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分析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CMYK

//理论探索/

·19·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16.009

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分析

□李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300222)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家庭养老负担不断加重。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加大养老设施投入,以解决养

老服务与需求之间供求失衡的问题。因此,明确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实际水平至关重要。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ARLS)数据,基于Markov模型通过计算得到状态转移矩阵,考察我国老年照料服务资源供需状况。综合测算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医疗服务等多方面的供需状况,并在此基础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长期护理;Markov;供给需求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6-001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C913.7文献标志码:A1研究背景

住院的老年人比例,结合老年人总人数求得住院需求。同时,通过近一月内是否去门诊或接受上门医疗随着科技发展、医疗水平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服务得出老年人的门诊需求,结合医院床位数及执政不断增加,加之生育意愿下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开医护人员数可得到其对应的住院及门诊供给情况。通始向老年型转变。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以家庭为过研究中国养老服务的失衡现状,对政府购买和相关单位提供的免费护理渐见困乏,使许多需要长期护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的老年人选择进入养老机构养老,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则需要住院治疗。然而我国养老机构和医院的病床3

数据及状态界定

数,与老年人潜在的机构养老和医疗需求之间,存在3.111数据来源

较大差距。政府为了解决供求失衡的问题,必须明确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LARLS)中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实际水平。

2011年、2013年、2015年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黄匡时(2013)[1]首次动态考察了我国老年照料服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从长期护理和医疗务资源供需状况,用“意愿”这样主观的标准来衡量入两方面来研究老年人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住需求。但这种方法不够客观,无法反映真正需要长3.211长期护理状态界定

期护理需求的数目。倪东生和张艳芳(2015)[2]从收入从日常生活自理活动(ADLs)和认知功能两个方约束、需求意愿约束来衡量养老服务需求,没有反映面界定长期护理的状态。每个受访者有4种状态,分出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客观真实需要。黄枫和吴纯别为健康(ADLs和认知功能都没有问题,记为1)、需杰(2012)[3]、王新军和王佳宁(2018)[4]、陶涛等(2019)[5]要家庭护理(ADLs和认知功能的任一项出现问题且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失能老人转移规律,但没子女或亲人可以提供照料,记为2)、需要机构护理有从供求角度提供现状分析,也没有对养老服务供给(

ADLs和认知功能任一项出现问题且子女或亲人无政策提出建议。法提供照料,记为3)和死亡(记为4)。

2

研究方法

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以医生疾病鉴定为准。也就是说,当被访者被鉴定为情感及精神方面有问应从长期护理和医疗两方面分析养老服务的供题,或患有记忆相关的疾病(两者只要有其一),便认需平衡。分析老人日常活动能力及认知两方面的现实定有认知功能障碍。将存在生活自理能力障碍或认知情况,可以更为客观地反映老年人是否需要长期护理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视为处于失能状态,即存在长期护服务。

理需求。

基于Markov模型,求得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根据3.311医疗状态界定

此矩阵预测失能老年人数量,从而得到老年人长期护存在生活自理困难或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不仅具理方面的需求。长期护理供给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有护理方面的需求,受其生理能力衰退以及各种疾病虑:一是家人或雇佣保姆等人员养老,二是用养老院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同时需要医疗服务。这种医疗床位数度量养老机构养老。通过比较长期护理的需求服务需求很大程度上与护理需求同时存在,而不是互与供给,得出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满足程度现状。

补关系,因此也要对其进行单独统计计算。

医疗方面采用CHARLS中关于老人在一月内是采用范宁玥等(2018)[6]对中国老年人医疗服务需否患病或在一年内是否有需要住院的情况求得需要

求分析时的界定方法,即利用CHARLS中关于老人在

作者简介:李

娜(1995—),女,汉族,河北魏县人,研究方向:精算。

CMYK

·20·

山西农经//2019年16期

一月内是否患病或者在一年内是否有需要住院的情况的问题回答情况进行需求界定。

医疗服务供给主要从住院以及门诊两方面进行分析[7-8]。住院供给以平均可分配给老年人的床位数为准,门诊供给则以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为评价标准。4

多状态Markov模型的拟合及结果

4.111追踪调查老年人各状态转移基本情况

模型假设运动服从连续时间齐性Markov过程,假设状态健康、失能、死亡分别标为1、2、3,受访者的状态记为S。转移概率定义如下。

pij=Pr(Xt+1=Sj|Xt=Si)+++++++++++++++++++++(1)当上式结果不依赖于期初时间t,仅与转移时长有关时,就称为时间齐性的马氏链。记pij(t)=Pr(Xt=Sj|X0=Si),且记P(t)=(pij(t))m×m是时间长度为t的转移概率矩阵,其中m是状态数目。

在求得转移概率以后,通过2015年追踪调查中健康及失能状态人数比例,对2016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体处于健康或失能状态的人数进行估计。利用该人数乘上1年期转移概率矩阵P(1),可得到转移后的各状态人数比例。加上这一年新进入60周岁的老人在各健康状态的数量,可得到这一年处于各健康状态的总人数及比例。

以2015年作为基期,在估计2016年新进入60周岁的人数时,仅考虑2015年处于59周岁的人口数,将设其为l59,则y59=l59(1-m59)即为2016年新进人口数。此处m59为59周岁的人口死亡率,该数据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估计得出2015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处于健康、失能状态的人数分别为n1、n2,则经过一年转移处于健康状态的人数为n1p11+n2p21+y59n1/(n1+n2),转为失能状态的人数为n1p12+n2p22+y59n2/(n1+n2),转为死亡的人数为n1p13+n2p23+l59m59。

之后年份各状态人口数预测,以此类推。

4.211各状态转移强度矩阵及1年期转移概率矩阵

老年人健康状态在1年期间更倾向于不发生改变,无论初始状态是健康或是失能。当初始状态为失能时,1年后仍为此状态的概率为61%,低于初始状态为健康的稳定概率。但初始状态为失能的老人,在1年后恢复健康的概率为23.3%,高于其变为死亡的概率。

4.311以2015年为基期预测至2020年各状态人数的比例

利用1年期的概率转移矩阵,可得出任何年份的各状态人数,n年期转移概率矩阵P(n)=P(1)n。在此期间,还要考虑到每年新增到60周岁以上的人口数。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各年龄占总人口比重进行推算,以2015年为基础,预测至2020年,具体状态人数比例见表1。

表111以2015年为基期的各年各状态人数比例状态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健康0.809.60.787.50.775.30.768.70.765.7失能0.125.60.144.20.154.40.160.00.162.6死亡

0.064.90.068.40.070.30.071.30.071.7

5供求结构分析

5.151长期护理供求分析5.1.111长期护理需求分析

根据对长期护理需求状态的界定,2016—2020年全国60周岁以上总人口中分别有3.86%、4.43%、4.74%、4.91%、4.99%的老年人存在护理机构需求,其平均环比增长速率为0.068。5.1.211长期护理机构供给分析

以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为长期护理机构的供给变量,得到2016年和2017年可供给老年人使用的养老床位数与老年人总数之比为3.16%、3.09%。就这两年而言,还存在0.7%、1.34%的供给缺口,具体到老年人口数则分别有168.6万人、313.3万人无法满足护理需求。

根据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增长率均值,得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可供给老年人使用的养老床位数与老年人总数之比为3.12%、3.16%、3.19%,平均环比增长速率为0.077。因此,若养老机构床位数继续以当前速率增长,有望在未来满足老年人护理机构需求。

5.211医疗服务供求分析5.2.111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医疗服务方面的供求关系从住院以及门诊两方面进行分析。2011年、2013年及2015年分别有12.5%、18.2%和17.8%的老年人存在住院需求,相应的门诊需求比例分别为36.34%、33.25%、35.45%。5.2.211医疗服务供给分析

医疗卫生机构在2011年、2013年及2015年可供给老年人使用病床数与老年人总数之比分别为1.57%、1.72%、1.78%,平均存在15.56%的缺口,且床位需求的平均增长率(0.098)高于供给的平均增长率(0.028),即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缺口会越来越大。

2011年、2013年及2015年的门诊供给比例为1.32%、1.37%、1.38%,即每位医师平均要承担26位老年人的门诊需求。加上其他年龄组人群的门诊需求,这些工作量对医生是难以完成的。由于医师数量的增长率稍高于门诊需求增长率,因此门诊供给方面的缺口是有希望弥补上的。6

结论与建议

6.111结论

(1)在短时期内(瞬时),失能状态转为健康的概

率高于健康状态转为失能的概率,(

下转第22页)CMYK

·22·

山西农经//2019年16期

3.222推进企业产能升级

上加大生产技术投入。进一步优化企业产品生产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企业艺,促进产业之间进行融合发展,创建企业之间进行产能的升级工作。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必须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保证新兴产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进相应的产能升级。传统产业在中国经济体系中有着重行产能升级。转变企业盈利模式,推进企业的绿色化要地位,生产要素成本较低、技术要求普遍较低、缺乏发展。创新机制,导致其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很大程度的改造。

4

结束语

要在进行产能升级的过程中,进一步分析产业所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要以提高经济在市场情况,以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长为目标,积极应对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发生的问在产品不断优质化的过程,企业市场生产技术也会得题,解决资源配置过程中范围不明确及过剩产能较多到更加顺利的发展[8]。

等问题。在后续改革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市场配置,推国家要进一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最大程度

动企业产能升级,保证经济高质量增长。

参考文献:

[1]任红梅.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视角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8.[2]姚玉琼.经济新常态下安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7.[3]李月金.浅谈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与中国经济新常态[J].现代经济信息,2016(4):3.[4]逢锦聚.马克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原理及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现实意义[J].经济学家,2016(2):5-15.[5]宁吉喆.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宏观经济管理,2019(4):9-11,14.[6]周小亮,吴洋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基于经济增长动力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9(3):8-18.[7]马秀贞.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维度[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2):5-9.

[8]张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演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3-13.

(编辑:郭瑞)(上接第20页)

且失能状态与健康状态相比更容易转向死亡。但总体

有老年人住院需求,且该缺口会越来越大。门诊服务

来说,1年期内健康状态更倾向于维持不变。

目前无法满足需求,但其增长率高于门诊服务需求增(2)截至2020年,预计我国处于失能状态的老人长率,在未来有望达到供求平衡。比例将为16%左右,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平缓。

6.222建议

(3)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仍以家养为主要方式,(1)目前养老机构无法满足现有机构护理需求,其中,雇佣保姆以及志愿者服务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建议保持以家庭养老为主、以养老机构为辅的护理方势。此外,养老机构床位数有所上升,但距离满足老年式,并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姆、护工等人机构护理需求还有很长的距离。2016—2020年,分护理人员工资,提高这类人员的就业人数。对护理人别有0.695%、1.336%、1.619%、1.752%、1.8%的老年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鼓励推广长期护理保险,人机构护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弥补护理养老空缺。

(4)在有住院需求和门诊服务需求的老年人中,(2)适当降低医疗价格水平,包括住院费及门诊均有1/3左右属于潜在需求,即应该住院但没有住院费等。大力普及社会医疗保险、降低报销门槛、扩大覆或生病但没有看病的情况,其中主要原因都是缺钱。盖范围,以此保障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全国医2016—2020年分别存在427.06万、458.06万、539.87万、疗水平,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增加医院床位数,尽可598.05万、662.24万的医院床位数缺口,无法满足现

能满足老年人的潜在医疗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匡时.供求关系视角下的中国老年照料服务资源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488-491.[2]倪东生,张艳芳.养老服务供求失衡背景下中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1):

3-13.[3]黄枫,吴纯杰.基于转移概率模型的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预测分析[J].经济研究,2012,47(S2):119-130.[4]王新军,王佳宇.基于Markov模型的长期护理保险定价[J].保险研究,2018(10):87-99.[5]陶涛,周英,戴玲燕,等.采用多状态Markov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失能转移规律[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

1165-1170.[6]范宁玥,田帆,王阳,等.中国老年人对医疗服务与长期照料服务的需要与利用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

调查的实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9):1618-1621,1666.[7]张益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养老模式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9):160-161.[8]丁玉贤.包头智能养老的建议和对策[J].智能城市,2018(18):31-32.(编辑:郭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