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英语教师个人读书活动总结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语教师个人读书活动总结(共含1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番薯”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教师个人读书活动总结

教师个人读书活动总结

1、可悲、可怜的我曾终日与书无缘,有时除了读教材、教参,就不曾读过其他书籍特别不问津教育教学书籍,更别提潜心阅读,坚持阅读了。这一点要改变,争取读李老师所说的三类书。一读教育经典,真正的教育经典永恒而平易;二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四读中学生写的和为中学生而写的书,走进学生心灵。

2、教师对学生影响巨大:教师读书意识、热情和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非常重要。学生是否真正热爱读书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教师的明令要求,而主要在于教师的默默影响。我会努力去影响学生爱读书。

3、人是高级动物,应学会品味生活,应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应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享受,否则就可能低俗无趣。而书是最丰富、便捷、便宜的人类精神文化产品。通过书,我们可以感受人间百态,体验人生诸多情感,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我们不该放弃享受的机会。

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把读书方法归纳一下几点:

1、博览+精读。因为现在书籍众多,要学会有所取舍,有很多内容的书大面“浏览”,掌握要点即可,但很多好书,尤其是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需要仔细阅读不可。

2、读+思+写。要做到认真阅读,读中仔细思考,将读书中产生的灵感或点滴的想法及时记录到书中,再在“通览”的基础上选择要点或精彩的语句进行摘记,写出读后感,形成系列的读书体会,慢慢积累成为读书所得。

3、自读+交流。在充分“独享”的基础上要试着与人口头或书面“分享”。因为“分享”的过程是促使自己深入思考的过程,是与人交流思想的过程,是提升境界的过程,忽略不得。

4、联系实际读。读书要真正读进去,不能只停留于字句的表面,而是要在读书中文字的同时,脑海中进行想象或联想,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主动与自己的实际相联系,看能否对自己的实践起指导作用。如果有所感悟,就算有所得。

5、深入浅出读。要有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的能力和意识,即面对非常抽象、概括的内容,要学会举一反三,联想丰富;面对内容具体、翔实的书籍,要学会提纲挈领,“抽”出要点。

6、读中质疑。读书过程中要认真吸取其中的营养,但更要有批判、质疑的态度,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点。

篇2:教师个人读书活动总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以课题实验为契机,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确保教师读书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本学年学校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

一、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的基本情况

1.宣传发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工作:

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为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学校读书方案、各教研组读书方案和教师个人读书计划。

二是召开了教师读书活动动员大会,帮助教师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是学校为每位教师配置了读书笔记本和提供必读的图书。

四是推荐阅读书目。本学年推荐的阅读书目有:

《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

《解放儿童》刘晓东

《十年磨一剑》金春平

《体验教学》郑金洲

《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郑杰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孙学策主编

《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周德义等著

《教师道德教育论》王荣德著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王海芳主编

《新课程下的课堂观》杨明全主编

《新课程下的学生观》徐瑞主编

《新课程下的教师观与教师角色转变》高霞主编

《红楼梦》《飘》

《中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读书活动开展阶段

(1)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学校读书活动,建立了教师活动学习制度、考勤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了更好的督促教师完成读书任务,教科室负责人经常检查教师的自学笔记,对教师自学情况作以评定,并计入每人的年终考核中。

(2)读书的内容

文学类书、教育教学书籍和杂志、网络等

(3)读书的形式

自己读:每位老师结合个人实际,自选时间、自选书籍、自由阅读。

集体读: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教研组老师可以共读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以激发大家读书的兴趣。

将读书活动与学校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教师要围绕学校主课题,有重点地读,深入地读,细致地读,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师生共读:教师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营造了“师生共读”的氛围。

(4)读书的要求

读书的同时做好摘录、笔记等工作(摘录和笔记必须手写)。

(5)读书活动总结。

学期末教师个人、各学科教研组、学校都进行了读书活动总结。

二、主要收获

1.教师“被读书”的现象在悄悄地改变

一学年中,教师的读书行动从被动逐渐变成主动。通过一学年的读书活动,每位教师都能按计划进行读书,并按要求写出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计划、读书笔记、小结都能按时上交。

2.教师的理论水平在提高

教师通过学习,在不同程度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益非浅。

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老师们把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用来指导、改进教学。本学年,教师论文数量与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们积极写论文。

3.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读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教师们提高了文化知识素养,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

三、存在问题

1.读书笔记过于简洁。

部分老师的读书笔记很简单,只是提纲形式的。阅读不够详细。

2.阅读的内容不够广泛。

大部分老师局限于教育教学之类的书籍,阅读文学类的老师不多。

读书交流活动还没开展。

由于时间,读书计划中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还没开展。这项活动只能推迟到下学年。

篇3:教师个人读书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为贯彻落实《白山市教师读书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和《临江市教委教师读书活动考核办法》的通知精神,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有效地完成教师阅读书目,学校教师读书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首先建立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确定具体负责的领导。成立有领导牵头的学习小组,每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讨论、交流,并写出5000字的读书笔记。

二、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学校读书活动,建立了教师活动学习制度、考勤制度,提出了读书宣传口号,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读书活动中,把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为了更好的督促教师完成读书任务。领导小组负责人经常检查教师的自学 笔记,对教师自学情况作以评定,并填入每人的“教师读书档案”中。

三、读书活动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

主管校本培训的领导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教师的读书笔记、检查结果与集中学习记录填入校本培训记录中,考勤制度与校本培训制度一致。集中学习辅导及学习交流活动与校本培训时间科学地协调。一学期集中培训了三次,学习交流了两次。负责学习的领导根据教师的授课时间情况科学地挤时间组织学习四次。

四、作好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学期末学习小组先进行一次学习交流,领导做好带动头,教师和学习小组的领导写出阶段性总结,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写出读书心得体会,并装入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中。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读书活动,每位教师都能按计划进行读书,写出5000字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以及读书活动总结。教师通过学习,在不同程度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益非浅。广大教师把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正不断的提升。我们坚信,在这五年的学习中,我校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会赶上或超过先进单位,为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篇4:教师个人读书活动总结

我校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成长的需要,适时安排教师利用课余读一本书活动。旨在引领全体教师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人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精心挑选了不同种类的书籍,包括一些教育专著、各种教育期刊杂志以及课程标准、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读书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学校召开年级、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会议,商讨制定行动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初步选定阅读的书籍名称和活动的场所地点及各项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做到了分工细致,责任明确,便于操作。学校以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为源头,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召开教师会,宣传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并对奖惩措施也进行充分的研讨。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讲座、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

为把此项活动搞好,学校添置了大量的图书;还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设备,配制光盘、音像制品,为活动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活动,使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

“阅读经典,丰富人生”活动在我校的顺利开展,得益者——教师,受益者——学生,同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使“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理念成为每位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篇5:教师个人读书活动总结

读书有益于明理、启智,有益于育德、励志。营造校园浓浓的书香环境,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获得进步,学校得到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每学期都坚持师生阅读活动,对教师的阅读有方案,有督促,有交流,有评比。

一、明确目标,制定阅读措施。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坚持阅读教育教学书籍,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人制定一份读书计划,坚持做读书摘记,定期与年级组内教师交流分享,学期结束时将读书笔记本交教科室检查。45周岁以下的教师写读书心得,每学期选一篇与大家交流,交流后将电子稿上传教科室。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还必须阅读班级管理艺术方面的杂志书籍。各年级的班主任养成记教育工作案例、随笔的习惯,学期末选一篇成电子稿上传到教导处。各个年级组承担一次周一的读书交流的主讲任务和一次教育交流任务,技能科组共同承担一次读书交流主讲任务。教学方面的讲稿送到教科室,教育方面的送交教导处。

每年,学校都要增添新书,并及时向老师推荐。教导处负责向教师推荐教育、班级管理类的书目,如本学期推荐数目为:《班会活动方案心里篇(上下篇)》、《美丽的教育--写给年轻的班主任》、《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怎样和孩子沟通--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班会及家长交流活动指南》、《今天我们怎样做办主任》、《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班主任创新艺术100招》、《文体活动指南》《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礼仪》等。教科室负责推荐教学业务类的: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小学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改革的探索》《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怎样听课评课》《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怎样听课评课》等。

二、开展多样活动,促进提高。

我校利用周一的政治学习的部分时间和周四的教研活动时间进行读书交流:

1、班主任经验交流。如何让班主任们的班级管理经验流动起来,让年轻的班主任迅速成长起来?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学习计划,明确了班主任的阅读书目,并安排了各年级组班级主讲与交流的内容、时间。我们关注班主任工作的细节,从不同的方面分次进行交流。交流的主题每次不同,如“引导学生课间活动”、“做好班主任一日常规工作”等,交流活动促进了学习,特别是让新班主任从中学到了宝贵经验。

2、年级组同文诵读展示活动。活动分组进行,六个年级组、英语组和音体组。年级组语数教师读同一篇文章(或片断。英语组读英文)。每人朗读不超过3分钟。年级组轮流展示。各年级精选了优美的教育文章,朗读声情并茂,听者深受教育。

3、假期读书活动。寒暑假,老师们会带阅读任务回家。每人阅读规定的书目,做读书摘记,写阅读感受,必须手写。开学进行评比、交流。

4、提倡网络读书,进行演讲比赛。学校鼓励教师上网阅读好书,每年还举行读书演讲比赛,要求先年级组内进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参加校级比赛。活动激发了教师们阅读的热情,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在阅读中汲取了营养力量,提高了教学教育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我校会把师生读书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使校园充满书香,充满人文底蕴。

篇6:教师个人读书活动总结

我们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的渠道来充实自己而读书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我结合学校的要求制定了自己的读书计划,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和哈伯德的《把信送给加西亚》。

苏霍姆林斯《给教师的建议》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从这句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从书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迸发希望之火。

自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智力、体力还是在做事的能力上,自信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就会觉得生活暗淡无光。

二、赏识学生的优点,尊重他们,激励他们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后进生更是如此,他们希望用脆弱的自尊来保护自己。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不要伤害后进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三、教师要付出爱心,感化学生受伤心灵。

对于那些学习差、纪律松懈、思想落后的学生教师没有歧视他们,而给予更多的爱。使他们时刻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怀,消除失落感,使他们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奋发向上,而不是讽刺挖苦,使其萎靡不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无私的爱心温暖冰冻的心灵,会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中的养分,是教育中的阳光雨露,没有了爱,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是空虚的,是不能成长的。

“课堂”是什么?是教师一统天下的“讲堂”?是教师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是知识搬运的中转站?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让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课堂应该是连接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桥梁,是学生享受学习乐趣、接受情感熏陶的场所;也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聚集地;更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舞台。这样的舞台需要师生共同完美地演绎。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读书让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让我们一起读书吧,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让我们插上展翅翱翔的翅膀。

教师个人读书活动总结

篇7:中学个人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社会现状的变化,中职学校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而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强、有一定叛逆心理、缺乏科学的是非观,而且身于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轰炸环境中,容易被一些错误的思想所误导。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生的德育问题不容小觑。

然而,虽然中职学校中老师却常常发现,自己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下面的学生却没几个在认真听课,也就是说,中职德育缺乏教育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之后,学生有具体的进步、收获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收获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尤其是我通过反思自己的过去教学,之前的几个讲座内容,教授告诉我们,思维比知识内容更重要。

因此,在德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内容,这个不是最重要的,而且,他们往往容易对此失去兴趣。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起科学的知识而言,科学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更有意义。一定的知识使用范围有限制,而科学的方法则能帮助学生面对不同情况仍能较快找到较为合理的解决途径。所以,德育课堂上,可以多用幽默的语言,可以多用生动的例子,先吸引学生注意,运用简单的语言,化繁为简,引导学生学会去分析问题,再总结出一些哲理或者道理。

同时,对于与学生生活比较密切的情境,进行情境假设,让学生去思考,去想方法,然后再进行对比和提升,最终总结出一些比较合理的方法来应对所面对的情况。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知识储备,在课堂上课时,能常常举一反三,拓展知识,尤其是有趣的、神奇的、特别的知识,能让学生更加专注,也让学生喜欢该老师和该课程。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很有效,中职生比较喜欢的教师类型倾向于幽默、有趣、机智、大气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培养说话的艺术,学会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境界。近些年来,社会道德缺失情况不断增多,另外,因为个人境遇不好而报复社会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加。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饥饿线挣脱出来,上升到了基本小康水平。从整体情况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越来越便捷了。尤其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的流通速度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缩短了,变成了地球村。

之前,人们每天担心的是吃不饱的问题,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吃得健康不健康、吃得好不好的问题;之前,大家逢年过节才能买点新衣服,现在,很多人月月在买新衣服;之前,大家会写信、寄明信片,现在,大家发短信、发微信、发微博、打电话等;之前,大家想读书却没钱、没条件读书,现在,大家在崇拜金钱,觉得知识不一定是财富;之前,大家关心的是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做什么,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娱乐界或者社会上又有了什么八卦或者有趣的事。总之,我们的生活,在逐渐的物质化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在被腐蚀当中;我们很多的肢体能力,正在退化中。

从教育角度看,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的后代却正在被物质化所吞噬着。尤其是中职生,本身就属于好奇心比较强、分辨能力较弱、模仿能力较强,且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建立,思想不成熟的群体,又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因此,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的道德,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也是一件当务之急的大事。所以,德育课堂上可以多将一些社会新闻和学生分享,让他们知道生活中会遇到挫折是常事,让他们对新闻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并说说对其行为有何意见或者改进方法。传授给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让他们知道事物都有两面性,让他们知道如何较为客观而全面的看待事物及事情,并了解到处理事情时较为高明的方法,给予学生以引导。总的说起来,就是培养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和开拓,让学生能独立地思考、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一种惯性的力量,是一种类似于条件式反射的行为。有研究表明,很多时候,习惯的力量甚至会强过思想的力量。因此,对于中职学生,这些普遍缺乏良好习惯的学生而言,培养一些有益于他们未来发展的良好习惯,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比如,培养中职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待人友好的习惯、拥有积极向上兴趣、团结合作的习惯、乐观的态度等。这些是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慢慢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所要做的事情。一旦能帮助学生培养起哪怕只是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德育教学而言,都已经算是起到它应有之义了。

总的说起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也要根据其个人情况进行对待,不是不公平待遇,而是用爱和耐心来包容和引导他们。无论怎样,只希望我的德育教学能对学生的未来成长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能让他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教师总结

篇8:中学个人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本学期,认真阅读了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之的《陶行之教育名著》、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收获很大。如《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中,让我深刻感悟到他的每一条建议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

本期按照自己制定的读书计划,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二、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在读书活动中,我不再是死读书,结合教育,符合课堂,做到三结合。这样,不断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硕果精华,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针对自己知识欠缺的弱点,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

四、积极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边学习,边教学,使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

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读书交流活动,积极发言,虚心听取他人的学习经验。

六、读书活动中出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阅读书目单一,活动形式相对单调,缺乏连续性和影响力度。在以后的活动加以改善。我们坚信“在读书中成长,在成长中读书”。

读书,让教师更加丰富;读书让教师更具魅力;读书可以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使我们更透彻地领悟教育真谛,从而更加成熟。“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每天读书一小时,我还要持之以恒,相信它会为我带来丰盈的人生!

篇9:中学个人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本学年,我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读了近20本好书,一学年下来,多少是有一些收获的。

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充实生活,怡养性情。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

读书的好处当然很多,我个人认为,对教师而言,还是应该有所选择的。除了应该读一些文学方面的名著外,更应该多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

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增长职业智慧,完善教师道德。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联系实际生发,扩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轻松施教。

多读书,可以让人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人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人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让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文化苦旅》较为喜欢的作品,它给你更多的思考。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有着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 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 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

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 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 他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 余秋雨的远行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的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 当他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给教师的建议》读了这本书让我更直接地、更快捷地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那些脍炙人口的妙言箴言、教育家篇、系列教诲,也让我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谈谈我感触最深的几条:

1.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个源泉像潺潺的小溪,就在我们的眼前,你只要走进去看,在你面前就会展示一幅令人惊异的大自然的秘密的图画;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则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挖掘,才能发现它。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

2.不要违背儿童的天性,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而这些事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破坏童年的情趣。这一点我也感受颇深,从中受到启发。譬如教学过程

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懂得时间从哪里来,利用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来主动参与学习,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技巧。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而且不能违背儿童的天性,学习的时间不能过长,时间过长会使孩子们感到厌倦,精力没那么集中,效果肯定不理想。

3.让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是好教师,让学生连自己也赶不上的教师是不好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妙就妙在让学生超越自己。人们常把学生比作一棵小树,教师就是栽培小树的园丁。一旦小树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园丁心里何等自豪与骄傲?培养人、塑造人,造就人,是教师敬业乐业,奉献进取品质的集中体会,是教师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一位好教师会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的学生们说:“我希望,你们都能超过我。”

4.儿童世界是美好的,要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理解和感受儿童世界的音乐,不仅要当儿童世界的听众、欣赏者,还要当它的作曲家,要在其中创造出光明愉快的曲调。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对待儿童要充满对人的信任与和善,要学会发自内心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在人身上创造一切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他指出不要因为孩子的一点缺点就遮住了教师的眼睛,如果教师用幸灾乐祸的态度对学生吹毛求疵,学生就会用同样的方法令人不得安宁。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自我检讨自我约束,并学会善意待人。

师爱最为公众期待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

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教师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篇10:教师个人读书总结

有人说:一本好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我想他所指的就是书中有人生的哲理、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能解惑、一本好书能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有益的借鉴。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

本学期,我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曹瑞敏的《美国教育行》、《小学教学》等收获很大。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记住了,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能容许采用粗鲁的、强有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我还记住了,做为一名教师,要记住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学生扬起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自己的学生说话;无论我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是有义务尊重每一位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面对现在的学生,如果我们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免会出现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晕头转向的沉闷局面。如何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把课讲得能让学生喜欢听、听得懂恐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老师面前的难题。时代在变,我们的学生在变。这种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超越自我,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求得发展。《非常教师-优质教学的精髓》,这是一本美国许多优秀教师写的介绍教学经验的书。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如果你不能选择你的学生,你至少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与方法,努力让自己对教学更有激情,尽力设计更容易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建立老师和学生之间那种彼此接纳所带来的亲切感与融洽感,使教学既充满挑战又富有乐趣。

《小学教学》里介绍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而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读书需要我们用心去读。

记得远程研修中,我为了完成作业,直接先看到题目就去学习内容中找答案,根本就没有好好去读,没能体会到文章中上下文的联系,只是断章取义。我身边的郝老师人家确实在实实在在的读,扎扎实实地学,后来她说这个文章写得真好,你看人家“忍得、等得、舍得”这几个词用得多好,我听了细细品味了一下,这几个词确实用得好,我怎么就没有看到呢?还是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吧!就这片文章,我用心读了后,写了一篇随笔,题目就是《忍得、等得、还要舍得》结果还被指导老师给推荐了。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后,以后凡是读书我都比以前用心了,尤其是《小学教学》,或许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遇到有关数学教学的书,我就赶紧去看看,尤其是上面的一些教学案例,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读书,使我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充满激情。每天读书一小时,我还要持之以恒,相信它会为我带来丰盈的人生!

篇11:教师个人读书总结

首先,你必须认真地疏理一下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得失。

那些自己掌握得较好的知识,那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初三阶段中该巩固的巩固、该发扬的发扬;那些平时学得较为牵强的部分,那些至今仍然感觉不甚了了的内容,就应该做一些简单摘录,以便逐个予以攻克。

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知识点和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的要求,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能反复出现、螺旋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已往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缺陷,完全可能在初三阶段有弥补和解决的机会。你的疏理工作做得越是全面细致,缺陷补救、能力提升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语段阅读方面那些属于语文基础部分的内容,比如文言课文常识、文言实词的理解,又如现代文文句中别字的辨认改正、修辞方法的识辨、说明方法的理解、文章中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搜寻等等,是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即使稍有欠缺也较容易解决。但是,阅读文章中某些环境或情景的理解、文中人物或者作者感情的把握,文章主题的理解及概括、观点的提炼和表达,对议论文的论证或者说明文的说明过程的分析等,就不那么容易透彻、深入地予以掌握了。这些,也往往是不少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软肋,需要化大力气去努力掌握的。因此,如果能在事先充分了解自己的弱点,并在初三阶段进行有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必然可以事半功倍。

其次,积累在语文学习中是非常重要,它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是指语文学习重视日积月累。语文知识的丰富、充实,情感的体验和分析水平的提升,都难以一蹴而就,要靠平时一点一滴吸收,逐渐内化为自己之物。久而久之,这些积累的东西就会反复在脑海中萦回激荡,进而形成蓄势待发的形态。比如,语文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块——写作,其材料就只有靠自己时时注重生活中和阅读时的积累。因为,只有材料的不断丰厚,才能使思想也丰厚起来,才具备了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所以,积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使我们在使用时得心应手,真正地做到阅读、分析文章时思路准确而顺畅无碍,构思、写作时文思潮涌、一气呵成。

第二,是指积累的面要广一些。语文学习必需的积累,包括课文学习中的积累,也包括我们补充阅读和自主课外阅读时对书、报、杂志中的一些内容所做的积累。广义地说,甚至可以包括许多其他的内容,诸如影视欣赏、广告宣传、同学讨论、家庭闲聊、诗句歌词等等,举凡可能和语文学习相关者,都值得我们去注目倾听,有意地作一些积累。积累的面广些,理解、分析时心中可以比照的人、事、物就会多一些,你的思路会更加开阔、联想会更加丰富,当然你的理解、分析水平和表达能力也就会有更大的提升。

语文是一门知识性、认知性和社会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十分重视对观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这句话的本质是指语文和生活密切相联,语文中的阅读、写作实际上都和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相关。初三学生学习语文已达八年之久,应该认同上述论断。对社会现象,尤其是那些与中学生的生活有较多联系的事和物,能否做到仔细观察;对社会和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否做到深刻入理,都将会直接关系到你的理解、分析水平。如果将之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无疑会对你的阅读理解和表达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如果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用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多思考、多分析,并且有可能的话多动动笔,对提高你的语文程度很有帮助。

篇12:教师个人读书总结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育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所以教师要多读书,读书让教师更加丰富,读书让教师更具魅力,使我们更透彻地领悟教育真谛,从而更加成熟。本学期我根据自己学期初制定的读书计划进行阅读,先后阅读了《好课是这样炼成的》等优秀教育理论专著,还阅读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等文学作品,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了《中外神话故事》《爱的教育》《笑猫日记》等儿童文学。读书让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努力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教育专著《教学模式》一书的阅读,使我感觉一方面复习了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最欣赏的就是文中开篇卡尔康写给乔伊斯的那句话“这本书也许叫做《学习模式》更为合适,因为真正的教育就是教会儿童如何学习。”指引我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勤于实践,就像文中所讲的“教育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和情感。人类意识的发展变化,思想和情感的打破与重构,使教育过程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也使教与学成为一个令人惊叹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写在前面的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中的一段话“教育就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孩子成长是其心灵中真、善、美的种子不断生长,自主发展的过程,任何人也无法替代他们。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他们稚嫩的心灵,以唤醒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就像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说的“要当好一个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爱之深,知之备,导之以微,喻之以理,既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又要善于诱导,才能教育好学生。” 通过读书让我进一步明确了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进取之心、精细之心、欣赏之心、快乐之心,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真正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唤醒者。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让我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书中品读了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王崧舟等名师和王文丽、张祖庆青年名师的课堂教学经典案例。通过阅读,使我对于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感触,认识到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表达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动力。

作为一名教学,要在教学中关注一些重要的细节,要知道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教师能够做到把握细节,就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或许我们在教学中会取得成功,或许会遭遇失败。但是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学资源,苦心寻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那么教学的趣味性自然就会生发出来,就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所有这一些都需要教师成为一个学会做到反思的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像叶澜教授所说的`:“一个教室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文学作品的阅读常常使我忘记时间的存在,感受到书中人物命运的悲欢喜乐,让我享受故事情节的同时感受到优美的文字。我震撼于军人的毅力与勇气,我感动于军人眼泪与汗水,我热爱着他们,敬佩着他们,也铭记他们刻于心底的誓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我还有阅读的文学书籍联想到自己的教育工作,面对出身家庭不同、性格脾气各异的学生,他们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向书中的杨庭辉学习,具有坚定的原则和高超的策略,既要看到学生的不足,还要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学会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不要过于苛责,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让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教师要学会静待花开。

本学期我先后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还经常抽出时间来亲自阅读大段的作品给他们听。曾经课间休息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个孩子拿着一本《笑猫日记》,随口问问孩子能不能给我看看,孩子高高兴兴地把书递到了我的手中。谁知一本书读下来,竟开始喜欢这本书了,于是一本本地找学生借来阅读,而拥有这套丛书的孩子们也一个个争相借给我看,几天下来就读完了整套十几本书。这或许是因为一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缘故吧,总希望自己的心能和孩子的心相通,也就经常阅读一些孩子们的书籍,时不时地与孩子们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那一伙孩子味儿浓厚的孩子,一群可爱而又神奇的动物。虽然这些都是虚幻的不存在的事情,孩子味也是不存在的,但是有孩子味的孩子就是快乐、天真的孩子,有孩子味的的家长就是快乐、天真的家长,人有一颗童心,就会有一份快乐。我带领让学生在阅读中播下责任的种子,在阅读中享受故事,在阅读中欣赏语言,在阅读中陶冶情操。

读书,使我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充满激情。每天坚持读书,我还要持之以恒,相信它会为我带来丰盈的人生。

篇13:教师个人读书总结

科学家们认为,成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而决定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智商却并非主要因素,在成功者具有的特殊品质中,良好的习惯与健康的人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给老师下的定义,于今已不大适宜,却指出了为人师长的基本任务,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即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阅读中能初步理角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当然,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础,是根本,失去了工具性,人文性就没有了依托,但是,人文性更是语文课程的灵魂,失去了人文性,工具性也就失去了意义。一直以来,我们只注意到在语言技艺的层面上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把语文学习孤立地理解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等,却往往忽略了语言艺术中的思想意蕴,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则具体体现于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究竟应培养孩子们哪些健康的人格呢?根据美国社会学家亚历史斯。美克尔斯提出的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及曾欣然教授对社会主义新人本质特征的理解,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关键在于培养“四心”,即:爱心、诚心、自信心和责任心。现谨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我对语文教学中人格培养的体会。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

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爱心,首先是培养他们的孝心,没有孝心,就没有爱心。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余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可见,一个孩子如果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怎么去爱他人呢?《三字经》中说:“养不敦,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缺乏孝心,关键是并未体验到更未理解到父母的艰辛,我们没有唤醒他们沉睡的孝心。

因此,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爱心教育,让他们从孝敬父母开始,感受爱,学会爱,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可以渗透爱心教育的篇目是非常多的:《金色花》《纸船寄母亲》《背影》等文章,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并理解对父母的爱;《阿长与〈山海经〉》《老王》等文章,可以教孩子们用善良去体察善良,用爱心去换取爱心;《黄河颂》《最后一课》《木兰诗》等文章,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春》《济南的冬天》《珍珠鸟》《敬畏自然》等文章,可以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诚心教育;

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言必忠信,非法言不道。”(清·陈瑚)有人统计,一部《论语》,“信”一共出现了三十八次,可见,诚信于做人之要义。

“人之初,性本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童年时的诚实守信会受到严重的挑战。有人分析:儿童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或让孩子说真话而受惩罚,或自己就常常说谎……

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首先要以身作则,“言必信,信必果”,让孩子意识到,谎言才是灾祸的导火索。只有让说真话的孩子受到鼓励,而让说假话的孩子受到惩罚,并持之以恒,才会让孩子逐步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一文中,以诚信为准则的信客,以服务大众为已任,历尽辛苦,受人误解甚至蒙受冤屈,却依然能够宽容和体谅别人,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诚信楷模么?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自信导致成功,自卑导致失败。

当前的孩子,自信心是显然不够的。由于长期受到优越环境的影响,他们害怕挫折,自我压抑,敏感,孤僻,有的甚至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老师的一句批评就走上了不归路!“伟人之所以伟大,只是因为你跪着。站起来吧!”(但丁)我们千万不可忽略,要唤醒孩子们心中的巨人——自信心。

“故遇笨拙执拗之弟子,必多方以诱之,既得其机之所在,即从此鼓舞之,蔑不欢欣,而惟命是从矣。若曰以夏楚为事,则其弟因苦,其师庸乐乎?”(王筠)成功的经验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在经常的挫折和失败的影响下,人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形成自卑心理。我们可以利用《在山的那一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等课文教孩子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应多让孩子们体验成功,对他们的一些小过错,切忌动辄发怒,挖苦,讽刺甚至体罚,而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则应多鼓励,赞美,让他们在日进月渐中,能有自得之乐,即使愚钝,也不至于沮丧无为,让他们意识到“尺有所短”,但“寸有所长”,增强自信心,做到竞争失利不灰心,竞争取胜不满足,不怕失败,屡败屡战!

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标志之一。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现代社会,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分工越细越需要责任心。

孩子们随着年龄增长,独立意识逐渐增强,而另一方面,又往往离不开对老师及家长的依赖性,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形成他们的独立发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们负责任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经常反省自身的言行,正确面对自己的过失,勇于承担责任,在家庭和学校中承担具体责任,自我服务,服务他人,有社会责任感等。我们有的师长要么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事”,不给孩子锻炼机会,纵容其过错行为,要么对孩子的过失大声训斥,甚至夸大其辞的恐吓,都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当然,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之拥有“四心”,首先得学高为师,行高为范,为人师表,为人典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是否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了呢?我们热爱工作,热爱学生了吗?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过言而无信吗?我们做错了事,伤害了学生时真诚地道过歉吗?显然,如若不能正确的为人,亦便不能很好的为师。

篇14:教师个人读书总结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必须与书结缘,以书为友,走进书本,终生与书为伴。我们学校积极响应教育局号召,本学期教师阅读的书籍是著名教育家杜威《我们怎样。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们怎样思维》两本书。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为此,我制订学年读书计划。

一、读书目标:

1、通过读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使自己成为更富内涵的教师。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日常教学活动中,养成随时记录教学中的点滴感想的好习惯,提高教育科研水平,重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

2、通过与名人对话,了解自身的差距,从而激发自己向上发展的动力。

3、通过读书活动,使自己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

4、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具体安排:

1、坚持做到每天读书学习一小时,以书为友,充实思想。

2、读书过程中记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做好勾画和批注。

3、坚持做好读书笔记,摘录教育教学信息,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4、发挥网上资源共享的优势,经常上网学习,了解各种读书信息。

5、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读书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读书学习,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利用课间和同事聊书。利用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其他老师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心得,多反思,多总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与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先读、精读,政治理论、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略读、速读。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人生,而且能促使自身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读书是快乐的,在快乐中去享受读书。“阅读人生。智慧育人”,让我们在这响亮的口号的指引下,一起捧起书本,汲取无限的精神力量,为自己的工作打好基础,为我们的生活点燃希望!

篇15:教师个人读书总结

本学期,我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之的《陶行之教育名著》、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收获很大。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而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特别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4条“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感触颇深,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本身原有素质基础上,获得和谐和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对于我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使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其含义有两点:

一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应试教育”那种片面、单一的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是强调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要求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例如,“三角形的高”这个概念很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教师在讲解时,如不讲细、讲透,学生在应用时就会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所以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应讲清如下三点:(1)三角形的高是顶点到对边的垂直距离,因此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2)求三角形面积时,公式中的高是指公式中的底边上的高。(3)有的三角形的高在底边的延长线上,(如图)清楚了这三点,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就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了,因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思维就会活跃,解题的能力也会提高。计算能力是由教师的反复训练和学生自身的刻苦练习长期积累而成的。而基本概念必须由教师透彻讲解,经学生消化理解,再经过实际应用中反复实践,才能在头脑中正确形成。概念不清,基础不牢,就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就调动不了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而也就形成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思维能力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矗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数学游戏和在讲述时“设疑”等一些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对学生来说,这些方法还是外因,是积极思维的起点。因为使兴趣上升为志趣和志向,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这个内因就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条件。有了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维能力。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知识和习惯的关系,是知与行的关系。我国古书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问思辨归结到“行”上,是说明“行”对于“知”的重要。也就是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正确知识的前提。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可使学生扎实记忆、深刻理解基础知识,从而引导和训练了他们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他们注重基储全面发展的学习目的,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风气。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矗在课堂教学中,甚至整个学校阶段的教学(包括大学)中,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只是数学基础知识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及理论,要等到他们走出校门后,独立地继续学习和研究。因此,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着眼于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指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由已知推未知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或提高,总是建立在牢固地掌握、深刻地理解、灵活地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和基本技能之上的。

正确的解题,来源于正确的思维,而正确的思维又是建立在正确的概念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如果对分数概念理解不深,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互为倒数问题,也就不会理解“两个数的乘积不等于1,这两个数一定不互为倒数”这一问题。成功的教学不在教师“教会”,而在于使学生“会学”,也就是说,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为了提高其学习能力。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所在。故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以上是我结合教学谈的一点感受,总之,读书,使我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充满激情。每天读书一小时,我还要持之以恒,相信它会为我带来丰盈的人生!

篇16:教师个人读书总结

徐同苗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的渠道来充实自己而读书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我结合学校的要求制定了自己的读书计划,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和哈伯德的《把信送给加西亚》。

苏霍姆林斯《给教师的建议》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从这句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从书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迸发希望之火。

自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智力、体力还是在做事的能力上,自信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就会觉得生活暗淡无光。

二、赏识学生的优点,尊重他们,激励他们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后进生更是如此,他们希望用脆弱的自尊来保护自己。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不要伤害后进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三、教师要付出爱心,感化学生受伤心灵。

对于那些学习差、纪律松懈、思想落后的学生教师没有歧视他们,而给予更多的爱。使他们时刻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怀,消除失落感,使他们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奋发向上,而不是讽刺挖苦,使其萎靡不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无私的爱心温暖冰冻的心灵,会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中的养分,是教育中的阳光雨露,没有了爱,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是空虚的,是不能成长的。

“课堂”是什么?是教师一统天下的“讲堂”?是教师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是知识搬运的中转站?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让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课堂应该是连接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桥梁,是学生享受学习乐趣、接受情感熏陶的场所;也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聚集地;更是师生共同生活的舞台。这样的舞台需要师生共同完美地演绎。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读书让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让我们一起读书吧,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让我们插上展翅翱翔的翅膀。

篇17:教师个人读书总结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育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所以教师要多读书,读书让教师更加丰富,读书让教师更具魅力,使我们更透彻地领悟教育真谛,从而更加成熟。本学期我根据自己学期初制定的读书计划进行阅读,先后阅读了《好课是这样炼成的》等优秀教育理论专著,还阅读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等文学作品,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了《中外神话故事》《爱的教育》《笑猫日记》等儿童文学。读书让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努力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教育专著《教学模式》一书的阅读,使我感觉一方面复习了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最欣赏的就是文中开篇卡尔康写给乔伊斯的那句话“这本书也许叫做《学习模式》更为合适,因为真正的教育就是教会儿童如何学习。”指引我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勤于实践,就像文中所讲的“教育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和情感。人类意识的发展变化,思想和情感的打破与重构,使教育过程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也使教与学成为一个令人惊叹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写在前面的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中的一段话“教育就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孩子成长是其心灵中真、善、美的种子不断生长,自主发展的过程,任何人也无法替代他们。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他们稚嫩的心灵,以唤醒埋藏在他们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其自主地成长和发展。”就像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说的“要当好一个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爱之深,知之备,导之以微,喻之以理,既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又要善于诱导,才能教育好学生。”通过读书让我进一步明确了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进取之心、精细之心、欣赏之心、快乐之心,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真正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唤醒者。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让我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书中品读了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王崧舟等名师和王文丽、张祖庆青年名师的课堂教学经典案例。通过阅读,使我对于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感触,认识到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表达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动力。

作为一名教学,要在教学中关注一些重要的细节,要知道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教师能够做到把握细节,就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或许我们在教学中会取得成功,或许会遭遇失败。但是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学资源,苦心寻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那么教学的趣味性自然就会生发出来,就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所有这一些都需要教师成为一个学会做到反思的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像叶澜教授所说的:“一个教室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文学作品的阅读常常使我忘记时间的存在,感受到书中人物命运的悲欢喜乐,让我享受故事情节的同时感受到优美的文字。我震撼于军人的毅力与勇气,我感动于军人眼泪与汗水,我热爱着他们,敬佩着他们,也铭记他们刻于心底的誓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我还有阅读的文学书籍联想到自己的教育工作,面对出身家庭不同、性格脾气各异的学生,他们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向书中的杨庭辉学习,具有坚定的`原则和高超的策略,既要看到学生的不足,还要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学会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不要过于苛责,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让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教师要学会静待花开。

篇18:教师个人读书总结

本学期,我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收获很大。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从书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迸发希望之火。

自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智力、体力还是在做事的能力上,自信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赏识学生的优点,尊重他们,激励他们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尤其是后进生更是如此,他们希望用脆弱的自尊来保护自己。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不要伤害后进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二、教师要付出爱心,感化学生受伤心灵。

对于那些学习差、纪律松懈、思想落后的学生教师没有歧视他们,而给予更多的'爱。使他们时刻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怀,消除失落感,使他们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奋发向上,而不是讽刺挖苦,使其萎靡不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无私的爱心温暖冰冻的心灵,会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以上是我结合教学谈的一点感受,总之,读书,使我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充满激情。每天读书一小时,我还要持之以恒,相信它会为我带来丰盈的人生!

篇19: 教师个人读书总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就更加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为进一步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制定读书学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读书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自己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

3、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4、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活动,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三、读书选择及活动要求

1、读书选择积极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个人每年至少阅读1-2本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专著,其中每学期必须研读市局学校指定的研读专著中的一本,同时根据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自选相关书籍和文章阅读学习。

2、活动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注重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之间互帮互助,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自身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四、读书活动具体安排:

1、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市局学校指定的一本研读专著和三本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专著。记读书笔记,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另外充分利用学校订购的教学专著刊物进行研究,使自己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2、坚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提高文化层次,注重在培训中锤炼自己。学习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先进理念,边学习,边教学,使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

3、小组研讨:及时把自己认真听课、听讲座、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经验,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写出反思和随笔。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等。

4、课题研究:根据教科室工作计划,积极参加课题小组活动,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共同财富,促进本教研组教师共同发展。

5、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边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做到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公共必修知识的考核培训。

6、利用空余时间去学校图书室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报刊杂志,并做好笔记,写好反思。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