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是个急性子还是个慢性子的问题,我一直都有疑惑,从我自身的习惯来讲,我的确很着急,比如求学时代,上课回答问题时,我总是第一个;工作中,我对自己的职责所在,甚至对自己的分外之事都有着难得的热心;生活中,我在与朋友的相处中,总是透着一股难得的热情。
然而,从达成的结果来看,却并不给力。我的上课发言确实快,但说出的答案很多都是错的;工作方面,有时我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到位,却还想着要操别人的心;在与朋友的相处过程中,总喜欢将自己的一份好意强加于对方,而不顾对方的真实需求,且很多时候都带着说教的意味,让别人痛苦不堪。
因此,综合来看,急只代表了我当下的感受,代表着我的热心肠以及那一刻我想要把事情做好的勇气与决心,充斥着满满的表现欲望;而慢则反映出我在实际能力方面的局限,以及内心的一种无力状态,为了掩饰这种内在的虚弱,我会本能地用我的急加以掩饰,所以造成的结果通常是越急越慢,换句话讲,急是我在感受层面的表达与体现,而慢则是最核心的动因以及最终呈现出的结果。
而性格并无好坏之分,也就是说,急并非就是差,而慢也不见得多么不好,而在某些我察觉不到的瞬间,我总会因为不尽如人意的结果而否定自己之前的全部付出,这样的误区在我之前的一些文章中也曾有体现,而且在别人对此提出疑惑时,我总会条件反射般地辩解,现在想来其实还是对自己不够接纳,而这种误区的关键便在于,我在那一瞬间所产生的情绪阻挡了对自我的认同。
任凭世间风烟弥漫,只在一盏茶的柔情里,细数光阴的淡定我是个很善于自省的人,甚至有时引以为傲,可最近看《好好说话》这本书时,有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们对自我的缺点检讨得越多,其实也就等于是在合理化它存在的理由”,当这种检讨得到别人欣赏与认可的同时,我会满足于这种状态,却丧失了前进的动力;而当检讨遭受质疑时,我又会想方设法地辩解,总而言之,行动方面十分懈怠。换言之,我是在以自省之名行逃避之实,自省的同时依然没有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只知道一个劲儿地自我检讨,却忘了自我认同与激励,用《好好说话》里面讲的,即要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我想要”而非“为什么我总是做不到”。
要先隔离自己的负面情绪,理性地肯定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更好的接纳自己。由此,我想到了朋友小妖和我说起过的一个例子。
她的女儿宓一直在有练习舞蹈,在练习伦巴舞的时候,对肢体的力量感有一定的要求,以宓自己的感觉而言,它已经很用力地在发挥了,而在旁人看来,她的舞姿却丝毫呈现不出力量感。小妖就此向教练提出疑问,教练于是告诉她:“遇大先小,遇快先慢,遇强先弱。”在精神分析学方面一直被我们视为榜样的小妖,很快便对教练的指导心领神会。
其实想想,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以慢为快,以弱为强,才能更高效地主宰自己的人生,更快地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