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商隐读后感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李商隐读后感热门。

阅读一本好书是一个人自我升华的过程,在认真读完作品后,我对于书中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阅读后要把读书的知识点及时归纳成笔记,如何撰写一份关于作品的优秀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读后感”内容,请尽情享受本文带来的知识不妨将其保留收藏!

李商隐读后感 篇1

李商隐(813-858),义山人,玉谿生,怀州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文宗开元二年(837)进士。他生活在大唐帝国衰落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的愚昧、太监的**、诸侯的霸道深感不满。

在当时的朋党倾轧中,李商隐一直被排斥,他的政治抱负始终未能如愿,四十五岁抑郁而终。

李商隐的一些诗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歌颂过去,讽刺现在,唱响历史主题,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如《有感》,《重有感》等,有的是抒写朋友生死之情,有的是感伤身世之作,而人们最为熟悉的是他的爱情诗。

他的一些咏史怀古诗,推崇历史上励精图治的人物。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有些人在回顾自己的经历或描述爱情。

在艺术上,李商隐继承了屈原、李白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创造了一种新的风格和流派。他的诗歌构思新颖,想象力丰富,句子精辟,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他擅长现代风格的诗歌,以七律达到最高境界。人称“小李杜”。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的多愁善感和复杂的思想往往通过象征的方式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来。他的诗歌艺境朦胧,含蓄含蓄,为诗歌艺术形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著有《李义山诗集》,《玉谿生诗》。

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喜欢《晓梦》里的蝴蝶,《春心》里有一只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回忆。颔联是说,他的抱负不得施展,往日的追求和雄性壮志,都成为幻影,只能托杜鹃来倾诉。颈联以理想破灭的切身感受,来抒发自己难言的隐痛。

尾联,感叹人生阅历,若失,心情难平。这首诗即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沉哀伤,又为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迷茫。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把对妻子的怀念之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全诗内容并不复杂,而艺术构思却独具匠心。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中所写不能与意中人的相见的惆怅之情,暗示自己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不能得以实现的苦闷情怀。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的无题诗,表面上讲,是关于爱和爱的离别。整首诗以新颖别致的构思和细致的想象力,描绘了美丽动人的意境,表达了无限而深刻的情感。

《题小松》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这首诗咏物言志,见景抒情,深情地赞扬小松不畏霜雪,刚劲挺拔,四季常青的高尚品质,同时作者借小松的品质来抒发自己顽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政治抱负。也暗讽那些趋绿赶红的趋炎附势之辈。

整首诗形象生动,比喻得体,风格鲜明。

总之,李商隐的诗清新明快,想象丰富,奇妙独特,色彩浓烈,鲜明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词句精辟,有好多名句为后人所喜爱和吟颂!并为之叫绝,为之倾倒。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

李商隐读后感 篇2

推荐《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主体部分是是叶嘉莹2013年在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所作李商隐系列讲座的整理稿。B站上有视频,建议去观看。因为视频中,叶先生会唱诗颂诗,会讲解平仄变化的原理,而读书,则会让你进一步体会到诗句本身的魅力。

李商隐的诗总是引用了很多典故,看这些故事完全不像是初高中时教科书的注释,反而像一千零一夜那样,非常有趣。意向、语言、音调杂糅在一起,让诗变成了迷,让诗人也变成了迷。

读完此书,我记不得李商隐更多了,因为他完全被叶先生压住了。我敬爱叶先生,一位96岁的老人,毕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她读了一辈子的诗,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她命途多舛,可她依然乐观豁达。她在讲诗的时候常常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那时你会发现,是你的阅历阻碍了你对诗词的感悟,你这一生太平庸,让你太麻木,太轻浮,太容易放弃。而你也会发现,你是的语言是这样苍白,没有办法去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

最后引援一段叶先生的讲稿“我一辈子教书,现在教了七十年没有停止,我说’天池若有人相待‘,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我的讲解而真的喜欢了诗,真的能够把诗传承下去,我’何惧扶摇九万风‘,这种九万风的遥远,劳苦我是无所畏惧的,我愿意进我的力量。”。每每读此我总是饱受鼓舞,我辈当自强。

李商隐读后感 篇3

正视淋漓的鲜血

当徐畅提到李商隐时,除了神秘多情的风格和细腻难懂的感情,你还能想到什么呢?今天,让我们来看看玉溪生活的另一面——一个敢于面对滴血的年轻人。

李商隐《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的表来了关右,陶侃的军胜于石。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一、末日的阴谋与流血

这一天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26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晨曦中的大明宫肃穆中透着一丝祥和之气,清晨唐天子驾临紫宸殿,百官列班站定,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昨晚左金吾衙门后院的石榴树上,发现甘露祥瑞,并向文宗道贺。李训、舒元舆总理劝唐文宗亲自去**继承吉祥。辰时刚过,唐文宗到含元殿升朝,命宰相和中书、门下两省的**到左金吾后院察看甘露,良久才回,这时宰相李训却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甘露,文宗自然很是惊异,又派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率领诸位宦官再次前往左金吾后院察看。

仇士良等宦官不疑有他,欣然而往,殊不知这甘露祥瑞正是宰相李训在天子授意下设计将他们诛杀殆尽的圈套。

原来,安史之乱不仅给唐王朝带来了因藩镇割据而日渐分崩离析的危险,更埋下了宦官**的祸根。从肃宗宠幸的”老奴”李辅国,到程元振、俱文珍,宦官的权力日渐扩大,渐渐到了一手操纵废立甚至**皇帝的地步。一度营造”元和中兴”局面的唐宪宗晚年被宦官王守澄**,后来的敬宗也被害于宦官刘克明,经过一番争斗,王守澄又拥立文宗即位。

唐文宗很不齿于自己被宦官拥立的事实,更是痛恨宦官专权篡弑。他秘密培养自己的羽翼,用李训、郑注的计谋,利用宦官之间的斗争,成功扳倒并杀死了权阉王守澄,这一次他决心对将擅权的宦官斩草除根,矛头对准了另一个权阉仇士良。唐文宗与李训、郑注的密谋原本是趁王守澄下葬之机,令宦官前往水边送葬,出任凤翔节度使的郑注挑选精兵前来将他们一网打尽,不料李、郑二人亦有嫌隙,李训为争功,并在成功后铲除郑注,决心提前在京城动手。

宦官受命**甘露去后,李训连忙召集自己的党羽邠宁节度使郭行余和太原节度使王璠,让他们带领军队支持自己政变,但最后王璠的人马没有来。仇士良来到甘露之所在,却见身边的韩约变色流汗,便察觉有异,这时一阵风吹过,掀起罗幕,仇士良恰见帘外甲兵无数,顿知处境危急,连忙奔回含元殿,强行挟持文宗回到內宫。宦官重新掌控大局,宰相李训和赶来相助的郑注都相继被杀。

接着宦官对士大夫大开杀戒,没有参与密谋的宰相王涯、贾餗等也横罹灭族之祸,千余人被株连,”流血千门,僵尸万计”,史称”甘露之变”.

这次事变后,宦官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军政大权,君主的废立、生杀也是听任宦官,”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焰嚣张”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资治通鉴》)。

“甘露之变”不仅在晚唐政治结构上影响深远,更是极大地摧残了晚唐士人的政治信心,对晚唐诗坛造成了强烈影响。白居易庆幸于自己”早退先知”,以诗歌抒写自己在退居洛阳的闲适惬意,”吏隐”的思想愈来愈浓重。正值青年的李商隐却密切地关注着朝局时事,当时就对这场政治惨剧做了剖析,”甘露之变”发生的第二年他就写下五言诗《有感二首》,”前一首恨李训、郑注之浅谋,后一首咎文宗之误任非人也。

”(《唐诗别裁》)

同年,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力辨王涯等无辜被杀,揭露宦官罪恶,表示要”誓以死清君侧”.这样的宣言让青年诗人李商隐看到挽救朝政的希望,他有感于此事,又创作了这首七律《重有感》。如果说《有感二首》还有诗人的分析议论在其中,那么这首诗则体现了更为浓厚的抒**彩,是诗人在对现实的绝望中的大声疾呼。

二、诗人的悲愤与希望

诗的开头,强烈地刻画了刘从谏的军事实力,指挥权和有利形势。”玉帐”是主帅之帐,”牙旗”为号令之旗,刘从谏身为一方节度,是军中主帅有号令之权,昭义镇辖泽、潞等州,非常靠近京城长安,军事上形势也非常有利,因此诗人认为刘从谏有实力达到清君侧的目标,所以说”得上游”.于是,诗人紧跟着说出他对刘从谏的期许:

”安危须共主君忧”,”安危”实乃偏重于”危”,本诗做于”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长安血流成河,诗人认为当前正是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而一方雄镇正当与君主同甘苦共患难。

李商隐读后感 篇4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一首诗的题目,在有的版本上叫做“夜雨寄内”,这就意谓着是给他妻子的。但有人争论说:语浅情深,是寄内也。

然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仍当作寄“内北”。(《玉溪生诗集笺注》)好在这位权威的注家比较开通,不管是“寄内”还是“寄北”,他承认内容一样是亲情。经考证,这首诗是他妻子王石去世后写的,应该是写给北方长安的一位朋友的。

虽然如此,霍松林先生仍然认为当作“寄内”解更为确切。

中国诗人号称以诗缘情言志,但是,把自己私人的心扉向公众敞开的,大都是友情;爱,对妻子的家人来说,是更少的。《全唐诗

》中以“寄内”为题的,只有十二首,其中李白

占了四首。四首之中,有两首又是身陷囹圄之时。当混乱时,很想念朋友。 如果想念妻子,就需要隐瞒一点。杜甫

那首很著名的想念妻子的诗,把肉体都写到了:“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但是,题目不叫“寄内”,叫做“月夜”。

李商隐善于写爱情,而且写得缠绵绯侧,题目却叫做“无题”,至今令学者猜测不定。

这首诗的内涵是什么?是和妻子的关系还是和朋友的友谊。我认为阅读时不必深入学习。 无论如何,这是一种深刻的感觉。就是友情,也不是一般的,而是相当深厚的。

开头第一句的“君”字,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男性。在古代,他们大多也用于男性,这义为着他们有高贵的地位和品格,有时也用于女性,他们也用于夫妻之间的称呼。用“君”来称女人,就意谓着对她的品格的尊重,是很客气的,正式的,不是很亲妮的很随意的语境里能够使用的。

作为近体的绝句,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有犯规之嫌:两个“期”字,重复了。因为绝句一共就四句,每句五字或七字,因此每一个字都要有用处,甚至规定都是实词,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像在古体诗中那样可以使用虚词(语气词、连接词)等等。

因为虚词词汇意义比较抽象,本身的独立含意是不太具体的。不太具体而占了一个字,就有点浪费了,同一个字重复就更是浪费了。这一句里如果有纯系重复的字,则当是缺失。

但是,千年以来,再苛刻的诗评家,也没有挑剔这两个“期”。本来要回避这种重复很容易,把“期”改为“时”:“君问归期未有时”,也不是不可以,但这样可能有些潜在意味的损失。

因为第二个“期”,强调一种失望的感觉。你的“期”,是日期,更重要的是期待,二者通通没有,不但是近日没有行期,不能马上回来,就是未来何期,也没有确定。日期与期待,双重含义,表面上是日期,深层上是期待,是缺失的。

两个“期”字,表明诗人不想用委婉语,而用直率语正面冲击对方的心理。

第二句有点奇怪。没有固定日期的原因是什么?没有道理,却只有一幅图画:“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不是诗人不能及时归来的原因呢?巴山,是一种阻隔吗?在中国古典诗歌

中,夫妇思念大都是以空间距离为主。《古诗

十九首》中有“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己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如果是这样,下半句应该加强巴山道路险阻之感,但是,接着来了夜雨,也可能是增加了行程之困吧。

但是夜雨的结果是“涨秋池”,这和回家有什么关系?秋天的水充满了池塘,而不是洪水。此外,从四川到北方似乎没有水路。

巴山夜雨涨秋池,不是归不得的原因,而是诗人眼前即景,中心意象不是巴山,而是夜雨,巴山只是点明了诗人的居所, “夜雨秋池”这样的图画、景观之外,有一双眼睛在看,看着夜雨涨满了秋天的池塘。这里应该有一个上升的过程。是不是突然就满了?所以诗人看到它越来越丰满,对吧?

这一双眼睛是长久不动的吧?是无言的吧?是没有明确的目的的吧?

是无奈的吧?这种无奈,是你也能从这幅图画中领悟到的吧?当一些学者读到这篇文章时,他们说:

其中有“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其实是太坐实了。与其说是清楚的悲伤和痛苦,不如说是无言的损失。

第三句是绝句的灵魂,它给读者一种突如其来的转折感。原来是一幅图画,一双凝神的眼睛,一个静止的空间,突然变成来了一个空间和时间的大幅度转换,到了另一种情境之中。“何当”,是一个设想,是一个想像的跳跃:

什么时候共剪西窗烛。蜡烛烧的时间长了,中间未烬的烛芯就会影响烛光的亮度,必须剪掉。因此用一起剪烛,来代替彻夜长谈。

这是用图画代替抒情,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部好戏。如果直说:什么时候你我能相会,彻夜长谈,就没有诗意了。

李商隐读后感 篇5

正视淋漓的鲜血

——读李商隐《重有感》

徐畅

提到李商隐,除了迷离悱恻的风格,细腻难解的感情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玉溪生的另一面——一个勇于正视淋漓鲜血的有志青年,读李商隐《重有感》。

李商隐《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一、末日的阴谋与流血

这一天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26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晨曦中的大明宫肃穆中透着一丝祥和之气,清晨唐天子驾临紫宸殿,百官列班站定,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奏称昨晚左金吾衙门后院的石榴树上,发现甘露祥瑞,并向文宗道贺。宰相李训、舒元舆劝唐文宗亲自前往观看,亲承祥瑞。辰时刚过,唐文宗到含元殿升朝,命宰相和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到左金吾后院察看甘露,良久才回,这时宰相李训却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甘露,文宗自然很是惊异,又派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 志率领诸位宦官再次前往左金吾后院察看。仇士良等宦官不疑有他,欣然而往,殊不知这甘露祥瑞正是宰相李训在天子授意下设计将他们诛杀殆尽的圈套。

原来,安史之乱不仅给唐王朝带来了因藩镇割据而日渐分崩离析的危险,更埋下了宦官专政的祸根。从肃宗宠幸的"老奴"李辅国,到程元振、俱文珍,宦官的权力日渐扩大,渐渐到了一手操纵废立甚至谋杀皇帝的地步。一度营造"元和中兴"局面的唐宪宗晚年被宦官王守澄谋杀,后来的敬宗也被害于宦官刘克明,经过一番争斗,王守澄又拥立文宗即位。

唐文宗很不齿于自己被宦官拥立的事实,更是痛恨宦官专权篡弑。他秘密培养自己的羽翼,用李训、郑注的计谋,利用宦官之间的斗争,成功扳倒并杀死了权阉王守澄,这一次他决心对将擅权的宦官斩草除根,矛头对准了另一个权阉仇士良。唐文宗与李训、郑注的密谋原本是趁王守澄下葬之机,令宦官前往水边送葬,出任凤翔节度使的郑注挑选精兵前来将他们一网打尽,不料李、郑二人亦有嫌隙,李训为争功,并在成功后铲除郑注,决心提前在京城动手。

宦官受命观看甘露去后,李训连忙召集自己的党羽邠宁节度使郭行余和太原节度使王璠,让他们带领军队支持自己政变,但最后王璠的人马没有来。仇士良来到甘露之所在,却见身边的韩约变色流汗,便察觉有异,这时一阵风吹过,掀起罗幕,仇士良恰见帘外甲兵无数,顿知处境危急,连忙奔回含元殿,强行挟持文宗回到內宫。宦官重新掌控大局,宰相李训和赶来相助的郑注都相继被杀。接着宦官对士大夫大开杀戒,没有参与密谋的宰相王涯、贾餗等也横罹灭族之祸,千余人被株连,"流血千门,僵尸万计",史称"甘露之变".

这次事变后,宦官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军政大权,君主的废立、生杀也是听任宦官,"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焰嚣张"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资治通鉴》)。

"甘露之变"不仅在晚唐政治结构上影响深远,更是极大地摧残了晚唐士人的政治信心,对晚唐诗坛造成了强烈影响。白居易庆幸于自己"早退先知",以诗歌抒写自己在退居洛阳的闲适惬意,"吏隐"的思想愈来愈浓重。正值青年的李商隐却密切地关注着朝局时事,当时就对这场政治惨剧做了剖析,"甘露之变"发生的第二年他就写下五言诗《有感二首》,"前一首恨李训、郑注之浅谋,后一首咎文宗之误任非人也。"(《唐诗别裁》)

同年,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力辨王涯等无辜被杀,揭露宦官罪恶,表示要"誓以死清君侧".这样的宣言让青年诗人李商隐看到挽救朝政的希望,他有感于此事,又创作了这首七律《重有感》。如果说《有感二首》还有诗人的分析议论在其中,那么这首诗则体现了更为浓厚的抒情色彩,是诗人在对现实的绝望中的大声疾呼。

二、诗人的悲愤与希望

诗的开篇就极力写刘从谏军事实力、指挥权和有利形势。"玉帐"是主帅之帐,"牙旗"为号令之旗,刘从谏身为一方节度,是军中主帅有号令之权,昭义镇辖泽、潞等州,非常靠近京城长安,军事上形势也非常有利,因此诗人认为刘从谏有实力达到清君侧的目标,所以说"得上游".于是,诗人紧跟着说出他对刘从谏的期许:"安危须共主君忧","安危"实乃偏重于"危",本诗做于"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长安血流成河,诗人认为当前正是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而一方雄镇正当与君主同甘苦共患难。

这一句中特地用了一个虚词"须"字,"须"就是应该,不是请求,不是鼓励,年轻的诗人对于兵威权重的节度大将是一副居高临下,殷殷敦责的口吻,"责以主忧臣辱之义",正与颔联的"宜"、"岂有"、"更无"口气一致。李商隐律诗善于运用虚词来增强开合顿错之感,如《随师东》:"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马嵬》:"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咏史》:"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更无人。"都是驱使虚词的佳句。

颔联连用两个典故,这里是明用典故,直接点出典故的主人公是东汉的窦融和东晋的陶侃。东汉初年凉州牧窦融得知光武帝打算讨伐西北军阀隗嚣,便整顿兵马,上疏请示出师伐嚣日期。东晋陶侃任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京城建康危险。侃被讨苏诸军推为盟主,领兵直抵石头城下,斩苏峻。两个典故分别出自汉与六朝两个时代,一个是唐人明镜,一个是唐人梦魂。如果说在李商隐深婉的爱情诗中典故只是起到一种背景音乐式渲染氛围的作用,那么这句诗中的两个典故则具有相当质实的指称。

窦融和陶侃的行为,与刘从谏的上表和诗人所期待的发兵形成了某种同构关系,在这种关系之内,诗人借典故一方面赞扬了刘从谏上表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殷切地期盼着刘从谏能像陶侃一样进军平乱。"已"和"宜"两个虚词相连,一个已然,一个未然,诗人对刘从谏激赏、属望、焦灼、失望的复杂心态被生动地表现出来。事实上,刘从谏根本没有打算立即出兵平乱,他的上表只是自恃军威,与中央(当时中央权利的代表是宦官)相抗衡,以攫取更大的.政治权力,谋求成为世袭藩镇,他排斥宦官不假,但效忠天子则未必是真,诗人的期望最终必定是以失望告终。李义山所期待的是一支神兵,剪除宦官,匡扶宇内,让天子再度振作,让唐帝国恢复荣光,让千万黎民能够安稳度日,但是这样的理想绝不是一个藩镇所能完成的,在日渐衰糜的晚唐社会中更是没有可能实现。

颈联中的两个比喻将这种失望放大到悲愤的状态。"蛟龙失水"的比喻出自《管子》:"蛟龙,水虫之神者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神废。人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可见"蛟龙"即指唐文宗,"失水"则谓文宗失去权利,受到宦官摆布。《礼记·月令》:"孟秋,鹰乃祭鸟,用始刑戮。"《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隼之逐鸟雀也。"诗人希望刘从谏成为搏击宦官的"鹰隼",但刘从谏只是说大话而不行动。"蛟龙失水"和"鹰隼与高秋"依然是一个已然,一个未然,而"岂有""更无"两个虚词则更是添加了顿错之意:本来不应该发生的祸事却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身为人臣应该履行的义务却没有被履行。纪昀说:"‘岂有’、‘更无’,开合相应,上句言无受制之理,下句解受制之故也。揭出大义,压伏一切,此等处是真力量。"(《玉溪生诗说》)于开合顿错之中,见诗人沉郁悲愤之情。

尾联更是将这种悲愤渲染到极致,"举向时被祸之家及目前诛蔓犹未绝者,激烈言之"(贺裳《载酒园诗话》),在悲愤之中诗人是看不到希望的。初唐时武则天女主临朝,挟制天子,在一些士大夫眼中也是不能容忍的政治乱象,李唐王室和旧臣揭竿而起,骆宾王为起义的徐敬业作《讨武氏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且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同样是悲愤,悲愤之外却有"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这样的信心和气魄,认为依靠徐敬业的起义可以挽救乾坤颠倒的现实。

然而李商隐面对的晚唐政局,"甘露之变"前前后后形形色色的人们,一方是气焰嚣张跋扈专权的阉宦,一方是腐 败恣睢贪得无厌的军阀,即便是还未深涉政坛的李商隐也能感到,依靠一方打败另一方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缓解矛盾、安抚黎民的效果的,往后的世道只会更加混乱而黑暗。开成元年的京城依然是日以继夜的人号鬼哭,诗人感叹这样悲惨恐怖的气氛什么时候结束,内心期盼却看不到出路,奔走呼号却只听到绝望。开成二年十二月李商隐所作《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回顾唐朝二百二十年历史,第六、七段也写到甘露之变中文宗、郑注的不智,及其后社会的混乱和百姓的痛苦,依然是一腔对现实无能为力的忧愤与焦急。这种绝望是很多晚唐人所共有的绝望。

三、李商隐如何传承"诗史"?

李商隐近体七律对杜甫的效仿十分明显。这首《重有感》也不例外。从诗题来看,以"有感"为题作政治抒情诗就是创自杜甫。朱三锡说:"昔杜工部以议论为诗,非具大经济大学问未易臻此境地,故为唐一代诗人之极。义山竭力模仿杜工部,集中如此等作,深得杜工部神髓。"(《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这里的"以议论为诗"是指在诗中对时事发表评论,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宋代江西诗派的"以议论为诗"在诗中讨论人生哲理是不同的,唐人的议论偏重于情,而宋人的议论偏重于理。

这首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严密精到的用典和比喻以及炼字等方面都明显效法杜甫律诗。《唐诗成法》中说:"前半时事,后半致慨。此首即杜之《诸将》也。亦不能如杜之深厚曲折,而语气颇壮,用意正大,晚唐一人而已。诸选皆不录者,但采春花之艳丽,而忘秋实之正果也。"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沉郁悲壮,得老杜之神髓。"俞陛云《诗境浅说》:"玉溪生平瓣香杜陵,其忠愤铁荡之气,溢于楮墨,雅近杜陵也。"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