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1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剪纸吧!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老表示庆贺。

剪纸所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先来看看这张“仙女下凡”吧!四位仙女神态各异,舞姿翩翩,她们的手臂上缠绕着轻盈而柔滑的丝带,正随风轻轻摆动。再看这张“松鼠摘葡萄”。只见它摇着蓬松的大尾巴,小眼睛紧盯着紫莹莹的大葡萄,生怕被其他小动物给抢走了。

剪纸中还有有趣的民间故事呢!这幅剪纸讲的就是“老鼠娶亲”的故事。瞧!小老鼠们抬着大花轿,新郎得意洋洋,大花猫在一旁羡慕得不得了。原来,故事是这样的:鼠父亲想给女儿找个好女婿。鼠母亲说太阳最棒,太阳说云最棒,云说风最棒,风说墙最棒,墙说老鼠最棒。最好,小老鼠娶到了新娘。

多么精美的剪纸啊!真令人爱不释手!

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2

经常想起,那嘴里哼唱着的京曲腔调,那小巷里卖着的红色剪纸,那逢年过节身着的华冠丽服,那令人温馨的传统礼节,这些记忆中的碎片使空气里充满生活的气息,萦绕在我们身旁,我们也习以为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的气息开始离我们远去,看不见,也摸不着。更可悲的是,我们毫不知情、毫无感觉,甚至毫不在意、毫不可惜。

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近代化,西方文化来势汹汹,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传统文化日益淡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根深蒂固的,它受到冲击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近代史发展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搏斗的历程。

有人说,是时代改变了它们。我认为,非也非也。21世纪是一个新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一个要求创新的时代。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科技日益强大,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升,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华传统文化因时代的变迁而遭受冲击和传统道德被遗弃的问题。传统文化是前人在封建背景之下,依据儒家思想文化的仁义礼智信而形成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精髓之处,也有糟粕之处。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跟不上时代的落后之处无疑是会逐渐消亡的。因此,时代的发展和时代要求创新是推动中华文化改革创新的动力。

也有人认为,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没落。新年时,人们似乎不再像以前一样热热闹闹地走街串巷去串门拜年,不再像以前一样真挚地表达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祝福,不再像以前一样视自身文化为傲;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洋节,洋礼节,洋文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越来越多的人决定改成外国国籍……人们崇洋媚外的想法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可是中国难道不是随时代发展也在快速、高质量的发展吗?其实,如果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这个人的成长的话,那么中国人的思想也决定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和发展。

通过品读季羡林的《传统文化之美》,我不仅体会到了传统文化有多美以及它的美体现在哪里,而且概括出了传统文化有衰落迹象的原因。首先是国人的观念改变了,以实用主义为核心,金钱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第一位,以及国家和国人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力不足。比如敦煌在甘肃,而敦煌学研究却不在中国;韩国人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被韩国人申请了版权;书法在日本被重视,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却出名在日本,中国人却一味地找咖啡代替;中国文化,前所未有地“不属于”我们自己了。七夕节火不过情人节;还能有多少国人能定下心来学习、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秦腔,昆曲等优秀剧种,还有多少人在听?其次是舆论向导、教育等不同的领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国人进行了错误的引导。还有,教育内容西方化是造成传统文化丢失的重要因素。如果中国人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大多为西方化教育,那么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教育领域是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最后是一些崇洋媚外的伪专家伪学者的推波助澜,不经意间成为了西方文化侵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工具,甚至这些人还被电视、媒体捧为座上宾。舆论的导向需要有人先站出来指明方向,然后会有乌合之众出来迎合,随后影响力就被扩大了。因此,造成传统文化发生千年一遇的变化时,其中的原因是涉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

赏传统文化之精,析传统文化之美。这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上。保护传统文化,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应该是我们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职责。首先要区别优劣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革新和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其次,中国人不应成为复兴传统文化的旁观者,应该成为复兴传统文化的参与者。有利于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然后,我们不仅要学习儒家文化的精华,积极关注国家的大事,还应该有范仲淹等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品质。最后,中国之所以能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走完了美英等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不仅是因为中国人勤劳努力、爱岗敬业的美好品质,还因为中国人爱国爱家的精神。

文明兴则民族兴,文明亡则何以为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代表,更是中国的软实力象征。所以复兴传统文化运动迫在眉睫。今日不复兴,更待何时?

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3

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词,许多中华儿女就会为之一振。是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现如今又名扬海外,影响着世界。

这是因为华夏文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中国五年多年的历史,曾有多次出现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代,但从未断流。与世界上很多历史不同,比如阿拉伯帝国摧毁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印度的梵文都走向没落;但中国的少数民族在统治期间,却被中华文化所感染,一步步走向汉化,一步步实现了民族融合,最后走向更深远的文明。就如北魏孝文帝,他将鲜卑文化融入汉文化,却让汉文化发扬光大,这些事例,也足见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之大。

也难怪,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内容太多了,有琴棋书画、戏曲艺术、诗词歌赋,还有节日节气、庙会活动、古典建筑、评书相声等等,它们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传统文化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到《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小到对联、谜语,还有文人常玩的一些文化游戏,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例如古人上学时,有一门课叫对对子,即老师说上句,学生对出下句,为此,老师还需要教学生“天对地、雨对风、晚照对晴空……”,至今,当著名歌手赵照把《声律启蒙》唱出来,依然充满韵味,深受听众喜爱。

文化游戏比较有名的是“曲水流觞”、“九九消寒图”、“回文诗”等。所谓“曲水流觞”,就是在一条曲折的小溪上放一杯酒,文人墨客坐在小溪边,让酒杯随波漂流,漂到谁那里,谁便饮酒一杯赋诗一首,你看,中国古人喝酒都要玩出雅趣。而“九九消寒图”,则是人们在冬季漫长的时光中,用来消寒的文化游戏,一般多为一句九字诗,每字九画,论笔画就是九九八十一画,诗意以歌颂冬去春来、万物欣欣向荣的为主。也有画一枝梅花,共九朵,每朵九瓣,从冬至开始,每天涂一笔(或画一瓣),将这句诗写完或整枝梅花画完,单调漫长的冬季就在这样充满趣味的活动中结束了。回文诗就是将文字绕成一个圈,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转圈读,都能得到一首完整的诗。也有将文字竖排或横排成一定的形状,不管横着读还是竖着读,或者就某一区域读,都是一首完整的诗,实在妙不可言。

传统文化最具生活性。单说这陕西传统美食——肉夹馍,就有漫长的历史渊源。肉夹馍其实是“肉加于馍”的文言表达,相传李世民曾对它大加赞赏,今天也是老百姓的日常最爱。还有秦腔,就充分体现了老陕人的豪迈与奔放,三秦大地上,有句俗话“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来一碗燃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就是陕西人的生活场景的写照。陕北民歌信天游也是生活的产物,“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将生活环境与历史事件结合,用淳朴的歌声唱出来了,很有韵味。

传统文化也不乏时代性。当前国家为了弘扬和宣传传统文化,推出了很多的文化节目,先有《汉字听写大赛》《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还有《信中国》《经典咏流传》,都是涵盖着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

特别是最近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歌手们将一系列中国古典诗词改编并作曲,在舞台上演唱出来:《关雎》《木兰诗》《将进酒》《琵琶行》《水调歌头》等等,充满了古典文化的魅力,而歌唱形式也赋予了经典诗词一种新的生命力。

其实之前很多歌手的歌曲,也弥漫着浓浓的中国风,例如周杰伦在《青花瓷》里唱道,“流传千古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着笑意”,《东风破》里“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双截棍》里“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是谁在练太极风生水起”。传统文化正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散发新的光芒。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而且我知道,它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学习、去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4

马云曾在澳门大学做过一次演讲,听课的人大部分是海归人士。演讲完后,一位女海归曾用蹩脚中文提问并强调自己是一名海归。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马云在女海归提问完认真回答问题后,怒怼了女海归。“全世界学习海归回来的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根,了解自己这个国家的文化,了解自己这个国家民族特性,了解怎么跟中国的土人打交道,没有根不灵的!”

的确,一个国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之根,而生活在自己国家的人也需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找到自己的根。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璀璨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度。由上千年历史文明积淀至今的传统文化是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处之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都不能忘怀的。因为这是每个国人都在追寻的根。文化之根是作为中国人自己的根本,是我们的先人历经诸多磨难也保存下来的,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是无价之宝,是先人的智慧,也是我们的宝藏。

五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东西很多。自带灵性的书法,令人崇敬的武术,清香醇厚的茶水,价值非凡的甲骨文,精制美观的桃花扇,带有信仰的长命锁。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每每相遇总缺不了文房四宝、诗情画意。传统节日里随处可见的对联、剪纸、年画,在过年时尤显出传统文化的气氛,文化深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是我们当成了习惯,未曾特别的留意。

或许对于我来说,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我知晓,却从未真正的了解,诗文亦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一直都十分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很多感兴趣的事物,亦如砚台、围棋。我常闻其名,知其物,却不晓其事。

众所周知,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研墨为主,一方好砚是任何文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只有好砚才能研出好墨。但除此以外,还知道其他的吗?恕我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竟不知其他。若非后来有一定兴趣去了解,或许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有四大名砚,其中以端砚最为有名,传奇岳飞砚、眉子砚、脂砚均为端砚。砚的年龄很大,历史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才行。历经上千年的不断改变和打磨,才有了我们现代社会看到的砚台。可知道这么多,若从未接触砚台也是无法体会到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的。

围棋算是知之甚少,但在我看来是最为伟大而神奇的事物。它不仅是古人娱乐的工具,更是古人的智慧。它起源于中国,相传为帝尧所创,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被认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围棋策略性很强,一盘棋一个战场,行军布阵,刹那间便是风云变幻,一粒棋子便足以改变整座江山。但奇怪的是围棋不仅仅如此,不同的人在棋里找到不同的答案。有人从中找到金戈铁马成了有名的军事家,有人从中找到锦词丽句铸就不朽诗篇成为一代诗人,柴夫在其中找到草木山石,农妇在其中找到柴米油盐。在我看来围棋不仅仅是对弈那么简单,一黑一白,狭小天地,暗藏人生玄机,也许山穷水尽,也许柳暗花明,所有谜题只有走到最后方能解开。棋如此,人如此,人生如此。围棋这一悠久的历史传承就是中国魅力四射的传统文化之一,民族文化之根。它的影响不仅是中国,它已经遍布了半个亚洲,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是如此令国内外的人为之兴奋。

在我看来每个人在你了解许多其他外国文化时,一定要扎根于本国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才是自己的根,正如马云所说,“没有根是不灵的!”没有文化之根的国家是可悲的,没有文化之根的民族是可叹的,没有文化之根的人是可怜的。传统文化是文化之根,文化之根是民族之根。文化之根是需要我们共同了解,共同守护,共同传承的!要让国家的文化之根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世世代代华夏子孙都能了解,能品悟,能找到自己的根。华夏子孙!精神不息!传承不息!

品传统文化,悟民族之根……

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惜自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文化的地位可谓是每况愈下。直至现如今,城市的广场大街早已难觅中华文化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艳丽霓虹灯上书写的英文字母,这些“西洋文化”肆无忌惮的在不属于他们的土地上横行。

突然有人蓦然回首瞥见中华文化的一缕残影,发现传统文化的美,于是掀起了“传统文化热”。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我作为一名中国人,自然是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甚至欣慰,华夏文明之美终究还是被后人发现,细细品味。

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出现,汉服也慢慢流行起来,一些年轻人身着汉服出门逛街,引来众人争议。有赞同的,也有质疑的。“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这句话却也有几分道理。但客观来说,汉服并不适合作为日常着装。首先它很贵,一套汉服的价格保守估计两三千,这个数目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担得起。其次,它穿戴很麻烦,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年代,汉服似乎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当然,不是不能穿汉服。而我的意思是可以重大节日的时候再穿,比如中秋节穿上汉服静坐月下与家人一起赏月,与古人一同细品“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哲理。可以春节再穿,为家中的年味添几笔色彩。盛大的节日穿来庆祝总比着急上班上学拖着及地的汉服赶公交,地铁更有意义。因此,传统文化要想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传统文化热”不想“凉”的那么快的话,还需做到实事求是。

有时在街上遇到了外教老师,他兴奋地指着街上的一个泡沫门问,“IsthatChineseculture?”(这是中国文化吗?)我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哑然失笑。那是一个用泡沫板简单拼装起来的门,看得出来,设计者是想做一个仿古的红柱灰瓦门。但他似乎简单得有些怪异了,本应细细雕花的瓦砖变成了泡沫板上一个不清晰的图案,本应栩栩如生的龙也只是变成了一张贴在泡沫板上的纸,刻意仿古的泡沫纸上还写着“满80送鸡蛋”。看得出来,这应该是商家为了引起消费者侧目的广告牌。

那是中国文化吗?我微启唇瓣,半天做不出声。良久,我才轻轻说了一个单词:“Maybe。”(可能吧)外教好笑地看了我一眼,心里也许在好奇为什么一个中国人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不认识。我哪里不认识呢?我自是认识的,不光认识,我爱我们的文化,我爱它的一笔一画,爱它跟我提到举箸的礼仪,提到唐诗宋词的韵律。而面对一扇这样的泡沫门,我真不愿意承认它是传统文化的衍生。所有应该用时间细细打磨的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的急功近利,没有灵魂,毫无美感可言。

“传统文化热”或许是件好事,但它依旧可能变成一件坏事。当一件事物开始流行,必定有人开始追捧,有商家开始盯上,而传统文化变成了一种吸睛的道具,一种迎合“要培养民族文化自信”的利器。只记得孔子有言,却忘了孔子为何言,只记得的国人应着汉服,却不曾知汉服之礼,礼仪背后究竟隐藏了先贤对后世怎样的期望,那么,“传统文化热”是可悲的,因为他只有形,而失了灵魂。

作为一名青少年,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理性的对待“传统文化热”,避免追求时尚而随波逐流,而应深究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品味传统文化之美。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泱泱大国,日月所照,江河所至,普天之下,皆“汉土”。

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6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而我最喜欢看秧歌了。

先在屋里听到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从远而近,我便飞奔出门。挤在人群中间向远处观望,只见一队花花绿绿的人马沿着街道缓缓而来,最先看清的是敲锣打鼓的。然后就扭秧歌的了。他们打扮成京戏中小姐书生的模样。只是穿得更加新鲜艳丽。脸上还画了浓浓的妆,脚上踩着半人高的高跷,有的手中拿着彩色的扇子。有的腰上系一根长长的红绸带,双手各拎一角。踏着节奏挥舞开两只胳膊,投入而神气的扭动。那股神常常会把一些孩子吸引进队伍里去。

扭秧歌的队伍中有时还会有唐僧师徒,老汉推车、小媳妇骑驴等有趣的造型。他们在一样的节奏下,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显得更逼真,更有趣,也更吸引人。

扭秧歌的队伍很快就扭过去了。我常常会跟出去很远很远,追着看。

简评:这篇短文,写出了作者在看秧歌时候的情景。对扭秧歌的人物描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对人物神情、动作、表情的描写更是惟妙惟肖,有一种真实感情溶入其中。勾起读者对扭秧歌的热爱之情。也突出作者对观看扭秧歌的热爱之情。

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7

现在的中国,拥有数不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通过一代代的传承,才得以流传下来。而其中一些著名的,甚至都已经去到海外发展了,可想而知我们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多大。但……我们或许该思考一下,它所蕴含的真正含义。它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则需要去探寻这些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华夏历史有五千多年,而其中,每一个时期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人文”。所谓的人文,是指社会人伦及文化,认识自然和构建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体现。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很多人会刻意的寻找传统文化,的确那些都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但不可否认,很多你所了解到的物品及书籍也该归于传统文化一类。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和文房四宝是我国文字艺术的表现形式。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为了练字竟“入木三分”!其在当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京戏脸谱和皮影戏这种在以前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但因其需要技巧性,从而传承下来了,现在出名的京剧变脸就出于其中。我国的工匠技艺在很久以前就有过详细记载。如公输班撰写的《鲁班书》其上册,是关于土木建筑的珍贵宝典。还有很多文物或者流传下来的手工艺直到现在都很出名。如秦砖汉瓦和兵马俑,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剪纸、风筝、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等,都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具体表现形式。

中国文化之所以形式多样,跟古人的智慧是分不开的。古人的头脑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有很多书籍都阐述了各种做人做事的道理或者就是上到天文下至地理。还有一些则记载了历史文学和名诗名文。如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史记》,四大名著,四书五经。人文地理方面的有《徐霞客游记》《水经注》。而最让我无奈的是中国传统医学,也就是所谓的中医,现在在这个机械时代,中医已经落魄不少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技艺,我国有十本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脉经》、《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刘娟子鬼遗方》、《洗冤集录》、《本草纲目》、”这些医学著作比西方的医学早几千几百年,包括了绝大部分病症的解决方法。但因为其太过复杂且所需时间太长,不适应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而渐渐被西医所取代。的确,不可否认西医方便、见效快。但是我觉得,这些医学大作是一种国粹,虽然没有人学得懂,但其珍贵程度…我想,其他国家应该是没有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各种各样的,也许一幅名画《清明上河图》就是一种文化,也许一栋古香古色的阁楼《黄鹤楼》也是一种文化,也许一篇毛笔字《兰亭序》也是一种文化,也许一尊青铜鼎《司母戊鼎》也是一种文化,也许一段意味深长的文章《论语》也是一种文化。

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他的儒家思想也被视为一种传统文化而传承下来。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可以用来告诫后人,提醒自己,帮助他人。直到现在,在很多欧美国家都设有孔子学院,足以见得孔子的影响力。但现在……不得不提的是,现在很多国人的素质其实差强人意,很多违法犯罪事件的嫌疑人都是知法犯法,那我们除了逮捕他们之外,难道不应该想一想这是我国对于思想观念方面的传统文化的丢失吗?或许我们也该反思一下。

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是古代名人们的智慧结晶。它包含了诸多内容,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但根据目前的社会需要,有些文化可能只能被保存下来,而无法继续传承下去。但我们也要做出价值的选择。

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因为这是我们中华人民最宝贵的遗产!

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篇8

各位领导、老师们:

教师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成长前进的领路人,身为教师担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责任。所以,在当前中央号召加强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中,我们教师要静下心来,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要多学习《道德经》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提高自身素质,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指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正因为有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营造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状大有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为了把握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美好的精神家园,国家天下的兴盛与衰败,是每一个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少年要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败为最大的耻辱,增強囯家的认同,培养爱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做一个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小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搓,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骛求知问学。

同学们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也是世界文明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感到自豪!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