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课堂手机行为的调查报告
前言
早些年,手机还不普及,一个班的大学生可能有手机的没几个,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继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并在大学生中普及开来,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人手一部手机,也方便和家里联系。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介,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应用。手机自身的功能作用是不用质疑的,但是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成为一种普片现象,这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冲击,而且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个性心理等方面也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一 调查目的
针对大学生课堂使用使用手机现象普遍,所以要查找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频繁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 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
对象 :广大大学生
三 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网上调查问卷和校园内随机寻找调查对象的方式。网上一共发了30份的问卷,回收率100%,校园内随机调查了10人。
四 调查时间
2014年9月10日到9月20日,历时10天
五 调查内容
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上课玩手机对自己和他人听课产生影响以及老师对课堂内学生玩手机的态度和学校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管理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想的措施等等。
六 调查结果及分析
从数据上看有四成的学生认为手机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当重要,这个毋庸置疑,而在随后的调查中显示,有近六成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课堂上打发时间最常做的就是使用手机。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呢?这里面有主观原因,当然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原因来看,一个是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里,信息更新较快,,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信息压力,它促使着人们不断地寻求信息,大学生更是不例外。各种新闻琐事,手机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广的范围在人群中传播,在第一时间抓住了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手机的这一特性,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求,因而能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还有就是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现在很多学校都出现了手机成瘾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小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炫耀,以满足其虚荣心。这就容易感染周围的人,使周围的人为了某些需要去模仿他们,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最后造成了很多学生沉溺于手机所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中,无心听课。课堂上玩手机其实也投
射出很大一部分同学性格比较孤僻、人际关系不融洽甚至不合群,具有封闭心理,缺乏自信心,而手机就成为了他们的一个心灵港湾。
当然,客观原因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才从紧张的高中时期升入相对比较宽松的大学环境,没有了像高中一样的明确的目标也没有老师的高度关注。加上才来到大学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恐惧。没有很好的知心朋友也不方便和家长反应来排遣心中的困惑,而手机这个时候就扮演了一个朋友的角色,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发短信、写微博、QQ空间留言等去了解朋友的现状和情况,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作用,减少了人际交往贫乏的恐惧。大学和小学、初中、高中相比,就学生而言要求学生有更高的自觉性、自我调控意识以及自学能力,就老师而言,大学老师很少像其他阶段的老师一样会去慢慢了解每一个学生,也不会很仔细入微的去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因为大学老师更多的时候是把大学生定位在成年人的位置上,希望大学生可以独立、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使他们的潜力有很好的发展。就教学思想和风格而言,大学的气氛更开放也更松散,不会要求所有的学生千篇一律,每个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学分后可以去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根据自己的专业去做进一步的深究,但是有些学生根本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由于学校条件的局限性很难调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去,或者是没有很深的了解的时候是喜欢本专业的,最后由于其他原因而又不喜欢了。导致厌学,不喜欢上课,介于家长、老师课堂纪律的约束不得不来上课,上课听不见去就自然而然的玩手机了。而我们接下来的调查中显示,老师讲课没有吸引力,课堂索然无味是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最
主要原因,不是有一句调侃的话是这么说的吗,老师的讲课质量决定了这个月的流量。有学生反映,听老师上课念PPT,还不如上网打发时间。60分万岁,考试只要能通过就行了,成绩好对找工作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这种想法在大学生中很普遍,除非是那些想考研的同学。其实大部分的同学都知道上课玩手机弊大于利,会影响学习,但是在调查中,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频率仍非常高。这说明学生的意识与行为并没有达到一致。
.
七 改善措施
一 规范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行为
学校为实现教学秩序的有序性、教学效果的成效性,
可制定相关规
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大学生课堂上手机的使用。尽可能避免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教学质量。 管理部门可采取强制要求与倡议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任课教师 对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不良现象予以制止或教育,在教室、食堂等人员集中的海报栏开展“不将手机带人课堂”、 “我们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等倡议活动。净化课堂教学风气,提高教学质量。
二 正确引导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行为
育“宜疏不宜堵”131,关键还是要整体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 对手机这一现代通信工具在大学生市场的发展,有必要正确地加以认识,才能有利于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仅用没收、禁用等方式来处理,显得过于简单。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涌人校园,如何对 待它们是学校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完全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很难做到倒不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正确对待手机在校园中的出现。
三.积极提倡教师改变原有观念及态度
老师应该增加其上课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上课。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兴趣度,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大学老师还应对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劝阻,要
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减少学生课上使用手机的现象。
四.丰富大学生课堂上的内容及课余文化生活
高校应注重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例如课堂上教师授课内容精彩丰富形式多变,不单凋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课质量提升,把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到正确的方向。在课后组织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感受大学生活,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道德意识教育。高校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活动。例如,设立关手机日、倡导文明使用手机论坛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好习惯,进而保证
在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
五.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积极倡导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的理念。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面对手机产生的负丽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在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倡导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的理念,是出于当代大学生特定成长背景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自我需求的需要。
制作人:杨波 虞巍 武彦宏 朱亚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