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1
很暖心的一本书。给远在大洋彼岸的人通信二十年,跨越时间空间的理解与关怀。博学率真的美国女郎,古板谦逊的英国绅士,二人在通信中互相熟悉,互相帮助。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或是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圣地。有一天你到了那里,或许大失所望,觉得它与想象中的模样相去甚远。或许你为一生无缘到达而遗憾。不过生命里有这样的所在,就足够美好了,完美也是要有残缺的。最值得铭记的是,我们曾有一种朝圣者的心情。
海莲如此美好善良,爱护书籍,关心大洋彼岸未曾谋面的人们在战后经济萧条时期的饥寒。弗兰克如此重诺认真,他寻找书籍的足迹留在伦敦许多地方。还有热情的塞西莉,邻家老奶奶,诺拉,店主,人们都很有爱。
弗兰克写下“想念您”,读者终于看到这个腼腆的先生流露内心的感情,却没想到这是他的最后一封回信。有人说,海莲与弗兰克的通信就是爱情的模样,这未免狭隘。二人之间或许有爱情,也或许没有,但最主要的一定不是爱情,而是这世上有个人完全懂你的知音情。遇见了,就是足够幸运的。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2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出现了一本被誉为读书人的《圣经》的一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在我未看书的内容时,脑海里就想着查令十字街84号这家书店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世界上真的会有人和从未谋面的人通信二十年?这听起来很奇妙。
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才发现人的情感、心思还有情谊真的会漂洋过海漫溢在世界每个角落。海莲·汉芙在文艺周刊刊登的广告上发现了一家经营绝版图书的书店,并在1949年10月5日寄出了第一封跨越时光的信,这便是这场书缘的开始。当我们深入读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封封的信承载着海莲·汉芙与弗兰克·德尔等人的深厚情感,更加体现了海莲·汉芙的善良,性格率真,弗兰克·德尔的绅士风范与兢兢业业。
当汉芙知道战后的英国经济困难,物资缺乏的时,她慷慨大方地寄给了弗兰克·德尔等人一些肉类、鸡蛋等食品,甚至还有昂贵的长统丝袜。要知道,那时的汉芙自己的生活并不宽裕,但她依旧毫不吝啬,这不就是她的善良嘛,甚至让书店的员工将她视为自己的亲人,纷纷和她通信。同时,当爱书的她发现弗兰克·德尔寄给她的书质量不行时,也会生气,并指出他们的错误,这不是她率真性格的体现嘛。另外,正人君子的弗兰克·德尔也渐渐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汉芙,且一直兢兢业业为她寻觅好书。一封封信将每个人的所有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始至终,汉芙与弗兰克·德尔都没见面。弗兰克·德尔成了汉芙的“弗兰克先生”,而汉芙也从“敬爱的汉芙”成了“亲爱的汉芙”,无形之中,俩人的情感都表现了出来,以致让弗兰克·德尔的妻子诺拉嫉妒。
长达二十年的通信,汉芙心系英格兰,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可每次都因缺乏资金而止步。当收到最后一封信时,得知弗兰克·德尔去世的消息,她整夜未眠。当所有泪水流尽之后,再多的悲恸也无济于事,她只能将二十年来与弗兰克·德尔的所有通信整理出来……这是她对弗兰克·德尔的精神之爱啊!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信任、坦诚,这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了,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像汉芙那样,对他人善良、坦诚,爱护书籍,多看书,也要像弗兰克·德尔那样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件事。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走在查令十字街上,亲眼看一看这个演绎着二十年时光奇遇的书店。
最后,“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这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鼻子酸酸的。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3
《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
扉页上写着:
---纪念FPD---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知道这本书,原由是《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但电影还未看。
从1949年的一个秋天,一直到1969年,这二十年,一段缘,一段书缘。我,能否解读成为一段情缘?
作者海莲是一个剧作家,由于书资匮乏,她从纽约写信至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二手书店购书。FPD是这家二手书店的主管,负责低价淘书以及帮顾客选书寄书。顾客和店主用书信一来一往便开始了一段近二十年的未解之缘。当二十年后海莲得知FPD重病去世,让她心痛不已,因为她无限向往的查令十字街84号二十年来未曾踏足过。二十年后海莲亲自探望此时那里物非人亦非,书店破败不堪,曾经的店员已分崩离析不知去向,一副残败的景象。海莲看到这样的画面何等心痛啊。
书最有趣也是最吸引我的部分是,海莲的达观,以及她话语间自带的那种有趣的气息,据了解,译者也是尽最大的力气靠近作者的语境。
书的最后几页写,作者海莲终生未嫁。不管海莲婚嫁与否,都希望她生命中有那个爱她如至宝一样的男人。
还想写一些有关“缘”这个字相关的事情,发现我竟然也没有什么能写的,就这样吧。其实这本书读完感触还是很深的,就是好多感觉都没办法说明白。继续读下一本,并陆续把七八月份读的将近十本书的书评都吭哧吭哧写一点。我发现,想和写还是有区别的,必须要写。想的时候是空洞的,写则是表达,表达的时候内心希望是清晰准确的,所以还会去回顾或者思考,这样就有新的东西产生了,好奇妙的。
嗯。就酱紫~~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4
初次捧起这本书,蓝白相间的封面格外清晰,一张简易且略带模糊的图片印在正中,充满了年代感和文艺气息,我想这该是符合作者往常写作剧本时的独特品味,而对于阅读完整本书的读者们来说,这样的设计别具一格且充满画面感和故事带入感,而内容上,作者用书信独白来阐述和描绘故事,更是本书的另一精彩看点。
我带着些许疑问,开启这场书海之旅。我起初对于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地方仅仅局限于认为只是一个为海芙小姐提供精良书籍的地方,能够提供精神粮食的地方,并未被吸引,但从整个写作的背景来看,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故事,国家之间的战士和政治历来都会和本国人民息息相关,永远也摆脱不了现实下枪林弹雨和冷热交替的残酷。但从1949年10月的第一封信到1969年4月最后一封信,主人公海芙小姐与查令十字街84号一家书店的各工作人员之间的这根情感纽带,整整坚持了20年之久,从一个普通购书者(简单书信的往来)到相互帮助的好心人(实际利益上的相互关切)再到已深念心底的陌生人角色,都是背后最走心的相互对待。也正是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才会有如此难得且值得珍惜的情感,然我们也不难想象,最后的结局注定是充满遗憾的,一直到书店里的工作人员相继离开、到其他的人的去世(因战争或饥饿或疾病),弗兰克和他的同伴们始终未能见到海芙小姐,最终也只是一个留在脑海、从书信中想象的美好人物形象。
反倒如果最终作者将结束改为偏美好的氛围,我倒觉得与自身也与现实情境不符,相对比较不合理,也就没什么值得读者们思考和总结的地方了。最后一封信里说道:即便人都离开了,可书店还在,永远在那里,作者依旧可以回味这份美好的记忆,从心底,就像最初的那份善意永远埋藏在心底,美好如初。
读完整本书,让我最感动当属海芙小姐与查令十字街84号工作人员之间20年之久写的书信往来到最后的彼此相互取暖的真切情感,我在想在那个战争且充满愤恨的年代,怎么会有人能做到如此般将心比心,真切往来,将自我心中善意给予到那么多人,并不带有任何目的性,而至始至终用行动在证明他们的善意,这个时代下仿佛其它人性的光辉不受任何负能量所影响,人们进行着他们最本真的行为和使命。本书让发印象最深刻一句话,她写道:“你们若恰好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看完整本书我才明白,亏欠二字属实,情感上的亏欠是致命的、不好受的,对于未能见到查令十字街的伙伴们永远是遗憾的,对于只能用书信来表达情感永远是无奈的,对于无法弗兰克等人在心里永远的情感累积到最后消散,是痛苦的。这句话深深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他们个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情感的亏欠与内疚之情,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这个时代无限的感慨与悲哀。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5
不算点评,是看书后的一点感想。[可爱]
“想念你
弗兰克“
在弗兰克给海莲的最后一封信的落款,有这20年来,弗兰克对海莲唯一的一句“表白”。之后不久,他便离世,从未见过海莲。
在读完这里后,我连忙向我以为有人写了一封信后,再阅读这书后面的部分。
因为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书信虽有许多缺点,但那些缺点却带来太多珍贵。
书信缓慢,总需数日才可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如要收到反馈,仅路途上就还需等待数日;
它易遗失,从此及彼,总需跨越漫漫长途,甚至长空阔海;
写完一则书信,需要我们用时以构思、展纸、下笔。唯恐落后的我们,若嫩抽出这样的时间、思绪,都以属珍贵。
他还容易暴露我们的缺点,横竖之间,便知人心性。字迹潦草者,更是不愿暴露。
可正因这些缺点,书信于今日,才显其珍贵。思索,专注,等待,盼望无一不是求快的当下,我们避之不及的东西。
而书信,却生于思索、专注、等待、盼望之中。
当握笔展纸,心中思索的随着笔尖变成现实,对方的音容也忽然进入脑海,甚至能够想象对方读到这些内容时表情与心绪的变化。
可这“想象”是否会变成现实呢?那就要等待对方的回信了。
今天的我们,即时通信已是格外发达,我们已经无须再受信件的漫长等待之苦。
可正是距离与时间,将我们的思索、专注变得珍贵,也拉长了我们的期待与盼望,将那纸笔中的情感放入胸膛和回忆。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他良多。
海莲“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6
我知道这只是海莲在英国的日记,虽然书名还算贴切,实际上算旅游日记。我手上有英国版的《查令十字街84号》,英国版在书后附上了海莲的日记。一开始,《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刚刚出版的时候,我根本不打算买的。
可是,我不能阅读英语书。就像收集游戏手办一样,这本书在8月份到我手上。我其实对英国文化不够了解,其中好多地名和人名对我来讲都很陌生。
没想到打开书,对海莲的兴趣很快超过了其他理性因素。海莲太有趣了,我看到一个真的、好不做作的海莲。她在英国的那段时间也许是她最快乐的时光吧!海莲一生热爱英国文学,可她一直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作家,直到《查令十字街84号》出版才有机会踏上英国。如果弗兰克还活着,故事又会怎么样呢?海莲此行见到了弗兰克的夫人和女儿,书店店主的儿子,还去了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也算不虚此行。
前几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2》和第一部没啥关系,完全是蹭第一部的热度,我却爱极了它,只因为这部电影是由《查令十字街84号》贯穿全片。
因此,手上这本“重返”也不算讨厌。只是啊,书腰上的“《查令十字街84号》续作”不知道让这本书挨多少骂。读过的人当然知道《查令十字街84号》没有续作,弗兰克死后不久,马克与科恩书店就倒闭了,海莲再也没办法和马克与科恩书店联系。总觉得有人会因为这该死的腰封而骂书。哎,营销啊。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7
因为电影《不二情书》的缘故,那本被漂洋过海寄来寄去的书勾起了我的兴趣,找来《查令十字街84号》看了,我不禁为海莲和弗兰克的那段旷世奇缘折服。
海莲汉芙是住在纽约市的一个清贫的作家,因为对英国文学的爱好和对当时纽约古板昂贵的书店资源稀缺的不满,而把买书的目标投向了英国。1949年,海莲从《星期六文学评论》上选择了一家英国书店——马克思与科恩书店,按照报纸上的地址寄去了第一封信,以求能购得想要的旧书。1949年到1969年,之间的二十年,海莲一直同这家二手书店的经理弗兰克保持通信。海莲汉芙率真幽默,弗兰克则是一个已有家庭的、拘谨的英国绅士。原本只是一封商业信函,却在二十年的书信往来交织里,升华成了一段妙不可言的缘份。海莲的友善和真诚赢得了书店六位店员甚至是弗兰克的家人和邻居的喜爱。他们纷纷热情邀请海莲赴英旅行。而海莲筹备了二十年,终究没能在弗兰克去世前去见他一面,没能在那之前到她日日企盼的查令十字街84号看一看。这一对灵魂伴侣,二十年通信,至死未能见上一面,到底是命薄缘悭。
海莲和弗兰克的惺惺相惜有点《节妇吟》的意味:“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感触最深的不在于好比高山流水的两个人不能相守,而在于那个车马都慢的年代,素未谋面的两个人能凭一纸书信维系二十多年的联系。这需要怎样特质使得他们相互吸引不觉疲倦,需要怎样的坚贞使他们保持精神交流的一片净土啊!这写信的人必然是有趣的、不骄不躁的。
女作家庐隐的作品多反映五四觉醒的一代人,尤其是女xing、文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精神上的寄托常常通过书信来传达。在等待回信的日子,他们做做功课,课余去探望朋友,去山顶看日出,去西山赏菊……书信为那一代人的迷茫生活平添了几分靓丽的色彩。
室友最近常常写信,买了很多素净好看的信封,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个试图抓住传统通讯尾巴的人。初中时交过一个黄山的笔友,初三时因为功课繁忙,断了联系。上高中时,第一次实实在在感受到同窗分离,信了人不如故的旧话,也和昔日同学写过几封信,后来也断了联系。大学学的是汉语言,书信的情怀更深了,再写几封信,终于又搁笔了。
我们生于一个特殊的年代,经历过传统通讯,又走向了科技革命带来的现代通讯。传统书信日渐被电子邮件、短信和短消息代替。从前往来的书信需要精细挑选信封、信笺和邮票,投入信箱后仍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才能穿越山丘漂洋过海缓缓而至,抚摸油墨新盖下的邮戳,满心都是欢喜。如今的联系变作社交软件上的及时沟通。等待的时间变短,所以等待也变得廉价,我们也因此少了那突如其来的惊喜。
古人常企盼鸿雁双鲤,能捎来一尺素书。当代书信且行且远,越发作为诗歌里的一个意象存在。
书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书信其实反映了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
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几个墨西哥人一起散步,走着走着,突然有一个人停了下来,其中有人便问他为什么停下来,那人笑了笑说:“走得太快了,停下来等等,身后的灵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习惯了快餐式的生活:快速接受信息,快速更新信息,碎片化阅读以及穷尽一生追逐一个又一个的枷锁。我们常常一面摇旗呐喊解放心灵活在当下,又一面说着不得已的缘由,继续投身行色匆匆的人流当中。
富人有富人的情操陶冶,没钱的自有没钱人的及时行乐,心灵上的乐趣是不分三六九等的。比起买车和买房,旅行、阅读和书写是最容易实现的高贵理想。我们为何偏偏选择行色匆匆?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 篇8
刚刚读完本书,书的内容很简单,翻译也很好。其实对我来说这本书里并没有传递什么很有“价值”的内容,但看完后却久久不能忘怀,现在依然沉浸在故事里女主角海莲带给我灵动、可爱、真实的形象中。
故事里的女主角是个爱书狂,除了小说几乎什么类的书都读,在她与男主写信的字里行间中可看出她对书的超级热爱!以至于加深了我对读书的热情。还有的是这个女士,不!应该说是像小姑娘一样的女士,虽然我很想说她就是个小姑娘,可是那时她已经三十三岁了。她在信中展现出来的性格就如一个活脱脱的18岁少女才有的无拘无束、顽皮可爱,却又善良和蔼!
两三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以20年书信往来为主体的书,很感慨和唏嘘,他们从最开始相识的时候,书信的文字还很拘谨,后来海莲越来越随意,以至于会说出:“大懒虫,别呆在屋子里无所事事了,赶快给我找书去!”这样只有相识多年的老友才能说出来的调侃话语。
最初相识的时候也是书信往来最频繁的时候,那时几乎一个月互相会有两三封的书信,但后来越来越少,有时几乎半年多才互通一次书信,文字的气息也随着年龄的老去亦或者是太过熟悉,变得关怀更多一些。
海莲相识20年的弗兰基应该已经60岁左右了,虽然相识20年却从未见过面,也许这是海莲最大的遗憾,随着弗兰基的去世,还有时代的变迁,这家书店终于没有坚持下去,故事也到此结束了。
现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世界里很难让人想象在遥隔5000公里的距离,两个完全陌生的人,以书为媒介互通书信的方式从陌生到相识、相知,保持了20年的友谊。此时在想,不知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太过“纯粹”,还是现在这个时代太过“冷漠”。
海莲终其一生没有嫁人,也许是她对书的痴迷已成为了她生活的全部,又或许是像她那样独立的女人男人对他来说只是个附属品,或许又可以猜想,是因为她的生活中没有遇到像弗兰基一样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