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训诂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1集解是萌芽于汉末,盛行于六朝的一种新的注释体式。如何晏的《论语集解》、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等。

1释义的方法,指的是探求词义的方法。前人习惯把它分成三类:声训、形训和义训。

2训诂体式,即训诂的体制和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类:随文释义的注疏和通释语义的专著。 1什么是训诂训诂学

训诂的本义是“解释古语”或“古语的解释”。最初所谓“诂”或“训诂”主要是指词、句的解释,后来其范围逐渐扩大,古书的各种解释(如“传”、“笺”、“章句”、“义疏”等)都可以包括在内;这就是说,用任何方式对古书上任何语言事实加以解释说明,都可以叫做“训诂”。 如《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毛传:“氓,民也;蚩蚩,敦厚之貌;布,币也。

训诂学就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通过对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法、条例,揭示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探索词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的实践。(一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著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另一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 2大传和小传

胡韫玉《古书校读法》:“《说文》:‘传,遽也。从人。专声。’chuo部:‘遽,传也。’„„传者,由此达彼,引申之,凡由此达彼者皆曰传。以言语递达者亦谓之传„„递达古今之言者亦谓之传。” “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集传之分

“大传”这个名称,从汉代的张生和欧阳生的《尚书大传》开始,所谓大传,就是大义的意思。 “小传”与“大传”相对而言,大概是“不贤识小”之意,是一种谦辞。 3章句和集解 后汉书·桓谭传》:“章句谓离章辨句,委曲支派也。”《汉书疏证》:“章句者,经师指括其文,敷畅其义,以相教授。”刘师培《国学发微》:“故传之体,乃疏通经文之字句者也;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传注一般比较简洁,章句则多烦琐,所以古代通人往往“羞为章句”(《文心雕龙·论说篇》)。 4传注笺疏

胡韫玉《古书校读法》:“《说文》:‘传,遽也。从人。专声。’chuo部:‘遽,传也。’„„传者,由此达彼,引申之,凡由此达彼者皆曰传。以言语递达者亦谓之传„„递达古今之言者亦谓之传。” “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集传之分 《说文》:“笺,表识书也。”注书叫做笺,从郑玄开始。他是在前人注释基础上进一步的注释。 《说文》:“注,灌也。”这是解释的本义。注书也叫做注,是后起的意义,其义是在经文之下进行注释,正如贾公彦所说:“注者,注义于经下,如水之注物也。”(《仪礼疏》) 《说文》:“疏,通也。”疏,即疏通、疏记之意。 5之言、之为言

这两个术语的作用是用一个音义相通的词来解释被解释的词,目的是说明被释词的语源,是声训术语。训释的双方无论意义是否相同,读音必定相同或相近,其作用有两个,一是用同源词进行直训,沟通两词之间的音义关系;二是说明假借,求取本字。例如:《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之为言借也。”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fei)甘棠,勿剪勿拜。”郑玄注:“拜之言拔也。”“拜”是假借字,“拔”是本字。 6谓之之谓

这组术语主要用来下定义,立界说。被解释的词一般是一种名物或制度,用以解释的词则是一个短语。,“之谓”,被解释词在前, “谓之”,被解释的词语都在解释词之后。例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被解释的词是“宫”和“室”) 《孟子·告子上》:“生之

谓性。”(被解释的词是“性”) 7读破 破读

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叫做“读破”,也称为“破读”或“易字”。“破读”和“易字”有时也用来改正形误的字。因此,前面所说的“读为”、“读曰”以及“当为”、“当作”之类,都可以称作“破读“或” “易字”。“读破”也有另一种意义,就是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例如“恶”字,作罪恶、丑恶解,原读为入声;引申为憎恶解,读去声;用作疑问词,读平声。这也叫做“读破”。 8浑言 析言 “浑言”又称“统言”或“通言”,就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训诂中常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对某词的解释所以不同的原因。如《说文·走部》:“走,趋也。”段注:“《释名》:‘徐行曰步,急行曰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之。许(慎)浑言不别也。” “浑言”,还可以称为“散言”或“散文”;“析言”也可以叫做“对言”或“对文”。“对言”就是相对而言。相对而言的文辞叫做“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叫做“散文”。“对文”和“散文”这两个名词唐代就有。如《诗大序》:“声成文谓之音。”正义:“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与音别,„„对文则别,散则可以通。”又《诗·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正义:“对文,则飞曰雌雄,走曰牝牡,散则可以相通。” 9当作或作

训诂中改正误字、误读,则常常说“某当为某”或“某当作某”。例如: 《礼记·昏义》:“为后服资衰”注:“资当为齐,声之误也。” 《礼记·缁衣》:“资冬祈寒。”注:“资当为至,齐鲁之语,声之误也。” 《诗·邶风·绿衣》笺:“绿当作祿„„字之误也。” 或作用于校勘文字异同。《礼记·聘义》:“温润而泽,仁也。”注:“润或作濡。”

10高邮二王 王念孙 王引之 11形训 声训 义训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具体地说,就是用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字来解释词义。形训就是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 义训并不借助于字形和字音,而是直接陈述语义。从解释词和被解释词的关系来看,这种训诂方法又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同义相训,反义相训,等 12辞和词

古代训诂中把虚词叫做“辞”或者“词”。东汉以后又叫做“语助”。例如:《诗经·周南·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毛传:“薄,辞也。”《说文·矢部》:“矣,语已词也。” 简答

 1举例说明形训和声训的理论依据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具体地说,就是用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字来解释词义。这是前代训诂学家常用的一种训诂方法。在有声语言中,语音和语义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语言形成之初,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没有必然性的,汉语中的字音与字义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 比如“人”读作ren ,“狗”读作gou ,这些都是社会约定的结果。关键在于“约定俗成”之后,语音与语义形成的实际关系就不再是任意性的了,它已经有严格的规定性。当一种语言形成之后,人们在创造新词时,必然利用原有的音义关系,迅速而大量地创造新词。就汉语来讲,人们总是通过联想,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有相同的或相近的语音形式表示一组关系密切、特点相似的新概念。如用“长江”的“江”表示一切江, 用表示自然界的风,表示某种通行于社会上的思想行为的风„„人们通过联想造词,引起词义的引申和发展。引申和发展的结果在语音方面有两种情况:一是语音不变,在一个词内增加新义项;一种是语音稍变,由一个词派生出另一个新词。同时还说明,词的发展总是以声音为纽带的。不论是词本身的词义系统或一组词组成的词族,都由语音这一纽带联系着,词与词之间、义项与义项之间不是一盘散

沙,而是有它的系统性的。抓住声音这一线索,就可以探求出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以及命名的由来、所属词族等。而就同义词族(同源词)来说,音同、音近或音转的词,意义往往相通。这就是声训(因声求义)的理论根据。 (1) 用声母训声子,例如:《尔雅·释言》:“讹,化也。”《释名·释形体》:“帽,冒也。” (2) 用声子释声母,例如:《释名·释形体》:“眉,媚也,有妩媚也。” (3) 用声母相同的字相训,例如:《尔雅·释言》:“葵,揆也。” 形训的理论依据

形训就是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之所以可以采取形训的方法解释词义,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形体与词的本义有直接关系。《说文解字》可以说是形训的专著,它对字形的解说多半是为了释义。例如:命:使也。从口令。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 2举例说明义训的类型

义训并不借助于字形和字音,而是直接陈述语义。从解释词和被解释词的关系来看,这种训诂方法又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同义相训 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同义词。例如:《尔雅·释言》:“增,益也。”有的是用一个词去解释几个或许多同义词。例如 《广雅·释诂》:“龄、齿、稔,年也。”有的是两个同义词互相训释,这在训诂学上叫做“互训”。例如:《说文·走部》:“走,趋也。”“趋,走也。” 2、反义相训,即以反义词互相解释。《尔雅》中就有几条: 徂,存也。(《释诂》乱,治也。(《释诂》 故,今也。(《释诂》)3、以狭义释广义,即以外延小的词语解释外延大的词语。 《礼记·乐记》注:“道谓仁义也,欲谓邪淫也。”4、以共名释别名,即指出某一事物的类属。《说文·木部》:“李,果也。”“橙,橘属。”5、设立界说,即给词所标志的事物下定义。《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 6、描写形象,即对词所标志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加以描写 。《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 3举例说明训诂的运用

训诂是一门用途非常广泛的学科。它不仅是专家之学,而且是一门有着广泛实用价值的学问。它的用途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用于阅读古书 我国的古书浩如烟海。要读懂古书,就要练好三个基本功。一、能够准确地理解词义 杜甫《秋兴》八首的第四首结句云:“故国平居有所思。”这“平居”二字,旧注没有注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注云:“平居,平昔所居。”谓此句为“心怀长安旧居。”这个注释,乍看起来,也说得过去,但是王依民《释“平居”》一文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平居”在此是时间副词,义为“平时”、“平常”。此句是言故国平常有所思,也就是时时想念故国之意。这样理解,与杜甫思念长安的感情非常相吻合。王依民还说:“释‘平居’为‘平昔所居’是望文生训,实为疏误。”首先,他从杜甫诗集中找到了两个证据:一是《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平居”与“晚节”相对偶,同为时间状语,若以“旧居”释之,则不可通。)以上例子中的“平居”一词,词义显然是“平常”、“平时”。二、能正确地分析章句 例如《文选·繁钦与魏文帝》云:凄入肝脾,哀感顽艳。”黄侃《文选评点》云:“‘哀感顽艳’与上俪句,言顽艳者皆为其哀音所感耳。尝见有人云:‘哀感顽艳四字兼而有之’。不知是何言语矣。”为什么黄侃如此理解?因为,他认识到“凄入肝脾,哀感顽艳”是对偶句,句法相同,都是主谓宾的结构。因此,他断定:“哀感顽艳”四个字并不是并列结构,而是顽者艳者都被哀音所感动的意思。 三、能够细心捉摸古人行文的体例 第二、用于整理古籍 整理古籍,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和辨伪,以便古为今用。第三,用于编撰辞书  4阅读古注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一、读注之前要反复阅读正文 读注之前,要反复阅读正文,这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主张。二、读注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古代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这必然要反映到古注之中,因而古注中也自有其精华和糟粕。三、读注要把注文和正文联系起来,参互对照

 5应该如何作住?怎样注意什么?

一、批判地继承前人传注的优良传统而不墨守成训

前人的传注传统和丰富的训诂资料,可以作为今天作注的主要借鉴,但因为旧注有很多不科学、不准确的地方,需要我们仔细分析,不能笼统照搬。在利用旧注时,还要注意一点,就是没有充分的论据,不要轻易的否定旧注,宁可暂且沿用。因为旧注离原文的写作年代毕竟近些,作注时可能有所承受,只是后来语言发展,古籍淹没,使我们不易理解。

二、科学地利用旧注和其他语言材料进行词义辨析 准确地辨明每个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义,是作注的基础。

三、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理解语言 作注注意的问题

1、不可自行改字 经过历代学者校勘,古书讹误现象很多已经得到补正。但是,要全部恢复古书的原貌,现在还不可能。如果没有经过科学的校勘,取得充分的证据,就不能依靠主观想象,对原文乱行改动。

2、针对读者对象,抓住重点,详略得当 作注时,应当弄清所作注的书属于哪一类书,读者属于哪一类人。如果属于普及读物,读者是初学者,注释就要详尽些,如果属于为专家阅读的古籍,就可以旁征博引,多所汇纂。但不管哪一种注释,容易使人误解的词语,一定要出注,即使这一词语很普通、很常见。

3、最好由源及流,分层注释 某一词语在句中用的是引申义,最好是先注出本义,再及引申义(句中含义),这样可以使读者更透彻的体会词义。

4、引文要准确,尽量不从别的书转引 引文要尽量做到采用原始资料,表明其出处,非不得已,不从他书转引

 6训诂学的发展可分哪几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我国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六个时期:先秦时期——萌芽期、两汉时期——兴盛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沿袭期、两宋时期——变革期、元明时期——衰落期、清代——复兴时期。  3《尔雅》在训诂学上的地位

它是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中最古老的一部书。《尔雅》是秦汉之际的人编成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词典,是一种分类的词典,共分19篇 从地位上看,《尔雅》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是它第一次把古今异言、方俗殊语以及各种名物加以全面研究、系统整理,汇成通释语义、粗具条理的汉语分类词典,使训诂学有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尔雅》还保存了汉语词语的很多古训,虽然这些古训主要是为了解经 ,但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先秦的其他作品  5《说文》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

《说文解字》 14篇,并叙一卷,共15卷,东汉许慎撰。许慎,字叔重,河南郾城县人。师事贾陆,博学经籍,当时人称赞他是“五经无双”。著名的经学大师马融也很推崇他。他的著作除了《说文》,还有《五经异义》10卷,《淮南子注》21卷,都已经亡失。从《说文解字》问世,到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出现,期间经历了将近1700年。虽然《说文》受到历代语言文字学者的重视,但是能够深入钻研、融会贯通其书、阐发其条例者,实在没几人。所以段注一出,便受到当时语言文字学者的称赞。当然,清代精通《说文》者不只段玉裁一人。还有桂馥、王筠、朱骏声三大家。其实当时的《说文》专家至少有几十个,可以说《说文》学盛极一时。  考证的步骤和结构

考证的步骤一般是:第一,指出考证对象,提出问题,说明进行考证的原因;第二,考求并列举文献资料;第三,论证(正面论证或驳论),得出结论。有的时候是先提出自己的看法即结论,然后考求并举出材料证据。先看一个考证的例子:《造舟于河》

1、 提出考证对象。考证对象是《左传·昭公元年》“造舟于河”(同时也是《诗经·大雅·大

明》“造舟为梁”,《尔雅·释水》“天子造舟”)的“造”的词义。孔颖达不知李巡、

孙炎、郭璞的“比舟”、“比船”就是以“比”训“造”,而是根据它的形符认为“造”是“至”义。王引之转引他父亲的意见,认为“造”是与“曹”同源的“比次”义。结构 一般的考证都由三部分组成:发疑、取证、释理1、发疑。发疑是产生词义考证的动因,考证的特点即是因疑而发,是有针对性的。(1)证实类考证多因语义不明、证据不足或论证不详而发疑。

顾炎武与乾嘉学派的兴起

清初的学术直接受到晚明复古学派的影响,他们以“复古”为旗号,提倡汉学,主张经世致用,弃虚务实使明代末期兴起的文字学、音韵学、校勘学、目录学等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训诂学的兴盛打下了基础并提供了工具条件。全国稳定之后,统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笼络人心,积极倡导儒学,鼓励整理古籍,同时设严刑、施酷法,禁止知识分子议论指责时政,致使大批学者潜心古籍,集历代训诂之大成,造就了盛况空前的清代训诂学,推动训诂学走向成熟。 开导清代学术风气、奠定清代学术基础的卓越学者,首推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他崇尚汉学的求实,反对宋明理学的空虚,为了经世致用,一生治学兼涉经史百家、音韵、训诂,著有《肇域志》、《日知录》、《音韵五书》等等,共四十余种四百多卷。

顾炎武治学力戒凿空虚浮,提倡实事求是,重博征,贵创新,求致用,“必古人之所未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治之。”由此开启了有清一代优良的治学风气。同时,他把考据学与经学、文学结合起来,通过正文字、审音声、明训诂来研究经史。特别重视古音学,主张以古音求古义,奠定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试论戴震的训诂成就以段玉裁王念孙为代表的乾嘉训诂学

时至乾嘉,清代学术发展到鼎盛。其中训诂学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以戴震为首的皖派。 戴震作为皖派的开山之祖,治学具有独特的风格。他认为学术有三类:义理之学、文章之学、考核之学。汉儒知考核而失义理,宋儒则只知义理而失考核。他主张把义理与考核结合起来,于是形成了既有创新精神,又能实事求是的清代考据学。戴震一生著述很多,涉及面也很广。与文字、音韵、训诂有关的主要有《转语二十章》、《尔雅文字考》、《屈原赋注》、《诗补传》、《方言疏证》、《毛郑诗考证》、《声韵考》、《孟子字义疏证》及《戴震文集》等。在音韵上创立了阴阳对转的理论,文字上提出了“四体二用”说,训诂上发展了形训的训诂思想。 段玉裁是戴震的高足弟子,著述丰富,《说文解字注》是其代表作,直接继承了戴震形、音、义互求的方法。能够突破字形的束缚,深入语言实际,更大规模地揭示词义系统的训诂学家是高邮人王念孙父子。王念孙也是戴震的学生,其治学方法得戴震真传又有所突破。

试论王念孙父子的训诂成就:《广雅书证》

《广雅疏证》23卷,(清)王念孙撰。王念孙,字怀祖,江苏高邮人。少年时期曾师从戴震,精通音韵、文字、训诂之学。他从乾隆52年(1787 年)起,至乾隆60年(1795年)止,前后用了将近9年的时间,写成《广雅疏证》。与此同时,他的儿子王引之,与他通力合作,并单独完成了第十卷的疏证工作。

《广雅疏证》是汉语训诂学史乃至整个语言学史上一部光辉著作,它对《广雅》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在疏证词语时,不但举例翔实,而且运用当时古音研究的成果,“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为古代汉语的研究作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概括起来约有以下五方面: 第一、发掘了一批语言史料;

第二、纠正了许多前代的错误解说;

第三、对词的词源意义作了一些有趣的探索; 第四、揭示了《广雅》的某些体例; 第五、校正了《广雅》的讹误。

其中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词义的疏通证明,把训诂原则和方法提示出来,解决了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 《广雅疏证》就象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一样,在学术史上,其价值远远超过原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