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物质毒性原理:一种是该物质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无法运输氧气,导致生物体窒息,有这种毒性的物质一般是气态非金属氧化物,例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另一种是该物质能够破坏特定的蛋白质中的肽键,改变其化学组成,使蛋白质变性失活,无法发挥正常功能,使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如:甲醛、氰化物、砷化物、卤素单质等。
生物活性物质毒性原理:一种是该物质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无法运输氧气,导致生物体窒息,有这种毒性的物质一般是气态非金属氧化物,例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另一种是该物质能够破坏特定的蛋白质中的肽键,改变其化学组成,使蛋白质变性失活,无法发挥正常功能,使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如:甲醛、氰化物、砷化物、卤素单质等。
生物活性物质毒性原理:一种是该物质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无法运输氧气,导致生物体窒息,有这种毒性的物质一般是气态非金属氧化物,例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另一种是该物质能够破坏特定的蛋白质中的肽键,改变其化学组成,使蛋白质变性失活,无法发挥正常功能,使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如:甲醛、氰化物、砷化物、卤素单质等。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生物活性物质的危害
菌类美味可口,如平菇、香菇等可汤、可菜,很受喜欢,但某些食用伞菌含有多种肼的衍生物(如伞菌氨酸),多为潜在的有毒或致癌物质,一般摄入时对健康造成的伤害很小,但大量摄入就很危险。有些人喜食杏仁,而杏仁中含有毒性很强的苦杏仁苷和生氰糖苷,过量食用会有致命的危险。山黧豆种子中含有神经毒素3-N-草酰基-2,3-二氨基丙酸,食入过多会损伤运动神经而引起麻痹。豆类也含有多种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凝集素、生氰糖苷、肌醇六磷酸、甲状腺肿素、皂角苷、植物雌激素等。所幸的是天然存在于豆类中的大多数有毒物质在烹调过程中会被破坏。植物性食物中的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还会干扰矿物质的吸收,如茶中的丹宁是铁吸收的抑制剂;肌醇六磷酸可导致维生素D和锌的缺乏。植物中还有许多化合物有类似激素的活性,如首先在南美洲的饲料植物中后来又在野燕麦中发现的维生素D糖苷,具有维生素D的活性;甘草中的甘草酸有盐皮质激素的活性,因此过量食用甘草可导致钠潴留和严重高血压;现还发现在植物尤其豆科植物中有的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或抗雌激素的活性。引起过敏反应也是生物活性物质常见的危害,如对那些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人来说,食用蚕豆可能是致命的;乳糜泻是一种对谷蛋白过敏的反应,这种谷蛋白存在于小麦、黑麦及大麦中,对此物质过敏的人群约占1/2000;饮用葡萄皮中含过量多酚物质的红葡萄酒或含甲基黄嘌呤(如咖啡和茶)的饮料引起的偏头痛也是常见的反应。
海洋生物毒素的概论
在海洋生物中,存在一类高活性的特殊代谢成分,即海洋生物毒素。海洋生物毒素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据估计有1000多种,其中已确定结构的有几十种。海洋生物毒素是海洋天然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研究进展最迅速的领域。
一些海洋毒素(marine toxins)是海洋生物的防御物质,由于释放后很快被海水稀释,为了达到防御的作用,其活性往往超强。如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最初是在1909年因研究河豚鱼卵的神经毒性成分而发现的,但直到1964年才确定其结构是一种复杂的笼形原酸酯类生物碱。 简介
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由于历史原因经常错写为河豚毒素)是从河豚鱼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电压敏感的Na+通道外口的特异性阻滞剂,对神经、肌肉、浦金野氏纤维等兴奋细胞膜的Na+通道均具有高度专一性,TTX最初用于治疗麻风患者的神经痛,是一种较强的镇痛剂,作用较缓且持久,曾代替吗啡、杜冷丁等治疗神经痛,且无成瘾性,它比常用强万倍以上。河鲀毒素是一类高值的生物活性物质,高纯度的河鲀毒素,国际市场的价格为每克几十万美元。作为“分子探针”,TTX因其高选择性和高亲合性地阻断神经兴奋膜上Na+通道而成为鉴定、分离和研究Na+通道的重要工具药。已发现的河豚鱼毒素有七种天然衍生化物,它们因其致死率、对细胞过敏膜钠通道特殊阻断功能而成为最重要的海洋毒素之一。TTX是迄今为止在自然界中发现的最为奇特的小分子天然产物之一,不仅结构新颖而且性质独特,在有机溶剂和水中都不溶解,仅溶于醋酸等酸性溶剂,并且在碱性和强酸性溶剂中不稳定;在溶液中以两种平衡体的形式存在等。TTX毒性极大,其LD50为8.7μg/kg,是氰化物的1000倍;局部麻醉作用是普鲁卡因(procaine)的4000倍,可用作某些癌症后期的缓解药。然而更有意义的是TTX的作用机制与陆地发现的毒素不同,其在极低的浓度就能选择性地抑制Na+通过神经细胞膜,但却允许K+通过,是神经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极为有用的工具药。
河豚毒素的临床应用
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海洋神经毒素,近年来发现它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和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活性。TTX对神经细胞的钠通道有着高度的阻滞作用,可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局部麻醉作用。 TTX相对与盐酸普鲁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TTX对粘膜的穿透力弱,没有表面麻醉作用。但由于河鲀毒素的毒性较大,且其药物动力学情况知之不多,使得其不能广泛使用。 MBA 法的原理是将待检样品的提取液直接给小鼠腹腔内注射,观察临床症状和记录死亡时间。MBA法建立于1937年,是AOAC和欧盟指令91/492/EEC指定的检测方法,检测限值近似40μg STXeq /100 g贝壳组织,是目前最高残留限量( MRL) 的50%。
毒性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当然是物理性质了!先看看二者的差别吧:物理性质一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是指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毒性当然发不发生化学变化都能表现出来,所以是物理性质。
试说明化学物质致突变、致癌和抑制酶活性的生物化学作用机理。
不同的化学物质致突变、致癌和抑制酶活性的生物化学作用机理是不同的。
以二恶英为例: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毒性机理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毒性的分子机制还没完全研究清楚,但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其机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总的说来二恶英类化学物质产生作用并不是通过直接的损伤,二恶英类化学物质并不与蛋白质和核酸形成加合物,也不直接损害细胞DNA。它们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芳香烃受体诱导基因表达,改变激酶活性,改变蛋白质功能等而起作用。
一、芳香烃受体介导的基因表达
通过芳香烃受体介导基因表达(如P4501A1)是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毒性作用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作用机制。芳香烃受体是一高分子量的蛋白质(110-150KD),与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有可逆转的高亲和力,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也有小部分在胞核中),其作用模式类似于甾体类受体,但也有不同。该蛋白属于basichelix-loop-helix PAS(Per-Arnt-Stim)超家族,该家族均为转录因子),均含有两个功能部位即:basichelix-loop-helix部位和PAS功能部位,该族蛋白对激活基因的转录具有重要意义。且各芳香烃受体具有明显的种间,种内和组织差异。芳香烃受体在细胞浆中是以380 KD的复合物无活性的形式存在,除自身外还有3-4种蛋白质与之结合,其中只鉴别出了90 KD的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 HSP90),该蛋白对受体的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芳香烃受体介导的基因表达基本的作用过程可区分以下几个基本过程:①二恶英类化学物进入细胞;②化合物与芳香烃受体结合;③配体-受体复合物与DNA识别位点结合;④特异基因的转录及翻译;⑤表达蛋白发挥作用。在这些过程中,前三步研究的较清楚,而后续过程还不是很清楚.
1.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进入细胞。通常认为二恶英类化学物质通过被动扩散方式进入细胞浆(由于二恶英类化学物质为脂溶性物质),但也有几个研究显示被动扩散并不能完全解释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毒性反应。如:该类物质可刺激肝细胞的生长和脂肪的浸润,上皮细胞的肥大增生,这些观察表明细胞膜在二恶英类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中起着一定作用。
2.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与芳香烃受体的结合。二恶英类化学物质进入胞浆后即与胞浆中的芳香烃受体结合,该结合过程将导致芳香烃受体激活。但该结合导致的物理化学变化目前并不清楚。有实验显示配体-芳香烃复合物的形成并不能与DNA结合位点结合,不足以导致生物反应,说明受体的激活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体外研究中温度对芳香烃受体的激活有重要作用,于4℃形成的复合物并不能正确与基因位点结合,而在高于在20℃形成的复合物则有生物活性,说明该过程需要温度依赖性的激活步骤。HSP90对受体的激活起着重要作用,HSP90对于配体的结合是必须的,并且可以抑制未与配体结合的受体与DNA结合(设想为抑制受体与核中的转录因子结合)。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原结合于受体的HSP90即脱落下来,暴露出受体的DNA结合位点,导致受体的激活。
3. 配体-受体复合物与DNA的结合。二恶英类化学物质与芳香烃受体的结合使芳香受体激活,随后配体-受体复合物即转移入胞,在细胞核中聚集。该复合物在与DNA结合以前必须与细胞核中的一种蛋白结合即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子蛋白(Ah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 protein, ARNT)结合,才能获得与DNA结合的能力。该蛋白质分子量为87kDa,也属于basic helix-loop-helixPAS(Per-Arnt-Stim)超家族,含有两个功能部位即:basic helix-loop-helix(bHLH)部位和PAS功能部位。它与同属一个家族的芳香烃受体结合形成异二聚体,对于与DNA的结合意义重大。仅保留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子蛋白的bHLH和PAS部位,可保存ARNT形成二聚体及与DNA结合的能力,其中bHLH部位的两个α-helilx结构主要参与二聚体的形成,而basic结构则仅与DNA的结合有关;PAS部位包括两个亚结构即PASA和PAS B,去除两者之一,仅轻微影响异二聚体形成能力,但两者均去除则严重影响异二聚体形成能力。AhR/ ARNT复合物然后与特异基因上游部位的增强子即二恶英反应元件(dioxin responsive element, XRE)结合即可激活基因的转录。二恶英/外来物反应元件的核心序列为5′-T/GNGCGTGA/CG/CA-3′。
4. 特定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激活的基因表达包括细胞色素P4501A1和1A2,谷胱甘肽S转移酶,甲基醌氧化还原酶,醛脱羟酶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1A1和1A2,同时也研究的最为广泛。AhR/ARNT复合物与增强子核心序列结合后,通过何种方式激活基因的转录研究较少。一般而言AhR/ ARNT复合物与增强子核心序列的结合后可导致DNA链的弯曲,核染色质的断裂,从而增加了激活启动子的机率,增加了CYP1A1起始转录的机率,导致细胞色素P4501A1的mRNA在核中的聚集。Roberton等研究发现,在细胞色素P4501A1转录起始点上游,281-950个碱基间有九个顺式反应元件,其中三个为二恶英反应元件,另六个元件的作用不详。但当AhR/ ARNT复合物与二恶英反应元件结合后其余几个反应元件更易与各自的蛋白作用因子结合。表明基因的转录可能主要是通过Oozing方式.转录后的信使RNA即进入细胞浆,结合于核糖体开始蛋白质的翻译。
5. 表达蛋白作用的发挥。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很少,主要还是对细胞色素P4501A1和1A2表达产物的研究,如:芳烃羟化酶,可将前致癌物转化为致癌物,从而促进机体癌症的发生。
以上为二恶英类化学物质介导机体基因表达的基本方式,目前对该过程的研究仍是二恶英类化学物导致毒性的主要研究方向。
Fig.1. The mechanismof action for dioxin-like chemicals.
二、芳香烃受体介导的蛋白激酶途径
二恶英毒性作用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然后通过激酶途径产生各种生物学活性。首先发现的蛋白激酶为酪氨酸蛋白激酶。Enan等在1996发现2,3,7,8-TCDD在非细胞条件下可使豚鼠脂肪细胞胞浆中的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增高,且该作用为芳香烃受体依赖性的。不久他们进一步发现酪氨酸蛋白激酶不仅可被2,3,7,8-TCDD激活,并且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胞浆中特异地与芳香烃受体复合物结合。Enan等认为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胞浆中与芳香烃受体复合物结合,当配体与芳香烃受体结合,则使酪氨酸蛋白激酶被释放且被激活。从而使细胞内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的磷酸程度增加。这种磷酸化作用对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意义。Blankenship等通过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不久又发现了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Enan等发现2,3,7,8-TCDD可通过芳香烃受体使细胞内的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激活,从而使细胞内Ca+2水平增高,细胞分泌功能加强,以及对糖原分解和合成途径及葡萄糖的摄取产生影响,这对二恶英导致的机体脂肪消耗和进行性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三、二恶英类化学物质对机体营养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对机体营养代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进行性衰竭,细胞葡萄糖摄取减少。在生化方面的表现主要为:影响脂蛋白脂肪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和葡萄糖转位蛋白(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s, GLUT)。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对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抑制与其影响GLUT浓度的作用相关。Hugh等研究表明2,3,7,8-TCDD对细胞摄取葡萄糖的抑制主要是通过GLUT-4浓度的下调而发生作用,芳香烃受体拮抗剂可拮抗二恶英类化学物质对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抑制,且各二恶英类化学物质与芳香烃受体的结合能力与它们抑制细胞葡萄糖摄取的能力一致。Hugh等的研究结果说明二恶英类化学物质主要是通过芳香烃受GLUT-4的浓度,从而抑制葡萄糖的摄取,但中间的具体过程目前还不清楚。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减少将导致脂肪组织中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降低和肝脏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下调,也是二恶英类化学物质导致衰竭综合症的基本原因。脂蛋白脂肪酶主要作用为水解血清甘油三酯,使之转位于脂肪组织,该酶活性的降低则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脂肪组织的耗竭。肝脏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途径为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的主要途径,该受体的下调则导致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上升,则血清胆固醇浓度也上升.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毒性的分子机理经过十余年的研究,至今以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但很多细节问题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尤其是基因表达后,表达产物如何发挥作用;蛋白激酶激活后如何导致毒性效应;以及芳香烃受体存在于机体的意义也就是其生理作用和内源性配体。这些问题是当前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毒理机制研究的重点及热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对二恶英毒性的评价、预防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物活性
有些食物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当与机体作用后能引起各种生物效应,称为生物活性物质。〔3〕它们种类繁多,有糖类、脂类、蛋白质多肽类、甾醇类、生物碱、甙类、挥发油等等。它们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对人有的有利,有的有害。瑞士哲人和医生Paracelsus认为,植物是人类食物和药物的来源,也是毒物的来源,“所有食物都是毒物,没有无毒性的食物,仅仅是量的多少左右了他们毒性的大小”。
生物活性物质的危害
菌类美味可口,如平菇、香菇等可汤、可菜,很受喜欢,但某些食用伞菌含有多种肼的衍生物(如伞菌氨酸),多为潜在的有毒或致癌物质,一般摄入时对健康造成的伤害很小,但大量摄入就很危险。有些人喜食杏仁,而杏仁中含有毒性很强的苦杏仁苷和生氰糖苷,过量食用会有致命的危险。山黧豆种子中含有神经毒素3-N-草酰基-2,3-二氨基丙酸,食入过多会损伤运动神经而引起麻痹。豆类也含有多种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凝集素、生氰糖苷、肌醇六磷酸、甲状腺肿素、皂角苷、植物雌激素等。所幸的是天然存在于豆类中的大多数有毒物质在烹调过程中会被破坏。植物性食物中的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还会干扰矿物质的吸收,如茶中的丹宁是铁吸收的抑制剂;肌醇六磷酸可导致维生素D和锌的缺乏。植物中还有许多化合物有类似激素的活性,如首先在南美洲的饲料植物中后来又在野燕麦中发现的维生素D糖苷,具有维生素D的活性;甘草中的甘草酸有盐皮质激素的活性,因此过量食用甘草可导致钠潴留和严重高血压;现还发现在植物尤其豆科植物中有的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或抗雌激素的活性。引起过敏反应也是生物活性物质常见的危害,如对那些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人来说,食用蚕豆可能是致命的;乳糜泻是一种对谷蛋白过敏的反应,这种谷蛋白存在于小麦、黑麦及大麦中,对此物质过敏的人群约占1/2000;饮用葡萄皮中含过量多酚物质的红葡萄酒或含甲基黄嘌呤(如咖啡和茶)的饮料引起的偏头痛也是常见的反应。
生物活性物质在疾病发生和预防中的作用
在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癌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的发生中饮食起了什么作用,已经成为营养学家关注的问题。有证据证明,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有关。肥胖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而某些饱和脂肪酸的过多摄入不但引起肥胖,并且使血液胆固醇浓度升高。食用鱼类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或血压从而使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这应归功于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1〕还有人提出某些多不饱和脂肪酸也会减少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南地中海国家的吸烟人数比例相对高,但他们心脏病的发病率却比其它地区低,这与他们的饮食—橄榄油、红葡萄酒、大蒜、水果、蔬菜中存在某些保护性成分不无关系。
食物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但癌症的发生确与饮食有关。动物研究指示,能量摄入可降低癌症发生的危险;蔬菜、水果能减少结肠癌,胃癌的发病率;绿叶蔬菜和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对人体癌症的大量观察发现,其血浆β-胡萝卜素水平较正常人为低,因此认为,它能降低癌发危险,是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作用而实现的,虽然胡萝卜是胡萝卜素的主要来源,但防癌效果最强的是白菜类绿叶蔬菜而不是胡萝卜。这可能是因为绿叶蔬菜还含有其它防癌物质,如具有特征性辛辣味的含硫化合物(如葡萄糖异硫氰酯,S-甲基半胱氨酸亚砜氧化物)。尽管这些化合物大量用于饲喂动物时会诱发甲状腺癌,但小量时似具有保护动物对抗某些癌症诱发剂的作用,据认为其机制是诱导小肠产生使这些化学物质代谢的酶。大蒜中类似的含硫化合物(烯丙基二硫化物)具有同样的抑癌效果。〔2〕
食物中脂肪摄入量的增加及复合糖类摄入量的减少与结肠癌的增加有关。食物的某些成分或肠道某些分泌物被修饰后能够成为致癌剂或辅助致癌剂,但在大肠中可以由于糖类的存在而被减少。食物中非淀粉多糖,抗消化淀粉及纤维素等物质的增加,可使大肠内容物稀释并加快粪便的排出,因而缩短了大肠粘膜接触致癌物的时间。糖类发酵可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粪便的pH值,并可阻止胆汁酸和中性固醇的降解,据认为,次级胆汁酸使许多致癌剂更活泼,并且它还是谷胱甘肽S-转移酶潜在的非底物抑制剂,而此酶与外源性致癌剂的解毒有关。〔1〕
饮食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对某一特定个体的作用,不仅依赖于这些物质的效力、剂量、持续时间,而且与该个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有关。以乙醇为例:一方面,适量的乙醇摄入可以降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其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同样剂量的酒精能增加青年妇女过早死于癌症的危险性;何况适量的酒精对肝病患者来说也是有害的。再如,两项大规模的随机试验即β-胡萝卜素、维生素A效能试验和α-生育酚、β-胡萝卜素对癌症预防研究中发现,增加吸烟者β-胡萝卜素供应量,能增加其死于肺癌的危险性。〔1〕一般认为生物活性物质大多源于植物,因此食用植物性食物种类越多,接触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机会就越多。虽然大多数植物化合物能诱导产生使它们自身分解和消除的酶,但该系统在幼年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给儿童吃在看来似乎是单调的食物也许是有益的。
尽管天然食品这个术语被广泛地用于表达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含义,但是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许多天然存在的毒物通常被分散在许多受体上,其毒性有些也许是拮抗的,因此总的毒性为零,食物的加工也能使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分解和消除(如用酵母发酵面包使肌醇六磷酸分解;对豆粉加热处理使胰蛋白酶抑制剂灭活),但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生物活性物质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开发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利的一面,避免或消除其有害的一面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动植物内源有毒成份及其产生的机理?
食品毒理学基本知识与安全性评价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一、毒理学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
毒理学(toxicology)是一门既老又新的学科,是研究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对机体负面影响的科学。其起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古代人类应用动物毒汁或植物提取物用以狩猎、战争或行刺,如我国用作箭毒的乌头碱就已经为毒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欧洲工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环境的恶化,发生了各种职业中毒。学者们在研究职业中毒过程中促进了毒理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由于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大量化学物进入人类环境,这些外源化学物对生物界、尤其是对人类的巨大负面效应引起了关注,如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水俣病事件、TCDD污染以及多种化学物的致癌作用等等,使毒理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此后化学物中毒机理的研究也伴随着生物学、化学与物理学的发展而广泛展开,以至目前毒理学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形成了众多的、交叉的毒理学分支学科。食品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二、基本概念
1、毒理学:经典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的测定、事故、特性、效应和调节的中毒有害作用机理和保护作用的一门学问。主要研究内容是外源性化学物的有害作用及机理。现代毒理学是研究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量化机理和防治措施。
2、卫生毒理学(hygienic toxicology):是从卫生学角度,利用毒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人类生产和生活可能接触的环境因素(理化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毒性损害作用及其机理和防治措施的科学。为工业毒理学、环境毒理学、食品毒理学的统称。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3、食品毒理学:应用毒理学方法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或混入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及其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包括急性食源性疾病以及具有长期效应的慢性食源性危害;涉及从食物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及销售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食物生产的工业化和新技术的采用,以及对食物中有害因素的新认识。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①生物试验采用各种哺乳动物、水生动物、植物、昆虫、微生物等,但常用的仍是哺乳动物,如小鼠、大鼠、狗、家兔、豚鼠和猴等。可采用整体动物、离体的动物脏器、组织、细胞、亚细胞甚至DNA进行。
②人群和现场调查, 即采用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的方法,根据已有的动物实验结果和环境因素如化学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指标,观察生态环境变化和受试因素接触人群的因果关系、剂量一反应关系。
4、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食物中的毒物来源有:天然的或食品变质后产生的毒素等、环境污染物、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以及食品接触所造成的污染。
5、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存在于外界环境中,而能被机体接触并进入体内的化学物;它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也不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近来,确切的概念应称为“外来生物活性物质”。
6、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也可简述为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生物体的能力。
7、“三致”作用:指致突变、致畸、致癌作用。
三、表示毒效应的常用指标
1、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因为LD50并不是实验测得的某一剂量,而是根据不同剂量组而求得的数据。故精确的定义是指统计学上获得的,预计引起动物半数死亡的单一剂量。LD50的单位为mg/kg体重,LD50的数值越小,表示毒物的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
毒理学最早用于评价急性毒性的指标就是死亡,因为死亡是各种化学物共同的、最严重的效应,它易于观察,不需特殊的检测设备。长期以来,急性致死毒性是比较、衡量毒性大小的公认方法。LD50在毒理中是最常用于表示化学物毒性分级的指标。因为剂量—反应关系的“S”型曲线在中段趋于直线,直线中点为50%,故LD50值最具有代表性。LD50值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动物种属和品系、性别、接触途径等,因此,表示LD50时,应注明动物种系和接触途径。雌雄动物应分别计算,并应有95%可信限。
2、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3、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MLC或LD01):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4、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或LC0):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5、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 或称阈剂量或阈浓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毒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也称中毒阈剂量。
6、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ive dose)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用最灵敏的实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也称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是根据亚慢性试验的结果确定的,是评定毒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主要依据。
四、剂量、剂量—效应和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既可集体接触化学物的量,或在实验中给予机体受试物的量,又可指化学毒物被吸收的俩量或在体液和靶器官中的量。大小意味着生物体接触毒物的多少,是决定毒物对机体造成损害的最主要的因素。
效应:即生物学效应,指机体在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后引起的生物学改变。生物学效应一般具有强度性质,为量化效应或称计量资料。例如,有神经性毒剂可抑制胆碱酯酶,酶活性的高低则是以酶活性单位来表示的。效应用于叙述在群体中发生改变的强度时,往往用测定值的均数来表示。
反应:指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后,表现出某种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强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生物学反应常以“阳性”、“阴性”并以“阳性率”等表示,为质化效应或称计数资料。例如,将一定量的化学物给予一组实验动物,引起50%的动物死亡,则死亡率为该化学物在此剂量下引起的反应。
“效应”仅涉及个体,即一个动物或一个人;而“反应”则涉及群体,如一组动物或一群人。效应可用一定计量单位来表示其强度;反应则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剂量-反应关系, 是指不同剂量的毒物与其引起的质化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如果某种毒物引起机体出现某种损害作用,一般就存在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过敏反应例外)。剂量反应关系可用曲线表示,不同毒物在不同条件下引起的反应类型是不同的。
第二节 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一、毒物生物转运及概念
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由机体接触到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通过血流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中为分布;在组织细胞中,外源化学物经各种酶系的催化,发生化学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变化的这一过程称为代谢。代谢产物和一部分未经代谢的母体化学物排除体外的过程为排泄。
外源化学物的吸收:一毒物的吸收途径主要是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在毒理学实验中有时也利用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等方法使毒物被吸收。食品毒理学中,经消化道吸收是主要的途径,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1)外源化学物的性质 一般说来,固体物质且在胃肠中溶解度较低者,吸收差;脂溶性物质较水溶性物质易被吸收;同一种固体物质,分散度越大,与胃肠道上皮细胞接触面积越大,吸收越容易;解离状态的物质不能借助简单扩散透过胃肠粘膜而被吸收或吸收速度极慢。
(2)机体方面的影响 胃肠蠕动情况 、胃肠道充盈程度 、胃肠道酸碱度、胃肠道同时存在的食物和外源化学物、某些特殊生理状况
外源化学物排泄
排泄是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由机体向外转运的过程,是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排泄的主要途径是肾脏,随尿排出;其次是经肝、胆通过消化道,随粪便排出;挥发性化学物还可经呼吸道,随呼出气排出。
二、生物转化
(一)基本概念:外源化学物通过不同途径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将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并形成一些分解产物或衍生物,此种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肝脏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未经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而直接分布至全身,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相对较强。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分两项反应:
第一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
第二相反应主要为结合反应, 结合反应指化学物经第一相反应形成的中间代谢产物与某些内源化学物的中间代谢产物相互结合的反应过程。
绝大多数外源化学物在第一相反应中无论发生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最后必须进行结合反应排出体外。结合反应首先通过提供极性基团的结合剂或提供能量ATP而被活化,然后由不同种类的转移酶进行催化,将具有极性功能基团的结合剂转移到外源化学物或将外源化学物转移到结合剂形成结合产物。结合物一般将随同尿液或胆汁由体内排泄。 常见有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乙酰化、氨基酸化、谷胱甘肽化、甲基化。
第三节 毒作用机制
一、直接损伤作用。如强酸或强碱可直接造成细胞和皮肤粘膜的结构破坏,产生损伤作用。
二、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与立体选择性作用,产生特征性生物学效应。
三、干扰易兴奋细胞膜的功能。毒物可以多种方式干扰易兴奋细胞膜的功能,例如,有些海产品毒素和蛤蚌毒素均可通过阻断易兴奋细胞膜上钠通道而产生麻痹效应。
四、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通过干扰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作用以影响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例如,铁在血红蛋白中的化学性氧化作用,由于亚盐形成了高铁血红蛋白而不能有效地与氧结合。
五、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质)结合。毒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可逆的,一种是不可逆的。如底物与酶的作用是可逆的,共价结合形成的加成物是不可逆的。
六、膜自由基损伤①膜脂质过氧化损害。②蛋白质的氧化损害。③DNA的氧化损害。
七、细胞内钙稳态失调。正常情况下,细胞内钙稳态是由质膜Ca2+转位酶和细胞内钙池系统共同操纵控制的。细胞损害时,这一操纵过程紊乱可导致Ca2+内流增加,导致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大分子难以控制的破坏。
八、选择性细胞死亡。这种毒性作用是相当特异的。例如,高剂量锰可引起脑部基底神经节多巴胺能细胞损伤,产生的神经症状几乎与帕金森氏病难以区分。在胎儿发育的某一阶段给孕妇服用止吐药物“反应停”,由于胚胎细胞毒性,使早期肢芽生成细胞丢失,而造成出生时婴儿缺肢畸形。
九、体细胞非致死性遗传改变。毒物和DNA的共价结合也可以通过引发一系列变化而致癌。
十、影响细胞凋亡。凋亡是在细胞内外因素作用下激活细胞固有的DNA编码的自杀程序来完成的,又称为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受细胞内外因素的调节,如果这一失衡,就会引起细胞增殖及死亡平衡障碍。细胞凋亡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肿瘤的发生,病毒感染和爱滋病关系,组织的衰老和退行性病变以及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都与凋亡有密切关系。如果受损伤的细胞不能正确启动凋亡机制,就有可能导致肿瘤。
第四节 毒物的毒效应
一、急性毒性
指机体一次给予受试化合物,低毒化合物可在24小时内多次给予,经吸入途径和急性接触,通常连续接触4小时,最多连续接触不得超过24小时。在短期内发生的毒效应。食品毒理学研究的途径主要是经口给予受试物,方式包括① 灌胃 ② 喂饲 ③ 吞咽胶囊等。
急性毒性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求化学物的致死剂量,以初步评估其对人类的可能毒害的危险性。再者是求该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为其它毒性实验打下选择染毒剂量的基础。
(一)急性致死毒性实验:最常用的指标是LD50,它与LD100、LD0等相比有更高的重现性;是一个质化反应,而不能代表受试化合物的急性中毒特性。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并未完全统一。无论我国或国际上急性分级标准都还存在着不少缺点。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 15193.3-94)颁布的急性毒性(LD50)剂量分级标准见表。
表 急性毒性份级(LD50)剂量分级
急性毒性分级 大鼠口服LD50 相当于人的致死剂量
mg/kg mg/kg g/人
极 毒 <1 稍 尝 0.05
剧 毒 1~50 500~4000 0.5
中 等 毒 51~500 4000~30000 5.0
低 毒 501~5000 30000~250000 50.0
实际无毒 5001~15000 250000~500000 500.0
无 毒 >15000 >500000 2500.0
(二)非致死性急性毒性 :为了克服致死性急性毒性只能提供死亡指标这一缺点,非致死性急性毒性可提供常规的非致死急性中毒的安全界限和对急性中毒的危险性估计。评价指标有急性毒作用阈(Limac)。毒性效应是一种或多种毒性症状或生理生化指标改变。对于某些生理生化的改变,如体重、体力或酶活性等,Limac是指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最低剂量。无论毒性效应是量效应还是质效应,在Limac及其以上1~2个剂量组中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Limac越低,该受检物的急性毒性越大,发生急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二、蓄积毒性
当化学物反复多次染毒动物,而且化学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与排出机体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就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某些部位。这种现象就称为化学物的蓄积作用,大多数蓄积作用会产生蓄积毒性。
蓄积毒性:指低于一次中毒剂量的外源化学物,反复与机体接触一定时间后致使机体出现的中毒作用。一种外源化学物在体内蓄积作用的过程,表现为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两个方面。在外源化学物毒理学评定的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受试物的蓄积毒性强弱作为评估它的毒性作用指标之一,也是制定卫生标准时选用安全系数大小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资料:http://www.spbl.com.cn/upload/forum/2007012623390011.doc
那些有毒性的动物的毒液是什么成分呢?能毒死其他动物是什么原理呢?
蛇毒是一类复杂的混合物,其中有10~15种酶,12~18种非酶类蛋白质和多肽以及少量的中性脂、磷酸和游离单糖;无机盐以钠、钾、锌离子含显较高,其次是钙、锰离子。有毒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多肽,占干毒重 85~90 %,而蛋白质中 90%是白蛋白和球蛋白。
蛇毒按其毒理作用可分为神经毒和血循毒两类:①神经毒作用于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及植物性神经系统,能抑制延髓呼吸中枢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冲动的传导,从而导致骨胳肌尤其是呼吸肌麻痹,使呼吸运动停止而死亡。金环蛇、银环蛇和海蛇蛇毒中主要含有神经毒。②血循毒包括影响心脏、血管及血液各部分的一系列毒素,主要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如心脏毒素能使心肌可兴奋细胞去极化而发生挛缩,出现单心音,奔马律直至心室纤颤而停止跳动;膜毒素能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形成细胞渗漏,血凝失调,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出血。血循毒中毒早期常有暂短的兴奋过程,如心率加快,血压上升,频发期前收缩。以后血压缓慢而持续下降,心律失常,心音减弱。严重中毒时血压降至休克水平,死亡原因多为心力衰竭。竹叶青蛇、烙铁头蛇、五步蛇和蝰蛇蛇毒中主要含有血循毒,而腹蛇、眼镜蛇和眼镜王蛇蛇毒属两类毒素的混合型。
蛇毒的主要毒性成分是4类物质:①酶。蛇毒中至少含有10~15种酶,它们与蛇伤造成的出血、水肿、肌肉坏死和血凝失调有密切的关系。磷酸脂酶A2(PLA2)在蛇毒中含量丰富,也是目前研究结构和功能最深入的一种酶。现完成氨基酸序列测定的PLA2已有40余种,3种PLA2的功能也已确定。即酸性PLA2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中性PLA2。属于突触前神经毒素;碱性PLA2则有裂解红细胞的活性。②神经毒性多肽。有50多种,是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或多肽。一种蛇毒中可以有多种神经毒素,绝大多数呈碱性。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突触前神经毒和突触后神经毒。它们在神经肌肉传递、乙酰胆碱受体和蛇伤防治研究中已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③生物活性因子,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如神经生长因子,是一件碱性蛋白质,属非神经毒事物质,但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具有关键作用。④膜活性多肽。也是一类碱性多肽,可引起极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它能直接溶解红细胞,也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而形成细胞渗漏,并使膜上酶易溶出,对心脏、骨骼肌、周围神经等产生有害作用。
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有何毒理学意义
1、生物转化:进入体内的毒物,有的可直接作用于靶部位产生毒效应,并可以原形排出。但多数毒物吸收后在体内酶作用下,经受各种生化过程使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称为毒物的生物转化。
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可概括为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或合成)四类反应。毒物经生物转化将亲脂物质最终变为更具极性和水溶性的物质,使之有利于更快地经尿或胆汁排出体外;同时,也使其透过生物膜进入细胞的能力以及组织成分的亲和力减弱,从而消除或降低其生物效应。但是,也有不少毒物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反而毒性增强,或者由原来无毒成为有毒。许多致癌物如芳香胺、苯并(a)芘等,均是经代谢转化而被活化。
2、排出:毒物可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从体内排出。排出的速率对其毒效应有较大影响,排出缓慢的、潜在的毒效应相对较大。
(1)肾脏:肾脏是排泄毒物及其代谢物的极有效器官,也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许多毒物均由此排出。肾脏排出的速度,除受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分泌及对排出物的重吸收影响外,还取决于毒物或其代谢物的分子量、脂溶性、极性和离子化程度。尿中毒物或代谢物的浓度常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所以测定尿中毒物或代谢物水平可间接衡量体内负荷情况;结合临床征象和其他检查,有助于诊断。
(2)呼吸道:气态毒物可从呼吸道以原形排出,例如乙醚、苯蒸气等。排出的方式为被动扩散,排出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肺泡呼吸膜内外两侧有毒气体的分压差;通气量也影响排出速度。
(3)消化道:肝脏也是排泄外源物质的重要器官,许多金属毒物如铅、锰,可由肝细胞分泌,经胆汁随粪便排出。有些毒物排入肠腔后可被肠腔壁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从粪便排出的毒物常包含经口摄入而未被消化道吸收的部分。
(4)其他排出途径:有的毒物如汞可经唾液腺排出;有的如铅、锰可经乳腺排入乳汁;有的还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如铅等。头发和指甲虽不是排出器官和组织,但有的毒物可富集于此,如铅、砷等。
排出是机体对毒物的一种解毒方式;但在排出过程中,毒物也可损害排出器官和组织,如镉可引起肾近曲小管损害,汞可产生口腔炎。
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在肝脏,另外,胃肠道、肺、血浆也有部分的生物转化作用。在肝功能损害时,主要影响药物的体内生物转化,对胃肠道途径给药会出现首过作用。
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过程:
一般分为I、II两个连续的作用过程。在过程I(相I反应)中,外源化合物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下经由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某些活性基团或进一步使这些活性基团暴露。
在过程II(又称相II反应)中,相I反应产生的一级代谢物在另外的一些酶系统催化下通过上述活性基团与细胞内的某些化合物结合,生成结合产物,极性有所增强,利于排出。
主要反应:相I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相II反应: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甲基化等等。
相II反应:又叫结合反应,指在酶的催化下,外源化合物的相I反应产物或带某些基团的外源化合物与细胞内物质的结合反应。
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方式有四种: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可分为两个时相:Ⅰ相反应为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Ⅱ相反应为结合反应,药物原形或药物的代谢产物与如葡萄糖醛酸、硫酸、乙酸、甘氨酸、甲基等结合。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小学生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的教育和实践,可以提高他们对劳动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初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建设人才。
八十年代,一提到“农村孩子”,给人印象是“朴实、勤劳”。那时,几乎所有的农村小学生都会干家务活,平时一放学和星期日,有的提着篮、背着筐、拿着镰刀去割草,有的喂鸡鸭放牛羊,有的还参加一些农田劳动。“劳动光荣”思想在社会上很盛行。九十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教育发展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一方面重文轻劳思想作祟,社会上、农村中普遍存在着一股“望子成龙”、“跳农门”思潮。学校受应试教育束缚,明显存在片面讲分数、追求升学率倾向,忽视学生劳动教育。这个时期,农村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明显淡化,不爱劳动、害怕劳动现象很普遍。进入二十一世纪,不论是杜会导向,还是教育部门对劳动教育宣传、领导力度都是不够的。学校对于劳动教育往往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农村小学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滋长了他们“骄”“娇”两气。随着农村经济模式变化,相当一部分家长中存在不爱农、不学农、不务农的现象,对农村小学生影响很大,使农村小学生普遍缺乏艰苦生活环境的磨炼,缺少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少农村小学生也养成了讲吃穿、乱花钱、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爱护公共财物和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不参加或很少参加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生活自理的简单劳动也依赖父母。现在,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渐渐淡薄,在劳动过程中斤斤计较的现象日益突出。面对这种现象,作为老师该怎么办?
为此,我们对学生的生活劳动习惯进行了调查, 针对现状适时跟进,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育。
二、 调查对象与方法:
五(2)班全体学生,采用了书面调查法(见附后调查资料)
网络环境下学生生活、劳动习惯调查表
1、重金属类,当人体不小心进入人体(主要是从口入),一部分会随便便或尿尿排出,另一部分进入人体它们将很难被排除.首先会进入人体的内液,进而一部分进入人体细胞,一部分参加人体血液循环.进入细胞的重金属,会影响细胞使DNA的复制及基因的表达,使细胞产生变异,很可能发生癌变,而成为异己细胞,进而被免疫细胞消灭,但由于其无法排出体外,因此产生恶性循环.进入血液的部分,会影响红细胞的运氧能力,而且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
2、无机物类.轻毒类在体内的循环过程与重金属类似,但对人体伤害与其用量有关,如硫化氢,二氧化硫(吸入过多会致死).剧毒类,,几十秒钟就会致死.
3、有机物类.如苯、甲醛、苯并芘都是强烈致癌化学物质.通过自有扩撒进入人体细胞,这些物质很难被人体氧化,因此造成的伤害也是持续的.
你好,
这是属于专业知识
范畴建议你可以问问专业人士
生物转化作用受年龄、性别、肝脏疾病及药物等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新生儿生物转化酶发育不全,对药物及毒物的转化能力不足,易发生药物及毒素中毒等.老年人因器官退化,对氨基比林、保泰松等的药物转化能力降低,用药后药效较强,副作用较大.此外,某些药物或毒物可诱导转化酶的合成,使肝脏的生物转化能力增强,称为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例如,长期服用苯巴比妥,可诱导肝微粒体加单氧酶系的合成,从而使机体对苯巴比妥类催眠药产生耐药性.同时,由于加单氧酶特异性较差,可利用诱导作用增强药物代谢和解毒,如用苯巴比妥治疗地高辛中毒.苯巴比妥还可诱导肝微粒体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合成,故临床上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另一方面由于多种物质在体内转化代谢常由同一酶系催化,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可出现竞争同一酶系而相互抑制其生物转化作用.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如保泰松可抑制双香豆素的代谢,同时服用时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加强,易发生出血现象.生物转化的特点:多样性,连续性,‘解毒’与‘致毒’双重作用
生理意义: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毒理学 简述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
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有:
一、直接损伤作用
如强酸或强碱可直接造成细胞和面板粘膜的结构破坏,产生损伤作用。
二、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与立体选择性作用
受体是组织的大分子成分,它与配体相互作用,产生特征性生物学效应。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通常有立体特异性,化学结构的微小变化就可急剧减少甚至消除毒物的生物效应。但在毒理学反应中不能过分强调立体选择性的意义。因为活性差别不仅可延伸到结构的不同毒物和几何异构体,还决定于是否具有手性结构特点的毒物。研究表明,许多毒物的有害作用是直接与干扰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能力有关。最突出的例子是失能性毒剂,如毕兹就是阻断了乙酰胆碱与胆碱能受体的结合而产生失能作用。
三、干扰易兴奋细胞膜的功能
易兴奋细胞膜的维持和稳定是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毒物可以多种方式干扰易兴奋细胞膜的功能,例如,有些海产品毒素和蛤蚌毒素均可通过阻断易兴奋细胞膜上钠通道而产生麻痹效应。
毒理学 是从医学角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但近些年来,毒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各种有害因素,如核素、微波等物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不只限于化学物质;但经典的毒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仍然是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卫生毒理学 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可能接触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学科.它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为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等学科提供毒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区别
一个只是卫生系统方面的,另一个涵盖的范围很广很广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联络
都是病毒原理方面的研究
你可以去学校图书馆查毒理学资料,再查有关放射性的资料,放射性物质应该是通过射线来伤害细胞的,射线中有大量带电粒子,会与DNA结合,造成细胞损伤
1 无作用浓度和临界浓度(范围)
最大无作用浓度又称阈下浓度(subrhreshold concentration)。在吸入毒性实验中,应用最敏感的实验动物品种和毒性指标,未观察到任何毒性作用的最高浓度。
临界浓度是指只有当钢筋周围氯离子的浓度超过该值时腐蚀才能发生.第二阶段为腐蚀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钢筋锈蚀将引起钢筋截面损失和(或)粘结强度损失,从而造成结构构件及结构整体抗力的降低。
:define.ki./webforms/WebDefines.aspx?searchword=%E4%B8%B4%E7%95%8C%E6%B5%93%E5%BA%A6
2 安全极限
没有找到,抱歉。
3.BCF是生物浓缩系数。
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度同他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可用于表示生物浓度的程度。
4 不良效应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命有机体危害造成的毒性作用并产生的不利结果。
5 生物毒性与生态毒性
生物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
生态毒性是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指标之一,生态毒性鉴别指标确定的基础是关于毒性化学物质和固体废物的生态毒理学。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菸、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400论文网成立于2004年,经过6年多的发展,现有全职员工27人,并且拥有 *** 博士、硕士、讲师、教授500多人,专业伺服器托管在中国电信。作为一家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网站,我们员工中90%以上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是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战斗力的队伍。
400论文网依托桂林高校资源,尤其在电子资讯工程、医学学科为中坚,服务各学科领域。是一个为广大学友论文写作、社会各界人士职称评定提供高质量论文发表服务的专业网站。
400论文网站是一个学术性的,品质性的,追求性的专业论文服务网站。
400论文网站的最终目标是:靠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成为最强的教育性和资料性一体的网站。
六年成功运营经验,为广大学友、各界人士提供了众多的论文服务。没有出现过任何客户大的投诉。这个成绩最真实的反应了我们过去六年所付出的努力。在这里我真心感谢我们的同事及支援过我们的广大朋友。
400论文网是一个新锐的站点,充满活力,定位独特,目标清晰。我们拥有优秀的、追求价值的专业人才和领导团队。
我们将永远做您身边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