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
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前读的是商务印书馆的蓝公武译本,那种民国时期半文不白的翻译,比读古文还别扭,读了五分之一放下了,找别的版本,找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李秋零译本。译得非常好!很喜欢一些句子,把他们抄录下来。
1、我相信自己,已经确实占有了这个对象。因此,目前要做的不是把它想出来,而是把他写出来……我为自己开辟了一片无主的旷野,对我来说,在这片旷野上耕作将只会是一种娱乐。
华杉笔记:我们自以为发明了什么新思想、新理论,事实上,前人早已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很多年很多次,只是我们读书少罢了。所以,为往圣继绝学,就成为读书人的理想。而康德所耕耘的,确实是开天辟地的学术新领域,无主的旷野。
2、独立于一切经验原则而作判断的理性,即纯粹的理性领域必然会被忽视掉,因为这个领域先天地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不可能从经验那里得到任何启发。现在,勾画出这个领域的整个范围、部门的划分、界限和全部内容,并且立下界标,使人们今后可以确切的知道,自己是否置身于理性或者理性思维的基地上,就需要一种纯粹理性的批判、一种纯粹理性的训练、一种纯粹理性的法规和一种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因此,就需要一门正式的科学……
华杉笔记:这是治学的方法和态度。
3、《伟大的复兴》序言,维鲁兰姆的培根:我们不谈我们自己。但关于这里谈论的事情,我们却希望人们考虑到它不是意见,而是事业;而且确信我们不是在为某个学派或者观点、而是在为人类的福利和威望奠定基础。其次,希望正直的人们在方便的时候——为公共事务考虑——参与此事。此外,就像大家都殷切期望的那样,不要把我们的复兴想象成某种无限的、超越人间的事情,要诚心诚意地接受他;因为它确实是无限谬误的终结和正当的界限。
4、这些原理超越一切可能的经验应用……因为他所使用的原理既然超越一切经验的界限,就不再承认经验的试金石。这些无休止的争吵的战场,就叫做形而上学。
5、所以看起来这里的情况是:既然我允许自己有所意见,我也就不得不听凭读者另外有所意见。鉴于这一点,我必须先提醒读者:即使我的主观演绎在读者那里并未产生我所期待的全部说服力,我在这里主要关注的客观演绎却毕竟会获得全部的力度,必要时但是92-93页所说的东西就足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了。
6、逻辑学自古以来就已经走上可靠的道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逻辑学就不曾后退一步,也未能前进一步。如果近代有些人打算扩展逻辑学,插进若干关于心理学或人类学的东西,这都是源自他们对逻辑学这门科学的独特本性的无知。如果有人让各门科学互相越界,则这并不能对他们有所增益,而是使他们面目全非。逻辑学的界限已经精确的规定,它是一门仅仅详尽地阐明和严格地证明一切思维(无论它是先天的还是经验性的,具有什么样的起源或者客体,在我们的心灵中遇到的是偶然的还是自然的障碍)的形式规则的科学。
7、只要还剩有该做的,那就算什么也没做。
8、哲学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事务就是通过堵塞错误的来源而一劳永逸地取消它的一切不利影响。
华杉笔记:对此深有体会,我们的主要工作不是创造,而是堵塞错误的来源,最好是一劳永逸地堵塞,所以需要借助哲学和逻辑学的力量。
9、如何能够通过合规律地确立原则,清晰地规定概念,力求严格地证明,在推论中防止大胆的跳跃,来选取一门科学的可靠进程。
10、先天的知识,是独立于经验,甚至独立于一切感官印象的知识;区别于那些具有后天来源的,即在经验中具有其来源的经验性的知识。先天的知识中根本不掺杂任何经验性因素的知识叫纯粹的。
华杉笔记:我联想对照孟子的良知良能,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王阳明的致良知。
11、纯粹几何学的原理不是分析出来的,比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一个综合命题,最短的概念完全是附加的,是不能通过分析从直线的概念中得出的……问题不是我们为被给予的概念应当再想什么,而是我们确实在它里面。
华杉笔记:“我们在它里面,不是在它外面。”我们在先天知识里面,而不是在外面学习它,经验它。很多东西,我们都自以为在它外面,其实我们在里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如我们在语言里面,而不是在语言外面,语言不是我们的工具,是语言让我们成为人。我们如今又掉进了互联网里面,而不是在它的外面。技术是人的延伸,人就成了技术的一部分,成了技术的生殖系统。
12、数学的判断全部是综合的,自然科学在自身包含着作为原则的综合判断,而在形而上学中,应当包含着综合的先天知识。
13、通过精确地规定自己的工作而使之减轻,而且也使得其他任何想要检查他的人都易于判断我们是否实现了自己的计划。
华杉笔记:这句话,就是华与华创意工作管理的目标。
#华与华书房#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