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新闻回放
眼下正是开学季,不少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语重心长、言简义丰的致辞,受到舆论关注。
“创新图强,是新时代的脉搏,也是复旦办学的母题和使命。”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日前在开学典礼上为2024级新生送上寄语。在他看来,创新型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自主培养造就具有终身创新能力的创新者。没有创造性目标和体验的旅途,即便天天过得像“特种兵旅游”,也只是“打卡人生”。
主持人语
人类的创造力往往要经历知识储备、洞悉时刻和价值评估等三个阶段。由此,启发刚步入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不经深度学习、深刻思考以及金力校长说的“创造性体验”,是很难真正创新、持续创新的。
金力校长还提到,再热门的专业,不更新总会被淘汰。具体到近年来被“热议”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在我看来,“大新闻”和“大传播”或可成为新闻传播专业回应创造力的答案。“大新闻”,需回应泛内容生态、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共建;“大传播”,需回应战略传播需求和数字社会的人类沟通使命。对新闻传播学子来说,敏锐地把握社会变动的决定性瞬间,经由知识积累建立结构性思维,在积极拥抱新技术过程中强化问题意识和表达创新,是持续激发创造力的关键路径。
以创新的“活水”刷新“打卡人生”
孙宁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快节奏下,“特种兵旅游”屡见不鲜,然而,人生不是单线程任务,而是多维度的探索与创新,从社会整体到青年个人都急需活水涌入,打破“打卡人生”的外在桎梏,追求内在的持续创新。
创新如强劲鼓动的脉搏,是社会进步的源头活水。“先立后破”,在新征程的改革开放中,创新是发展行稳致远的核心力量;数字化变革日新月异,云计算、算力平台、大数据模型等科技创新为社会治理激发新的想象。“日新日进”,回归微观个体,创新助力探索卓越有趣的灵魂;创新赋能成长,激发个体的批判性、辩证性和灵活性。创新为矛,披坚执锐,不仅游刃有余于时代的洪流之中,更能在自我超越的征途上坚定前行,挖掘无限的创造潜能。
“打卡”模式的兴起并非偶然,是社会追求效率和量化管理的产物,也是青年群体缓解焦虑、活在当下的感受方式。然而,“打卡”隐藏了深层次的矛盾与风险,以跟风学习打卡为例,发帖、晒图、记录,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成就感,但长久看,挤占了思考“留白”的机械“打卡”极有可能压榨成长空间。再者,固守“打卡”舒适圈,不愿改变、不懂求变,则易陷入自我设限的泥淖。
不过,“打卡人生”并非完全站在创造性人生的对立面。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结构化和目标导向的“打卡”为创新提供了高效的行为逻辑,也为生活创造了实现目标的情绪价值。旅途中的风景、日程表的安排、阶段性目标的设立,都在“打卡人生”中实现了有机转化,但过分执着形式,忽视内在好奇心、内驱力与求知欲的培养和塑造,则会适得其反。
因此,“打卡”可以作为汲取能量的手段之一,却不应成为阻碍创新的因素。重拾、养成创新能力有必要占据优先级:向内自省,明确自我追求;向外开拓,拓宽人生视野。同时,勇于挑战自我,拥抱新思想、新技术,保持质疑。
创新是对庸常生活的打破与重塑
高永淳(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4级博士研究生)
从词源上看,“创”字“从刀”,有破毁之意;“新”字本义为“所取之木”,即“薪”,后引申为“始基”之义。二字拆卸开来,呈现出极具张力的双重意涵:一方面是宏阔的引申义,代表着破毁、薪传与建设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其本意又指向日用常见之物,根植于那些日常的、不易察觉的改变与更生。
所以创新不单是技术的变革、方法的改进,它还是一种思维,一种看待世界、体验人生的视角;它不只发生在实验室内,发生于科技革命的前沿,同时也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某个寻常的瞬间;它不仅仅属于那些改变历史的巨人,也属于我们这些在平凡中追寻意义的个体。
在当今的许多青年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彼此对立的标签,像是“特种兵”与“松弛感”,像是“内卷”与“躺平”。所谓“特种兵旅游”,就是在很短时间内以极低成本“打卡”更多景点,它依赖于一种精确标示的、易被复制的旅游攻略。为了完美地复刻前人那安全而高效的“攻略”,我们化身“特种兵”,开始疯狂“内卷”,却从不浪费气力去探索其他路径,甚至不会抬头看看沿途的风景。我们就这样亦步亦趋地走在机械化的流水线上,实现了一种紧绷的“松弛”,一种劳碌的“躺平”。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创新在“日常”中的缺位。我们应该意识到,真正的创新不是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极致,而是对庸常生活的不断打破与重塑,不断地去突破自我的设限。它并不苛求每个人都能有改天换地的雄心,而是拒绝机械化的复制和标准化的目标,追求独特的、充满个人印记的生活方式,于大路旁看到小径,于旅途中看见风景。
给创新这一恒久命题注入时代内涵
赫栩曼(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放眼神州大地,在翻涌澎湃的社会浪潮中,创新这个恒久的命题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创新性地高擎马克思主义旗帜,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于守正创新中引领中华民族踏上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100年后的今天,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时代的中国熠熠生辉是青年一代肩负的使命。“两个结合”不仅高度概括了我们党指引全国人民走正确道路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更为新生力量向上求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两个结合”的思想内涵如彼岸灯塔为广大青年照亮奋进征途,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是青年学子走好创新之路的根本遵循。
当代青年学子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心怀理想,青年学子应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扎根祖国大地,增强过硬本领,将自己置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在与时代的共振中以创新为笔,以奋斗为墨,擘画青春奋斗的蓝图。
以“两个结合”充实的思想内涵为根本遵循,当代青年学子应深刻领悟其中真谛,以严谨的思维和理性的考量,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不被表象所迷惑,不被偏见所左右,以客观、公正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同时,我们可以透过与时俱进的敏锐嗅觉,密切关注周围变化,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探索新事物、新现象背后的根本规律,勇敢应对迎面而来的挑战,以开拓创新引领时代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当代青年学子应早立志、立长志,投身建设性实验,为新质生产力贡献能量;深入田野一线,在非遗古迹中寻找线索;拥抱创新创业项目,将创新想法落地实现。创新精神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无数学子的躬身实践。“两个结合”创新性地将理论与具体的中国化实践相融合,莘莘学子将传承这种创新精神,让智慧的火花在实践中闪光。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10日 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