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综合自主测试(9月)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科学家的直接目的不在于实用。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所以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的。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摘自朱光潜《谈美·谈美书简》,有删改)

材料二:

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

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它当然不是用科学、功利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古松,发现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时间的年轮引起人如何的联想,等等,而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人握有世界意义决定权的方式,没有情感的倾向性,或者说是“不爱不嗔”,爱有差等,嗔有弃取,都没有摆脱控物的方式。

(选自朱良志《真水无香·生命的态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同一棵古松,木商、植物学家、画家分别采用的是实用、科学和审美的态度,三种态度其实都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B.实用的态度往往和生活经验有关;科学的态度更看重对事物的抽象思考,但很少融入科学家的情感和意志。

C.审美态度对对象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对象的颜色、纹路以及事物内在的气概上,不关注对象的实用性。

D.“真、善、美”分别是科学、实用、审美三种态度的最高目的,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对一棵松树的实用、科学、审美态度,但二者论述的目的不同。

B.“生命的态度”截然不同于实用、科学、审美态度,也是对这三种态度的否定。

C.在“生命态度”观照下,古松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和“我”构成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D.在实用、科学、审美的态度中,人对对象都是有一定态度,握有世界意义决定权的方式。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B.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D.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4、《人民日报》撰文,提倡“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请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审美教育。(4分)

5、王维的一些小诗,如《竹里馆》《鸟鸣涧》极其简单却千古传诵。请用材料二的观点分析它们广为流传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田野、瓦檐和雨

何士光

我在书架上不经意地搜寻,倏然看见一本,觉着似曾相识,却原来是自己的书,取下来掂在手里,随便一翻,有一篇叫《雨霖霖》。开头一段,就写了田野、瓦檐和雨,于是这心就迷茫起来,禁不住懊伤,触着了痛处似的。

那时候,夜雨落起来了。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里的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响。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雨声,人的心就禁不住彷徨。仿佛是一种亘古的诉说,有摧人肝肠的力量……

究竟是为什么?你一听见雨声心里就禁不住彷徨,觉着温馨而忧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那时我还在梨花屯乡场。依旧是夜晚,夜雨也还是打在瓦楞上。你说怎么样呢?一切都会改变,只有这雨声,这夜深人静,却永远是不会改变的。仿佛注定了一般,不论我在哪儿,不论在故乡,还是远方,它都要追逐着人,搓揉着人的衷肠。

要是一整夜都落雨,你就宁愿一整夜都不睡。或者就赶紧躺下来,丢掉手边的任意什么工作,觉着再没有比躺在无边无际的雨夜里更安适的。在梨花屯乡场,每逢下雨,倘使是在白天,你就立即搬上一只椅子,坐到楼廊上去,看着田野上的雨丝,直到它停歇下来。一次又一次地,你情不自禁地赶紧拿好纸笔,尽快地记下雨从田野上掠过的情景,只要翻开笔记查找,这种记叙是随处可见的。你总觉得它包含着什么呼唤,你又总觉得它始终在向人们,径直向着人的灵魂诉说着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你一直想听得更真切一些。

它沙沙地来了,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紧一阵,慢一阵。仿佛要轻敛下去,跟着又急切起来,依旧地诉说着,直截地诉说着,撇开人世间东零西碎的焦虑,撇开日子里光怪陆离的景象……

这几乎就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直在纠缠和煎熬着你。你也一直想动手来写一回雨,但可以不写,或是用不着写的东西,你倒是写了一些,而这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心思,却又始终没有来得及。只是在字里行间带上点点滴滴,又匆匆地掠过去。这都是为什么呢?

田野也一样,也总是于无言中透露着不绝如缕的隐秘,深深地浸透着你,也是你一直想穷究的,同样也一直没有来得及。

情形似乎是这样的吧?田野、瓦檐和雨透散出来的消息,牵连着生命之谜,和着天地的永远的奥秘。噢,我们是像不知道身世的孩子一样,存活在这人世上的。是谁把这样一颗心灵附在这样一副躯壳中,就打发你到这尘世上来了?一切又为什么要像这样和会是这样?这一点一直迷茫。仿佛孤零零的孩子总在寻觅自己的出身一样,你也一直在思念你的出生之地。

田野和雨透露给你的,似乎就正是你出生的消息,你看不透潜藏在冥冥之中的奥秘,但你知道,你正是从苍茫的宇宙世界里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你最终还能从哪儿来呢?我们的生命界限绝不仅仅终止在这躯壳边缘,世界的界限也绝不仅仅终止在我们的视野之内。

“山野给人的印象是这样,”一次你曾经这样开头,动手来起草一些文字,“仿佛人们最早来到世上的时候,世界就是这样的景象。”但不知为什么,才写了一点,你又搁置了。这种印象应该是贴切的吧?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至于雨声淅淅沥沥地响起来的时候,则洒落着造物的消息。你和雨丝本来情同手足,连同万物一道,都是天地化生的,也因了种种根由而连在一起。

但有一次,雨已经落了很久了,你却一直没有看见那雨丝,也没有听到那雨声。到你发现在落雨的时候,你怔住了,心里不禁一震。

那一次,你在一处高层的楼房里,正是那种炫人眼目的高层楼房,你几乎就住在最高一层。是深秋时分吧,窗户给关起来了,一道白色的纱窗掩映,这就不难想见,你看不见雨丝,也听不到雨声。直到你无意中走近窗棂,掀起来一角窗帘,才看见落在眼底的街市已经雨雾蒙蒙的了,雨正落个不停。

你站在那窗前,不由得想到,我们离这雨,离我们的根柢,似乎是越来越远了。你看不清雨雾中的街市,却知道那是繁华而琳琅的,同时也浮躁而焦虑。事情会不会是这样呢?尽管我们的灵魂一直游移,但我们又总是更能感触和迁就我们的形骸,而对灵魂熟视无睹、忽略不计。也许从一开始,我们就偏失地借助了造物给予我们的灵智,仅仅用它来建造了这个熙攘的世界,而在建造出这个熙攘的世界的时候,这熙攘的世界就反过来缠绕了我们自己,心灵也就堵塞起来,再不能分辨天宇的呼唤和消息……

渐渐地,你又想起了雨中的院落、人家、瓦檐和田畴,想起了你匆匆地记下来的那些雨天的情景。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

这儿说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又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对雨声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是因为他听得懂雨声中包含的强烈呼唤和深沉诉说。

B.在作者看来,雨水和自然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天地化生而成,都是我们的同胞手足。

C.与城市生活相比较,作者更推崇田野上的人生,因为人只有在田野生活才能获得自由。

D.本文与作者文中引述的文本有所不同,本文看似写雨,要表达的却是对故乡风物的思念。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从自己的一本书、一篇文、一个段落写起,行文中多次引用自己的文字,这种“文中文”的结构方式颇具匠心。

B.“田野”是本文的行文线索,与田野有关的情感体验、生活经历、思考所得在作者笔下依次呈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C.文中暗含田野和城市、瓦檐和高楼的对比,作者在田野和城市生活的个人体验中寄托重构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理性思考。

D.本文既有强烈的抒情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多处问句的使用,更是在疑问、设问和反问中强化了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8、本文标题“田野、瓦檐和雨”为三个名词的并列,你认为其中哪个名词最为重要?为什么?(4分)

9、本文采用“我”“你”“我们”三种人称形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三月,吴王召越王入见。越王伏于前,范蠡立于后。吴王谓范蠡曰:“寡人闻贞妇不嫁破亡之家,仁贤不官绝灭之国。今越王无道,国已将亡,社稷坏崩,身死世绝,为天下笑。而子及主俱为奴仆,来归于吴,岂不乎!吾欲赦子之罪,子能改心自新,弃越归吴乎?”范蠡对曰:“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今获罪君臣俱降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此时越王伏地流涕,自谓遂失范蠡矣。吴王知范蠡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复置子于石室之中。”范蠢曰:“臣请如命。”吴王起入宫中,越王、范蠡趋入石室。越王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之裳,施左关之襦。夫斫剉养马,妻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吴王登远台,望见越王及夫人、范蠡坐于马粪之旁,君臣之礼存,夫妇之仪具。王谓太宰嚭曰:“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虽在穷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礼,寡人伤之。”太宰嚭曰:“愿大王以圣人之心,哀穷孤之士。”吴王曰:“为子赦之。”后三月,乃择吉日而欲赦之,召太宰語谋曰:“越之与吴,同土连域。勾践愚黠,亲欲为贼。寡人承天之神灵,前王之遗德,诛伐越寇,囚之石室。寡人心不忍见,而欲赦之,于子奈何?”太宰語曰:“臣闻无德不复,大王垂仁恩加越,越岂敢不报哉?愿大王卒意。”

(节选自《吴越春秋·卷七》)

材料二:

宰嚭[注] 王安石

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

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

【注】宰豁:又称伯嚭、太宰豁,吴王夫差的宠臣,吴亡后被越王勾践处死。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今A越B王C不D奉E大F王G命H号I用J兵K与L大M王N相O持P至Q今R获S罪T君U臣V俱W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岂不鄙乎”与“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鄙”字含义不同。

B.“蒙大王鸿恩”与“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两句中的“蒙”字含义不同。

C.“夫人衣无缘之裳”与“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缘”字含义相同。

D.“王顾谓太宰鄯曰”与“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王用贞妇不嫁破败的家庭、仁人贤士不做亡国的臣子来劝说范蠡,表示愿意宽恕他的罪过,希望他能够改变心意,弃越归吴。

B.吴王保全越国君臣性命,范蠡致谢并表示自己愿意效命吴国,越王听罢泪流满面,以为即将失去范蠡,吴王却怀疑范蠡的诚意。

C.越王夫妇穿着下等人的服装,丈夫铡草喂马,妻子挑水除粪,他们虽然生活又苦又累,但三年不曾恼怒,没有露出怨恨的神色。

D.吴王见越王等人虽处窘迫之境,仍然保持君臣之礼、夫妇之仪,心生赦免想法,太宰喜知其意,极力逢迎,希望吴王放了他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吴王知范蠡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复置子于石室之中。”

(2)臣闻无德不复,大王垂仁恩加越,越岂敢不报哉?

14、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5~16题。

泊平江百花洲

杨万里【注】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

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诗人因朝廷公务而得以尽情游玩苏州,颇具欣喜陶醉之态。

B.颔联回忆半生漂泊之旅,叙写自己和百花洲的渊源,点明了题旨。

C.尾联嗔怪孤舟居无定所,实则表明自身处境,照应颔联所写内容。

D.整首诗抒写旅途感受,语言平易朴实,语调流畅,艺术感染力强。

16、周必大在《宋诗纪事》中说:“诚斋写人情意,曲尽其妙。”请结合本诗的颈联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分)

(1)《诗经》虽与我们相隔久远,但是我们现在读起来依然觉得其生动传神。比如《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形象地描摹了当女子藏起来时,男子挠头、徘徊不进的样子。

(2)“雪”是古诗文中用于多种情境的意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一句将浪花比作雪,写出了浪花的洁白;《登泰山记》中“________”一句写出了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的情景。

(3)美妙的乐曲常使周围的一切沉浸其中。《李凭箜擘引》中“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与《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整体文化生态发生巨变的环境下,我国传统节日的各方实体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传统文化的日渐衰落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对于传统节日及其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们要基于现实,根据时代特征的变化来出谋划策是根本前提。

作为我国非遗重要类型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重视传承与保护,但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为了传承而传承。一样有价值的东西被传承与保护下来了,但若它始终是被严封禁锢、不见天日,那也就没多少人知道它的价值,同时也失去了传承与保护它的价值。因此,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该充分发挥被保护对象的价值,甚至要创造新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对非遗进行保护应该是动态的“生产式保护”,而非静态的馆藏式保护、关闭式存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与保护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请概述以上几段文字主要内容,不超过60个字。(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 A 说:①“好地方!好地方!”

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 B ,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②“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枝枝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③“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 C ,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3分)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2、文中加序号的三处引号的用法是否相同?请分析其对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俗语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言”本指说话,而随时代发展,“言”的义项多样化,如表示言辞、言论、学说、文章等等,其作用也多样化。

对于“言”,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审美态度对对象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对象的颜色、纹路以及事物内在的气概上”以偏概全,根据原文“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可知,“在对象的颜色、纹路以及事物内在的气概上”是对古松的审美,而不是审美的普遍规律。故选C。)

2、B (B.“也是对这三种态度的否定”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二原文“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可知,作者并没有对这三种态度进行否定,而是认为这三种态度之外还有第四种态度。故选B。)

3、D (材料二阐述的是第四种态度“生命的态度”,即忽略审美主体和客体,是一种平等统一的关系,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A.诗句意思体现的是把植物作为衣物的实用态度。B.语句体现的是对自然现象的科学思考,体现的是科学的态度。C.“我言秋日胜春朝”体现的是审美的态度。D.反映出人与对象的平等统一。故选D。)

4、①专注事物美的形象,注重事物的审美价值,让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受到教育;②培养审美直觉,提高审美情趣;③避免实用主义过于功利的短视,纠正科学过于抽象的思考。

【解析】根据原文“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可知,重视审美教育,可以让我们专注事物美的形象,注重事物的审美价值,让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受到教育。

根据原文“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可知,重视审美教育,可以让我们培养审美直觉,提高审美情趣。

根据原文“‘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等可知,实用态度或科学态度存在过于功利或抽象的问题,而“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因此可知,重视审美教育,可以让我们避免实用主义过于功利的短视,纠正科学过于抽象的思考。

5、①诗人笔下的景物不是诗人的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诗人生命相关的宇宙。诗人的“发现”使景物和诗人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②诗人与景物是平等的,还其对象的本然意义,物我一体产生隽永的意味;③诗人没有对景物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反而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解析】在王维的作品里,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的“明月”和“山鸟”,都不仅仅是诗人的客观审美对象,而是具有思想意志,能与“我”产生互动(如“明月来相照”)的生命主体。再结合原文“而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因此,诗人笔下的景物不是诗人的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诗人生命相关的宇宙。诗人的“发现”使景物和诗人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王维诗中的竹林中的“明月”,春涧中的“山鸟”都不仅仅是“我”眼中的对象,而是具有主观的情感活动,具备生命本然意义。而整个月下竹林、月下春涧即使没有“我”的存在,也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而结合原文“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可知,在王维的诗里,诗人与景物是平等的,还其对象的本然意义,物我一体产生隽永的意味。

在王维的这两首诗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明月照“我”、山鸟鸣叫的客观现实,而没有明确表现出对景物的情感态度,因此可以说“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人握有世界意义决定权的方式,没有情感的倾向性,或者说是‘不爱不嗔’,爱有差等,嗔有弃取,都没有摆脱控物的方式”。因此,诗人没有对景物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反而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6、B 【解析】A.“是因为他听得懂雨声中包含的强烈呼唤和深沉诉说”错误,原文信息是“你总觉得它包含着什么呼唤,你又总觉得它始终在向人们,径直向着人的灵魂诉说着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你一直想听得更真切一些”,可见原因是复杂的,“听得懂”曲解文意;C.“只有在田野生活才能获得自由”错,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信息是“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选项曲解文意,表述绝对,“田野”借代指大自然,作者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D.“对故乡风物的思念”错,应该是对人生的思考,“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让身心合一,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迷失自我和精神追求,作者在田野和城市生活的个人体验中寄托重构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理性思考。故选B。

7、B 【解析】B.“‘田野’是本文的行文线索”错,本文题目“田野、瓦檐和雨”明确了写作对象及内容,不仅写了田野,更多的是“雨”,由雨写到了瓦檐和田野,所以行文线索是“雨”,与雨有关的情感体验、生活经历、思考所得在作者笔下依次呈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故选B。

8、示例一:田野。田野代表乡村,代表农耕的生产方式,与“城市”相对,而本文的主旨是在与城市生活的比较中肯定与天地合一、与自然亲近的“田野上的人生”,“田野”承载着文本的主旨。

示例二:瓦檐。瓦檐属于村居的院落,代表乡村的生活方式,即“田野上的人生”,与“高层楼房”相对。“田野上的人生”是本文的情感寄托,“瓦檐”承载着作者的情感。

示例三:雨作为全文的线索,代表着自然。作者居住在“高层楼房”里,远离了田野和瓦檐,唯有雨能传递自然的讯息,能提示我们的来处。“雨”代表着本文作者的文化选择。

【解析】示例一:由“在梨花屯乡场,每逢下雨,倘使是在白天,你就立即搬上一只椅子,坐到楼廊上去,看着田野上的雨丝,直到它停歇下来。一次又一次地,你情不自禁地赶紧拿好纸笔,尽快地记下雨从田野上掠过的情景”“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那一次,你在一处高层的楼房里,正是那种炫人眼目的高层楼房,你几乎就住在最高一层。是深秋时分吧,窗户给关起来了,一道白色的纱窗掩映,这就不难想见”“你站在那窗前,不由得想到,我们离这雨,离我们的根柢,似乎是越来越远了”,得出:田野代表乡村,代表农耕的生产方式,与“城市”相对,

由倒数第二段“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可知本文的主旨是在与城市生活的比较中肯定与天地合一、与自然亲近的“田野上的人生”,“田野”承载着文本的主旨。

示例二:由第二段“那时候,夜雨落起来了。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里的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响。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雨声,人的心就禁不住彷徨。仿佛是一种亘古的诉说,有摧人肝肠的力量……”得出答案:瓦檐属于村居的院落,代表乡村的生活方式,即“田野上的人生”,与“高层楼房”相对。

由“田野、瓦檐和雨透散出来的消息,牵连着生命之谜,和着天地的永远的奥秘。噢,我们是像不知道身世的孩子一样,存活在这人世上的。是谁把这样一颗心灵附在这样一副躯壳中,就打发你到这尘世上来了?一切又为什么要像这样和会是这样?这一点一直迷茫。仿佛孤零零的孩子总在寻觅自己的出身一样,你也一直在思念你的出生之地”得出:“田野上的人生”是本文的情感寄托,“瓦檐”承载着作者的情感。

示例三:文章每一段里都提到了“雨”,由“雨”引出瓦檐和田野,可见雨作为全文的线索,代表着自然,“那时候,夜雨落起来了。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里的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响”。

由“田野和雨透露给你的,似乎就正是你出生的消息,你看不透潜藏在冥冥之中的奥秘,但你知道,你正是从苍茫的宇宙世界里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你最终还能从哪儿来呢?我们的生命界限绝不仅仅终止在这躯壳边缘,世界的界限也绝不仅仅终止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得出:作者居住在“高层楼房”里,远离了田野和瓦檐,惟有雨能传递自然的讯息,能提示我们的来处,“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至于雨声淅淅沥沥地响起来的时候,则洒落着造物的消息。你和雨丝本来情同手足,连同万物一道,都是天地化生的,也因了种种根由而连在一起”。“雨”代表着本文作者的文化选择:“这儿说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又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

9、本文首段和尾段用“我”,中间部分用“你”来指称自己,蕴含着作者与自己的对话和交流、追问和探究。文中后面部分的“我们”代表人类全体,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对重新建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解析】本文首段“我在书架上不经意地搜寻,倏然看见一本,觉着似曾相识,却原来是自己的,取下来掂在手里,随便一翻,有一篇叫《雨霖霖》。开头一段,就写了田野、瓦檐和雨,于是这心就迷茫起来,禁不住懊伤,触着了痛处似的”和尾段用“我”,“这儿说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又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中间部分用“你”来指称自己,“究竟是为什么?你一听见雨声心里就禁不住彷徨,觉着温馨而忧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几乎就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直在纠缠和煎熬着你。你也一直想动手来写一回雨,但可以不写,或是用不着写的东西,你倒是写了一些”“但有一次,雨已经落了很久了,你却一直没有看见那雨丝,也没有听到那雨声。到你发现在落雨的时候,你怔住了,心里不禁一震”“渐渐地,你又想起了雨中的院落、人家、瓦檐和田畴,想起了你匆匆地记下来的那些雨天的情景”,蕴含着作者与自己的对话和交流、追问和探究。文中后面部分的“我们”(“我们离这雨,离我们的根柢,似乎是越来越远了”“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代表人类全体,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对重新建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10、IPT 【解析】句意:如今越王不奉行大王您的命令,率领军队和大王您相对峙,如今获罪,君主和臣子都投降。“越王”为主语,“不奉”为谓语,“大王命号”为宾语,应在“号”后面断开,所以应在“1”处断开;“用兵”“与大王”都是“相持”的状语,省略了主语,应在“持”后面断开,所以应在“P”处断开;“俱降”的主语为“君臣”,应在“君”前面断开,所以应在“T”处断开。

11、C 【解析】A.正确。“地位低下/把……当作边邑”;句意:难道不感到地位低下吗?/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B.正确。“承蒙/承接”;句意:承蒙大王的大恩。/继承秦孝公的治国事业,遵循着先人留下来的策略。C.错误。“衣服的边饰/爬上”;句意:他的妻子穿着没有花边修饰的粗布裙服。/如同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D.正确。均为“回头看”;句意:吴王回头看看太宰嚭说。/结果只落得自己回看追兵,便仓皇失措。故选C。

12、B 【解析】B.“并表示自己愿意效命吴国”错误。由原文“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吴王知范蠡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复置子于石室之中。’范蠢曰:‘臣请如命。’”可知,范蠡并非表示愿意效命吴国。故选B。

13、(1)吴王知道范蠡不可能成为吴国的臣子,说:“你既然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我再次将你安置在石屋子中。”

(2)我听闻没有有德行的人不会报答别人的恩惠,大王对越国施加仁义恩惠,越国怎么敢不报答您呢?

【解析】

(1)“既”,既然;“移”,改变;“置”,安置。

(2)“复”,报答;“垂”,赐予;“岂”,怎么。

14、①越国有范蠡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所以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②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的妇人之仁,所以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③关系国家安危的太宰嚭劝说吴王放了越王,才导致了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解析】

由原文“吴王知范蠡不可得为臣”可知,越国有范蠡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所以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由原文“王顾谓太宰嚭曰:‘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虽在穷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礼,寡人伤之。’”可知,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的妇人之仁,所以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由原文“太宰嚭曰:‘臣闻无德不复,大王垂仁恩加越,越岂敢不报哉?愿大王卒意。’”“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可知,两则材料都在表明正是因为关系国家安危的太宰語劝说吴王放了越王,才导致了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三月,吴王召见越王入朝拜见。越王拜服在吴王面前,范蠡站立在越王后面。吴王对范蠡说:“我听闻贞洁的妇人不嫁到破败灭亡的人家,仁义贤能之人不做灭亡国家的臣子。现在越王无道,国家即将被灭亡,社稷也马上要被毁坏了,自己身死,国祚断绝,成为天下的笑柄。而你和你的主子都成为奴仆,来归顺吴国,难道不感到地位低下吗?我想赦免你的罪过,你能改变心意,背弃越国归顺吴国吗?”范蠡回答说:“我听说亡国之臣不敢谈论政事,败军之将不敢谈论勇敢。我在越国因为不忠不信,如今越王不奉行大王您的命令,率领军队和大王您相对峙,如今获罪,君主和臣子都投降。幸蒙大王鸿恩,使我们得以保存性命。我愿意为大王清扫门庭,受您奴役驱使,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时越王趴在地上流着眼泪,自认为失去了范蠡。吴王知道范蠡不可能成为吴国的臣子,说:“你既然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我再次将你安置在石屋子中。”范蠡说:“我遵从您的命令。”吴王起身进入宫中,越王、范蠡走入石屋子。越王只在腰间裹着一条围裙,头上梳着樵夫的发髻,他的妻子穿着没有花边修饰的粗布裙服,上身穿着“左关之襦”。越王剁切草料养马,妻子打水、清除粪便、打扫庭院。三年间不生气,脸上也不曾表现出怨恨之色。吴王登上远处的高台,望见越王以及他的夫人、范蠡坐在马粪的旁边,君臣之间的礼节仍然存在,夫妻之间的礼仪全部具备。吴王回头对太宰語说:“那越王,是一位有节操的人,范蠡是一位耿介之士。虽然处在艰难困厄的境地,也不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我很为他们感到伤感。”太宰嚭说:“希望大王能用圣人的胸怀,哀怜处于困厄孤苦之中的人。”吴王说:“为了你赦免他们。”三月之后,于是选择了良辰吉日而想要赦免他们,召见太宰語商量说:“越国和吴国,国土相连。勾践无知而又狡诈,想亲自率领贼寇。我承天地的神灵,先王遗留下来的恩德,诛杀讨伐越国,将越王勾践囚禁在石屋中。我不忍心看到这样,而想要赦免他们,你认为怎么办?”太宰嚭说:“我听闻没有有德行的人不会报答别人的恩惠,大王对越国施加仁义恩惠,越国怎么敢不报答您呢?希望大王最终实现意愿。”

材料二:

宰嚭

王安石

谋臣本来就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地位低下的美女又怎能祸国殃民呢?

只希望君王能够诛杀宰嚭,不必为皇宫之内有像西施这样的美女而发愁。

15、C (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情感、语言的能力。C项“尾联嗔怪孤舟居无定所”错误,由“莫怨孤舟无定处”可知,诗人是说不要责怪孤舟东飘西荡了无定处。故选C。)

16、①运用拟人手法。将自己喜欢杨柳,依恋眼底云山,说成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苦苦挽留自己。②诗人以移情之物衬托主观之情,使物我浑然一体,既突出了诗人对此间的熟悉,更写出了对此地风物的深情,显得饶有情致而又不落俗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题干的关键词是“诚斋写人情意,曲尽其妙”,因此既要点明颈联情感,又要指出颈联手法。作答本题首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效果以及句子情感。“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意思:我跟岸边的杨柳都互相熟识了,眼前的云山执着地把我挽留。“相识”“苦见留”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明明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故意将景物拟人化,从对面写来,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这样写,既饶有情致,又不落俗套。同时,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也更进一层地得到表现,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诗人将主观的情感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17、(1)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2)卷起千堆雪 明烛天南

(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1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一种保护方式,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它的核心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与保护性,前提是有效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手段是生产、流通、销售等。

19、我们要基于现实和时代特征变化,对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动态的生产性保护,充分发挥其价值并创造新价值。

20、A随声附和B一览无余C恰到好处

21、①通感,以视觉方面具体可见的“瘦”来形容听到“瘦西湖”这个名字后抽象的心理感受;②以西湖比扬州,不能凸显扬州水美景美的特点,简单平庸,表明了作者的不喜,感情强烈而直观。

22、三者用法不同。①处直接引用,标示说话内容,表明扬州被人称道的事实;②处突出强调,着重指出自己的态度与看法;③间接引用,使诗文成为句子的一部分,增添了文学魅力,表明江南诸山之美。

23、“言”这一话题贴近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材料由四句引文和一句解说组成,四句引文角度各异,提供了有关“言”的三种具体情境。第一句指出“言”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第二、三句指出言的重要性,说话要看对象场合,所言要守信用;第四句中的“言”是“学说”之意,“学说”自成一派,其价值和意义非凡。解说句对“言”的义项、作用作了总括,具有提示性。考生可选择“言”的一种义项写,也可选择几种义项联通写;可论述言辞的作用,也可论述文字、文章的意义、影响等。在形式上,还可以写成记叙文、微型小说等。

参考立意:

①一言九鼎定乾坤(从“言辞”义项角度写);

②名言警句启心智(从“文字”义项角度写);

③千古一言,名垂青史(从“文章”义项角度写);

④一家之言,尽显智慧/思想之光(从“学说”义项角度写)。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