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第7卷・第3期 职业时空 CARE职教论坛ER HORIZON e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李慧英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 l 3) 摘要: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 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逐步 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 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这标志着校企合作培养 学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f.-j题分析 模式已经正式铺开并步入实施阶段,校企合作是当 前职业教育的方向性所在。本文根据 道路与桥梁 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研究》课题团队成 进入2 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 员近一年来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资 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乏的局面越来越严重。因 料,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面临的 此,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 问题及其原因。 寄予厚望,希望职业教育能在我国新一轮经济腾飞 一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2006年3月,教育部 印发了 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 意见 ,要求各职业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 收稿13期:20l I一02—06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 问题 我国各高职院校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李慧英(1972),女,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学硕上,主要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职业教育教学 工作。 5.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相关法律保障问题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教育的新生事物,它的 5.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生产性实训的适应性问题 现有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适应传统的理论教 建设与管理涉及许多问题,必须建立起足够的法律 学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远离生产一线,脱离生产 与制度保障。 实践,特别是一大批高等院校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 (1)安全管理与责任问题。生产安全是生产管理 任教的大学生,更是缺乏起码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素 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机械加工等有一定安全风险的 质,极不适应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改革,教学团队建  生产环境,如何建立学生的安全保障与事故处理制 设缺乏实效。度,是保障学生权益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持续发 展的重要条件。 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建立功能强大、岗 位适应、保证实效的实训基地建设为保证。校内生产  (2)财税政策支持问题。对于企业支持职业教育, 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创新中理念创新、法律规定有一些政策性优惠。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 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核心领 教育的新生事物,还应该有一些明确的税费优惠。 域,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刻地实践探索和理论  (5)学生经济权益保障问题。校内生产性实训因 研究。为有生产性特点,多数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必须 参考文献: 给予学生适度的报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 [1]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 制度保障,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校内 若干意见(教高[2006]1 6号).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持续发展。 4.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与数量问题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 1 4号). 每所高职院校专业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每 个专业的专业技能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可能每个 [5] 毛颖善.高职实-/j rI基地建设:多元投资与创新机制[J]. 专业都建一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应以 职业技术教育,2007,(1). 主干专业为核心,科学规划、建设辐射整个专业群的 [4] 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才能取得更大的资源效益。 研究,2008,(2). .27. ◇职教CAREER HORI硎 职业时空 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也涌现出许多与当地发展 都较为强烈,往往使得学校为了解决学生就业而盲 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 目地与企业开展合作,对企业的品质不加评估;而企 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政府 业为了吸纳廉价劳动力或出于其他利益目的,以“学 制度保障的欠缺,从而导致在功利性目标驱动下,校 校必须为企业提供多少劳动力”为条件答应与学校 企合作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 合作。在这种合作情况下,校企双方的合作往往比较 几个方面: 仓促,学校极易将“劣单”企业引入学校,而企业也 1.校企合作欠缺动力驱劝和制度保障,企业参 不会真正开展学校所需要的合作项目,学校往往在 与积极性不高 得到经验教训后不得不提前终止合作关系,导致“一 我国高职教育目前在校企合作上,既欠缺国家 次性合作”现象突出。而在与优质企业的合作中,由 出台的相配套的法规体系等制度保障,也欠缺地方 政府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所制定并实施的鼓励企业 参与校企合作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企业参与校企 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带有明显 的功利色彩,与学校是否合作均会放在“是否能给企 业带来利润”这一标准下决策,如果与校方的合作无 法为其实现“赢利”的目的时,校企合作无疑就会面 对“校方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 2.校企合作形式化 我们观察到大量以下现象:有些职业院校籽校 企合作工作停留在学校与企业的协议书上,认为协 议一旦签订,就有了向上交待、向各种教育教学检查 组交差的资料;有些职业院校对产教结合工作认识 十分肤浅,仅将其工作理解为请由企业专家组成的 专业指导委员会代表来学校进行专业咨询讲课。 3.校企合作层次定位低 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经 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生存、竞 争和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层 次不高、定位不准,仍有待改善和深化。大部分院 校合作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处于初期阶段,停留在推 荐毕业生就业的合作层次。一些院校为了和企业建 立联系,甚至中断教学计划,将学生送往企业进行 简单技能的生产,为繁忙的企业创造利润。在此期 间,学校和企业一般不配备教师进行指导,学生进 行的是简单重复的工作,系统学习得不到保证,简 单的合作使得学生变成了低层次的打工仔。这种校 企合作模式往往没有严格的教育培养计划,更没有 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忽视了教育体 系的建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具备单一技能,不具 备完善的职业能力,没有发展后劲,更不可能有创 新能力。 4.校企合作稳定性较差 校企双方在合作之初,往往较为热情与冲动。尤 其在双方功利性目标驱动下,校企双方的合作意愿 ・28・ 于缺乏再续合作,也使得已有的合作成果得不到巩 固和加强。 二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面临困境的原因 分析 1.制度和法律保障措施不力 虽然校企合作备受政府、院校、企业、学生、家 长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关注,已经成为评价院校和培 训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至今仍没有形成完备的 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支持。我国的 职业教育法 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承 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包括免费接收职业学校实习 生,但就校企合作并未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条例, 并未从法律层面上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 必要的监督和约束,缺乏具体指引和鼓励行业企业 参与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具体化 的引导及约束机制。这些都使得合作的层面较低, 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较差,合作的效能得不到充 分发挥。 2.政府的主导与支撑作用缺失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培养 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国家的尖端制造 业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也有着重要意义,受到了发 达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早在l 962年就成立了 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和合作教育协会负责协调全美 l 000多所院校的合作教育工作。l 994年克林顿政府 通过的从学校到职场机会法案更是把美国企业与学 校之间的合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各州政 府建立“从学校到职场机会”教育体系,同时联邦政 府拨出专项资金用以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 目前,我国的校企结合仍然带有明显的自发性、 民间性,缺乏足够的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缺乏统筹 规划、统一布局。目前,各级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的协 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 第7卷・第3期 职业时空 CAR职擞论坛ZON EER HORIo 工学结合”,造成很多合作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 情不高。这个时候如果政府,具体来说就是职业院校 位、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支持,校企合作主要靠关 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民营)企业的主管部门 系和信誉建立、维系,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难 能够出面做“中介”,把职业教育和中小企业对接作 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同时,由于存在征地、资金 为政府的一项工作,那么双方合作的成功率就会大 短缺、基本建设、设备采购、运行机制等一系列困难 大提高。 和问题,缺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部分地区 虽已开始启动区域共享的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建设, 但进展缓慢。 3.对校企合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三、建 议 校企之间的成功合作既能为高职提高办学能力, 又能为企业培养大批既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又了解企 目前,无论政府、行业(企业),还是院校本身, 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一方面院校偏重利益, 更多地考虑校内教职工的收入问题,总想从企业方 面得到些什么。学校既不愿意及时调整其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及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也不愿意投入大量 的人力、精力和财力,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企 业利益考虑,致使校企合作难以深入下去。另一方 面,很多企业缺乏对校企合作的战略思考和实践经 验。企业过分强调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自身 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是院 校的责任。还认为在当前人才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 下,企业自身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解决劳动力、技能 人才和技术、信息方面的问题,没有必要花费较大 成本与高职院校合作解决。以上认识的结果导致企 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校企 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院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 性投资”。另外,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很多地方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政府搭台,政府 唱戏”的表面形式上。 4.不重视与中小企业的合作 纵观美国校企合作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校企 合作最初发起的根本动因其实是为了解决当地企业 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因此地方企业参与的要求更 为迫切。随着社区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越来越突出,其与当地中小型企业合作、为当地经济 发展服务的特色也越来越明显。 但是,在我国要实现职业院校与中小企业的校 企合作,具体操作起来是有困难的,尤其是公办职业 院校。一方面他们与中小企业素无往来,如果不做市 场调查,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企业的人才需求;另一 方面,许多学校仍然套用过去安排生产实习的方式, 在寻找产学合作教育的合作对象时走不出国有大中 型企业的圈子,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希望把学生 安排在少数几个工作单位,就算有中小企业自己找 上门来,职业院校在没有转变观念之前也多数是热 业用人要求,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将为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笔者结合我 国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或许会对我 国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1.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应该通过立法把企业与学校之间 的合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应拨出专项资 金用以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政府应提供 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 及专项资金支持等政策来吸引企业加入校企合作。 2.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与企业各自属于不同的行业,校企之 间的合作很难像一般企业那样直接达成契约或股份 合作,而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如行业协会,在校企之间 搭建桥梁,通过协会之间的沟通,校企之间的合作就 会比较顺利。 5.重视与中小企业的合作 有句话说得好,“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因此合作 双方的层次、类型一定要相符。在国民经济快速发 展、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大型企业对人才的 需求层次很高,这些企业其实不是职业教育的主要 消费对象,而中小型企业所急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正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层次相符合,因此中小企 业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胡常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 明[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2] 刘存刚.美国校企合作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_J_.教育探索,2007,(8). [5] 彭新宇.湖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研宄[D].国 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4] 郭宗诚,张连峰.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 [5] 李芳.我国高职教育滞后原因及对策『J].考试周刊,2007, (20):1 8-1 9.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