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自1982年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问世以来,农村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农村的开发与建设。针对农村领导班子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等方面的不足,中央从2008年开始便将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推向全国。2009年10月,在通过考试与培训后,我也有幸地进入了这一班子。
我被分到了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却对农村有着太多的不了解,该村离我家也不是很远,就十来公里路,但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来过这里。初来乍到,新鲜、陌生令我对这未知的一切充满热情和激情。所以尽管家人对我为什么放弃那么好的工作跑回来很不理解,朋友的不屑我都毫不在乎,只一心想要在这里大有所作为,我开始构思着我将要在这里做些什么。但是,在第一次与村上干部共餐后,我便有着强烈的不适应感,客套、进酒让我觉得我跟这群人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一度地,我陷入了恐慌与焦虑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加之在我一次又一次想要做点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去做之后,我崩溃了,想要放弃了,我开始想,我这样做是为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什么都不能做,甚至有时候还越帮越忙。这样的想法,让我在无形中疏远了和村上的关系,直接导致很多工作开展的不顺利。曾经讲起话来滔滔不绝的我也不想再去说什么了。看着周围同事工作得那么顺利那么开心,心理的落差让我对这个工作变得越来越不那么热情了,我甚至开始想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后来,通过领导和同事的开导,慢慢地,我冷静了下来,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别人能做好的而我却不能。问闻想过后,找准了原因,我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放下自己的身段,努力让自己去适应一些原来很不适应的东西,渐渐的把自己融入到这个集体中,真正认识到是自己错了,于是沉淀下来,开始认真工作。
1 / 3
从最初的走访,到新农合的收缴,残疾人的换证,高龄低保入住敬老院,社会抚养费的追收,再到最近的生猪疫苗注射等,我发现,村里的人其实都很好,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难相处,只要你态度好点,微笑多点,回报你的必然就是热情和更多的微笑。倘若你愤世嫉俗,放不下身段,讨厌了就板着脸,把自己的不顺心带进工作,不能正确定位,那你必然会受到别人的排斥。其实像我们这样刚出大门的大学生,有工作激情,但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特别是象我这样一个女大学生,确实是很难实地深入到农民群众之中。所以如果不能快速定位,努力适应,不被理解这是肯定的。
在村,我感概颇多。
关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补贴,其实极少人享受得到。但是,很多农户自发的在一些坡地和容易滑坡的地方种上了很多树,在我们村,已有三个颇具规模的林场和一些分散的小树林,生态时常被村民提到嘴边,所以,别说农村人就不懂这不懂那,其实很多方面他们懂得比谁都多,只是曾经不怎么被重视罢了。
关于铺路建设:村三组,有10多户住户比较掉散,而其中有好几家住户家里都有上千斤的树木和竹子,于是从08年起他们便开始自愿组织修路。在三组胡组长的带头下,很多农户自愿无偿让出修路时会占到的自家自留地。尽管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导致这条路到现在还没修通,但是三组组长表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定会克服,这条路一定会修起来的。所以,别说农民都是“小农意识”,其实,他们比谁都清楚“要得富,先修路”这个道理。
当初的那种浮躁正在渐渐退去,以前的恐慌和焦虑消失了,工作的灵活性更让我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如今,我也不会再滔滔不绝,只是,现在的不语是因为沉淀下来后,发现自己再说什么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想要认认真真的做,努力让自己从父母眼中的
---------------------------------------------------------------范文最新推荐------------------------------------------------------
孩子转变成百姓眼里的“父母”。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