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员工醉驾行为自5月1日起正式入罪,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公务员因醉驾受刑事处罚将被开除公职,非公职人员的企业职工可能被解除劳动合同,决定权在用人单位。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被判刑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受到降级、撤职或开除等处分。醉驾行为应被严肃对待,国企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员工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一、法律规定国企员工醉驾开除吗?
国企职工被判拘役或者缓刑,都是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六)项规定解除合同,但是解除合同,还是给予其他处罚,取决于用人单位。
今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实施,该修正案第二十二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可见醉驾行为自5月1日起正式入罪,醉驾者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也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因此如果是公务员因醉驾而受到刑事处罚,公务员是要被开除公职的,如属于非公职人员的企业职工,将可能被解除劳动合同,其决定权主要在用人单位。
二、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第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处分。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对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适用本规定;但监察机关对上述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程序和作出处分决定的权限,以及作为监察对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办理。
第二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醉驾行为是非常危险的道路驾驶行为,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时必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处理,国企作为企事业单位,应当对醉驾是否开除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应当根据具体的醉驾情况来作出认定,员工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理。
结语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醉驾行为正式入罪并面临刑事处罚。对于国企员工而言,如果因醉驾被判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公务员将被开除公职,非公职人员的企业职工可能会被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国企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醉驾行为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员工遵守法律规定。醉驾不仅危害自身安全,也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威胁,我们应共同努力,倡导文明驾驶,维护交通秩序和人身安全。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