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姗姗,戚雪
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8期
内容摘要: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地方高校的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其中女性研究生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而女性研究生由于其群体在生理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女性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站在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入到出的角度提出解决地方高校女性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 女性 研究生 心理
近些年,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且2017年招生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即实行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轨招生,研究生报考人数在经过2014年、2015年短暂负增长后,2017年开始大幅增长。为了能够聚焦资源,更好地争取和建设双一流,2016年共有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主动撤销了576个学位点,其中绝大部分是985与211高校,地方高校的数量屈指可数,撤销学位点意味着招生数量的变化,因此地方高校研究生数量将面临更大增长。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薄弱,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等多重压力下产生诸多心理健康问题,据研究,地方高校中有37.3%的研究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据统计,近几年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不断上升,2016年在校生中女研究生的数量就超过100万人,占全部研究生的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50.6%,比2010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3]。而女性研究生由于其群体在生理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赵殿军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生在性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女性研究生的人数百分比远高于男性研究生。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女性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期望对地方高校在针对女性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帮助。
一.地方高校女性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
1.适应能力差
大部分女性研究生在本科生阶段没有经历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和社会工作,进入研究生阶段,面对学习、科研、论文、经济等多重压力,尤其是就业和婚恋方面面临更大压力,往往不知所措,不能顺利的进入研究生角色,适应研究生生活及承担相关任务,抗压能力差,而且女性的情感较男性更加敏感和细腻,往往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情绪失控,走上轻生的道路。
2.自我期待和社会认同冲突激烈
女性研究生在本科生阶段往往是班内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人际关系差,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认同偏见,加上地方高校的资源及竞争力较211、985高校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等情绪。
二.地方高校女性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1.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较低
由于经济、就业、提高毕业学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考研究生多选择211、985高校,实在考不上才考虑调剂到地方高校,因此地方高校的一志愿生源少,且一志愿生源多来自水平相对更低一些的高校。生源质量较低,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心理存在一定落差。
2.学习、科研、论文压力大
现在研究生教育多为三年制,部分为两年或者两年半,在这短时间里需要完成理论课学习,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按照学校要求发表论文,进行论文的开题、预答辩、答辩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许多导师还会带着学生开展一些与毕业论文题目不相关的科研,学习压力非常大,而且由于生源质量低,研究生本身就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力。再加上女性研究生多缺乏锻炼,同时还有许多学生在校外兼职,在体力上也会有一定压力,进而形成心理负担,导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就业压力大
以某地方高校2017年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例,女性毕业生占总毕业生人数的73.12%,远高于男性毕业生人数,绝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就业,只有1.29%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毕业后薪资期望值普遍较低,这些都能反映出地方高校的女性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较大的挑战。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处于人才高端的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在就业上面临与211、985高校毕业研究生及本科生的竞争,存在一定的劣势,而且研究生在校期间以学习为主,在就业上眼高手低,期望值高却缺乏相应的能力。还有,社会对女性的性别偏见,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会考虑女性研究生毕业后即将面临的婚育需求,甚至考虑女性会生育二胎,以及男女体力的差异,往往会选择男性。女性研究生毕业时本身年龄已经偏大,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轻则产生急躁情绪,严重者压抑愤懑,对社会不满,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4.婚恋压力大
女性在上研究生阶段已经处于适婚年龄,尤其是现在往届生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往届生的年龄更大,在婚恋问题上,家庭和社会舆论都给与较大的压力。有的女研究生迫于压力,盲目从众,草草找个对象谈恋爱或者走入婚姻。有的价值观扭曲,过于追求男方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而不考虑实际和长远情况。有的情商低,自我恢复能力差,在受过感情创伤之后难以恢复,对婚恋问题悲观失望。还有的女性研究生精力主要集中在学业上,追求独立,而对婚恋问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正确的婚恋观持续下去对女研究生的身心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5.心理健康知识缺乏
一方面,现在的女研究生以90后为主,她们从小父母给与的成长环境较好,经历的挫折和失败较少,而且多为独生子女,内心较为独立,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而她们从小接受的心理知识也少,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怎样排解内心的困惑和焦虑。另一方面,现在地方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重点倾向于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往往下设在学生处,归学生处管理,而学生处管理对象是本科生,研究生的管理全部由研究生学院来完成,各学院辅助研究生教育,因此,当研究生求助于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时经常会被拒绝。地方高校对研究生缺乏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在思想和管理上都不够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相对的经费投入,这也导致地方高校的女性研究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无处求助。
三.解决地方高校女性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从上到下加强重视,构建科学系统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首先,地方高校的相关领导应当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研究生学院、学生处和各个教育学院,结合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点,设立专门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构建科学系统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每年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并建立心理档案,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人力、财力、物力和制度保障。同时,因为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尤其是导师,是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第一负责人,但他们往往重视科研而忽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要加强对他们的相关培训,树立心理健康忧患意识,时刻提高警惕,除了教授学生知识、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也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关注,防患于未然。还有,针对女性细腻、敏感、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定期举办系列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健康沙龙等,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让女研究生获得丰富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2.从外到内加强渗透,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地方高校研究生学院和各学院可以通过各级研究生会多组织健康积极、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发挥朋辈互助作用,让女研究生走出自我天地,多认识和熟悉身边的人,多结交朋友,加强沟通和交流,以对学校有更强烈的归属感。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意义深刻、充满“正能量”的校外活动,让女研究生能够走出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积极面对人生。同时,还要通过微博、微信、QQ和校内网等,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多元化网络互助,让女研究生能够多途径排解心理压力,避免负面情绪累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得心理健
康教育由外至内、由浅入深渗透入女研究生内心,为女研究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更多更好条件。
3.从入到出加强建设,帮助女研究生树立自信
地方高校应当结合地方特色,多开展服务地方的研究,让女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尽多参与其中,懂得如何将自身所学与实践结合,尽早明确毕业之后的方向,正确认识就业、婚恋等毕业后要面临的问题,不困惑,不自卑,树立对所学专业和选择读研究生的信心,找到自身价值所在,更好地为地方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EB/OL].http://www.eol.cn/html/ky/2017report/list.shtml,2017
[2]陈光军.研究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9-10.
[3]陆茜.2016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7-10/27/content_5234785.htm,2017-10-27.
[4]赵殿军,孙庆祝,薛岚,等.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身心健康状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746-748.
[5]张新颖,修丽.女研究生\"六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J].心理教育,2016,(6):72-74.
[6]谢晓庆.地方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心理健康教育,2016,(5):85-86.
(作者介绍:李珊珊,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戚雪,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教研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