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幼儿园“小幼衔接”知识讲座
主讲:开封市金明小学 (秦渝) 小幼衔接指幼儿教育同小学教育的衔接 一、学习阶段:0-3岁妈妈陪伴
4-6岁幼儿园培养孩子的能力
7-13岁学习基础知识阶段(小学) 1、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机环境的区别 ⑴教室布置区别 ⑵校园环境区别 ⑶作息时间区别 ⑷用餐制度区别 ⑸人文管理区别 ⑹课程时间区别
⑺学习机生活内同区别 ⑻师生关系区别 ⑼教学方法区别 ⑽行为规范区别
⑾家长和老师期望值区别 二、正确做好小幼衔接的准备 1、心里准备:
⑴首先要激发上学的愿望 ⑵不能用老师恐吓孩子
⑶支持孩子参见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要培养孩子文明礼貌习惯
3、要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自主意识 4、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⑴让孩子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 ⑵对孩子和每一项活动进行计时 ⑶发挥孩子巧妙利用时间
5、注重培养孩子规则和任务意识 ⑴讲清规则用处 ⑵养成遵守规则习惯 ⑶联系执行规则技能 ⑷养成自律精神 ⑸树立任务意识
6、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7、注重培养孩子的组我服务能力 8、注重加强孩子的受挫教育 三、学习方面的准备
1、加强对一年级上学期教材的了解 ⑴语文: ①入学教育 ②汉语拼音 ③识字 ④课文 ⑤语文园地 ⑥口语交际 ⑵数学:
①10以内的加减法 ②20以内的加减法 ③数一数、比一比 ④认识钟表 ⑤认识图形
2、加强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加强注意力培养 ⑴创造良好环境
⑵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⑶合理安排学习、休息、活动时间 ⑷明确目的,能有效集中
⑸游戏室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 4、加强倾听习惯培养 5、加强阅读习惯培养 6、加强质疑能力培养
7、加强独立完成任务习惯的培养 四、物质方面的准备: 1、双肩书包 2、铅笔盒
3、硬性铅笔(HB 六棱形 ) 4、方形橡皮 5、手动转笔刀
新学期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会
主持人:张静波(包教主任、负责大班管理工作) 一、本学期各项活动:
1、4月份清明节学英雄讲英雄故事会
2、5月份英语节徽标征集活动、英语艺术节展示 3、6月份参观小学、毕业典礼 二、本学期教学活动重点 三、小幼衔接工作
1、3月4日邀请金明小学教师“秦渝”就小幼衔接问题做讲座 2、“三八节”3月8日要求妈妈来幼儿园接孩子
3、3月18日召开春季阳光运动会。成语操、跳绳等 王老师(王芳):培养孩子的受挫力、注意力、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一、要求早八点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不迟到 周一、四户外活动
周二、三阅读周五自由活动
二、给孩子穿衣服尽量简单、不要太花哨,上学前检查孩子衣服口袋 三、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系鞋带 四、尽量不要给孩子请假 五、注意家园园区的学习内容 六、接送卡制度
七、如果更换手机号码要及时通知老师 八、晚托活动。
小幼衔接 放慢节奏 兴趣培养 重视习惯 小幼衔接 放慢节奏 兴趣培养 重视习惯
上海市2007年学习准备期实施情况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为贯彻中小学教育“健康第一”的精神,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其中,学习准备期学科教学活动今年在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在全市五十所课改基地学校先行开展试验,明年在全市全面推开。
为帮助学校有效落实学习准备期的各项工作,并使有关要求能落实到位,市课改办下发了《上海市小学学习准备期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市、区(县)、校在开学前对全体一年级教师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培训,让教师全面了解设置学习准备期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学习准备期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安排及具体实施要求,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现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已经熟悉了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回顾今年学习准备期的实施,我们会得出怎样的经验?展望明年的学习准备期教育,我们又会有哪些有意义的改进方向呢?以下我们从总体审视的角度、从部分学科教学的角度、从具体实践的角度,呈现2007年学习准备期的实施情况,希冀对来年学习准备期的实施有所裨益。
■总体概况上海市2007年小学学习准备期实施情况 撰写/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学习准备期的实施打破了以往与学前教育进行衔接时,幼儿园、小学各自为政的格局,使学校明确了目标,统一了认识,即认真研究落实小幼衔接工作,放慢节奏,重视习惯,兴趣培养,让孩子信任学校,让孩子喜欢学习,让孩子乐于与伙伴、教师交往,这成为了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主旋律。
一、学习准备期实施的整体特点
1.学校普遍具有课程意识,重视从课程管理与领导角度加强对学习准备期各项工作的组织,做到课程设计校本化、课程实施有序化、教学安排全员化。每所学校都能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融合学习准备期的新要求,设计与实施具体课程方案。
2.能关注三要素(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师生情感交流),注意放慢教学节奏,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减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评价重在激励。
3.课程实施与课程建设并重,两者互相促进。学习准备期是在课程改革中推出的新项目、新任务,从这项工作的酝酿到实施,无论是设计者,还是实施的一线教师,对学习准备期的理解和认识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又通过认识的深化不断调整与完善实施过程,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推进课程建设的过程,两者互相促进。
二、学习准备期实施工作取得的成果
经过近一个月的来自各方面的努力,学习准备期的实施工作顺利完成,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
1.预设的课程目标基本达成,总体效果比较理想。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经过准备期学习的孩子和以往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上学积极性提高了;睡眠时间充足了;学习习惯初步养成了;学习兴趣变浓了;各方面发展和谐了;学习负担减轻了;师生关系融洽了„„据来自50所课改基地学校对实施综合活动情况的统计数据表明,8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完成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的各项指标要求,90%以上的学生能完成绝大部分指标。
2.课堂教学有了很大变化。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以及师生情感的交流是学习准备期课堂教学不可少的三个要素。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师生真情投入、平等友好交流的场面,学生能大胆地表现自我,学习情绪十分高涨。正如有的教师所言,实施学习准备期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也让教师感受到了成就的快乐。教师的这种体验无疑将对其后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在教学中继续关注三个要素的渗透。
3.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正逐步形成。教学中,教师注意贴近学生学习心理,贴近学生生活,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据不完全统计,约占90%的学生喜欢上学习准备期的课,原因是充满游戏、活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4.丰富的文本、图像、音像资料得以积累,为后续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学习准备期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其中,文本资料包括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安排、教学案例、教师日志、家校联系册、学生成长记录册等;音像和图像资料包括课例录像、资料片、课件等。这些资料为明年学习准备期的开展做好了配套的准备。
不仅如此,学习准备期还带来一些“额外”的收获,比如,对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和学校课程管理能力的促进;教材与教学的改进进一步明确了新思路:要密切与生活的联系,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开展活动等。
今年学习准备期的实施工作已经结束了,但对学习准备期实施情况的总结目前正在进行中。在总结中,除了进一步提炼经验,更重要的是对实施过程中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如对学习准备期的进一步宣传、做好实施经验的辐射、方案的完善、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等,都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筹谋,以更好地推进明年的工作。
■部分学科教学的实施
语文学科学习准备期的实施 撰写/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薛峰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区县教研室培训到位,指导及时有效
(1)培训做到“全覆盖”
各区县教研室在暑假期间就对区县内所有一年级的教师作了细致的培训,让教师们能全面了解学习准备期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基本策略和教学评价。区县教研室在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能及时将基地校的有效做法通过上公开课、案例介绍、教师互动等形式传递开去。同时,区县教研室还及时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明确教研组活动的重点,落实学校教研组活动的基本内容,保证了所有学校顺利地实施学习准备期的教学。
(2)深入基层,将研究、指导、服务落到实处
各区县教研员深入基层,与教师一同备课、听课,开展教研活动,在实践中加深领悟《指导意见》的内涵,总结和提炼较为有效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及方法,并及时进行推广。同时,各区县教研室充分关注到课堂中的疑难问题,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指导教师明确学习准备期的目标,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和教学组织形式,并针对学校的不同情况共同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实现准备期目标、过程、结果的一致性。
2.学校领导重视,管理比较到位
学校有专人负责学习准备期工作,并亲自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指导意见》,明确实施学习准备期的意义以及语文学科学习准备期教学内容的特点。分管领导深入课堂认真听随堂课,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并组织力量研究解决。同时,学校领导还与教师们一起研究学习准备期的教学,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与教师们一起确定对家长的宣传内容等。
3.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1)教学重点的确定准确、适切
教师们大都能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最基本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上。课堂上能采用听听说说、听听读读、听听练练等形式,激发入学新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了解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们都尽力地借助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基本习惯的养成训练。在运用教材中呈现的基本句式对学生进行规范表达训练的同时,关注表达者的正确仪态,关注倾听者的倾听态度;在运用各种游戏进行字词教学(巩固)的同时,关注学生们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在让学生一边唱写字歌,一边握笔摆正姿势的同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执笔与写字姿势,强化个别辅导。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及个别差异比以往有了更多的关注。
(2)教学策略的采用合理、有效
教师们在教学中多采用模仿学习的策略,引导学生认真看,认真听,学着说,学着读,充分发挥示范引导的作用。从倾听发言的姿态、认真读文时的样子,到握笔练习手腕的灵活性等各方面为学生作示范,使学生受到最直观的教育。
其中“游戏”策略的采用更为合理有效。教师们比较好地处理好了以下几对关系:一是游戏与知识学习的关系。教师们能抓住游戏趣味性的特点与知识学习自然契合,如经常采用的“邮递员送信”“叫号游戏”“谁的眼睛亮”的游戏,旨在通过各种途径复现生字新词,帮助学生识记汉字。二是游戏与习惯培养的关系。游戏使学生始终处于高昂的学习状态中,教师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听、说、读、写。如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吴晓艳老师运用手指操、写字歌,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姿势、执笔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民办彭浦实验小学虞蔚佳老师经常请学生“默默地看”“静静地写”“大声地读”。三是游戏与情感交流的关系。游戏活动能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采用的游戏都比较注重大面积的参与。“小老师”游戏肯定了学生学习的表现;“开火车”游戏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滚雪球”游戏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找朋友”游戏初步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4.积极探索“准备期”教学评价方式
根据《指导意见》的精神,学校精心设计评价方案,制定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以激励为主,注重日常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记录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过程评价。
许多教师还通过家校互动式的评价、同伴间的互评、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需要改进的方面
1.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需更加细致、到位
学习准备期要求教师更多关注学生习惯养成、兴趣培养,教师们都明确了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间差异较大。部分教师仍不自觉地把识字作为首要任务,关注读音、字形,关注课本上的字、词、句,而忽视插图等其他材料的运用,忽视听、说等习惯的培养。
2.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尚需提高
由于学生“知识起点的差异”,教师用“零起点”的教学思想组织教学活动,导致部分“起点高”的学生毫无兴趣。教学中,应采用“趣味识字”“生活中识字”和“互动游戏”等教学策略,让“早识字”的学生有展示自己、帮助同伴的机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习惯养成。同时,教师也应更关注起点比较低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每天的进步。
3.教学资源需进一步丰富
由于是第一年实施学习准备期,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不是很到位,有些教师为上好一堂课要花费较多精力上网搜寻、制作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4.教师培训需进一步加强
部分教师对学习准备期的教学目的认识不够充分,尤其是一些从高年级刚刚转入一年级教学的教师。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学习准备期的教学关注点仍然是知识的传授,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的习惯与兴趣关注不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充分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个别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对教材的设计意图理解不够到位,教学中出现问题指向不够明确或无法指出学生表达中的错误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基本表达能力的形成。因此,对这部分教师的培训必须进一步加强。
数学学科学习准备期的实施 撰写/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姚剑强
一、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更加明确教学指导思想
广大教师认真仔细研读了《指导意见》,充分认识到:在学习准备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放慢教学进度是为了给学生将来学习增加发展的潜力;我们重在培养兴趣是为了让学生
的数学学习产生永久的动力;我们注重习惯的养成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方法;我们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永远充满幸福感。
2.自觉增强三维目标意识
教师们有意识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订比较适切的、可操作的课时教学目标,特别是制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有意识地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明确数学课堂“听”“说”“做”的常规。
3.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一定要考虑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儿童,要充分了解新生的学习习惯和身心发展规律,然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创设生活情境、安排实践操作活动、适当的游戏等,在这些活动中加以引导和培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主动探索。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习或操作方法上加以引领和指导,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示范榜样作用。
4.关注过程性和激励性评价
教师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尤其在“听”“说”“做”等方面,教师们比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表现,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同时也能使学生了解和初步养成一些数学学习的习惯。
二、需进一步改进和思考的问题
作为上海二期课改的新内容,学习准备期对所有学校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如何发挥学习准备期应有的价值,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如: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在3周时间里,完成学习准备期数学学习的内容,大部分教师觉得时间比较紧。建议可适当延长一周时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调控、教学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而带来学习准备期课堂教学效果上的差异。
再如:学习准备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平稳过渡的,教师和家长要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学习准备期也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做出努力就可以了,还需要得到家长的大力配合。
■具体实践
【一个区域】
嘉定区学习准备期的实践
撰写/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钱晓强
在学习准备期的实践中,嘉定区各所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设计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一、前期准备,坚实基础
1.加强学习,理解精神
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在理解实施学习准备期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组织区内全体一年级任课教师学习《指导意见》,将有关学科调整内容印发给每一位任课教师,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设置学习准备期的重要性以及学科实施的细则。教研员与教师共同研讨《指导意见》并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案例。各校根据教研室的要求组织教师学习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课程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组织教师熟悉本校实施计划,分解实施主题和具体内容。
2.幼小互研,做好衔接
学习准备期是幼小教育教学的衔接期,充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幼儿的特点是做好幼小教育顺利过渡的一个重要条件。民办远东学校在新生入学前组织一年级的教师深入幼儿园,与幼儿园教师进行研讨,了解幼儿园大班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习惯、行为特点等,探讨适合准备期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3.家校互动,共同准备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准备期教育应该由学校和家长共同来完成,我区主要有四种做法:一是召开新生家长会。各校在开学前召开家长会,就学习准备期的教学内容与教育重点与家长做了交流。二是进行新生家访工作。孩子对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初感觉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心态。封浜小学要求开学前一年级的任课教师对新生的家访率必须达到100%。三是组织亲子活动。真新小学以夹弹珠、投篮、两人三足等内容丰富的亲子活动让入学新生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四是组织教学公开日活动。普通小学设立“公开教学日”,每周有一个半天的时间向家长开放,让家长了解一年级学习准备期中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
二、活动设计,促进衔接
1.温馨教室,美丽校园,温暖的家
为了增强学生与学校、教师的亲近感,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开展了创建“温馨教室”的活动。一年级三个班分别以“苹果班”“西瓜班”“樱桃班”命名。教室外墙的“小鱼”展示栏里张贴着班级的“全家福”;饮水机的橱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贴着孩子们大头照的小茶杯„„来到教室就像来到了自己的家,感觉到家的温馨。
在学习准备期中,各校都开展了“认识我的新学校”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学校的过程中产生热爱学校的情感,从而喜欢上学。
2.规范行为,养成习惯
学习准备期中,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传统,学习基本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基础。新成路小学拟订了包括课间习惯、课堂习惯和课后习惯的《新成路小学新生学习习惯
养成十条》,这十条是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教师们采用儿歌等形式,利用班会课和平时的教学时机进行训练,为学生今后养成更多、更好的行为习惯打好基础。
三、课堂教学,凸现实效
1.课堂教学重兴趣培养
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那么学习活动就会事半功倍。疁城实验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各种游戏,而且要求学生选择还不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教师也加入,在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各种知识,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2.课堂教学重习惯养成
新成路小学在数学的学习准备期中设计了“分一分”“数一数”“比一比”等学习活动,通过对数学课堂上“听”“说”“做”常规的渗透,强化了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对数字的书写,教师教学生在书写前要想好后再落笔,减少橡皮使用的次数。
3.课堂教学重评价激励
曹王小学的教师们在课堂上针对孩子的表现采用不同的评价:有时用简单的评价,如:“好”“不错”“棒”等;有时用教师的肢体语言,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个大拇指,用手抚摸孩子的小脑袋等;有时用更贴近孩子心灵的评价语言。教师也会教学生用手势对他人或自己进行评价和鼓励。
【一点心得】
小学语文学习准备期实践
文/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彭菁
从2007年秋季开学,上海50所小学的一年级将首设“学习准备期”。这个教改信息,让即将执教一年级的我多了几份欣喜、几份安慰。欣喜的是自己能够成为这一改革的实践探索者、开拓者;安慰的是今年的一年级学生能够真正享受到快乐学习了。在欣喜和安慰之余,我更多思考的是在接下来的2~4周里如何面对学习准备期的教学。经过思考和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运用多种辅助教学的方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情景教学是孩子们喜爱的学习方式,由于教学内容的适量减少,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帮助他们运用多种辅助方式梳理和巩固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应用现代手段,创设活跃、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技术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技术的运用,能大大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它将带来全过程的一种变革。
语文学科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
字、声音、图像等优势,它帮助教学创设了活跃的语言环境。例如:在教象形字时,如果光靠简单的语言描述,孩子们是很难理解的,此时,如果运用多媒体演示,就能使复杂的数据简单化,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学生能直观感受知识,乐学心情也油然而生。
2.开设语文活动课,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是孩子生活永远的主题,也是对孩子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通过游戏,学生还可以将一段时间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和实践。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拼音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一个有趣的展览会,将小朋友们自己珍藏的玩具、活动器具等带来学校,用拼音将名称写出来,并担任小小讲解员。在这类活动中,孩子们既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使自己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锻炼,还融洽了同伴的关系。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学习水平也就不同。教师的职责是教。教什么?我们认为重要的是教学习的习惯。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工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小学低幼年段主要培养的习惯有:
1.做事专注的习惯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奇、好动、爱玩,他们精力充沛,但是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看书时静不下心来,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等现象。面对这些活泼但静不下来的孩子,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及时地把这种“活泼”的天性逐步导向“专注”,以后再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十分困难了。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改正?要注意培养孩子养成在某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的能力,有头有尾,不半途而废。如:在看书时,应当指导孩子认认真真看完一整本书的好习惯,而不是看一会儿就换一本,翻几页就看完了的坏习惯。
2.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能做好预复习工作的孩子,其学习能力和潜力是无穷的。由此看出,预复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前由于教学时间紧,教师在讲解预复习要领时,往往是一笔带过,大多数情况下的预复习工作是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的。于是,这一习惯的养成更多地依赖于家长。如今,随着课时的删减,教师有了更多的机动时间。就以一年级的教材为例,全册共有三种类型的课,“听录音读课文识字”“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看拼音读课文识字”。每一课型教授之处,教师就可以花上一两课时将预习的要领在课堂内予以指导,在之后的学习中加以巩固,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大有益处。
【一节课】
小学数学第一单元(我们的教室)
第一课时(分一分)
撰写/上海市普陀区新武宁小学舒瑞颖 一、教学目标
1.能按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正确计数。
2.能简单口述分类的理由和过程。
3.知道组内交流要有序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
4.养成他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自己回答时要先举手,回答声音响亮的习惯。
5.学会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
二、教学实施
1.出示小胖的书桌(堆满书、本子、铅笔、玩具等),教师讲述:明天就要开学了,小胖的书桌乱七八糟,书包还没有整理,谁来帮助他?(铅笔、尺、橡皮放入铅笔盒,本子、书、垫板、铅笔盒放入书包。)剩下的玩具汽车和足球怎么办?(放到玩具橱里。)
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像小胖那样随便乱放。
有意识地使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2.观察多媒体图片1。先看左边的菊花图,理解图意后问:图上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教师先示范说,然后学生跟着说。
生:分为4盆橘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师:对,我们是按颜色分的,分为4盆橘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教师的表达,并尽可能完整回答:按颜色分,分为4盆橘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再看右边的球图,请学生观察后思考: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样?
生:我是按花纹分,4个篮球,4个足球。
生:我是按颜色分,4个橘黄球,4个黑白球。
生:我是按篮球、足球分,4个篮球,4个足球。
生:我是按踢的、投篮的分,4个篮球,4个足球。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就是按功能分,4个篮球,4个足球。
强调先观察,找出分类的标准后再分一分:按功能分,4个篮球,4个足球。
3.集体说多媒体图片2。
按性别分:4个男生,3个女生。
按大小分:3本大的练习本,5本小的练习本。
生:我是按颜色分,3本蓝色练习本,5本黄色练习本。
生:我是按厚薄分,3本厚练习本,5本薄练习本。
让学生先观察,再圈一圈,想一想,讲一讲按什么分。体现看-做-想-讲这一学习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可大胆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4.任选多媒体图片3中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按状态分:3个关上的铅笔盒,2个打开的铅笔盒。
按颜色分:1个黄色书包,4个红色书包。
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要互相尊重,声音要轻。
5.观察多媒体图片4。两幅图怎么是一样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得出:同一幅图,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前后左右四人小组讨论时,每位组员的发言要有序,允许有不同意见。
三、反思
在实施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学习状态
(1)初步的上课常规,例如,如何坐端正,如何听别人说话以及操作学具的基本要求等。在实施本课之前,与班主任教师共同实施初步上课的常规训练,这是实施本教学设计意图和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以后继续学习的基本保证。
(2)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例如,学生会如何回答教师提的问题,会按要求看东西吗,在集体活动中能保持多长的时间,等等。
(3)学生对一些数学语言的理解存在困难。例如,“按功能分”的意思比较抽象,对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讲,太术语化。
2.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本课的设计比较多的是教师和学生语言、视觉、听觉上的交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容易产生听觉、视觉疲劳。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的环节,既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入学教育 做好小幼衔接
2008-06-21 02:54:00 共浏览94次
开展入学教育 做好小幼衔接
人生要面对许多次转折。走出幼儿园,迈进小学校门,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的转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孩子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幼儿园主要活动是游戏,而进入小学后,主要活动是学习,儿童的生活更富有社会性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同时
进行着品德和个性的培养与塑造。
小学时代是天真烂漫的,而在这种天真烂漫中却蕴含着严肃和认真——学习和成长。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承担着不同的主要社会角色,只有自己认识到这一角色,才能较好地去实现这一角色。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切实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尽快适应小学环境,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在突然面对从家庭走向社会进入学校时往往会产生种种的不适应,这主要是由于准备不足或不充分造成的。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怎样帮孩子完成好小幼衔接过渡,对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入学教育中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内容: 一、暑期家访或家长及学生进行电话联系。
孩子在入学前,对校园的想象大多是从大人的谈论中得来的。而这些言论有时是不正确的。班主任尤其是一年级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通过开学前的假期家访,走进各个家庭,了解各自的生活情况和背景,与家长孩子进行亲切的沟通,告诉他们有关学校的各种情况,让他们了解学校的一日生活,一日常规,尽量消除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以及可能带来的不适应,便于孩子入学后很快适应,也便于家长进行指导。如:在假期中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准备适于孩子年龄的特点的学习用具等。
通过假期家访,还要尽可能的孩子与孩子进行交谈,更有助于消除教师与孩子之间的陌生感,为入学后的良好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环境、与同学老师的人际关系及作息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家长在其中给予孩子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家访时要尽可能转变家长的观念,从幼儿园时要考虑孩子吃好、睡好,入学后则还需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理解能力等方面。只有家长首先做好转变,孩子才能在家长的指导下积极地接受新生活的变化,发现可爱、有趣、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一面。 二、熟悉环境
1、熟悉所有任课教师 2、熟悉同学 熟悉同桌同学
熟悉四人一小组中的同学 熟悉同一小组内的同学(6-8人) 熟悉全班同学。 3、熟悉校园的各项设施
知道本班教室的位置,熟悉教室里的各项设施。 知道厕所、饮水机的位置。 知道一年级办公室的位置。 知道各专业教室的位置等。 三、礼貌教育
1、见到教师、同学、家长要问好,离开时,要说“再见!”等,会使用礼貌用语。 2、双手递接物品
四、一日常规教育。(略)
上述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施,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讲解法:这种方法将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进行解释,讲明道理,达到明确要求的目的。这种方法是最常用、最简单,同时也便于操作。但是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枯燥,效果不明显。最好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二)、训练法: “光说不练没成效”。这种方法可以在讲解法的基础上使用,效果很好。 训练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不要盲目的进行。在训练之前一定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和目标。训练的目标不要定得太高,要以学生稍作努力既能达到为宜,循序渐进。同时在使用时要注意引入一定的激励机制。
(三)、游戏法:对于低年级学生都非常适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在游戏中体验感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方法。但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明确游戏的目的,精心设计活动对各个环节,是先做好各种准备,考虑好各种突发事件,及应对措施。
(四)、模仿法:儿童善于模仿,乐于模仿。当他们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选择去模仿别人。教师要为他们树立榜样,便于他们模仿,同时保证他们模仿的行为是正确的。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身的行为,是学生最乐于模仿的,教师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
(五)、参观法:此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宜根据教育目的选择适当时机即可。 活动方案一:上 学 以 前 的 我 活动目的:
态度:教育学生有责任感地生活,学会做文明的小学生。
能力:让学生比较幼儿园与学校之间的差异逐步学会学习和游戏。
知识:让学生知道上学前与上学后有什么不同。
难点重点:了解幼儿园与学校的差异,逐步学会学习和游戏活动。 活动过程: 一、引入
现在我们是小学生了,每天都要到学校来上学,学习知识,学习本领,那么在你没上学以前,每天干什么?(去幼儿园) 二、回顾在幼儿园里的生活
1、你在幼儿园里都干什么?(做游戏,娱乐,学习简单的生活常识)
2、请同学们将你带来的儿童时期的照片、玩具拿出来展示,并说一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先指名------分小组)
三、区别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不同
1、你能说说在幼儿园与在学校生活有什么不同? 幼儿园:游戏多,活动多,娱乐多
学 校:有许多课程,有作业,测验,要遵守纪律 2、你喜欢在学校学习吗?
想一想做一名小学生你感到快乐吗?为什么? 四、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1、我们说了许多,其实对大家的要求都写在《小学生守则》上,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守则》。读一读《小学生守则》。
2、出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请学生读一读。 3、小结:
老师所提出的各项要求都是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提出来,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就要按照老师提出来到要求或是按照《小学生守则》、《小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 活动方案二:我是一名小学生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孩子们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生活是十分快乐的。
2、通过活动,使孩子们了解学校一日生活常规,遵守学校生活规则。
3、通过活动,使孩子们明确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并针对初入学儿童有些紧张、胆怯的心 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疑惑,激励他们愉快地开始小学生活。 活动步骤:
1、讲故事:《小猴上学》
2、启发讨论:小朋友,当你们背着新书包来到学校门口,看见老师正在欢迎你们这些新同 学时,你们会怎么想?你们会怎么做? 3、常规训练:
1) 读书:要高声朗读,并富有表情。
2) 唱歌:要大声唱歌,并要有感情,还可以配上动作。 3) 排队:要静、齐、快;走路时,要有精神。
4、礼貌训练:看见老师要行礼,并向老师说:\"老师早!老师好。\" 放学了要向老师说:\"再见。\" 5、教唱歌曲:《上学歌》 活动方案三:让我们成为好朋友 活动目的:
态度:使学生学具有初步的集体意识。 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基本礼节和礼貌。
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新同学,了解同学们的不同爱好和特长,熟悉班集体的其他成员。 活动重点:了解同学的不同爱好和特长。 活动难点:教学生学会基本礼节和礼貌。 活动步骤: 一、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上学一个多月了,在学校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新同学,肯定也有了自己的了解自己的好朋友。
你和谁是好朋友?请你的好朋友站起来。 二、介绍自己:
1、过渡:除了现在的好朋友,你想不想有更多的新朋友? 2、出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新朋友,出示课题:“朋友”
3、怎样才能与班里更多的同学成为朋友呢?应该要让同学们认识你,了解你,把你的情况介绍给大家,你想要向大家介绍什么? Ø 姓名、小名 Ø 班级 Ø 年龄、生肖 Ø 爱好
A. 你喜欢什么? B. 谁和他一样?举手。 C. 有谁的爱好和他们不一样? Ø 其他 三、从各方面介绍自己
1、谁特别想找新朋友?XX特想,好,你刚才一直很好,老师将这个机会给你,到前面来介绍你自己,找个新朋友。 2、你找谁当你的新朋友?
3、对“介绍者”:你想想要怎样介绍自己。
对“新朋友”:你是第一个被找上来的新朋友,你心理怎么想? 对其他同学:听听他都说什么了,说得好不好,为什么好? 4、开始介绍: a) 你好!
b) 我叫XX,今年X岁 c) 我喜欢„„(可以展示) 你愿意做我的新朋友吗? 5、学生评价(老师评价) 有没有礼貌?
①、见到你的新朋友打招呼了吗?
②、你介绍自己,是为了和他成为新朋友,你得问问他愿意不愿意? 声音洪亮不洪亮? 介绍得全面不全面?
6、问“新朋友”听了他的介绍,你愿意和全成为新朋友,握握手,祝贺你们成为新朋友。 7、听了这位同学的介绍,还有谁想和他成为新朋友?看来这位同学介绍平很好,谁能象他一样,或者比他介绍得更好!再找一名同学来介绍。再评价。 四、“找朋友”游戏
1、听!这是什么歌?老师带学生拍手。 2、下面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贴画。 3、介绍规则:
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听着音乐,去找你的朋友,音乐停了,向你朋友介绍自己,其他同学为他们唱歌,拍手,认认真真听他们介绍。 (一) 放音乐,找朋友。
(二) 评价:到前面的同学是否有礼貌,声音是否洪亮等 (三) 其他的同学能想他们一样向自己的新朋友介绍自己。’
(四) 分三批去找自己的新朋友。(去到你新朋友的面前)。注意提醒新朋友要起立与同学说话。
五、猜一猜我是谁?
(一) 听一听,猜猜录音机里是谁说话。 (二) 他是谁?愿意和他交朋友? 六、做名片
(一) 通过“找朋友”和“猜一猜”的活动我人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怎样才能让你的新朋友记住你呢?我来做名片。
(二) 想一想,可以在名片上写什么?
(三) 遇到问题了,不会写字怎么办?写拼音,画画。
(四) 看这是老师做的名片,展示老师的名片。 (五) 学生制作名片,教师进行指导
(六) 将学生做好的名片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七) 问学生看到贴满名片的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一张名片代表一位同学,由我们38一年级╳班这个集体,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成为好朋友。(将老师的名片贴上)。让我们在这个集体中快快乐乐学习生活。 活动方案四:校 园 铃 声 活动目的:
1、能分辨铃声的不同含义,学习根据铃声的提示进行学校生活。 2、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铃声的提示进行学校生活。 活动一:上课铃声响后
1、听听铃声:教师用课件演示学校的不同活动,播放铃声,让学生判断是什么铃声? 2、讨论:听到上课铃声响,应该什么做?
3、体验:教师一边播放录音(嘈杂的声音),一边给学生讲故事,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由此体会上课随便说话导致教室嘈杂对听课造成的影响。 4、讨论:怎样才能听的好?
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思考:当老师进行讲解或是同学发言时,眼睛看哪儿?耳朵听什么?脑子想什么?
活动二:下课铃声响后
1、教师放铃声录音,告诉学生下课铃声响了,问大家这时应该做什么?
2、让学生更加自己的想法或平时的作法去选择相应的牌子,然后跟据自己的选择分成小组。 3、讨论:为什么代价在课间先做这件事而不是其他的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学生汇报。
5、播放学校课间活动的录像。让学生做个小小值日生,发现开展活动的好和不好的同学。 6、分析:哪些行为值得提倡,哪些行为要避免发生,为什么? 活动方案五:参观学校 活动目的:
态度:使学生热爱学校
能力:使学生逐步适应学校生活,尽快实现由幼儿园生活向学校生活的转变,自学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各种规则、。
知识:熟悉学校的学习环境,学会看学校教室的景观图。 活动重点难点:
1、熟悉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尽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 2、学习看学校和教室的景观图。
活动内容:教师带领形式参观学校的各项设施,并提出相关要求。
各专业教室:包括教室、音乐教室、电教室等。
办公室:一年级办公室、科一组、科二组、校长室、主任室、卫生室等。 其他:荣誉栏、操场、欢乐角、厕所、传达室等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要怎么过渡
幼儿园教学中,孩子更多的是通过游戏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学习知识。升入小学后,以文化学习为主的授课方式往往让孩子很难快速进入“角色”。
教师的角色转变
1. 幼儿园倡导“保教并重”,因而大多幼教都承担着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角色。
2. 升入小学后,随着孩子身心发育不断完善,保育的色彩逐渐降低,而教育的成分逐渐增加,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小衔接 身体素质备战方案
虽然很多孩子平时常常跑跑跳跳,但正规的体育运动不多,所以耐力并不够。而进入小学后,孩子首先要学会的是上课30分钟内必须安静地坐好。
耐力可以通过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持之以恒的锻炼、甚至较长时间的家务劳动来提高。建议家长利用暑期,带孩子进行游泳、晨跑、上下楼梯、跳绳等运动,并安排孩子每天做一定时间的家务。
磨一磨耐性
多体验“等”的感觉。比方,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让他体验在收银台前排队等待的滋味;让孩子参与做菜,例如煲汤,让他体验“慢慢熬”的感觉。
有始有终地玩。在孩子专心玩积木时,不要叫他去收拾书桌;拼图还没拼完时,不要叫他去洗澡,在平时的游戏中,让孩子学会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情。
学会遵守规则。规则性游戏最适合用来培养争强好胜孩子的耐性。比方“下棋”,不管是围棋、象棋还是飞行棋,都是强调规则的游戏。孩子会在下棋中体会到规则的意义,在规则的约束下,慢慢提高耐性。
灌输健康、安全知识
别看坐着不动,读书也是个“力气活”。上学后,孩子首先要面对的是作息时间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如果没有相应的身体素质,是无法适应这样的“高节奏”的过程。
小学生在校,上午4节课、下午3~4节课,课间休息10分钟,午休时间短;上学放学、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学习有严格的纪律要求,这些都无疑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使孩子更容易疲劳。
您的宝宝有足够的体力来应付小学的学习生活了吗? ☆练一练孩子的耐力
虽然很多孩子平时常常跑跑跳跳,但正规的体育运动不多,所以耐力并不够。而进入小学后,孩子首先要学会的是上课30分钟内必须安静地坐好。
耐力可以通过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持之以恒的锻炼、甚至较长时间的家务劳动来提高。建议家长利用暑期,带孩子进行游泳、晨跑、上下楼梯、跳绳等运动,并安排孩子每天做一定时间的家务。
☆ 磨一磨孩子的耐性
◆多体验“等”的感觉。比方,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让他体验在收银台前排队等待的滋味;让孩子参与做菜,例如煲汤,让他体验“慢慢熬”的感觉。
◆有始有终地玩。在孩子专心玩积木时,不要叫他去收拾书桌;拼图还没拼完时,不要叫他去洗澡,在平时的游戏中,让孩子学会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情。
◆学会遵守规则。规则性游戏最适合用来培养争强好胜孩子的耐性。比方“下棋”,不管是围棋、象棋还是飞行棋,都是强调规则的游戏。孩子会在下棋中体会到规则的意义,在规则的约束下,慢慢提高耐性。 ☆提高精细动作能力
精细动作发展不好的孩子上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不会用橡皮擦”。着色、画画、穿珠、手工、堆积木、拼装模型等活动都可以培养精细动作,请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形式。
☆ 灌输健康、安全知识
小学里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所以,孩子自己必须对身体健康有初步的认识。特别是有的孩子常常磕磕碰碰,弄伤了自己也不在意,而一旦伤口感染细菌,问题就大了。
所以,简单的健康、安全知识应直接教给孩子,比方,觉得身体不舒服、或者身上弄伤都应该告诉老师;走路靠右边;识别红绿灯信号等。
特别提醒:女孩的家长要告诫孩子,不容许男性触碰其下体,如有发生应马上告诉家长或老师。
幼小衔接 生活自理备战方案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家长只有一个要求:相信孩子,生活小事让孩子自己来。像穿脱衣鞋、洗漱清洁、铺床叠被、整理文具、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摆放碗筷等生活技能,都是入学前孩子应该做到的。当孩子在家长的鼓励、示范和协助下、最后独立完成时,“我长大了!”“我很能干!”这样的美好感觉会油然而生,因此,生活自理的训练也是孩子面对挑战、验证能力、得到肯定的过程,能充分激发孩子对自我的信心 2. 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入学后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差,易产生挫折感、失败感,所以,“生活自理”训练是入学准备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家长只有一个要求:相信孩子,生活小事让孩子自己来。 像穿脱衣鞋、洗漱清洁、铺床叠被、整理文具、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摆放碗筷等生活技能,都是入学前孩子应该做到的。当孩子在家长的鼓励、示范和协助下、最后独立完成时,“我长大了!”“我很能干!”这样的美好感觉会油然而生,因此,生活自理的训练也是孩子面对挑战、验证能力、得到肯定的过程,能充分激发孩子对自我的信心。 ☆ 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让孩子有自主感,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告诉孩子,小学生应该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生活空间(床、抽屉、书柜和房间),他有自己安排的权利和义务。铺床、叠被、整理书桌、打扫房间,保持整洁是他的义务,而怎样装饰和摆设则是他的自由,家长可以提建议但不可干涉。
在时间安排上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权利,比如晚上睡觉前的游戏时间,在不影响正常休息的前提下,孩子可以自己安排活动内容,决定各项活动时间的长短和先后。只要孩子的安排合理,家长就应该予以尊重。
幼小衔接 学习自理备战方案
1抓紧培养“任务意识”
有的孩子上学后,不会自己管理学习用品,甚至不会记作业,是因为他一直习惯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劳,还没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入学前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比如分配给孩子一两项家务劳动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去超市购物前,请孩子列(画)出购物清单,并负责提醒大人把清单上的物品买全。
2练一练孩子的注意力
专一持久的注意品质是小学生上课作业的必要条件,在小学低年级,学业成绩的好坏与其说是孩子智慧高低的反映,不如说是孩子注意品质的反映。所以,请在暑假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具体方法是:在活动前设定时间要求,如果孩子坚持下来,就给予适当奖励,反之则施以一定惩罚。最初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入手,逐步提高时间要求和活动难度,直到孩子能独自坚持25分钟不觉得疲劳。
3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新小学生的通病。因为以前时间都由大人掌控,孩子自己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比如,在孩子做某件事情之前,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开始做事情,就不许以各种借口来回走动了。
4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有的小学生一开始记不下作业内容,是因为语言理解能力差。语言理解能力差还会严重影响孩子听课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一项家长需要重视的入学准备内容。
多和孩子交谈。语言要尽量规范、准确,并逐步提高精炼和复杂度。如给孩子布置任务时,由“含一个条件”逐渐过渡到“含有多种指令”,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小凳;请你去拿高的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高的小凳。
阅读故事时,鼓励孩子听完全文后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词汇。
5玩一玩练眼力的游戏
很多刚入学的孩子总写错别字,比如将“于”写成“干”,“毛”写成“手”,这是因为他们的观察不细致、空间知觉不敏感。下面的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眼力:
① 找不同:提供两种画面相近图片,让孩子找出差异。 ② 模拟画:选择一些简单的线条画,让孩子临摹。 ③ 看图摆图形:提供范例,让孩子用小棒等物摆出造型,要和范例一模一样。
6进行“前书写”练习
孩子入学后是否愿学?爱学?能学好?可能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
于是,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在起跑线上占据领先的地位”,提前辅导孩子学习小学的内容,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孩子的入学适应,还会造成孩子上课注意力涣散的不良习惯。
专家的研究指出:孩子入学后学习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是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因此无法理解、掌握小学的学习内容;另一个方面是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差,即主动性、独立性、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发展水平低,于是孩子入学后不能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因此,入学前的准备内容应着重在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准备。 ☆ 抓紧培养“任务意识”
有的孩子上学后,不会自己管理学习用品,甚至不会记作业,是因为他一直习惯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劳,还没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 所以,入学前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比如分配给孩子一两项家务劳动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去超市购物前,请孩子列(画)出购物清单,并负责提醒大人把清单上的物品买全。 ☆ 练一练孩子的注意力
专一持久的注意品质是小学生上课作业的必要条件,在小学低年级,学业成绩的好坏与其说是孩子智慧高低的反映,不如说是孩子注意品质的反映。
所以,请在暑假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具体方法是:在活动前设定时间要求,如果孩子坚持下来,就给予适当奖励,反之则施以一定惩罚。最初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入手,逐步提高时间要求和活动难度,直到孩子能独自坚持25分钟不觉得疲劳。 ☆ 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新小学生的通病。因为以前时间都由大人掌控,孩子自己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
★在孩子做某件事情(比如画画、听故事)前,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喝水、上厕所等),一旦开始,就不许以各种借口来回走动了。
★规定好时间限制。比如在餐桌上放上钟表,规定孩子在30分钟之内必须吃完饭,要求他自我监督,到时候就撤碗。
★教给孩子节约时间的方法。比如,孩子收拾积木时,时间都耗费在来回走动上,家长可以教他先用小篓子盛放,等盛满了再一起倒进玩具柜。教孩子学会简单的统筹安排,也能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
★让孩子体验到珍惜时间的快乐。在规定的时间内,孩子提前完成了任务,省下的时间就让孩子自由安排,做他想做的事。 ☆ 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有的小学生一开始记不下作业内容,是因为语言理解能力差。语言理解能力差还会严重影响孩子听课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一项家长需要重视的入学准备内容。
★多和孩子交谈。语言要尽量规范、准确,并逐步提高精炼和复杂度。如给孩子布置任务时,由“含一个条件”逐渐过渡到“含有多种指令”,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小凳;请你去拿高的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高的小凳。
★阅读故事时,鼓励孩子听完全文后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词汇。 ★鼓励孩子谈见闻,学习一个事物的多种表述方法。如“爸爸、妈妈和我在家里。”“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家”等不同方法表述。 ☆ 玩一玩练眼力的游戏
很多刚入学的孩子总写错别字,比如将“于”写成“干”,“毛”写成“手”,这是因为他们的观察不细致、空间知觉不敏感。
下面的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眼力:
① 找不同:提供两种画面相近图片,让孩子找出差异。 ② 模拟画:选择一些简单的线条画,让孩子临摹。
③ 看图摆图形:提供范例,让孩子用小棒等物摆出造型,要和范例一模一样。 ☆ 进行“前书写”练习
除了利用游戏、手工等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外,“前书写”练习也可以为孩子入学后的正式书写打下基础。
方法是在田字格中画上有趣的图案,或阿拉伯数字1~10、自己的名字等,书写的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每天练习10~15分钟。
这种练习的目的是激发孩子对文字、数字等符号的兴趣,训练书写姿势,提高控笔能力,了解书写的规范(写在田字格的中央,按照正确的笔顺写等)。
幼小衔接 社会交往备战方案 1操练认识新朋友的本领
帮孩子做一些必要准备: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对小学生活会感到安全多了。同时,带孩子外出玩耍时,对孩子进行“主动出击”(主动结交新伙伴)的训练。
2学会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鼓励孩子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不要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和小朋友遇到争执,该怎么做。
3提高移情能力
“离开了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对上学最担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入学后不适应的原因之一。而入学后,不像在幼儿园里什么事都可以找老师,与同学发生磨擦和矛盾时,孩子必须开始独立解决矛盾。
☆ 操练认识新朋友的本领
帮孩子做一些必要准备: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对小学生活会感到安全多了。 同时,带孩子外出玩耍时,对孩子进行“主动出击”(主动结交新伙伴)的训练: ①主动介绍:“我叫×××,我想和你做朋友,你愿意吗?” ②借物介绍:“我有一个小皮球,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 ③参与游戏:“你们的游戏真好玩,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吗?” 有了迅速认识新朋友的本事,孩子就不会担心自己在学校里孤单了。 ☆学会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鼓励孩子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不要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和小朋友遇到争执,该怎么做。比如,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一件玩具?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时该怎么说? ☆提高移情能力
所谓的移情能力,就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做法。移情能力强的人,更容易与人沟通、交流,也更适应“合作型社会”。培养这种能力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看动画片、电视剧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交流剧情,让孩子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叙述同一件事情。
幼小衔接 具备良好个性品质
1自信: 自信的孩子通常更愿意尝试新事物,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并且在第一次尝试失败后再做努力。
2独立: 孩子应该学会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独立做事的强烈动机和基本能力。 3动力: 要培养学习动力,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增强孩子的求知欲
4好奇心: 必须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使他们能从所有的学习中获得乐趣,鼓励孩子主动发问。
5毅力: 让孩子学会做事善始善终,懂得凡事都应努力完成。并学会做完,不半途而废。 6合作: 学龄前儿童对于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通常感到既兴奋又紧张。的确,一旦走进校园,他们面对的是不同于家庭或幼儿园的陌生环境。
大多数的孩子入学时还没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较稳定的情绪,形成这一切需要时间和训练。他们需要相关的个性品质,来适应学校生活。其中包括:
自信——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并且在第一次尝试失败后再做努力。
独立——孩子应该学会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独立做事的强烈动机和基本能力。
动力——要培养学习动力,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增强孩子的求知欲。 好奇心——必须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从所有的学习机会中获得乐趣,鼓励孩子主动发问,切忌类似“怎么那么多问题” 的反感情绪的语言。
毅力——让孩子学会做事善始善终,懂得凡是教师要求做的事情都应努力完成 。如: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不半途而废。
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够与他人相处,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和遵守公共秩序,主动帮助他人。
宝宝树温馨提示:
幼小衔接如何度过:小学开学一个多月了,6岁多的明明却一直在“贪恋”幼儿园的生活,经常跟爸爸妈妈说,我们今天去幼儿园吧。对于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迟迟进入不了状态,令爸爸妈妈十分着急。经多方面咨询,原来和明明这个小学一年级,存在“幼小衔接”的问题。
从天天玩到天天学
还没上学的时候,明明特别兴奋,妈妈给他买了新书包、新文具。可是现在他却非常想念幼儿园的生活:上课都是唱歌跳舞、画画和做手工,回到家也是玩,或者看看动画片。上了小学每天白天要上6节课,晚上还有一大堆作业,爸爸妈妈每天都要问:今天学了什么东西啦?……这令明明十分“郁闷”。
的确,小学新生要面对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适应学习和人际环境的变化。陌生的校园、教室、老师和同学,在给孩子带来新奇的同时,也会给一些孩子造成情绪上的焦虑与不安。二是要适应学习方式的变化。从幼儿园到小学,是由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到一个相对比较严谨的教学环境。三是要适应作息时间的变化。 帮助孩子尽快度过适应期
对此,专家表示,小学新生刚脱离幼儿园,适应小学生活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和老师应有耐心引导。
作为家长,仅仅在物质和学习条件方面为孩子提供保障,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要求的,孩子更需要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使他们能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此,家长要多抽时间陪孩子熟悉新的校园环境,要加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括洗澡、收拾书包等。家长可以先和孩子一起订好计划,然后教会孩子看时间,再培养孩子的作息习惯。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课程进幼儿园
今年,市教委已将“幼小衔接”学习准备期扩大到幼儿园大班,但专家们纷纷指出,幼儿园的“学习准备期”并不宜照搬小学课程,而应侧重在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从幼儿园大班过渡到小学一年级,不能简单地做“加减法”——在幼儿园添加小学课程,或在小学添加幼儿园课程。“关键是学生心理的调整。让幼儿园学生熟悉小学校园,给小一新生的班级布置得更童趣等,都是为了不让学生出现心理断层,因为突然进入新的学习阶段而心生恐惧。”
比如,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结合教学和日常生活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不教学生写字,可以通过游戏、绘画等培养写字所需的基本功;训练幼儿园学生画横平竖直的直线等。
入学前应掌握的知识”: 对于孩子,社会意识包括: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意识、自制力等,孩子到小学后伴随新的主导活动而可能会面临的骤然上升任务密度、难度,新环境带来的规则量及独立完成要求相应的心理变量。
有一批孩子进入小学了。但在他们上小学前,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呢? 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导形式的教育不同,小学以课业学习为主导形式,从教育的连续性角度来说,过度期质变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对孩子两个方面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 一、社会意识的培养
对于孩子,社会意识包括: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意识、自制力等,孩子到小学后伴随新的主导活动而可能会面临的骤然上升任务密度、难度,新环境带来的规则量及独立完成要求相应的心理变量。
围绕这些内容,过度期的教育培养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如理解规则意义,遵守生活、学习中的基本规则等。 2、培养独立性,如自我意识独立意识;
3、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培养任务意识与执行任务的能力,包括成就动机、责任感的培养和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的培养。
5、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如对同伴、集体的积极情感,学着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交往技能等。
6、培养主动性,包括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好奇心,以及保护孩子发现、寻找新的经验的渴望,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活动并主动去实践等。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要重点培养后三个方面。
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孩子来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孩子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以及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孩子入小学后伴随新的主导活动的认、读、算等课业要求相应的心理变量。父母千万不能进入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逻辑运演和抽象符号操作等,以及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准备
1)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 2)加强早期阅读的培养。
3)培养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分类能力。 4)发展方位与空间知觉。
而幼儿园和家庭培养重点在于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方面。 2、数学准备
1)数量关系的认识等量关系、传递关系、相对关系、可逆关系、包含关系)。
2)理解应用题题意,理解解题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简单的数学,编简单的口述应用题等
3)萌发注意、发现、探索的兴趣。
专家告诫:父母了解幼小衔接过度期的主要教育培养内容后要避免两种倾向:
1、对孩子期望过高。而应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实际水平循序渐进的耐心引导、启发、鼓励,不提过高要求或硬逼孩子;
2、对孩子过分保护或包办代替,不仅影响孩子独立性责任感的形成,还会使孩子事事依赖、自信心降低。父母应相信孩子的能力,要让孩子有更多地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 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做到了解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
如何更好的实现幼小衔接: 每年都会有一批孩子面临这样的转型:从幼儿园“小朋友”变成一名小学生。然而许多适龄儿童在上学之初会觉得无所适从。一段时间后,仍有些儿童会带着哭腔对家长说:“我不想上学啦,我要回幼儿园。”那么,如何更好的实现\"幼小衔接\",让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幼儿心理教育学专家鲁杰。 《北京参考》: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应如何发挥作用?
鲁杰:上小学是孩子一生中,特别是学习生活阶段,有着特别意义的一件事情。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中间会有一个落差。每个孩子不一样,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不相同。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来说,特别需要父母去帮他们一下。家长要通过了解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帮助孩子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北京参考》: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鲁杰: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最明显的不同是作息时间。如早上,幼儿园的孩子通常可以在8:00之后陆续到园,但对于所有小学来说,小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必须在早上7:45开始。孩子面临的问题是早上需要更早起床。这里面还包括吃早餐、坐车、过马路的时间等。还有中午作息时间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午饭时间早,每天有两个多小时午休时间。而小学生一般每天没有午休时间。一年级的孩子一般在下午3:00才结束一天的学习课程。有的瘵有晚托班,有的没有。
《北京参考》:那么,在作息方面如何做好准备?
鲁杰: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些家长晚上有看电视的习惯,还有些家长工作比较忙,晚上10-11点才能回家,由于各种原因影响了孩子的睡眠,以致孩子早上起
不来,影响第二天上课。不是孩子想睡心理学。而是睡眠时间不够。特别入学前几个月奕养成早睡习惯。晚上8:30—9:00就上床睡觉。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上课时精神饮饱满,才更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北京参考》:一年级孩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什么?
鲁杰:在学校里,孩子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养成在35分钟内坐得住的习惯。刚入学孩子如不经过注意力方面的适应性训练,非常难以适应学校生活。家长必须有意识地对将要上学的孩子进行静坐训练,特别是对好动的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静坐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方法如下:选择一个安静、外界干扰小的环境,家长和孩子相对而坐,每天坐2-3次,每次坐的时间从5分钟慢慢延长到8分钟、10分钟。一般认为儿童如能持续静坐15分钟,其注意力就能胜任课堂学习。放学回家后,孩子还缺乏完成作业的执行任务意识与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些孩子回家后,家长问他有没有作业、有什么作业,孩子的回答除了不知道还是不知道。这是因为小学和幼儿园的学习规律不同,有些孩子适应力不强,头脑里还没有做作业的概念。到了大班下学期,老师大多会给孩子们布置一些简单的类似小学生但又有别于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其目的是为了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其中一部分需要家长们来协助完成。例如:老师会让孩子自己向家长转述作业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主动性和记忆能力。因此家长应配合老师多询问孩子是否有作业,作业的内容是什么。这样的训练能帮助孩子养成放学回家帮作业的良好习惯。一年级孩子的书面作业不多,口头预复习工作会更多一点。家长应该让孩子在上学前就养成晚自修的习惯,每次可让孩子坐在固定的位子上,或者给他讲故事,或者让其涂涂画画,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北京参考》:在知识方面,孩子应做哪些准备?
鲁杰: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对语言学科相对会要求多一些。小学对孩子的要求是:先认字,后阅读,然后才是写作。其中强调的是让孩子提早去阅读这一环节,而不是会写字。爸爸妈妈可以提前做的是:
一、坚持和孩子多说话,坚持用规范的语言说话。工作忙的话,可以买一些故事录音带放给孩子听。录音带的语言要规范,最好选择有音带且配书的产品。孩子听熟了故事后,能自己对照着书“指读”汉字,从而熟悉、认识这些汉字。
二、不刻意教孩子去认字,而是培养孩子认字的举,以及对周围事物 的举,如通过看路牌、认路名等身边小事学习认字。父母不需要急着在孩子上学前去教孩子认很多字,只要一天认一个字,一年365个字就足够了。
三、在数学方面,父母在孩子上学之前要让孩子至少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能帮助孩子减少学数学的抽象和枯燥感。
《北京参考》:家长总是特别强调幼儿园孩子的英语辅导,您如何看待?
鲁杰:小学一年级教育大纲中,英语学习反而大于数学。英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母语环境的语言,父母需要给孩子分行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环境,让孩子感觉英语是好学的。比如,在幼儿园时可以多参加英语班的学习,这是一种举性的、口语化的学习,而不是功利性的考级。纯外籍教师环境并不一定好,外籍教师与孩子的交流完全靠肢体语言进行,孩子依赖肢体语言进行记忆,离开了这个环境,就不容易记住。相反,一些掌握了外语教学经验的中国老师开设的英语班,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北京参考》:有些孩子学了珠心算后,原来会做的20以内的算术倒不会了,这是怎么回事?
鲁杰:上述这种现象叫作负迁移。珠心算可以训练孩子不同的思维方式。负迁移现象能过引导后,能达到运用不同思维方式思考的目的。
《北京参考》:除了知识方面的准备外,孩子在学习方面还需要什么准备?
鲁杰:知识方面的准备是有限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浓厚的学习举是最重要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靠孩子的学习兴趣。入学之前,家长可花些时间带孩子到校园熟悉环境,如参观电脑房、生物角、运动场等;与各科任课老师见面增进亲切感,还可以通过与高年级同学交朋友做游戏等寻求快乐。让孩子热爱学校、向往学校是孩子顺利入学的前提。针对不喜欢上学的孩子,父母最好经常讲讲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情况,因为父母小时候的故事是孩子最愿意听的。千万不要用“老师”去吓唬孩子,比如说“不听话,告诉你老师”、“小学老师可不象幼儿园老师那样客气啊”等等。消极性的暗示,很可能让孩子对新的小学生环境产生厌恶情绪。从幼儿园“在玩中学”的教学法一下子转入小学老师的知识传授法,这对于孩子来说,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学习,有时还可以把对孩子的合理许诺(如周末去肯德基,
做完作业后陪孩子一起玩等),作为一种奖励来提高孩子的学习举。父母应该每天定时给孩子读些有趣的、能唤起学习兴趣的故事,如一些少年英雄热爱学习的故事,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等,让他懂得、至少让他感觉到读书学习是引人入胜、其乐无穷的事情。 《北京参考》:对那些一向胆小、不合群的孩子,家长要特别注意什么?
鲁杰:这些孩子可能会因环境的陌生与变化而感到不安,产生孤独、焦虑、自卑、不知所措等心理现象。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一是加强与老师的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二是帮助孩子与其他孩子建立密切联系,在新学期的3-6个月内,利用周末时间,经常带孩子与其原来的好伙伴或新班上的1-2个孩子及家人一起娱乐,增加感情,让孩子们有一个急切去学校与小伙伴在一起的欲望;三是逐渐让孩子养成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
《北京参考》:对于刚上学的孩子,在物质方面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鲁杰:我提倡相互,但是在开学的第一天、重要的庆祝节日,可以让孩子穿着一套看上去很精神衣服,使其有一种和平常不一样的神圣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