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盘活存量财政资金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7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盘活存量财政资金。要想申论成绩好,关注热点不可少。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仔细研读下文>>>2017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盘活存量财政资金
  更多福建公务员考试相关资料,请参阅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 
  【背景链接】
  2014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扩大营改增“减收”、房地产相关税收贡献缩小以及去年同期收入基数高等影响,各级财政出现增速放缓。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一边是不少地方财政“吃紧”,地方债规模高企不下,诸多领域缺钱喊“渴”,另一边却是大量超出周转需要的财政资金闲置,趴在账上“睡大觉”,不能直达所需领域。据报道,根据央行资金资产负债表估算,这笔沉睡资金规模将近4万亿元。另据审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3月底,审计署重点审计的9个省本级和9个市本级的财政存量资金达7673亿元,其中近三成资金由于原定项目取消、不具备实施条件等原因,已无法按原用途使用。
  2015年4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有效支持经济增长。会议强调:要抓紧出台方案,完善相关规定,对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建立任务清单和时间表,“谁让资金沉睡,就要严肃问责谁。”
  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标准表述】
  [内涵]
  财政存量资金,是指政府作为财政收支主体,在其财政年度中因收入支出时间错配而正常持有,收入超预算增长、收入延迟划拨而消极持有,支出计划不完善不可执行而被动持有的各类财政资金。
  [危害]
  近年来,在各级预算执行中,预算执行进度较慢、国库存款沉淀较多、预算资金大量结转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财政存量资金规模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大。一方面,很多民生项目和重点支出“嗷嗷待哺”;另一方面,大量资金却趴在账上“呼呼大睡”,有的甚至沉睡多年。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影响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也给公共资金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隐患。
  [意义]
  盘活存量财政资金是打造经济新引擎、提高经济内生动力的必要举措。
  这主要体现在当前经济增长传统动力趋弱,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打造新引擎,无疑需要各级财政进一步发挥引导、示范、杠杆作用。再考虑到当前各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地方政府债务约束加强,因此,要破解这组“支”与“收”的矛盾,必须从盘活存量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入手。
  盘活存量财政资金是改造传统引擎、提高投资效率的重要抓手。
  这主要体现在基于种种原因,过去以及未来可预见时段内,中国各级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财政资金的投放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整体投资效率。
  盘活存量财政资金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有效手段。
  这主要体现在:要提高企业投资意愿与居民消费需求,就必须切实扭转融资难、融资贵等现象,而现在的问题是,尽管货币当局已经相应采取一系列数量型与价格型并举的宽松政策,但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此过程中仍然颇为吊诡地背道而驰、一路上行,因此,这就反过来说明,在财政/金融一体化加深背景下,货币政策目标已越来越无法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来实现,而盘活存量财政资金,正是当下有效增加资金供给的一剂良药。
  [原因分析]
  巨额存量资金的沉淀、闲置,既有预算管理不到位、预算执行不严的原因,也与一些部门和地方名义上想多留点机动以备应急有关,但最主要的症结则是多年来预算制度的不适应、财政体制机制的不完善。
  一是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不到位,地方大量事权履行需要靠上级转移支付来支持。同时由于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客观上造成一些专项资金层层结存。尽管中央近年来加快了转移支付下达速度,但与地方预算管理衔接仍不够紧密:一方面,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依然偏低,影响到地方预算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专项转移支付下达时间偏晚,加之资金分配层级多、链条长,资金在长途跋涉中难以及时发挥效益。
  二是预算体系不完善,缺乏统筹衔接。
  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专项用途的收入不能统筹安排使用,导致“苦乐不均”,有的领域和项目缺钱,有的则“花不掉”。特别是政府性基金预算采取“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预算管理方式,导致制度性的结存结转资金较大,不能及时发挥资金效益。
  三是预算编制与政策规划、项目计划缺乏充分有效衔接。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一些重大政策尚未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缺少安排公共资源的中期规划和对多年度总量平衡的统筹谋划,一些行业的政策规划、项目计划难以与预算有效衔接,等等。
  四是预算分配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某些重点支出采取与GDP或财政收支增幅挂钩的预算安排方式,实际运行中造成了预算职能弱化、财政支出结构固化僵化,加大了政府统筹安排财力难度。
  五是预算编制不细化、内容不完整,预算执行不规范、效率不高。
  首先,预算编制还比较粗放,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不细化,一些预算单位倾向于多编预算、留有余地,宽打窄用,形成预算结余。其次,预算编制方式还不科学,多数仍沿用基数预算方法,零基预算、绩效预算推进未达预期。再次,在预算执行方面,约束机制还不到位,特别是项目预算执行较慢,执行效率不高,一些部门和地方重资金争取轻预算执行和资金绩效,致使资金闲置浪费。此外,部分单位存在预算调整随意性大的问题,年中或年末追加预算,也造成了财政资金大量沉淀。
  [措施]
  制度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具有根本性。让财政资金不再“沉睡”,必须抓住预算“龙头”,靠完善制度发力。对此,专家建议:
  首先,预算编制要落小、落细、落实,资金拨付要快、要准、要因项目制宜。对跨年度的项目,应根据实际需求、遵循资金支出规律,编制一个比年度更长的滚动预算,项目进行到什么程度,就安排多少资金。
  二要强化预算约束、坚持预算公开。财政专户长期游离于公共预算收支口径与公众监督之外,为资金违规使用提供了便利,相关账户的管理亟待置于阳光之下,实行“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
  三要加强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目前,中央财政中约七成是用于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对其结转结余资金明确回收统筹办法并规范化、制度化,十分重要。

更多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