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心那些常年招聘的公司。
网上求职尤其需注意那些一天到晚在网上打招聘广告的公司。这类公司通常分成两类:
一类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保险公司、中介公司等。这类公司以获取你的个人资源和个人信息为目的。
二类是某些小有名气的公司,但由于用人条件苛刻并且薪资待遇与他们的苛刻要求不匹配,所以一年到头在招人,却总也招不到让他们满意的人。
二、小心猎头公司。
他们更像是猎狗公司,他们嗅觉灵敏,对打探个人隐私有着狂热而又执著的癖好,有时工作没给你找成功,却把你现在工作的公司、以前工作的公司闹得沸沸扬扬。如果你不想丢掉现在的工作,不想让你以前的同事议论纷纷,那么,请慎重选择猎头公司,慎重透露你的隐私给猎头公司。
三、提防只发邮件而不打电话叫你去面试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可以不予理睬。通常是一些垃圾公司,没有能力满足你的基本要求。他们自己也没把握雇得起你,所以连电话费也免了。
四、回绝第一次电话就让你于某月某日几点去面试的公司。
因为你到时候到那里一看,一堆刚毕业两三年的年轻后生正趴在桌子上填写简历。你跟这些人竞争的结果就是你的工资最多只有他们的一倍高,五六千元的收入顶天了。那么应该怎么回答呢?告诉人事经理,我没空,我只有某月某日下午几点钟才有空,若不然,就不用去了,浪费时间,肯定是底层职位。
五、去公司面试前问清楚是谁面试你。
如果得知不是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来面试你,那么劝你立刻回绝这个职位。因为如果面试你的是个低三下四的中层干部,那么你的职位肯定是低四下五的底层职位。总之,既花钱又浪费时间。
六、一进门就让你填一堆表格的公司,必须立马走人。
因为这是招聘中低等员工的惯用伎俩,特别是对那些喜欢出一些不明就里的试卷的公司,千万不要跟他们浪费时间。况且,应聘的人为了得到这份工作,根本就不可能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这种测试卷,废纸一堆,招聘的人根本不懂人事管理。
七、如果公司所在城市离你较远,需要飞机前往,一定要问明公司报销不报销路费。
如果不报销,或者说如果录取就报销的公司,建议不要冒险去试。即使十个面试者中最后被你淘汰了九个,你还是会发现该公司的福利待遇极差极差。
八、注意人事部门面貌。
要知道一个公司的整体面貌和素质如何,那就请留意人事部职员的面貌,尤其是人事经理的素质往往是一个公司整体素质的缩影。如果接待你的人事经理较热心较礼貌周到,那么该公司的工作氛围一般较好;如果人事经理较冷漠或不很礼貌,那么该公司同事关系往往较残酷较冷漠。
职场要跳槽的情况
在现有公司现有职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工作内容没有变化,级别没有升迁的,该考虑考虑换地了。
虽然互联网年代我们的时间呈现碎片化,但职业履历可不能碎片化。那些两年之内连续跳了3家或以上公司的简历,通常会被HR立刻扔到垃圾堆里。所以除非你有非走不可的理由,我们通常不建议在入职一年内跳槽。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最短的跳槽间隔也应该在12个月以上,如果是传统行业,则建议最少2年以上。
公司经营不善,频发赤字,收入朝不保夕的,尽早离开吧。
员工和公司的关系一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你不想和这条船一起沉没,别拖着,赶紧走吧。
公司管理混乱,相互倾扎,缺乏干事业的氛围。
老板不像老板,员工不像员工,熊没个熊样,各自为政,山头林立。这样的公司,也还是跳吧。
你确定自己在收入上不是眼高手低的那一族
你确定自己在收入上不是眼高手低的那一族,你又有切实的生活压力,比如供房,供车,养孩子,孝敬老人。现有的公司在可见的未来,也很难达到你对于收入的需求,那也看看外面的机会吧。
类比效应。
也就是说相对于和你同资质同水平的朋友、同事或同学,你觉得自己在职场中明显落后了一个档次,每次同学朋友聚会,你都羞于启齿自己的收入、公司和职位,或者压根就不想参加,你又不想像夏洛一样去装,那就从自身做起,换换平台吧。
直线领导很垃圾。
各种不支持,总挑刺,穿小鞋,乱指挥,没水平,狂打压,不扛事,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你又摆脱不了。如果你不想把日子过得各种拧巴,那就天涯何处无芳草,这里不行换那里吧。
工作兴趣不高。
对现有工作完全没有兴趣,每天一想上班就跟喝药一样难受的,赶紧换。
职业生涯几十载,没有兴趣的苦熬实在是无法想象。当然,所谓有兴趣,并不是指你就能很舒服地去做每一件事情。“舒服”这种事情,在工作中是不靠谱的,也肯定不是你该追求的目标。想挣钱,想成就某个目标,就没有舒服的。有兴趣是指:你为自己做成一件事情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你愿意为了某个目标去不断挑战自己,去克服工作中的种种不爽和困难,最后在登顶的那一刻,你可以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快感。所以有没有兴趣,不是靠直觉,不是靠逞一时之快,而是要不断地磨练,各种纠结,各种痛苦,如果还是没法接受一项工作,那时再换也不迟。
突如其来的边缘化。
你原来在公司挺重要,各种事情都会叫你参与,突然从某个时间开始,你发现自己被边缘化了,开会也不叫你了,负责的工作范围也越来越窄,领导也不经常和你沟通了,即使安排工作,也明显是在敷衍。这时你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被动离职的前兆。如果你供职时间不是很长,别太在意那点离职补偿,毕竟职场口碑比那点补偿重要。与其别人赶你走,不如自己体面离开。
发展空间受限
80后90后的职场,是追求个性发展的职场。当你在一家公司觉得可学的东西不多了,上升空间也有限时,先客观评价一下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自己太心急,没有好好沉淀,还是确实机会成本逐步攀高了。如果是后者,可以考虑跳槽。
文化冲突
这种冲突是一种深层的表达,有的人未必能说出来为什么,但总觉得和环境格格不入。在外企工作很长时间的人,通常会不适应民营企业的管理风格;在高科技企业待惯了的人,也很难适应传统行业;从市场化公司成长起来的经理人很少能够融入国企的氛围;反之亦然。这些都是文化冲突的表现。我们可以把其总结为价值观、行为模式、管理机制、人际关系等等方面的不同。当发生这种冲突时,一般很难调和,只能选择离开。
职场跳槽高升的技巧
三思而后“跳”。
正规公司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资历背景一般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他们不喜欢频繁跳槽的应聘者。
某知名企业的人事经理说,很多人的跳槽是盲目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对市场中的需求状况也不了解,往往出于义气用事,见异思迁,追求高薪水或定位不准。
因此,在人才市场中,大部分人不是越跳越高,而是越跳越糟。
跳槽在今天的职场虽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求职者在确定跳槽之前,还是要确定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找新工作,三思而后行。
弄清楚想换工作是因为性格不和,还是环境因素或人事问题。
什么工作都会有压力,有时我们必须学会应付、适应环境,不妨留在现工作岗位观察一段时间,看它到底是否适合你。
人才专家还建议,跳槽者对于准备加入的行业应做充分的了解,切忌盲目地一哄而上。
设计“跳高”的理想目标。
跳槽不应只是对高薪或高一级职位的追求,而是对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的追求。
越跳越高,高的不仅仅是薪水和职位,更重要的是,使你的职业生涯步入高阶。
每一次跳槽,都应该是对自己职业和发展目标的重新设定。
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换一个工作,不妨借此好好思考一下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挑选新的工作岗位。
当你对前途感到彷徨的时候,可以求助职业咨询顾问,或者去做一个职业素质测试,了解自己,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