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版)校园气象校本课程纲要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校园气象校本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校园气象

课程类型:自选课程

课时计划:一学期,共32课时,每周2课时。

开设对象:四年级部分学生

开设时间:每周一下午的第一、二节课 、科学课、课外活动

二、具体内容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气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气象,关注生活质量提升。在小学阶段开展气象实践活动是科学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开发的意义

开展气象科普教育不仅可以实现课堂学习的有效拓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三)、课程目标

1、了解掌握气象的一些基本知识,体会气象科学的魅力,知识的力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气象科学的浓厚兴趣。

2、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活动,更好地掌握气象知识,并培养他们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预防灾害的能力。

3、通过探究主动获取气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学习的内容分为气象故事篇,气象常识篇,气象实践篇、气象灾害预防篇四个部分,每部分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予以体现。

1、气象故事篇

课程目的:了解气象对人类的影响与作用,认识气象名人,激发学生探究气象知识奥妙的兴趣。

课程内容: 火烧赤壁、雅安天漏、草船借箭、巴山夜雨、竺可桢的故事、涂长望的故事。

2、气象常识篇

课程目的:了解常见的气象知识,体会气象科学的魅力,知识的力量,为以后学会气象观测做好准备。

课程内容:认识春夏秋冬,动植物气象员,世界气象日的由来、二十四节气、温室效应、气象与科技、穿插介绍常见的气象知识??

3、气象实践篇

课程目的:认识天气,气象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一些观测气象的方法与技巧,学做一名合格的小气象员。

课程内容: 关注天气、认识气象符号、认识预警信号、了解气象指数、学会气象观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看云识天气。

4、气象灾害预防篇

课程目的:认识常见的气象灾害,初步掌握预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增强环保意识与责任。

课程内容: 认识雷电、高温干旱、认识大雾、认识大风、暴雨 洪涝等一些气候灾害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五)、课程的实施

1、学科教育与教学。《气象科技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并非对常识学科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批判的吸收和再创生的过程。

2、课外活动。将学生课外的活动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

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探究活动,开阔着他们的视野,收获着新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变得更浓,更主动。

3、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言传身教最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家庭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是我们课程开发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机会,跟家长探讨科学素养对孩子,希望家长支持孩子参加气象科技活动,培养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六)、课程的课时安排 《气象科技活动》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主要有这三个方面:一是作为科学课的补充;二是课外活动,三是每周安排了两节《气象科技》课作为“3+X”活动内容,对学生开展气象科普教育。

(七)、课程的评价。

1、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小学生科技学习的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2、重视过程评价。评价过程中,除必要的甄别,选拔外,须更重视学生气象科技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技能等的评价,既评价学生科技学习成果的优劣,扬其长处,又从成果中看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还要在气象科技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劣,予以评价。

3,档案袋评价。为了使过程评价更真实,形象,综合评价小学生气象科技学习中情感,态度,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能力,建议可实施档案袋评价,主要搜集小学生历次活动的记录,最佳作品项目,对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自我评价及教师,同伴评价的记录,获奖记录,气象科技

方面的特殊贡献,参与的重要的气象科技实践活动,自发的科技学习习惯,内容,成果,改进学习的计划及执行情况等。该档案由任课教师保存,定期发给学生,师生共同持续记录,形成纵向比较,指导学生学习。

(七)、课程的预计目标。

1、根据学生的学习,搜集资料逐步在两年内完成一本《校园气象》的校本书籍的编写。

2、建立我校的校园气象站。

八、课程的组织管理

1、领导组织保证:由校长直接领导,聘请专家指导。

2、制度保证:以气象观测工作室成员为主体,其他学科为辅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