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20110430)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

1.《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甲师移之。”该材料反映了

A.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B.周初的分封制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兼并战争

2.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3.周礼的本质意义是A.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工具

C.是一种等级制度 D.周王惩罚贵族的制度

4.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以王位世袭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B.以禅让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C.以分封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D.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5.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正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6.秦朝废除分封制,设置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C.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7.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8.“欲天下之安定,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的主张后来发展为A.削藩策 B.分封制 C.刺史制度 D.推恩令

9.下列关于北宋加强对地方管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设置枢密院 B.在州郡长官之上设置通判 C.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D.各州郡的财富全部运往开封 10.北宋对地方财政的管理措施,其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 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物质基础 C.有利于避免地方官吏贪污.腐败 D.使北宋有足够的“岁币”议和 11.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了

A.丞相权力增大 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D.体现了任人唯贤

12.宋朝时期,相互牵制的中央机构是 ①宰相 ②枢密院 ③三衙 ④三司 ⑤知州 ⑥通判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②③ 1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央集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哪些矛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②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③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④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矛盾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14.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对此评述正确的是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秦以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以皇权为核心 B.皇帝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C.随着皇权的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D.直到清代才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权力机构 16.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古希腊城邦殖民活动的最大影响是

A.促进航海业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吸收东方的先进文化 D.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古希腊城邦政体对希腊文明最大影响是

A.贵族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C.君主制的盛行 D.公民政治的盛行 19.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浅世纪雅典著名的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系140人刻写。由材料可以看出“陶片放逐”A.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验方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D.不能保证真正意义的民主

20.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1.以下不属于促成《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因素是

A.平民的强烈要求和长期的斗争 B.共和国的诞生 C.贵族们的要求 D.保民官的强烈要求

22.以下对罗马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B.法律的实施巩固了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C.其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的权利 D.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2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24.罗马法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的作用表现在 ①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 ③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④对私有制加以保护 ⑤保护奴隶的政治经济地位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25.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②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贵族统治 ③罗马法有力地维系了帝国的

统治 ④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是

A.维护了大部分公民的权利 B.使妇女权益受到法律保障 C.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D.受到亚非文明的影响 27.以下关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两者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同属“海洋文明”的范畴 B.罗马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希腊文明 C.罗马文明完全继承了希腊文明 D.它们的文明成果都对后世产生影响

28.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A.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打败王军 B.议会打出“自由”的旗号,号召人民起来斗争

C.发动了“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颁布 29.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彻底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B.它有利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C.资产阶级达到了夺取政权的目的 D.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3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 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

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 D.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31.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

“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32.下列关于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②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③国王有权废除任何法律 ④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33.美国建国之初,资产阶级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

A.中央政权软弱无力 B.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C.南北方矛盾尖锐 D.国家财政经济困难 34.下列属于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时的背景的是 ①独立后美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②独立后松散的邦联无法稳定统治秩序 ③美国面临既要加强联邦制又要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 ④大、小州之间存在矛盾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5.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指出:“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不过给黑人开了张空头支票而已”。这是指

A.美国允许奴隶制度存在 B美国允许奴隶贸易 C美国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D黑人无选举权

36.由于美国军队深陷伊拉克战场,需要紧急调动民兵进行增援,这项权力应该属于

A.总统 B.国防部 C.国会 D.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37.《人权宣言》最积极的意义是

A.宣扬自由平等 B.高举反对王权和神权的大旗

C.确认国民主权、三权分立 D.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王权 38.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是

A.《人权宣言》 B.1791年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1875年宪法

39.《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791年宪法的相似点是

A.都限制王权 B.都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C.都体现民主原则 D.都体现中央集权原则

40.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的实质是A.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D.开拓海外殖民地 41.在促成德国统一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民要求统一 B经济基本上连成一片 C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 D俾斯麦推出“铁血政策”

42.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国王可以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这反映了这部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专制主义色彩 B.军国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43.“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着。”此话反映了 ①德意志帝国的专制主义色彩 ②军队在帝国中的重要作用 ③德意志帝国中的军国主义色彩 ④军国主义思想对人民的影响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4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普鲁士发动王朝战争②魏玛共和国成立③德意志帝国建立 ④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45.17~19世纪,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制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国

46.关于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C.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议会拥有立法权 47.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大好处是

A.是真正的民主,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避免了党派之间的斗争,有利于稳定政局

C.可以把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D.可以限制王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48.虎门销烟的最本质意义是

A.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49.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战争,但却是英国获胜。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这主要表明 A.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B.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 C.战争性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D.战争的结果是与作战方针有直接的联系

50.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目的的内容是 ①割让香港岛 ②开发五口通商 ③关税协定 ④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5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的转变,主要是因为

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 D.改变了中国人民革命的任务 52.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有 ①数量增多 ②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53.下列现象不是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B.列强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个省 C.部分中国人产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主张 D中国各阶层人士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

54.甲午战争的失败深刻说明了 A.当时中国没有实力与西方列强抗衡 B.要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必须进行反封建斗争

C.中华民族富有抗争精神,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 D.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

55.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趋势主要是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阜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略到共同侵略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56.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这是指义和团

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坚决 B.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C.没有认识西方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D.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

57.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两者的不同之处是

A.失败的根本原因 B.失败的客观原因 C.斗争的侧重点 D.运动的主要阶级基础

58.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59.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B.农民阶级封建迷信思想严重 C.太平天国运动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洪秀全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 60.《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 B.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洪秀全的主观愿望 61.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C.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D.它们都是巩固太平天国政权的纲领或方案

62.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最显著的进步表现在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进行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武装斗争

C.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针 D.运用宗教理论发动农民起义 6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是 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政府内外交困 ③清政府拒绝任何形式的改革 ④义和团运动失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诞生

65.《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 C.第一次提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66.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A.因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的领导

C.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67.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C.一战激化俄国多种矛盾,推进了革命进程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68.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③俄国在当时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制 ④无产阶级的组织性、革命性和战斗性很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9.1922年6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 以上材料表明这时的中国共产党A.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B.明确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C.放弃了“一大”时制定的中心任务 D.受到右倾投降主义路

线的影响

70.之所以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B确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C创建了革命的武装D明确了斗争的目标

71.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②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 ③群众基础的扩大 ④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2.下列对1927年8月~12月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是当时惟一正确的选择

B.表明中共中央基本上摆脱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C.均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武装,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成功实践 D.在寻找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受到“左”倾情绪的影响 73.红军被迫长征的“被迫”的正确理解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难以在中央苏区存在 B.中央革命根据地已完全丧失

C.王明的“左”倾错误,党的领导严重削弱 D.国民党势力过于强大,避开敌人主力

74.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凇沪要地,

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 B.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 C.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D.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

75.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凇沪战役 ②七七事变 ③台儿庄之战 ④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7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 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抗战 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有效抵抗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④国际社会的积极援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7.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的军队按什么方法整编 B.建立怎样的国家,两种命运的斗争

C.民主党派起怎样的作用 D.解放区的地位如何确定

78.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世人评论最接近史实本质的是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79.“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 ①渡江战役 ②挺进大别山 ③三大战役 ④解放南京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0.1949年召开的政协会议的主要作用是

A.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制定了“临时宪法”

C.确立了各党派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D.完成了建立新中国各项准备 81.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主要表现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C.全国政协成立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8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主要表明

A.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密切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C.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根本利益一致 D.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有强烈的信任感

84.以下哪次会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A.中共“十五大” B.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六大” D.十三届四中全会

85.中国进入法治化社会新时期的标志是

A.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B.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C.1982年宪法的颁布

D.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的颁布

86.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B.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C.健全国家权力的监督系统 D.反映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87.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方法„„”下列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物 D.欢迎台湾各界为统一献策献计

88.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给我们提供的历史经验最关键的是

A.港澳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必然发生变化B党和政府有能力洗雪清朝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

C.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89.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后者允许保留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90.1995年江提出了推进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但仍未放弃使用武力。这说明 A.和平为主,武力为辅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都不赞成台湾独立

C.中国统一是我国的内政,也不排除同第三国合作 D不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保证

91.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新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B.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92.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支持东欧国家的反共势力,阻止共产党掌权

C.组织北约,增强与苏联抗争的实力D.在遏止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武力

93.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德国的分裂都是因为

A.民族矛盾尖锐 B.内战引起 C.联合国的干预 D.美苏对抗

94.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由此可以看出欧共体成立的最初动因是

A.加强内部联合发展经济 B.摆脱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 C.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 D.迫使美国改变对欧政策 95.欧共体成立的主要出发点是

A.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B.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96.战后日本经济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

A.挖掘国内资源,扩展海外市场 B.发展外向经济,实行对外开放 C.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 D.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97.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是因为欧洲共同体和日本

A.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 B.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C.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D.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98.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 A.使亚非拉国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B.完全改变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C.有力冲击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D.把联合国变成了第三世界的政治舞台

9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军事实力的均势趋势 B.各大国稳定的政局

C.发达的科技和教育无国界 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100.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101.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主要是针对

A.亚非各国内部的不团结 B.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

C.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所产生的矛盾 D.亚非各国由于各自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产生分歧

102.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里宣读的公告是A.基辛格访华的公告 B.尼克松总统将要访华的公告

C.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公报》

103.2002年3月6日,外交部长李肇星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就美国政府允许台湾所谓“国防部长”赴美“开会”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 ①践踏了《联合国宪章》②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 ③干涉了中国内政 ④改变了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4.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经双方努力又得到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B.中美矛盾已彻底解决 C.中美双方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 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正逐渐消失

105.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第一次参加亚非会议 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⑤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④③ C③②④①⑤ D②⑤①③④

106.当前中国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A.发展睦邻外交 B.争取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 C.建立国际新秩序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07.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主要表现有

A.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C.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08.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主要表现为

A.不结盟政策 B.对外开放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

109.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①政局稳定程度 ②经济实力 ③科学技术 ④军事实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10.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111.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出现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②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③“北约”原有的防御色彩尽失,已成为美国新炮舰政策的工具 ④“科索沃战争”实际上是“北约”实施21世纪战略新概念的试验场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2. 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

A.恐怖主义 B.霸权主义 C.社会主义 D.强权政治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二)

1.我国人民在饮食习惯方面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 A.地域的差异 B.民族种类不同 C.每个人身体状况决定的 D.统治阶级推崇所导致

2.战国以后,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小农经济

3.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个体小农经济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4.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制农具和牛耕在生产中的使用

C.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 D.部分奴隶主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5.在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没能起到作用的是 A.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B.初税亩的实行 C.商鞅变法 D.地主的土地兼并

6.下列对地主土地兼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C.是封建社会的偶然现象,封建统治者通过均田制加以克服 D.兼并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7.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珐琅彩 ②五彩瓷 ③青花瓷 ④白瓷 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⑤③④①② D.⑤②③④①

8.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 B.西汉时中国获得“丝国”美誉 C.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D.私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10.两宋商业的发达表现在 ①城市中市坊界限被打破 ②商业活动没有时间限制 ③商品种类增多 ④海外贸易频繁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1.第一次提出并推行重农抑商的时代 A.战国 B.西汉 C.中唐 D.明清

12.明清时期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造成货币制度的变化 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C.促进了城镇集市的发展 D.促成了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13.清王朝的抑商与禁海政策对近代中国的最大影响是 A.造成了近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 B.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C.阻碍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D.阻碍了中国海外贸易利润 14、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有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5.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因为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C.证明了地圆学说 D.欧洲人开始了殖民掠夺

16.17世纪,英国实力增强后,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争,主要目的是 A.为了夺取贸易优势和更多的殖民地 B.为了打击竞争对手

C.为显示自己强大的海军实力 D.为了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 17.欧洲历史学家认为“西方殖民者到世界各地建立联系,开拓殖民地,同时又传播了资本主义的文明”,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②客观上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③给殖民地带来无穷的灾难 ④使东方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8.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因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B.英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C.经济发展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D.英国人口、资本流动自由 19.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下列哪些因素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①商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 ②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③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 ④世界市场的正式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21.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是在那一条约中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22.《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丝茶的质量提高 B.中国丝茶生产的迅速发展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崩溃 23.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贸易并没有增加多少,根本原因是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B.中国人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D.列强获得的侵略权益太少 24.洋务运动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

A.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批近代科学技术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D.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25.从生产力发展的观点看,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近代”认识应是 A.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 C.由商人、资本家出资兴办 D.以利润为生产目的 26.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其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利润小,民族资本家不愿投资 D.民族资本家经济实力弱,无力发展钢铁业

27.造成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①列强利用他们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中国取得的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清政府征收高昂厘金,各级官吏敲诈勒索,增加企业产品成本 ③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④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方便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9.鸦片战争后,服饰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官定服饰变革B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 C.官定服饰变革——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D官定服饰变革——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

30.“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私自修筑的凇沪铁路 B.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C.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D.沪宁铁路 32.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带给中国社会的变化中,最能反映历史潮流的是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3.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 B.把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C.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D.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进攻 34.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A.破坏了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B.有利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 C.恢复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D.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35.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B.使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结果 D.后来成为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

36.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改变经济体制 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37.二战后苏联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也存在不少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B.赫鲁晓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体制改革

C.勃涅日列夫执政后期改革陷于停滞 D.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8.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 A.各种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人本国市场 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 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39.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40.胡佛在《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说:“这简直是法西斯。”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的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发展的原因有

①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盛行

③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 ④各国进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调整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实质是

A.实行国有化 B.变革经济体制 C.调整生产关系 D.制定经济计划

43.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有

①实行国有化 ②制定经济计划 ③扩大政府开支 ④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 ⑤政府直接采购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44.下列关于“人民资本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 B.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 C.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D.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45.“经营者革命”的含义是指

A.企业经营者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B.企业所有者加强对企业的控制力 C.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D.企业大量印发小额股票,让更多的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46.“经营者革命”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关系的变化 ②科技含量的增加 ③生产过程的复杂 ④企业类型的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47.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基金的组成部分有

①个人缴纳 ②社会募捐 ③企业缴纳 ④国家补贴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

48.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 A.推行国有化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制定经济计划 D.加大科技投入

49.1973年,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账”现象。这主要表明了

A.资本主义制度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B.资本主义制度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尖锐 D.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已经削弱

50.“一五”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

C.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5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

经济轨道

C.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5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A.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53.下列对1956年中国社会重大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性

变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54.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主要在于

A.过分强调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B.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盲目制定生产的“高指标” D.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导致国民经济比较失调

55.“大跃进”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危害,主要因为它

A.导致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B.打破了国家财政收支的平衡 C.毁坏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 D.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56.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党对

建设社会主义的

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

律 ④完全符号

中国的国情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57.下列有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 B.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 D.首先是从城市而后是到农村进行体制改革

5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行,根本原因是

A.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B.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C.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 D.适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 59.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60.“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提出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中 B.中共十二大报告中 C.中共十四大报告中 D.中共十五大报告中 6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解放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企业的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B.引进外资,加快发展步伐 C.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63.下列对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港口 B.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C.是著名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 D.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6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65.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海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内地各省会城市的开放 66.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②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③总体上

符合我国的根

本长远利益 ④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⑤中国的压力和挑战消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7.下列对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必将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B.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C.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结果 D.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8.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 ②生活时尚变化,居住条件改善 ③人们日益讲究穿戴 ④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9.1995年以后,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下列属于互联网影响的是

①超越时空界限传递信息②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③加快了生活节奏④引起价值观的多样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0.中国时尚生活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

A.经济的腾飞 B.可以“和平演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外来语言的影响 ②社会风气的变化 ③港台语言和地方方言的影响 ④新事物的层出不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2.关于目前我国生活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已经完全进入工业化时代 B.我国目前已经完全进入信息化时代

C.中国逐步由工业化目标向信息化迈进 D.中国仍然处于落后的农业国的状况

73.大危机和二战在经济上留给世人的深刻反思主要是

A.建立稳定世界经济秩序的有效机制 B.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C.拥护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D.要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74.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①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②德、意、日等战败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三流国 ③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 ④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外汇黄金储备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5.美国之所以能够确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根本原因是 A.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欧洲失去了近几百年来世界中心的地位

C.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绝对优势 D.美国的经济实力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7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基金是 A.由美国单独认缴资金 B.由资本主义国家认缴资金 C.由成员国认缴资金 D.由西欧国家认缴资金

77.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 1960—1965年为7.9%, 1965—1970年为11%。据此可知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78.关贸总协定的主要目的是①削减关税②消除贸易壁垒③实现贸易自由化④实现经济全球化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0.欧共体成立的背景是 ①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 ②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③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使欧洲人民意识到欧洲联合与合作的必要性 ④欧洲关税同盟的建立推动了欧共体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欧洲共同体中起主导性作用的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联盟

82.《罗马条约》签署后,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措施是 A.实现共同市场和共同经济政策 B.建立统一大市场 C.建立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 D.统一货币

83.被认为是“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的是 A.《罗马条约》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C.欧盟正式成立 D.欧元正式启用

84.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三项基本原则不包括

A.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 B.共同体优先

C.建立共同农业基金 D.实现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85.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86.1998年9月3日凌晨,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欧洲统一货币。”这表明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②有利于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发展 ④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87.欧洲一体化 ①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 ②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 ③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④改变了世界格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88.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A.法、德会联合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B.煤钢联营有利于协调法、德两国的矛盾,避免战争的爆发 C.法、德之间以后永远不会发生战争 D.法、德之间存在的历史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89.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背景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摆脱超级大国控制,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B.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为自身发展创造机会

C.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D.经济上形成互补,促进了三国经济发展

90.美国倡议建立北美区域经济组织的最重要原因是

A.欧亚的经济区域化对美国构成了严峻挑战 B.为了扩大出口市场 C.便于利用墨西哥的资源和劳动力 D.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91.下列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美加墨三国组成 B.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区域集团组织 C.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 D.美加墨三国之间只是构成了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92.亚太经合组织区别与其他经济区域集团的最显著特征是

A.有利于组织内各国合作与经济交流 B.形成了统一的关税同盟 C.形成统一的农业政策和货币政策 D.形成APEC方式 93.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94.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A.加强国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95.对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格局 B.打断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D.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96.在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其根本推动力是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世界市场的扩大

97.当今经济全球化表现为 ①国际贸易额的增加 ②世界市场的扩大 ③国际分

工成熟 ④跨国公司的增加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8.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在全球新一轮的扩张 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

B.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D.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99.确保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

A.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B.消除世界的贫富差距 C.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 D.共同解决生态危机

100.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出现说明了 ①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加深 ②经济危机的波及范围和破坏程度加大 ③东南亚经济自身存在一定的一弊端 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三)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实质上反映了

A.统治阶级的利益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 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3.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

A.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 C.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 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4.下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成就中,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5.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

A.政治思想的贡献 B.伦理道德的贡献 C.哲学思想的贡献 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

6.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②④ B 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7.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

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 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

8.(2004•上海•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9.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

A.“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10.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于西汉武帝时期,下列与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有关的社会背景是A.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加强 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D.佛教冲击了我国的传

统文化

11.隋唐儒学大师面对儒家思想受到佛、道两教冲击的态度是

A.放弃儒家思想 B.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 C.创造一种儒家新思想 D.对儒、佛、道三教平等对待 12.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13.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源

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 D.主张心外无理

14.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A.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 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C.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 D.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15.下列关于春秋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 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增强

C.后代儒学发展是以继承前代为前提的 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道德等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

16.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17.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8.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19.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成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20.下列科技成绩中,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发明地动仪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

21.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B.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C.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 D.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

22.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没有走向近代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 23.文字发明的最大意义是

A.丰富了人类文化 B.使人类文化得以传播交流 C.新创了一种艺术形式 D.其过程具有神秘色彩 24.篆刻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是在

A.秦汉之前 B.宋元之后 C.明代中叶以后 D.清代 25.下列有关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宋代书法出现苏、黄、米、蔡四大家 ②魏晋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③秦篆汉隶大多是实用性文字 ④唐代开始出现法度规范的楷书

A.①②③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 D.①④③ 26.“世上疮痍,诗中哲理;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是称颂 A.屈原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27.下列关于元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散曲又称“长短句” B.元时,汉族文人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C.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 D.元曲在宋代广为流行 2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A.诗 B.赋 C.词 D.散曲 29.明清时期的小说多以反封建统治为题材,这反映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 C.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30.鲁迅先生说“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的小说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三言”、“两拍” D.《儒林外史》

31.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 A.长安、东京、大都、北京的繁荣 B.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32.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

33.古希腊哲学产生的标志是

A.用宗教解释自然现象 B.开始用人的观点解释自然现象 C.开始用人的观点解释社会人生 D.强调人的价值、作用 34.智者学派研究的主题是

A.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B.研究事物客观的本质 C.研究“神的本质” D.研究人类社会

35.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最早提出普遍性问题并试图给予超越传统神话传说的解释 B.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C.适应民主政治和社会需求而出现的 D.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36.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兴趣 B.民主制度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C.他们认为对自然界的研究无益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D.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37.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 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③都反对宗教信仰 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8.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它没有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B.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C.它没有把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D.它仅仅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39.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的作品题材大多来自《圣经》,说明了

A.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 B.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

C.他们不反对天主教会 D.新兴的阶级不愿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

40.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其思想核心是 A.追求人的快乐是人的权利及社会发展动因 B.讴歌爱情与美好生活是人类的最高情感

C.人有征服自然、建立公正社会的自由权利

D.倡导人文价值观,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 41.14、15世纪,天主教会遭到很多人反对的根本原因是

A.天主教会的腐败 B.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 C.进步人士认识的提高 D.各国王权的软弱 42.宗教改革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

A.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是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 D.造成天主教会的分裂 43.下列关于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是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 B.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

C.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下发动的反对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运动 D.宗教改革是天主教会内部不同教派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44.马克思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45.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46.康德是近代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是因为①提出理性批判哲学②最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③开始了自然哲学的研究④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7.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资产阶级文艺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B.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的产生与自然科学无直接关系 C.前者反对天主教会神学思想,后者反对封建专制 D.前者遍及西欧各国,后者仅限于法国

48.伽利略被认为是真正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开启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推翻了天主教会的旧的宇宙观 C.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D.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49.达尔文进化论使人们不再把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主要原因是达尔文进化论

A.是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 B.说明了生物物种是由简单的物种发展演化而来的

C.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 D.改变了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50.首先将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业的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51.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合成化工技术出现 D.新通信手段的发明 52.“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53.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百科全书是 A.《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B.《西风颂》 C.《唐璜》 D.《人间喜剧》

54.下列关于《人间喜剧》的表述正确是

A.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B.使巴尔扎克一夜醒来成了“诗坛上拿破仑”

C.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D.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戏剧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55.“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这是对哪位作者的什么作品的评价?

A雨果、《悲惨世界》B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C海涅、《等待戈多》D贝克特、《等待戈多》

56.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

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A.古典主义文学 B.启蒙运动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 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57.贝多芬在音乐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对交响乐的发展和创新 B.有声音的响度和色彩,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

C.确立了印象派音乐的地位 D.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谱写各式各样、风格独特的乐曲

58.有“音乐之都”美誉的首都是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奥地利的维也纳 D.匈牙利的布达佩斯

59.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A.“交响乐之父”——海顿 B.“音乐天才”——莫扎特 C.“乐圣”——贝多芬 D.“现代绘画之父”——毕加索 60.受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的画派是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61.电影和影视被称为“年轻的艺术”,电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19世纪末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B.许多科学家的不断努力 C.人类新的精神需要 D.商业利益的驱动 62.被萧伯纳称为“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的天才”的是

A.美国的格里菲斯 B.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C.英国的贝尔德 D.美国的卓别林

63.“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才是艺术”,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电影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 B.电影具有浓厚的商业性质 C.电影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D.电影受社会风气和大众时尚的影响

64.《新闻联播》是许多观众必看的节目,其所属功能是

A.传播资讯的功能 B.娱乐功能 C.展示艺术品的功能 D.直接购物功能

65.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观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了“沙发土豆”,说明 A.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 B.电视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C.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D.电视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

66.影视艺术能介入和参与的活动有 ①国家的重大活动 ②社交礼仪 ③媒体宣传 ④商业营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7.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翻译了外国书籍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68.“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①开始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9.“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A.反对学习西方 B.为变法作解释 C.宣传中体西用 D.维护中华文化

70.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要”的思想解释教为全面的是 A把传统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71.19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包括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师夷长技以自强”③“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④“ 与外人商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73.维新派与顽固派展开了的思想论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A.封建地主阶级不同派别的论战 B.封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论战

C.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论战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论战 74.新文化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A.宣传西方的自由平等和进化论思想 B.抨击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

C.实行民主政治 D.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75.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实质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76.新文化运动时期树起“打倒孔家店”的旗号,实质是针对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 C.民众的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意识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 77.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旧文化,应予以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 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

78.陈独秀《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表明陈独秀 ①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②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③完全否定儒家思想 ④代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9.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因为 ①空前打击专制主义 ②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0.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B.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C.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D.由俄国传入中国 81.五四运动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战胜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根本原因是 A.李大钊等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而斗争 B.中国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D.五四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82.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就其实质而言是

A.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B.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C.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学术交流 D.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83.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要求 A.民主和科学 B.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彻底废除旧制度 D.发扬新思想,弘扬新文化 84.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行了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B.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85.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 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 C.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 D.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 86.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87.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的产生。因为这些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

A.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革命态度 B.农民问题和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

88.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其现实条件是

A.毛泽东成为党的领导集体的核心 B.中共开始独立解决路线方针问题

C.延安整风运动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 D.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更加丰富

89.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有了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②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的分析 ③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问题的论断 ④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大分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90.我国近代以来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真理标准大讨论

9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其基本特征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行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9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

C.十二大和十五大 D.十三大和十四大 93.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是

A.改革开放 B.“南方谈话”C.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实现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5.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国际背景是

A.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B.改革开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D.共产党内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 9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哪项是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的?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改变利益 D.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97.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①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 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 ④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8.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经典物理学不够完善 B.经典物理学自身的局限性

C.物理学出现一系列新发现 D.经典物理学仅能解释地球上的物理现象 99.现代物理学的两在支柱是 ①光子论 ②相对论 ③量子论 ④原子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0.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有 ①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世界 ②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③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④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均获诺贝尔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1.因特网的诞生使 ①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②交往更加方便 ③遗传工程迅速发展 ④地球变得更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国际互联网问世的时间和国际网络年分别是

A.1969年、1996年 B.1968年、1979年 C.1969年、1995年 D.1968年、1999年

103.现代高科技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扩充了人们的信息量 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变化 ③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冲击传统观念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4.知识经济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其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是其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③人类对工业化进程所造成的弊端的反思 ④“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军事需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05.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A.“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 B.籼型杂交水稻 C.核武器研制成功 D.“银河—I”型机问世 106.在国际上被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是

A.原子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载人航天 D.杂交水稻 107.我国“863计划”名称的由来是

A.3位科学家倡议、86位科学家签名 B.以几位科学家联名上书时间命名

C.3项主题项目、86项分支项目 D.8个技术领域、6个主题项目、3个计划

108.号称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第二个光辉里程碑的是

A.“两弹一星”的研发 B.杂交水稻的创制

C.“银河-Ⅲ”计算机的研制 D.“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1、据《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出现“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是因为 ( ) A、没有遵循宗法制原则 B、分封制遭到破坏 C、礼乐崩坏 D、损害了诸侯国的利益 2、“观中国古代历史,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争夺中,皇权逐渐占据了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中枢权力的核心。”下列史实中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②隋唐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长官④明朝废除丞相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右图是1930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汉代烽燧遗址 中出土的汉代木简。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 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 “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小篆 D、木简仍是重要的书写载体 4、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所反应现象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5、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 ( ) A、家庭手工业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 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 C、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 D、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6、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 B、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C、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7、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什么思想(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8、梁启超说:“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十八省之民尤不知痛痒„„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见惊起。”惊起民众的事件应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9、称谓的变化能反映历史的变迁。“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民国之初的这种变化是由于( ) ① 西方思想的影响 ②封建制度的结束 ③五四运动的洗礼 ④民国政府的提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力。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

①“中体西用” ② 维新变法 ③ 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了他 ( )

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要求由哲学家管理国家 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主张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13、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共同点的是( ) A、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 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C、体现人文精神 D、抨击封建制度

14、关于下面经济结构图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图1所示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2所示经济结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图3所示经济结构是当今世界正在形成的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15、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二者异同点的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

A、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C、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地方权力的分配 D、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16、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C、分别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分别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潮的标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过渡时期的政治建设成就

17、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新中国建国后农村的四次生产关系调整中,涉及所有制性质变更的有(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9、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

20、就美苏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结论让同学们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 )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德国和朝鲜的分裂 C、世界一直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D、东欧剧变

21、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图1到图2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

A、苏联解体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C、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D、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22、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与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 )

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③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④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塞浦路斯、马耳他10国正式加入欧盟,被撕成两半的欧洲终于“破镜重圆”。材料反映了 ( )

A、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相互对抗 D、意识形态的差异消失 24、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据此分析下图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

A、夸张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B、叛逆和反传统的精神危机 C、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D、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的追求

25、英文“电视”一词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n(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电视节目“打破了国家间的界限,实现了全球性的传播”出现的条件是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目 答案

A B D D A D A C C B A C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B

D

A

C

B

D

B

A

A

B

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