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生心理辅导(大学生期末考试)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第一讲 绪论

一、心理健康及标准 (一)健康

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宣言中就对健康做了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无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的标准

✓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对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精神压力; ✓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 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 体重合适,身体匀称而挺拔; ✓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 头发具有光泽而少头屑;

✓ 牙齿清洁无龋齿,牙龈无出血而颜色正常; ✓ 肌肤富有弹性。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什么样的人是不健康的,这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首先要鉴别的。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心理健康标准

1、西方学者的心理健康观

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提出了4种特质说 (1)积极的自我观念 (2)恰当地认同他人 (3)面对和接受现实

(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 Maslow)等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9)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适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2、我国传统的心理健康观 (1)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3)保持情绪的平衡 (4)正确认识周围环境 (5)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6)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 3、中西方心理健康观之比较

相似:人际关系、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差异:我国传统的心理健康观不大强调人格的独立性、人的个性与创造性;过分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4、我国现代学者的心理健康观

香港林孟平博士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自我接纳(但不是自我陶醉) (2)自我认识

(3)自信心和具有自制能力

(4)清晰洞察(带点积极乐观)现实情况 (5)勇敢,在挫败时不会一蹶不振,具复原力 (6)平衡和进退有度 (7)关爱他人 (8)热爱生命 (9)人生有意义

5、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适应能力 ✓ 学习有动力 ✓ 情绪适度 ✓ 耐挫性强

✓ 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缘好 ✓ 能与父母沟通

✓ 玩得有质量,有品味,珍惜父母提供的一切条件 ✓ 自我意识观念明确,心理符合年龄特征

✓ 对升学、择业有心理准备,并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

(1)环境适应判定法 (2)症状观察法 (3)心理测量法

判断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的基本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的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一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

二、学校心理辅导 (一)涵义

辅导 Guidance,有引导和帮助别人的意思。 张春兴:“辅导是一个教育的历程,在辅导历程中,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运用其专业技能,协助受辅者了解自己,认识世界,根据其自身条件(如能力、兴趣、经验、需求等),建立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目标,并使之在教育、职业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发展上,能充分展现其个性,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活适应。”

学校心理辅导:学校辅导老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环境,克服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及情感困扰,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广义的学校心理辅导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面向学校中各类成员的心理辅导,对象包括学校中的教师、学生、职员、工人、领导等。

狭义的学校心理辅导是指学校内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于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区别

1.心理观念细化

三、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

1. 中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 1) 从认知发展来看 2) 从自我意识发展来看 3) 从性的发育来看 4) 从人格形成来看

2. 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1)学习动机不强 2)人际关系的矛盾 3)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

3.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四、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 ✓ ✓ ✓ ✓ ✓ ✓

学习心理辅导 人际心理辅导 情绪心理辅导 自我意识心理辅导 适应心理辅导 生活心理辅导 生涯心理辅导

五、中学生心理辅导的途径 (一)学科教学渗透

.1.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2.改善师生关系,树立新型师生观 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3. 在教学内容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任务 4.在教学方式上创造和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 5.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6.做有影响力的教师

教师影响力的三个基础:专业能力让人佩服,人格魅力让人喜欢,威慑力让人害怕。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

✓ 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 ✓ 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

✓ 内容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学生认识、情感、行

动的全面投入;

✓ 过程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而是针对学生实际,通过

具体事例或活动,使学生获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信心、自我调节的能力,最终实现优化心理素质的目的。

(1)基本流程

引入话题,创设情景(旨在引发活动体验),各抒己见,知识在线,联系自我,心灵感悟。

(2)常用方法

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游戏法,情境创设法,问卷调查法,辩论会。

(三)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互相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实施步骤

确定活动的主题和目标,选择活动的场所,设计活动方案,甄选成员,实施辅导计划,进行辅导评估。

(四)个体辅导

1、什么是个体辅导

个体辅导是单独与咨询师面对面的交流,这种稳定的关系本身就有疗愈的作用。

个体辅导有利于解决来访者深层的问题, 辅导师可以对来访者的生活史,现在的主要心理矛盾、心理结构、心理发展阶段、主要防御机制等指导今后咨询的关键点做非常系统的判断和评估。

2、个体辅导的阶段 (1)开始阶段: ✓ 建立咨询关系

✓ 掌握来访学生的资料及进行分析 ✓ 掌握来访学生的资料

✓ 来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班级、家庭及社会生活背景、自

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学习生活近况及有无心理咨询经验等。 ✓ 通过对基本情况的了解,掌握其过去、现在等各方面的活动及生活方式。

对来访学生基本情况的掌握,有助于对其主要心理问题的把握。 ✓ 进行分析

(2)指导与帮助阶段

制订咨询目标 选择咨询方案 实施指导与帮助 (3)结束和巩固阶段

第二章心理理论辅导基础

主 要 内 容 :

➢ 精神分析治疗理论 ➢ 行为主义治疗理论 ➢ 人本主义治疗理论 ➢ 认知治疗理论

一、精神分析治疗理论

S. Freud,奥地利精神医学家(1856-1939),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自我心理学创始人。

(一)主要理论观点

无意识理论

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自我、超我

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关系 三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前意识之中的内容和意识之中的内容相互转换比较容易,而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到意识中来比较困难。在意识之中似乎有一种抵抗力,严防无意识中的内容进入意识部分。而这些欲望、本能积极活动,力图在意识行为中有所表现,但因其不被社会准则所允许,一旦出现,就会出现抵抗,加以压抑。

(二)主要治疗方法

自由联想 释梦

移情的分析 抗拒的分析 阐释

二、行为主义治疗理论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

(一) 主要理论

➢ 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指由于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从而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图表 1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

对心理辅导的影响:人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障碍,是因为主体在特定的环境和强化条件下,习得了无效的或不被社会赞许的行为方式。归根结底,心理健康问题还是行为问题。 ➢ 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操作条件学习

对某种反应进行强化,以获得期望的反应学习 强化技术运用:行为矫正 ➢ 观察学习原理

班杜拉,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观察学习就是学习者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人物的示范行为进行观察而无需予以直接强化的学习。

(二)主要治疗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 厌恶疗法 满灌疗法 代币法

实验性神经症

三、人本主义治疗理论

(一)主要理论观点

➢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自我是在与环境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现象场的产物。 “正向关怀需求”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而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

四、认知疗法 (一)主要理论观点

基本观念:

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或重建不良认知为目标的一类心理疗法。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

认知、情感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情绪障碍者常存在认知歪曲。 1、认知学派的治疗观

认知学派强调支配人的行为的是大脑内部在信息处理结果,因此人的非正常行为是内部心理活动歪曲的结果,所以要改变人在非正常行为首先要改变他们在不合理信念。

2、认知疗法在目标

改变错误在信息加工过程,矫正那些使情绪失调的非理性思维和不合理信念 3、认知治疗方法  认知行为疗法  理性情绪疗法

第三讲 常用的心理辅导技术

一.建立辅导关系技术 1.尊重

(一)尊重含义

尊重指的是心理辅导老师以平等、民主的方式接纳来访学生(包括他的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一种态度和能力。

(二)尊重的内容 (1)完整接纳

➢ 求助者有优点和缺点

➢ 接纳价值观和自己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求助者,与之交流 ➢ 在辅导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批评性言语、不接纳态度

➢ 无论面对的当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都应该接纳他。因为我们不可

能要求他先改变,先变得完美,才去接纳他。事实上,我们的接纳,是令他们产生积极改变的动力。 尊重与人性观:

❖ 认为来访者具有有内在的潜质去改变,去行动和面对挑战与成长,尊重来访者的个人决定和意向,对他的一言一行不加半点意见和批判;

❖ 相信来访者有能力改变,但能力有限制,需要咨询师的辅助扶持; ❖ 相信来访者有能力应付日常生活的琐事,但在人生重大的抉择上,则要仰赖专业人士的帮助,为他们作正确的决定;

❖ 不相信人有内在潜力。

(2)彼此平等 (3)信任对方 (4)保护隐私

2.共情

“共情”,简而言之,即指设身处地地从当事人的立场体会、感受当事人的心情和观点(或称内心世界),同时通过适当的沟通方法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对方。

共情反应的五个要点:

(1)转换角度,使自己“变成”来访者; (2)投入地倾听。不仅注意他的言语内容,更要注意他的非言语线索(声调、表情、姿势等) 。

(3)回到你自己的世界里来。把你从学生那里知觉和体会到的东西再进行一番识别、分辨和理解。

(4)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把你接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包括情感反应、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

(5)在反应的同时,留心对方的反馈性反应,关键是看对方是否感到你准确地理解了他,因为你的共情可能出错,对方的反馈是纠正错误的重要信息。

卡库夫(carkhuff)将共情分为五种不同的层次

水平1:没有理解,没有指导。仅是一个问题或否认、安慰及建议。 水平2:没有理解,有些指导。只注重信息内容,而忽略了情感。 水平3:理解存在,没有指导。对内容,同时也对意义或情感都做出了反应。 水平4:既有理解,又有指导。对求助者做出了情感反应,并指出对方的不足。

水平5:理解、指导和行动都有。对水平4的内容均做出了反应,并提供了行动措施。

共情到位的指标 能跟着对方的感觉走 能调动对方的情绪 能准确接话茬 能说窝心话

3.真诚

(一)含义

即真实、坦诚,辅导教师真实地展现自我和诚恳地对待来访学生。 (二)如何表达真诚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3)真诚应该实事求是 (4)真诚应该适时适度

4.积极关注

(一)含义

辅导教师对来访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

正向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辅导者对受辅者这样的一种态度:

1、积极肯定的态度看待求助者,相信他身上总有一些积极因素,相信他有改善和成长的潜力;

2、在反应上,选择性地注意求助者言语和行为中积极的方面。 有两点要注意:

1、不要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有的辅导老师误解积极关注就是向求助者保证天下太平;另一些辅导老师则容易被求助者描绘的令人沮丧的景象蒙住眼睛,自己也感到沮丧。

2、切合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 会谈中的信息主要有两种:

1、认知性信息---事实、行为、看法、意图等----内容 2、情感性信息---感受、情绪、情感----体验 信息的主要传递方式也分两种: 1、言语的---借助语句

2、非言语的---透过声调、语气、表情等 言语交流 一、倾听

不仅用耳朵,更要用心。不但要听懂来访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来来访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来访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

倾听的关键

➢ 认真听 ➢ 善于听 ➢ 耐心听 ➢ 有反馈 ➢ 保持中立 ➢ 对方中心 消极倾听的表现 ➢ 判断先于倾听

➢ 听到只是自己想听的部分

➢ 没有耐心,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全部细节 ➢ 分神或分心

➢ 倾听的敏感力不够

➢ 因倾听不充分而提出来访者已经尝试过的无效的方法

二、询问

合理运用询问、鼓励技巧:

(1)多用开放性问题,少用封闭性问题;(“你能不能谈谈……”) (2)使用“轻微鼓励”;

(3)避免一连串的“我问-你答”;

(4)如果一次提问使来访者谈出一些重要信息,辅导者应作出共情反应,而不要接着问;

(5)以表达自己的不明白来引导来访者谈论。

三、具体化 四、沉默

沉默是指在面谈过程中,来访者停顿数十秒或数分钟不讲话的情况。

 思考性沉默  自发性沉默  冲突性沉默

五、释义

指把来访者谈话中的基本内容、意思,用辅导者自己的话反馈给受辅者。(是实现共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释义的作用:

(1)检查辅导者是否准确地理解了来访者的意思; (2)让来访者知道辅导者在“跟着”自己。 释义的三点要领:

(1)听取当事人的基本意思;

(2)提纲挈领地向当事人复述基本意思;

(3)观察当事人的反应,看他是否感到被准确理解。

六、情感反映

指辅导者把受辅者的各种体验、感受用言语的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出来。 其基本作用是:

协助受辅者注意和探索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更真切地体认它们,在意识水平上了解它们,或者明了它们因何而起、是否合适等。

具体做法上包括三到四个部分: (1)人称代词“你”;(2)感受性动词,如“你觉得…”“你似乎感到…”、(3)情绪性的字眼,如愤怒、悲伤等。(4)附加的说明、解释的部分。

怎样加强情感反映的能力?

(1)要尽可能多利用表情、手势、声调等手段; (2)要丰富自己的词汇,尤其是情感形容词词汇; (3)借助情境类比式的描述。

七、面质

面质是让当事人面对自己态度、思想、行为的矛盾之处,使来访者澄清认识,达到对自己更透彻的理解。

哪些地方需要面质呢?

1、来访者的真实自我与他的理想自我不一致; 2、想象的世界和知觉到的现实世界之间不一致; 3、来访者所谈到的体验、思想或看法前后不一致。

八、劝告、建议和提供信息

劝告和建议:告诉受辅者做什么、怎样做,并鼓励他去做。

提供信息:给出一些参考信息.以协助当事人达到更全面、更正确的认识,或协助当事人作出决策。

提供信息似乎更可取一些,因为:

A. 它引入了新的视角或决策信息,有助于受辅者获得新认识或作出合理决策;

B. 又没有剥夺当事人自己探索和作决定的机会。

九、概述

当会谈的一个自然段落完成或在一次会谈结束前,把这一段谈话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作一个小结。它是一个很重要但又容易被辅导者忽视的环节。

概述的作用:

a. 使会谈显得有结构、有条理,因而能避免谈话双方陷入混乱; b. 使双方有机会对刚才的谈话作一番检查,看看是否有理解不清或遗漏的地方,同时也强调了已得到的认识,加深印象;

c. 为下一步会谈的主题做好准备。 非言语交流

非言语交流是透过表情、声调、语速、姿势、手势等实现的信息交流。往往比言语表达的信息更可靠。

(一)学习非言语交流的途径

一是在经验中反思,二是同伴交流 有帮助的非言语反应习惯:用相近的声调说话;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不时点头;表情生动;时有微笑;不时做出辅助手势;适中的语速;身体稍微向被帮助者前倾;常有“唔唔”、“嗯嗯”等支持语气词等。

(二)几种主要的非言语反应 1、面部表情 2、形体动作 3、声音特征 4、位置和角度

四.自我成长心理辅导 1.自我成长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 渴望孤独 ➢ 反抗权威

➢ 追求独立自主 ➢ 渴望友谊

➢ 绝对忠诚、坦白、保守秘密 中学生叛逆心理

➢ 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

➢ 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 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 ➢ 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

➢ 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愤怒

➢ 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 ➢ 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 原因

传统教育思想

家长认识上的错误 父母子女缺乏交流 学校老师教育方式不当 媒体引导 教育技巧

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沟通 艺术的批评 宜疏不宜堵 以身作则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1)婴儿前期(0―18个月):信任-怀疑;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18个月―3岁):自主-羞耻;意志品质。 (3)幼儿期 (3―6岁):主动-内疚;目标品质。 (4)童年期 (6―12岁):勤奋-自卑;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忠诚品质。 “同一性”概念 :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

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

同一性的四种状态:

• 同一性获得 • 同一性早闭 • 同一性扩散 • 同一性延缓

(6)成年初期(18―25岁):亲密-孤独;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停滞;关心品质。 (8)成年晚期(50岁以后):完善无憾-悲观绝望;智慧品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