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
设计特点:
根据本文表达运用对比这一显著特点,在教学中也运用对比的朗读感悟方式,以情导读,以读促悟。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难点: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就投你所好,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有趣的童话。
2、揭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认读:
洋溢、允许、喧闹、破损、增添、训斥、叱责、凋谢、脸颊、拆除、
发脾气、北风呼啸、隆冬来临、绽出绿芽
说说:你知道的词语的意思。
(2)、重点句子: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这些字词,并思考:
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花园怎么样?为什么?
3、交流个体感悟。
(生的几种可能:漂亮、神奇、变化多端)
三、品读感悟
(一)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读
1、具体说说花园的神奇变化:
2、学生自由交流。
3、根据提示,规范说话: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再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
4、随机点拨对比朗读:
(1)、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读出花园的美。
(2)、描写花园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
(3)、描写花园又有了春意的语句。
(4)、描写花园又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5、师引: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原因。
2、点拨,梳理:花园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花园里人的不同。
3、随机引导去感受体
教案《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2》,来自网!
会巨人和孩子性格的不同。
4、巨人的性格:
(1)、师: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认真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点拨:
态度:生气
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①、理解“四处逃散”,想象理解巨人吓坏孩子们的情景画面。
②、读好这句话的语气,正确把握巨人的生气程度。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①、理解“纷纷逃窜”,想象巨人伤害了可爱的孩子的情景场面。
②、正确把握此时巨人的生气程度。
“喂!你赶快滚出去!”
理解“叱责”,想象此时此刻的巨人发怒的情景。
(3)、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充分体现巨人性格的语句。
(4)、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5)、小结过渡:这样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那么孩子们呢?是怎样的?
5、孩子们的性格:
(1)、结合课文,学着上述学法,找找,读读,品品,悟悟。
(2)、交流,畅谈看法。
(3)、引导梳理:孩子们有着春天般美好的性格,会给人带来温暖。
结合文中语句朗读。
(4)、随机理解重点句: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再一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
2、找读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语句:
重点句:
(巨人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梳理揭示寓意: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四、美读小结
1、师引读最后一小节:是的,从此以后,巨人的花园再也不变化了,它永远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而巨人则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瞧,他们多快乐!
2、齐读最后一小节。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爬山虎的脚》第一教时教学预案
崔张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体会新词意思。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过程预设】:
一、揭题,感知
01、揭题,读题。学习虎的笔顺。
02、直观感知爬山虎。课件显示图片,学生欣赏,可以边欣赏边说与图片相关的话。
二、初学,梳理
03、初读全文,读准生字的音,体会新词的意思。
04、读读典型的生字和新词。并交流叠的书写特点。
均匀嫩茎叶柄蛟龙重叠空隙痕迹逐渐
05、说说此时心中的爬山虎。(图片感知和文本阅读之后,一定会对爬山虎产生新的感受。)
06、听或跟录音朗读,思考: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几个方面?
07、讨论: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几个方面?
三、细究,感悟
08、叶圣陶爷爷是如何经过自己长期细致地观察,通过自己形象逼真的描写,来介绍爬山虎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09、学习句子: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随机讨论:你认为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10:学习句子: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随机讨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爬山虎叶子还独特在哪里?)
11、过渡:哦!怪不得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2、阅读了上面这些恰切真实的文字、逼真形象的描写,让我们对作者叶圣陶爷爷产生了油然的敬意,为什么呢?
13、齐读第二自然段。
14、试背第二自然段。(机动)
四、作业,延伸
15、作业:在生字本上抄写生字。
16、实样观察爬山虎。可以在自家周围、居民小区、公园等地方仔细观察爬山虎。
五、板书预设
爬山虎的脚
嫩红嫩绿
爬山虎的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
一顺朝下铺得均匀
教后反思
一堂课下来,感觉良好,教学进程和学情呈现与预设基本一致,整堂课充分体现了简约而不简单,浅显而不浅薄的教学风格。
就课的点而言,从虎的书写笔顺和叠的书写结构等,在课堂上有了合理而巧妙的落实,扎实而有效。
从课的线而言,从图片欣赏到文本阅读再到精神感悟,使整课完满连贯,一气呵成,使学生在没有迂回和陷阱的氛围中,量力而习,获得语文。
从课的面而言,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联动,有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有有声的读,有无声的思,使课堂场景和语文场景融会贯通,联势推进。
唯一遗憾的是,也许由于作者对课文结构的故意布排,在叶、脚、爬三块内容的描写中,后两块内容文句交互,没有明显的边缘痕迹,所以在梳理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上,学生思维受阻,险些进入冰河时代。早知如此,这一个微格弃之也不可惜,因为一课一得,足矣!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3
《芦叶船》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五.拓展延伸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六.作业
1.理解句子。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
七、板书:
芦叶船
做芦叶船
玩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向往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4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我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
课前,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其次,抓住训练点,生发开出,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人们还没有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纪科学成果的有关资料后,又要求他们继续说下去,20世纪的我们还拥有一些什么。
在这样的对比过程中,学生既感受了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区别,又在收集资料中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5
历史性文本是中华文学的经典。所谓的经典,是指其为人类与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人类精神文明的凝聚点。引导学生从经典阅读入手,可以培育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从人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
经典阅读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精神的发展。但由于历史性文本无论是时间上还是故事背景方面,都与学生相距甚远,因此,每当面对此类文本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的学趣骤然降低,甚至还会产生厌学的学习状态。
故,如何有效地发挥历史性文本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得不成为了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无独有偶,我有幸听了周老师的《长城》一课,让我受益良多,现结合此堂课,浅谈一下自己对教学历史性文本教学的几点想法:
1、课前重积累:
即让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前,许多教师习惯让要上的课文先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等破题时才把它揭开。面对历史性文本,我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学生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学习内容并进行预习,或提前拜读原著、或提前收集资料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自主地学习、有效地学习。如这篇课文教学前,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围绕长城课前收集资料,通过翻阅课外书、采访、上网等方式多渠道地获取了大量知识,间接地了解了许多事实。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性文本的兴趣。
2、课中重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尤其是对于历史性文本,由于学生对书本内容的背景了解是甚少的,很难有效的投入到此情境中,这就要求老师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和肢体表达引导学生学会身临其境,同时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在这堂课中,周老师那亲切的教态,严谨的教学语言,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怪,整堂课上时时让我们欣赏到了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的动人姿态。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而孩子们的情一旦激发,他们口中的答案必将是一个个预想不到的惊喜。激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课后重实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为了实现实践的有效性,周教师就针对学生的喜好进行了课外实践题:请学生们去收集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的有关书籍。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相信学生定会做很多自己愿意的工作,如到图书馆、网上搜集资料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并不做统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观点。学生可以探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也许正是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语文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