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式
一、高效率课堂内涵
人们提起“高效率课堂”时,一些人说:“高效率课堂就是教师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理性的经验”;有的说:“高效率课堂就是在有效的空间里,采取合适的教学形式,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会知识与能力”;也有人说:“高效率课堂就是充分利用课内一切资源,教会学生分辨美丑善恶”. 这些说法不免偏颇,我的理解是:“教师在单位时间里,将教师教学的目标最优化和最大化. ”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最优化、最大化.
二、充分意识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如今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工作岗位需求更多的脑力劳动,要求劳动者具备更多的独立思考,尤其是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思考. 按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必要的知识,更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这些都表明,数学的作用无处不在. 教师要尽可能提高数学自身的趣味和魅力,增加学好数学的诱惑力,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恒久的耐力.
三、转变教师自身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部分教师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困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注重最终结果,忽略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缺乏良性评价,反应到教学中,就会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转移,因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成效. 过分重视结论、轻视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容易把生动的教学过程变成枯燥的模仿练习和机械记忆,使学生不能体会对数学的感受、思考和探索,扼杀学生的智慧和个性,造成学生创新思维成为泡影,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身必须有一桶水. 教师在转变传统观念之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专心研究教学方法,设计精准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把教学过程最优化,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大胆应用新教法、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得到运用和发展,真正实现“让每名学生都学得好”的'教学新理念.
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打下终身学习基础
高效率课堂不仅仅是某一节课的事情,而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具体表现是在课堂上的爱惜时间,增加效率,长久看,则是做事的高效率,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让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好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不能形成愉悦的心理体验. 随着获取知识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心反而形成强烈的反差. 通过数学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取自信和成功感,这是数学学习最重要的目标,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发现普通课堂上,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听讲的习惯,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怎么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呢?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其次,数学也是一门语言,即所谓的数学语言,教师应让学生将数学语言理解透彻;除此之外,学生要读出并理解数学语言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能够寻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思考,不愿意思考,并且有惰性,因此,在学生入学的开始,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常提出问题,并能独立去寻求解决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如果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答案,变为主动要学习解决问题,学习的效果必定会大大提高.
五、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双向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以信任为基石,以情感为内涵. 师生间关系和谐融洽,会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不但让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教师要放下身段,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心灵上的导师. 比如,教师的生动描述,善意的微笑以及深邃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样,师生间才能展开有效互动的交流对话. 总而言之,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会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率课堂.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式
一、教师的精心备课,是必不可少的
备好一节课是最基础的东西,教师不光要备内容,还要备好教法,备好激励性语言和各种环节的关键,如果不熟练的备好课,是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的。
二、教师课堂语言要规范准确、简洁易懂
数学是一门对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一字之差,或者字词顺序颠倒,都可能造成表达意义的不同,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我们面对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课堂语言要简洁、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课堂效率有效提高。
三、调整课堂结构,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传统的中小学教学模式中,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口若悬河地讲,学生云里雾里地听,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而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了些,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又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形式仍存在着不足,教师仍然是中心,学生仍然是随着教师的思维而动,在学习中依然处于被动地位。
四、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五、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同学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