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29页例1,以及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里面的美。
【教学重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图片、纸盒剪刀等;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个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小朋友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
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
二年级下册教案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自由发言。 2.认识“轴对称图形”。
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 (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
教师小结: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如果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3.动手剪“轴对称图形”。
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的了吧。因为它们都是( 轴对称图形 )。
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有松树、飞机、爱心桃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折折看。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4.认识对称轴。
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虽然每个人剪出的图案不一样,但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有一条折痕)对,我们把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5.距离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显身手。(辨对称)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
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 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图形对折,看看左右两部分是否能完全重合。 2.找对称轴。(玩对称)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
谈话:生活中还有很多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这里有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辨认的?
出示第1题的图形,让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这里的五角星,乒乓球拍和飞机的图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都是
二年级下册教案
轴对称图形,你能指出他们的对称轴吗?(学生互相指一指,师指名上台指。)
谈话:我们接触最多的10个阿拉伯数字里也有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第2题的数字图,学生寻找。 交流汇报。
3.猜图形、画图形。(猜对称)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3题,连一连。
(1)说说下面的图案分别师从哪张图片对着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学生连线,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四、全课总结(赏对称)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可发现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这些图形将我们的生活装扮的这么美丽。
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只要你留心观察,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足迹。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第2课时 平移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例2以及练习七第4~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移现象,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教材第121页上的学具剪下来。
【教学过程】
二年级下册教案
一、感受平移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场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呢?(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游乐项目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示时,教师可示范。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都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码?(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移。
二、互动探究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举生活中的例子。
(1)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教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2)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 4.小结平移的本质:
二年级下册教案
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三、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 )移动( )格 4.练习:动手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来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四、课堂小结
谈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像滑滑梯、推拉窗户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下课后,走出教室,你们也可以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平移
平移: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
平移现象:观光梯、缆车、推拉窗、滑滑梯……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第3课时 旋转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教案
教材第31页例3,以及练习七第7~9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种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感知旋转现象,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像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呢?
判断: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呢?能不能举例呢?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小结:像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7题。
师:是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你们知道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吗?同学们先独立看看,再想一想。
学生独立看题,并判断、思考。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哪些是平移现象,而哪些又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旋转现象,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 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吗?
课件出示3个钟面图。
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15分)
二年级下册教案
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5分)
那么分针走到“10”的时候又是几分呢?(50分)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9题。
课件出示题目要求,小组合作,用圆片制作一个数字转盘。
两人一组游戏,每人各转两次,计算出两个数的乘积,比比谁的积大。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出示紫荆花图,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对旋转现象有了那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总结:旋转是在生活中不同与平移的另一种现象,他们的特点是围绕一个点转动。我们常见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旋转现象就是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的旋转,所以如果一个物体的旋转方向和钟表的指针方向一样,我们就说它是顺时针旋转,相反地,我们就叫做逆时针旋转。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旋转
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
旋转现象:电风扇,风车,拧水龙头,方向盘转动,转动的风车。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第4课时 剪一剪
【教学内容】
教材32页例4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4、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剪出各样图形。
二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准备】
彩纸数张,剪刀一把、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剪纸,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剪一剪。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做些什么。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有折痕)折边画出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画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吧。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对称图形回忆,有意识地对“画”的注意,为下面的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2、出示投影,看一看,一眼功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那么它成了什么样了?请大家说一说,怎样才能很快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 (1)小组讨论,组员每人那一张纸,边思考边折,然后把自己的方法说给伙伴听让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演示,集体汇报。 方法1: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孩。 方法2: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4: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
(2)试一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试一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收集出现不同的作品。评一评,议一议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及时帮学生订正。
(3)小结:看来要剪出两个完整的连续的小人,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请大家以后要注意这些问题。
3、巩固体验,请同学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再剪一次。
学生再活动一次,再剪一次。想一想,如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孩?说理由
[设计意图]以上做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充分体现新课精神,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年级下册教案
4、发挥想象,自主创意出示教师作品,让学生给予评价。同时把你的作品展示给你同桌看。
三、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掌握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第4课时 剪一剪 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剪出漂亮的图案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第3单元综合训练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七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旋转。画平移的后的图形,感受图形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形态美。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路进行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视频展示台;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这样一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小结并过渡: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两种现象,你能说说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吗?(课件出示练习七第7题图。)
学生独立判断,师指名汇报。逐个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强化提高,动手操作
二年级下册教案
1.拼一拼。(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0题。) 出示第121页的学具,让学生拿出学具拼一拼。 说说拼出的是什么图形。
2.剪一剪。(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1题。) 拿出正方形纸,按要求剪一剪。
根据图中的折法和剪掉的部分,想象剪出的最后形状。 展示学生的作品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不能解决的,可以同桌间相互交流。 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剪法,自己是怎样想的。 若学生不能回答出,则教师全班讲评分析。 4.完成练习七第13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图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镜面对称的图形也是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出示半边的天坛、笑脸、青蛙、雪花等图案,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完整的图片是什么,并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
5.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4题
学生独立判断,并说说是什么图形。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同学们剪出了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能判断平移和旋转。下课后,不要停下发现的脚步,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数学知识,做生活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第4课时 单元综合练习
二年级下册教案
轴对称图形 平移现象 旋转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