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没兴趣怎么可能做好啊?
上大学后,我常常迷惑,我所选的专业到底是不是我感兴趣的专业。我会想,如果这真是我喜欢的,为什么对一些课程我仍旧感到无聊透顶?如果这真是我喜欢的,为什么《论法的精神》还没读完?这些烦恼,让我觉得我在做我不感兴趣的事情。身边的朋友也常有同感 ,觉得他们对当下的专业没什么兴趣,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专业。
但事情果真是这样吗?
大三上学期的时候,我参加了北京市模拟法庭大赛,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自己对辩论没有兴趣,之前的经历让我觉得辩论场上常常是强词夺理、咄咄逼人,我很不喜欢那种讨论问题的氛围,所以一想到法庭上的辩论环节我就本能地抵触。但是,从硬着头皮答应,全身心的投入,到取得不错的成绩,我发现自己似乎也没那么讨厌辩论,对法学专业似乎也没那么没兴趣。
你看,我是多么的不坚定——做的好立马就有兴趣了。
实际上,这也许正是症结所在。
我并不是对当下的专业不感兴趣,而是因为我没有把目前的事情做好。人们很难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呀,比如我几乎不去KTV,因为我唱歌跑调啊!难道还要去用大音量+无原唱来狠狠羞辱自己吗?(除非我想祸害某人)
不是“没兴趣怎么做得好啊?”
生活中常常存在的是“做不好怎么会有兴趣嘛!”
所以,面对一件自以为没兴趣的事,首先应该认真的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我没有把它做好我才不喜欢的?如果是,那么就要思考这件事对你有没有意义,如果有,就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好。而如果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还是没有兴趣,那么这件事也许真的对你没有吸引力,就可以有底气的说再见了。
为什么我说“有底气”,因为太多人是仅凭刻板印象而给一个专业、一个职业甚至一个行业下结论,而这是十分不合理的。课程无聊,可能是老师讲的不行,但不一定是这个学科没意思;实习乏味,有可能是接触的工作单一,但不一定是这个职业没深度;读不懂经典著作,欣赏不来绝世画作,可能是水平太低没有鉴赏能力......
说白了,是你简单的没有逻辑的构架了一个因果关系,说到底这是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不足造成的。
二 我真正感兴趣的其实是...
有一个朋友,本来在一所985大学念书,但她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她认为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做服装、做设计。于是她提交了辍学申请,去了南方准备开店。但现实并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岁月静好,浅笑安然”。离开了学校,现实的困难和挫折更多,更大,更快,更直白。一年后,她乖乖回学校了,并得出了经过实践证明,自己对服装设计并没有兴趣的结论。
你感觉到了吗? “兴趣”这个小婊砸不仅是你做不好事情的借口,还是失败时的原因。这简直不能太棒,锅都给它背,而你则变得越来越畏难,越来越逃避,越来越没有耐心做一件事,越来越没有韧性。
三 我该如何对待兴趣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稍微调整下顺序就好。开始做一件事,做的多了自然孰能生巧,就比别人更擅长,而做的越好,兴趣也就越浓厚,而兴趣和热情越高涨,就越愿意继续做,就会做的更好,如此良性循环。
实际上,我自己就获得了一个“养成系”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我一开始健身只是为了减肥,但当我努力去做,看到自己一点点的进步,越做越好的时候,我就有点喜欢运动健身了,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知识和实操,一下子三年过去了,如今我也明确了自己的新方向,要做体能训练师。你看,从小白到入门,从入门到精通,兴趣只是作为一个结果水到渠成,而如果将兴趣作为一切事情开始的原因,你真的会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
许多人做一件事最大的困难可能正是如何开始,兴趣只是他们的借口数据库中比较常用的一个,也有人会“低水平的勤奋”,比如要开始减肥却要先花大量的时间去搜索健身装备,要像柳比歇夫一样记录时间却花大量的精力去挑选手帐本,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不做真正需要做的事,人们将此称之为“拖延症"。
在我看来,开始就是开始,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就行了。别怕走弯路,也别怕走错路,你要是想一点损失都没有地做成一件事,你只会望而却步,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