哥:“不管柴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看见》是一本好书”。未见其人,只见其字之时,我想象她是马伊琍的样子,知性且刚毅。

看来,后面的判断没错。她真的应该感谢她的导师陈虻,以及央视的同事,老范老郝两个闺蜜,以及那么多年她采访的人物,她博客里的粉丝。是他们帮助了她成长,让她没有作茧自缚而是破茧成蝶。

看见,其实是世间最重要的哲学。没有经历,不会认识。没有经验,不会重视。没有认识和重视,不会理解和宽容。没有理解和宽容,就会僵持和忽略。

工作,个体,感情,伙伴,生活矛盾密布,人心叵测,世事难料。看见这些,是选择视而不见,还是勇往无前。我想成功,我要幸福。关于成功和幸福没有中间道路可选,所以我看见的只有成功者和失意者,痛苦者和幸福者。

看见历史,看见这条大河,告诉我,人生如河,川流不息,也许没有真正的成功和幸福,只有挺着,多么艰难的现在也终将是幸福的回忆,那时,幸福就像刀口舔蜜,什么叫像,就是,其实一直就是,只不过我不承认罢了。

看见观后感 篇8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一排新书中,简约的封面,只有一张作者的**和白色的书名,就是这样的封面在一众复杂的封面中脱颖而出,让我注意到它。

柴静的这本《看见》是一本文学传记,记叙了柴静在央视期间做一些新闻报道中的事,这些事中的人都留给了作者强烈的生命印象。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就像作者说得“他们是流淌的,从我的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每阅读完一章,文字的深处就给予你更多的触动,也许其中有你熟知的事件,但是柴静用文字让你看见了更多的东西。

“海淀卫生院的女医生

第一次穿隔离服,喜欢了一半又去拎一只桶,拎着那只同她好像忘了要干什么,拿着空的小红桶在原地转来转去。我问她怎么了,她嘴里念叨着:“我小孩才一岁,我小孩才一岁。

””或许我们看见过医务人员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救治着病人,可是我们没有看见他们犹豫时,他们也有家人,他们也想继续活着,他们也有自私的想法。当我们看见他们犹豫之后决定奋斗在一线时,或许更能体会他们的纠结,同时更加觉得他们的大爱,看见医护人员的伟大。他们的伟大**于患者对于生命的渴望,当他们看到病患在生死的边缘徘徊时,想到自己是可以救他们的人便会激发出这样的能量,他们知道医生要让人活着,自己得有牺牲的准备。

“一个病人来了之后晚上从来不睡,总张这眼睛坐着,怕睡着了就死了。”这是一位医生对病患的描写,许多病人都在绝望中保持着希冀,他们迫切地想活下去,可是在封闭的监护室里,看到的都是穿着厚厚隔离服的医务人员,看不见他们的脸,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希望呢。作者曾在文章中说过“非典时,我很少感到恐惧,有一些比这更强烈的感情控制了人。

但那天晚上,我站在水龙头下,开着冷水,水流过**,一下浮出颤栗的粗颗粒,涂上洗面奶,把脸上擦的都是泡沫,突然觉得是死神在摸着我的脸。我睁大眼睛,血管blood打在脖子上。我感觉到血管。这是最原始的东西。

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温暖的节拍就是生活。”

在灾难面前,人和生命都是渺小的,但那又怎样,即使他们是渺小的,他们也应该珍惜每一天,对吧?通过柴静的话,我们看到了很多,比如作为医生的大爱和高尚的医德,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新思考

在这个世上有很多的事是你无法完全感受得到的,你也无法看见,就像柴静说的:“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是最重要的地方,因为无知是我成为心中的一块石头。

”而柴静就自己的文字让读者们也看见,看见那些我们未曾看见的事理。

看见观后感 篇9

最近在看柴静的《看见》,在描写她自己的那段,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偏激,愤青。太偏激就会傲慢——以前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读书,日后混熟的朋友在回想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都会说:“那时候,第一次见你,很想跟你做朋友,可是你总散发出一股清冷的气息,让人接近不得,不屑一顾。清高、傲慢。”

很多朋友都说我说话太毒,有时候一句话过来,让人回不得,就被憋在那,进退都不是。这些其实自己有时候不知道,有时候是真的知道。往往会跟自己在心里说:你妹,你的嘴就不能显得温和一些?对于朋友叫帮忙评论的时候,往往也只是下结论,词句锋利;事情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千百种的说辞去化解自身尴尬。在听到别人的经验或是与自己观念相悖的意见,也是常常给予“脸色”:反感、诧异、惊奇、不屑……想想真不应该,说到这些往往都会说自己小时候缺少爱,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用刺包裹了全身,自己拥抱不了安慰,也不许人靠近。年近三十,没有动过感情,觉得不动便不会受伤,不受伤,那就永远的坚强,认为脱离集体就是独立。坚持的这些年,其实是孤独的。大家讨论着另一半的摸样,我总说:脾气这么坏,看来要找个温和会包容的男人,要不然肯定天天一言不合,双方开战。却始终开不了一扇窗,让阳光照进心里,宁愿躲在黑暗里,别人看不见你,你也看不见阳光。

或许是自认为不幸,所以遇见的都是好人。身边的朋友可以包容你身上的缺点,我把自己编辑到骨灰级损友,确实是苦了这般朋友。每次张CC都会跟我聊起福建GG,每次我都不想说,都用一些恶毒的话给挑开,好让她闭口不提。可这个福建GG就像她身上好掉的伤疤,痒的时候还是会挠挠,却又没有结果,我讨厌没有结果的事情。她每次都会发一些近期的照片来叫我看,每次我都会说这个像“街道大妈”“妇女联主任”,想刺激刺激她,让她活得可以年轻一点,自从工作后,是真的憔悴沧桑了许多。沫沫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可她喜欢别人叫她沫沫,有亲切感。逢年过节的时候她都会精心的准备一个小卡片,写上祝福语,递给我跟三妹妹。每次看完里面的内容,我跟三妹妹都说:跟你生活在一起,我们总觉得我们活得没心没肺的。她是诗一样的女子,博学多才,或许是中文系的女子都会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艺感。我想任何一个跟她接触过的人都会爱上她。我有时候会在想,这世界上到底哪个男子能配得上这样好的女子。三妹妹,由于在家排行老三叫阿三。由于在我们部门性别有些混乱,我是哥,而这个一米七多的大男孩就屈身到妹妹的行列了,他也是一个会包容人的人。有时候他也会说:你有时候说话伤到我了。他说完这句话以后我就不记得了,还是抓到了毛病就打击他,一片和乐融融的景象。还有阿微,自从搬到厦门之后,在做梦的第二天就会打电话给我,之前她从来没有主动的去打过电话,我每次都说她很抠,抠到一分钱都会在那里计较半天,脾气却是相当的好,没见过她发过什么脾气。老朱自从毕业后就结婚生子,当起了全职太太,与世隔绝了。小六也回泉州了,老五还在深圳,老三扎根上海,老四没消息,老二在南京跟男友生活,觉得唯一一个要准备剃度当尼姑的人,居然首个脱离单身了,不能不让人感叹缘分的奇迹。

至于阿牛,这个人说起来有些复杂,每次都是在微博上或是博客上看到她订婚结婚的消息,即使在Q天中,她也不会跟你透露一丁点的消息,或许只是朋友。张CC说,因为经济纠纷我失去了她。我说我并没有跟她有经济纠纷啊。张CC说:在时间的长河中,你也失去了她。后来我想想说:我并不是因为时间,而是因为地域。张CC又说:有了男人之后,我们彼此失去了。我说:男人自从有了女人,友情进入蜜月期;而女人的友谊因为男人却进入七年之痒。

看见观后感 篇10

除了不断刷新朋友圈里那些喧闹浮夸的文字,另一种选择是泡上一杯茶,用难得清闲的时光和清醒的头脑静静一读这篇曾触动许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触《看见》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当你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咱们就是平等的》,也是这篇文章使我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也使我有进一步了解她的欲望,而《看见》使我得以满足,既认识了柴静也成长了自己。

《看见》是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自己在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书的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镜头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在柴静的简介里,寥寥几句话写完了她的工作经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在简介里写满各类荣誉、头衔。通过这就给人以平凡有爱、简单真实的形象。

最浅层的,通过读《看见》确实“看见”了很多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她尽可能诚实地描述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人。使我们了解到社会最隐私角落里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这些人和事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这都缘于柴静的真实,以及由心而发的热情和关怀。她关注的不是新闻,而是新闻中的人。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却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因为从理智角度看,报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个人情感,否则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观性,但从情感角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头脑和一颗带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实。情不自禁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悦,这就是柴静。

而透过事件,我们站在柴静的角度看这本书,我们会看到一个人不断成长的经历。从刚进新闻界的高度自我肯定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定位。从早期的青涩、懵懂、“不接地气”到后来的自省、观察和沉淀。她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的青涩、困惑,坚持和成长。书中的记录不是简单的叙述,它融合了自己对每件事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究和对自己、对记者职业职责的不断思索。柴静对于记者职业的热情和对自我不断打破再纠正的态度令人感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态度和精神,虽然我们的工作不是记者,我们也要有这种对工作、对职业始终保持热情的心态。对于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于自我打破,审视自己矫枉过正。“生活里怎样是你的事,上了节目就不能有这个”。因为我们都一样是普通人,会犯错、会惶恐、会困惑,只有由内心而发的热情才是坚持的支柱。不断的自省和思考使我们学会去回归生活,去认识而不是去指责批判。

从更深层次的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什么是“韧劲儿”,它是对自己要求的坚守。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想,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或附庸。柴静是一个追求“精确”、追求深度的人。当然这也是在她不断成长中所养成的,在她刚进入央视时同样惨败过。她做的第一期节目是关于剖腹产话题,采访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结束了。结果送审后被公开批评“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选择剖腹产是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你找了几个层面?”同样我们在对待工作,处理事情时有没有想过更深层面?是不是只考虑眼前而不顾长远?处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这是我们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多想一点,做好一点,终究造就不平凡!

《看见》是一本讲故事的书,但在书中我看见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感悟,对世界的觉悟,以及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最令人深思的是“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看见》。这是一本震撼人心,使人共鸣的书。没有装饰,没有点缀,阖上这本书仍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味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任复杂的情感与感动静静流淌。

看见观后感 篇11

一本《看见》,你读懂多少

“《看见》是扇窗,你得透过这扇窗看见自己,看见你生活的世界。”这是一位朋友对我说过的话,至今还记在心里。文章的标题不是对别人的提问,而是对自己的质问。这应该是我对《看见》写的第二篇书评了,说不清这本书到底有什么力量,每次回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再翻一翻。我只是想写写《看见》到底教会了我什么。

隐 忧

白岩松在《看见》新书发布会上说过这样几句话:国家图书馆每天上架的新书多达一千多本,但真正有意义的,值得人们去阅读的,却挑不出几本,而《看见》就是这样一本。看了这几句话真不知道是该为我们有这么多的书高兴还是难过。然而我看到的事实是,身边的好多人宁愿去看那些所谓的言情,玄幻,或者“虐心”,都不愿意看这本《看见》,或者其他深刻点的书。“《看见》的一半,看不见的未来”,我曾把签名改成了这句话。在这样一个“娱乐致死”的年代,《看见》的出现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不过,还好,听说《看见》在各大书店大卖,身边同学也有些人开始读了,还是有点欣慰的,不是为柴静,而是为他们自己。

看见柴静

这本书是带有一点自传性质的书,所以给人印象最深的肯定是柴静了。“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是柴静对自己的描述。的确,外边看上去柔弱的她,对新闻却又火一般的心。十年前,因为一句“我关心新闻中的人”,让她走到了今天。从初进央视不懂新闻的女青年,到《新闻调查》里果断睿智的记者,再到如今《看见》里沉静的主持,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是一段“不断犯错,不断质疑,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经历。

熟悉柴静的人都会发现,柴静的报道很多都是不具有时效性的——华南虎照是事情发生两三个月后采访的,药家鑫案是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拜访的。然而,这正是柴静不同于其他记者的地方,她关注的是事情的真相,事件背后的人,而非事件本身。小崔曾经说:“像柴静,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同行,她的报道不具有时效性,但她有对真相的坚持,别的记者可能一两遍采访不了就放弃了,她不会,她会继续第三遍,第四遍……”。也因为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她报道中的人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只要做了坏事就是坏人”,而是如实的报道出一个个新闻人物不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那些事情有时比新闻本身更真实”。“采访是什么,采访就是把你放在我的心里,相信他人今天承受的,我必受之。”

熟悉的事

《看见》也被称为“中国社会的十年变迁”,书中柴静写个这十年来发生在中国社会上的一些事,有大有小。从非典到大地震,从虐猫事件到安华事件,从两会到奥运,从卢安克到李阳。“对于这十年,如果说你不是去看见,而只是视而不见,那么你确实是配不上这十年。”——柴静这样评价这十年,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只可惜,由于自己的年幼无知,书中的很多曾在身边发生过的事情,都没有认认真真的去经历,不过,还好,有《看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对这本书百看不厌的原因吧。

了解的人

书中,很多人都给我了很大的震撼。无论是为了一元钱的发票把铁道部吿上法庭的郝劲松,还是为了土地问题质疑宪法的陈锡文,还是一直坚守的卢安克,甚至是那些被我们定义为“坏人”的周正龙、“虐猫女”、药家鑫。“他们是流淌的,不断的冲刷着已有的模式和坚固的成见,”新闻背后的他们或许才更真实。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是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这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这样的国家骄傲。

真相自有万钧之力

采访本身就是一个探寻真相的过程。有人试图以金钱、权位来掩盖事实真相,殊不知只是欲盖弥彰,真相从来不会屈服于任何事物,这就是真相的万钧之力。不管是华南虎照,还是山西污染问题,抑或是“戒毒所卖人事件”,无论有多长时间,纵使是十几二十年,真相总有大白之日。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的两个牵动全国的案件:一个是浙江叔侄的十年冤狱案,另一个是朱令案。前者无疑让我们相信,无论如何,真相总是逃不过人们对真理的追求。但对于后者,尽管警方现在已经宣布此案破不了,但我仍会选择相信:迟早凶手会服法,迟早会给朱令家人一个交代。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不否认,也会很难,但我依然相信。

争议中碰撞出的是人性

读《看见》有一个争议我一直忘不了。柴静在《双城》的那期节目最后,因为问到小男孩姐姐的死,小男孩伤心得哭了,柴静于是就为小男孩擦了眼泪。这个擦眼泪的动作在后来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且到现在争议依然存在。一开始我不觉得这个动作有什么好争议,相信大多数人也同我一样。但后来想了想,这里面确实存在很大的矛盾——普通人与记者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有情感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上前去擦,这也是很多人一开始不以为意的原因。但作为一个记者,一个报道事实的记者,观众希望你呈现但大家面前的是不参杂个人情感的事实。

这个问题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回答,我相信如果我身处那种境地的话,我确实不知道还怎样做。

柴静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再次被问到这个问题。“那是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镜头。那么我的领导选择了播出,这就是人性的碰撞,做还是不做。我当时问我的同事,应该怎么做?他们说应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其实过了十年,我也没想明白,反反复复的想,该不该擦眼泪?我想该,后来我又想不该。其实就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27的我发自内心觉得应该擦,那就擦,如果37岁的时候还是那样的感受,那还是应该擦。”

看见自己 看完《看见》,我不断问我自己,我是不是做到了像柴静那样看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看见》教给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到底应该怎么看待问题吧。把所有的事情归结于政治原因是一种懒惰,更是一种不负责。这个国家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每件事都与个人息息相关,仅仅把事情的责任归结于政治家是不敢担当。

人的本质没有好坏,只有做了好事的人与做了坏事的人,重要的是给每个人说话的权利。尤其是看了“虐猫女”和安华以及药家鑫案之后,我渐渐觉得其实他们也是需要同情、需要社会接纳的人。

我对柴静的期待

“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么多年,柴静在新闻的路上渐渐成长。白岩松曾说:几年前我曾对柴静说过,她会成为中国最好的记者和主持之一,今天我很高兴看到了,我也相信不久之后她不会是‘之一’。

我对柴静的期待并不是做什么“最好”,而是如同当年陈牤所说“她从不人云亦云”。

离开了《新闻调查》的柴静虽然没有了当年的和新闻正面交锋,但她的节目的话题从来不曾背离当年的那句话“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祝福柴静,愿岁月静好。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