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行测言语主旨观点题讲解——关注因果词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解答行测主旨观点题需要掌握一个小技巧,就是可以利用文段中的特殊词语——“因果词”来解题。常见的因果词有:因此、所以、因而、正因如此、故等。当文段中出现了因果词时,我们的作者通常会在因果词的前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编通过两道题目带大家感受一下:

  【例1】“脱贫”不仅是政策语汇,也是文化社会学的范畴。近年来,农村调研、乡村报道不断反映出一个规律——物质的贫困与文化的落后是一体两面,精神的安放与脱贫的实现需要同步达成。因此在评价脱贫工作成绩时,除了要用人均纯收入、可支配收入等数字标准,要看住房安全、基本医疗这些生存保障,还应该多拿“人文的尺子”量一量,其结果才更为精准。很多经验表明,某一地区的发展机会未必取决于该地方的自然禀赋,但一定与其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理念息息相关。唯有开启民智,培养起“精气神”,才能让脱贫成果更持久稳固。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当下贫困地区的地方文化建设任务艰巨

  B.乡村文化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C.扶贫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

  D.精神脱贫应该成为评价脱贫工作的指标

  【解析】D。文段首先引出“脱贫”的话题,指出“精神的安放与脱贫的实现需要同步达成”。之后用“因此”总结,评价扶贫工作成绩应该多拿“人文的尺子”量一量,也就是评价扶贫工作应该多从“精神”层面考虑。接着用“很多经验”进行进一步论证,地区的发展与当地人群的价值理念相关。尾句通过唯有培养“精气神”才能让脱贫成果持久稳固的表述,再次强调“因此”之后的总结中“人文的尺子”对于脱贫的重要性。故整个文段因此之后是我们的重点句。

  A项,“任务艰巨”在文段中并未提及,排除;B项,“可持续发展”在文段中并未提及,排除;C项,“生活方式的变革”在文段中并未提及,排除;D项“精神脱贫”符合我们重点句的同义转述,保留。故正确答案为D。

  这道题目其实就是利用了文段中的特殊词语“因此”来提示我们主旨句的位置。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道不同的题目。

  【例2】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莫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

  【解析】C。文段首先引入莫高窟的话题,点出了莫高窟的选址体现了佛教思想,与世俗隔绝,与自然融合。接着开始说明莫高窟所处的自然环境依山面水,冬季不受风吹,夏季又有自然屏障,十分安全。最后,由“正因如此”表达出这些环境原因所得到的一个结果及其影响:莫高窟历经千年,留下了珍贵的遗产。所以文段在强调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了莫高窟历经千年,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这样的结果和影响。重点在原因。

  A项在文段的开头,但是文段说的是与世俗隔绝,与自然融合,并非天人合一的思想,排除;B项在“正因如此”之后,是结果句的概括,但是文段想要强调的是导致结果和影响的原因,排除;C项基本能体现重点,保留;D项只是部分的原因,片面,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通过这两道题目,我们来简单进行总结。当文段出现因果词,并且因果词后是对文段的总结、概括时,文段的重点在因果词后;但当因果词后是一种结果、现象的表述时,重点在这种导致这种结果和现象的原因。好啦,今天的内容就给大家讲到这,祝各位同学都能学习有所突破,有所成功!


更多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