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也谈战国四封君怎么成了“四公子”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Also Discussing How the Four Enfeoffed Nobles ofthe Warring States Became "Four Gong-zi"

作者: 马卫东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出版物刊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页码: 31-33页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主题词: 公子 封君 皇帝制度

摘要:在周代,列国诸侯可以称为"公",所以诸侯之子通称为"公子"。"公子"称谓本身并不具有区分嫡庶的宗法意义。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后,历代皇帝不再称"公",其子也不再称为"公子"。汉代又赋予了"公子"一词新的含义,"公子"被逐渐用来称呼一些权贵人家的富有子弟。战国时期的信陵、平原、孟尝和春申四封君,按照先秦"公子"的标准衡量,二人为"公子",一人为"公孙",一人仅为辩士,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们并称"四君",而不称"四公子"。直至西晋的张华作《游侠篇》后,所谓"战国四公子"的说法才正式形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