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关系不大的是( )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 C.新型材料的合成 D.化肥的合理使用 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3.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C.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 B.甲烷用作燃料 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金刚石切割玻璃
5.化学实验课后,老师在课后总结时列举了一些同学的做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药品的气味 B.把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 C.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取用药液后的试剂瓶长时间未盖瓶塞 6.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 D.火药爆炸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验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收集氢气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称取氯化钠 C.读取液体体积 D.溶解氯化钠 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5g食盐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添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 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稀释浓硫酸 D.点燃酒精灯 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第1页 共4页
木条复燃
滴加液体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移开蒸发皿 读出液体的体积 A B C D
1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方法的归纳中,错误的是( ) A.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应先将试管均匀加热
C.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D.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水冲洗干净,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14.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二、填空题 15.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用 ;取用块状药品用 ;滴加少量液体用 。 16.使用滴管取液后,滴管应保持___________在上,不要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7.输氧是医疗抢救中的重要方法,输氧时要控制氧气的输出速率。下图装置应从 (填字母)导气管输入氧气,通过观察水中 冒出的速度即可知道氧气的输出速率。
三、实验题
18.为了比较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同学向盛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如下图A所示),他接下来所做的对比实验应选 (填B或C),理由是进行对比实验要控制变量,应该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第2页 共4页
19.小明和他的伙伴们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们的一项探究实验。 【研究课题】啤酒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用集气瓶收集2瓶从刚打开的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
【实验步骤】(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 。
(2)向另一瓶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 ,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20.小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在蜡烛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小明点燃一支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小明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食物、衣料、新型合成材料、化肥都和化学关系密切;“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是物理学研究范畴。 2.【答案】C
【解析】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3.【答案】C
【解析】雪糕熔化,木炭除去异味,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都是物理变化。铁锅生锈是化学变化。 4.【答案】B
【解析】A中人工降雨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水;C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D中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A、C、D都是物理性质决定用途。B中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5.【答案】C
【解析】正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是把瓶塞打开,用手在瓶口稍微扇一下,让少量气体飘到鼻孔;实验后的废液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取用药液后的试剂瓶要及时盖上瓶塞;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B、D都是错误的,故应选C。
第3页 共4页
6.【答案】C
【解析】蜡烛燃烧、花生霉变和火药爆炸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玻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答案】B
【解析】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引起失火,故A错;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故C错;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 8.【答案】B
【解析】用天平称量物质时,应将被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9.【答案】A
【解析】 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药品时,右盘先放置一定质量的砝码;砝码的质量固定不变,只能增减药品使天平平衡。若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应减少药品;若向右偏转,说明药品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应增加药品。所以A正确。 10.【答案】C
【解析】稀释浓硫酸要记住“酸入水”。 11.【答案】D
【解析】胶头滴管滴液时,应垂直位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倾斜或伸入试管内;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处;应用坩埚钳夹取蒸发皿,不能用手拿;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 12.【答案】C
【解析】使用量筒时,为了减少误差应选择合适的量程量取液体。 13.【答案】A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玻璃容器都可作反应容器,如量筒就不能作反应容器。 14.【答案】A
【解析】B中涉及蜡烛燃烧,C中涉及燃烧,D中涉及煅烧石灰石,均发生了化学变化。A中“铁杵磨成针”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15.【答案】药匙 镊子 胶头滴管
【解析】镊子取用块状药品;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胶头滴管取用少量的液体。 16. 【答案】橡胶胶帽(或胶头) 平放 倒置 17.【答案】A 气泡
【解析】氧气要“长管进短管出“ 18.【答案】C
【解析】B中集气瓶未盖玻璃片及进行振荡操作。 19.【答案】(1)氧气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答案】(1)小 (2)a 外焰
【解析】(1)石蜡浮在水面上,证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外焰中石蜡气体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更完全,温度更高,使处于外焰处的小木条先炭化变黑。
第4页 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