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69044U*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69044 U(45)授权公告日 2013.11.06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320136008.1(22)申请日 2013.03.22
(73)专利权人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442012 湖北省十堰市东益大道9号(72)发明人彭雪丽 程志强(51)Int.Cl.
B65G 47/52(2006.01)B65G 17/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0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0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移行机架、移行装置、移行机及滑撬输送系统(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行机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梁;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每一支架上靠近两端部区域均设置有行走轮安装结构;所述行走轮安装结构包括在支架底壁开口的第一开孔和沿左右侧壁贯穿的第二开孔,所述两开孔在支架内部相交叉;其中,所述第一开孔在底壁的开口、所述第二开孔在左右两侧壁的开口均延伸至与之接近的支架端面。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机架具有较高的强度,从而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一种应用所述移行机架的移行装置、移行机以及应用该移行机的滑撬输送系统。
CN 203269044 UCN 20326904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移行机架,应用于滑撬输送系统的移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梁;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每一支架上靠近两端部区域均设置有行走轮安装结构;所述行走轮安装结构包括在支架底壁开口的第一开孔和沿左右侧壁贯穿的第二开孔,所述两开孔在支架内部相交叉;其中,所述第一开孔在底壁的开口、所述第二开孔在左右两侧壁的开口均延伸至与之接近的支架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在支架顶壁相对于底壁的开口的位置不开设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在支架顶壁还设有与底壁的开口相对应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在底壁的开口和第二开孔在左右侧壁的开口在拐角处圆角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行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的端面侧固定设置有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U形板,在其侧壁设置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设置于支架左右侧壁上的螺纹孔相对应;装配时,U形板内槽插入支架端部,相应的安装孔和螺纹孔相对准,通过螺栓将U形板和支架装配为一体。
7.一种移行装置,应用于滑撬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移行机架。
8.一种移行机,应用于滑撬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上述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行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行机为平动移动机或旋转移行机。
10.一种滑撬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移行机。
2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移行机架、移行装置、移行机及滑撬输送系统
1/5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撬式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滑撬式输送系统的移行机的移行
机架。本实用新型同时涉及应用所述移行机架的移行装置、移行机以及应用该移行机的滑撬输送系统。
[0001]
背景技术
[0002] 滑撬输送系统具有可靠、方便、布置灵活、占地面积小、生产适应性强等特点,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的涂装、焊接和总装的生成过程中以及汽车制造生产线的其它地面输送过程中。滑撬输送系统由位于不同输送节点的输送单元构成,输送单元可以根据生产工艺的需求灵活设置,不同输送单元设置不同的输送机。 [0003] 其中,移行机是被广泛应用于滑撬输送系统的输送机,包括平动移行机和旋转移行机;平动移行机用于载荷在两垂直输送线路之间传递,旋转移行机用于载荷在有方向要求的垂直输送线路之间的传递。移行机一般包括轨道系统、移行装置和动力滚床(又称为辊床)。
[0004] 请参考图1至图3,其分别为现有的一种平动移行机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0005] 该平动移行机包括轨道系统1、设置于所述轨道系统1上的移行装置2和设置于该移行装置上的动力滚床3。其中,轨道系统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移行轨道: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所述两移行轨道均设置于轨道底座上,对于地面移行机而言,轨道底座(未标示)通过螺栓等固定装置设置于地面或地下;对于空中移行机而言,则轨道底座通过吊钩吊设于空中;本申请文件中以地面移行机为例进行说明。所述两轨道用于承载移行装置2,并对移行装置2提供导向。在所述两移行轨道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高出轨道上表面的阻挡装置1-3(如图3中所示),所述阻挡装置1-3用于阻挡移行装置2,避免其运动到轨道端部后脱轨。
[0006] 所述移行装置2包括移行机架2-1、驱动系统2-2和行走轮2-3。 [0007] 其中,所述移行机架2-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1-2以及连接于所述两支架的连接梁2-1-3,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其分别为所示移行机架2-1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所述支架一般为高强度的、截面为方形的金属型材,例如方形钢管。连接梁一般为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型材。在所述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1-2中的每一支架上接近两端部区域还设置有行走轮安装结构2-1-4。所述行走轮安装结构2-1-4具体包括设置于所述方形管上贯穿其顶壁至底壁的第一开孔2-1-4a以及沿左右侧壁贯穿的第二开孔2-1-4b,两开孔中心线相交叉,且所述第二开孔2-1-4b在左右侧壁的孔口延伸至顶壁,形成U形开口。所述第一开孔2-1-4a用于容置行走轮,所述第二开孔2-1-4b用于穿过行走轮的旋转轴,所述的U形开口可使得行走轮及旋转轴的组合结构由U行开口的上部装配于该移行机架上。
行走轮2-3为扁圆柱体形结构,在其中心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孔,用于容
置旋转轴。与所述图8所示的移行机架装配使用的行走轮2-3一共为四个,其中两个用于与
[0008]
3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2/5页
移行装置的驱动系统相连接,称为驱动轮,另外两个在驱动系统带动移行装置运动时运动,称为从动轮。在每一支架上,驱动轮和从动轮分设于支架的两端,且两支架相应位置的驱动轮相对应,位于同一轴线,从动轮也是如此。 [0009] 所述驱动系统2-2包括驱动电机2-2-1、减速电机2-2-2以及连接两驱动轮的连接轴2-2-3。请参考图4、图5和图6,其分别为图1中所示的移行机的移行装置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驱动电机2-2-1通过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输出动力,并通过与之同轴设置的旋转轴、连接轴2-2-3将两驱动轮连接,在电机转动时驱动两驱动轮转动。 [0010] 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四个行走轮分设于两支架上设置的行走轮安装结构2-1-4中,并通过轴承组件将其与所述的移行机架连为一体。
[0011] 移行装置整体通过其行走轮2-3支撑于轨道系统的两轨道上,通过设置于移行装置上的导向轮2-4对移行装置提供导向。在驱动电机2-2-1的驱动下,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移行装置整体可沿着两轨道移动,如图1和图2中所示。 [0012]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动力滚床3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移行装置的移行机架上。在移动装置沿所述第一轨道1-1和第二轨道1-2移动时, 动力滚床3可一体移动。有关动力滚床3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展开论述,现有的任何结构的动力滚床均可应用与此。
[0013] 由以上说明可知,所述移行机在运输物料时,移行机架的支架不但需要承载该移行机本身在载荷,而且还需要承载动力滚床上的物料的载荷,这对移行机架的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上述的移行机架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在其上开设的行走轮安装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移行机架的强度,使得该移行机的承载能力大大下降,不但使其应用寿命和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也使得该移行机在高载荷输送方面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行机架,以解决现有的移行机的移行机架的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移行机架的移行装置、移行机以及应用该移行机的滑撬输送系统。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行机架,应用于滑撬输送系统的移行机,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梁;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每一支架上靠近两端部区域均设置有行走轮安装结构;所述行走轮安装结构包括在支架底壁开口的第一开孔和沿左右侧壁贯穿的第二开孔,所述两开孔在支架内部相交叉;其中,所述第一开孔在底壁的开口、所述第二开孔在左右两侧壁的开口均延伸至与之接近的支架端面。 [0016]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孔在支架顶壁相对于底壁的开口的位置不开设开口。 [0017]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孔在支架顶壁开设有与底壁的开口相对应的开口。 [0018]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孔在底壁的开口和第二开孔在左右侧壁的开口在拐角处圆角过渡。
[0019] 可选的,在所述支架的端面侧固定设置有挡板。 [0020] 可选的,所述挡板为U形板,在其侧壁设置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设置于支架左右侧壁上的螺纹孔相对应;装配时,U形板内槽插入支架端部,相应的安装孔和螺纹孔相对
4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3/5页
准,通过螺栓将U形板和支架装配为一体。 [0021]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行装置,该装置应用上述任一所述的移行机架。 [0022]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行机,该移行机应用上述所述的移行装置。 [0023] 可选的,所述移行机为平动移动机或旋转移行机。 [0024]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撬输送系统,其包括上述所述的移行机。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移行机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梁;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每一支架上靠近两端部区域均设置有行走轮安装结构;所述的行走轮安装结构在支架外壁(包括底壁、左右侧壁)的开口(U形开口)沿该支架的长边方向;由于支架沿垂直于长边方向承受载荷,相对于将U形开口沿垂直支架长边方向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大大提高支架的整体强度,但这并未增加支架的材料用量,也未使得支架的加工制造工艺复杂化,无须任何制造成本的增加,即可产生支架整体强度增加的有益效果; [0026] 此外,本申请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行走轮安装结构在所述支架顶壁不必在设置开口;相对于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支架在外壁的开口沿垂直于之间长边的方向设置、并且在顶壁开口的结构,本方案的结构减少了在支架上的切口量,可大大提高支架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27] [0028] [0029] [0030] [0031] [0032] [0033] [0034] [0035] [0036] [0037] [0038] [0039] [0040] [0041]
图1为现有的一种平动移行机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平动移行机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平动移行机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移行机的移行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移行机的移行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移行机的移行装置的左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移行机的移行机架的主视图; 图8为图1中所示的移行机的移行机架的俯视图; 图9为图1中所示的移行机的移行机架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移行机架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行机架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行机架的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1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移行机架的移行装置的主视图; 图1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移行机架的移行装置的俯视图; 图15、图16和图17分别示出一种挡板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43] 请参考图10、图11和图1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移行机架的实施例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本实施例中,移行机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
5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4/5页
2-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两支架之间的连接梁2-1-3。连接梁2-1-3一般设置为两根,端部与所述两支架分别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焊接方式连为一体。
[0044] 所述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1-2通常选用高强度的金属型材制造,例如钢材质或其它合金材质,当然,其也可以采用除金属之外的其它材质,本实施例中对此并不做限制。所述两支架的截面一般为方形,故也称之为方管或方形管。将所述支架设置为方形管可便于其与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装配,例如与连接梁2-1-3之间固连,在方管上方固定设置动力滚床等等;另外,将所述支架设置为方形管也易于制造。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架的截面并非一定要设置为方形,其也可以由其它形状,例如圆形、梯形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合适的形状,这里不再赘述。
[0045] 所述连接梁2-1-3一般采用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型材,故也称为矩形管。连接梁2-1-3主要用于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1-2,将两支架固为一体,其并不用需要承载较大的载荷,故对其强度没有太高的要求,其横向截面的尺寸不必太大,例如,可以比支架的尺寸小,以节省制造成本。
[0046] 在所述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1-2中的每一支架上接近两端部区域还 设置有行走轮安装结构,用于安装移行装置的行走轮。 [0047]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安装结构包括在之间底壁开口的第一开孔2-1-4d(如图11中所示)和沿支架左右侧壁贯穿的第二开孔2-1-4c(如图12中所示)。图11和图12中标示出了在第一支架2-1-1的前端部的行走轮安装结构,但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支架2-1-1的另一端部以及第二支架2-1-2的两端部均可设置与该第一支架2-1-1的前端部相同的行走轮安装结构。所述的第一开孔2-1-4d和第二开孔2-1-4c中心线相交叉。
[0048] 所述第二开孔2-1-4c的在第一支架2-1-1左右侧壁的开口延伸至与该开孔靠近的之间端面处(即前端面)处,从而在第一支架2-1-1侧壁形成U形开口。所述第一开孔2-1-4d在所述第一支架2-1-1底壁的开口也延伸至与该开孔靠近的端面处(即前端面)。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开孔2-1-4d和第二开孔2-1-4c构成了行走轮安装结构。移行装置的行走轮可装配于其中,本实施例的行走轮安装结构首先可便于行走轮的安装。现将行走轮在移行机架安装过程描述如下:行走轮和与之同轴装配的旋转轴构成行走轮组件。装配时,将旋转轴的沿左右方向分别对准上述行走轮安装结构的第二开孔2-1-4c在支架左右侧壁的U形开口,调整行走轮下部与所述第一开孔2-1-4d在支架底壁的U形开孔对准,然后使旋转轴进入所述第二开孔2-1-4c在支架左右侧壁的U形开口中,行走轮进入到所述第一开孔2-1-4d中。行走轮组件装配于支架后的结构可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其中,13和图14分别为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移行机架的移行装置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在13和图14中示出了行走轮组件2-3与支架装配后的示意图。 [0049]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行走轮安装结构在支架外壁(包括底壁、左右侧壁)的开口(U形开口)沿该支架的长边方向,而且行走轮安装结构在所述支架顶壁不必再设置开口。相对于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支架在外壁的开口沿垂直于之间长边的方向设置、并且在顶壁开口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减少了在支架上的切口量,大大提高了支架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支架沿垂直于长边方向承受载荷,将在支架外壁的U形开口沿垂直于支架长边方向设置,势必造成支架强度下降,而沿支架长边方向设置U形开口,对支架强度和刚度的影响不大,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行走轮安装结构的设置方式也有利于提高支架的整体强度。但这
6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5/5页
并未增加支架的材料用量,也未使得支架的加工制造工艺复杂化,无须任何制造成本的增加,即可产生支架整体强度增加的有益效果。 [0050]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行走轮安装结构在外壁的开口在拐角处还可以设置为圆角过渡,以避免应力集中,影响支架整体的强度。 [0051]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支架2-1-1和第二支架2-1-2的两端的端面侧还固定设置有挡板2-5。图15、图16和图17分别示出一种挡板2-5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请参考图15至17,挡板2-5为U形板,包括底壁2-5-1、第一侧壁2-5-2和第二侧壁2-5-3。在其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如图17中所示,在第一侧壁2-5-2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2-5-2a。该安装孔2-5-2a为螺纹通孔或普通通孔。在将该挡板2-5装配于上述的支架端面侧时,U形板内槽插入支架端部,在支架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2-5-2a相应的螺纹孔,相应的安装孔和螺纹孔相对准,然后通过如图螺栓等连接件将二者装配为一体,在U形板中间设置有螺纹孔,用于安装缓冲器,在移行装置行驶到轨道端挡处时起一个缓冲作用)。装配后的结构如图12中所示。
[0052] 上述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移行机架上设置的行走轮安装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移行机架上还可以设置有其它的部件,并设置有其它的结构,这里不再一一进行说明。 [0053] 此外,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移行机架支架上的第一开孔在支架顶壁还可以开设有底壁相对应的开口,本实施例的移行机架的其它方面可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在装配于支架上的行走轮直径较大时,该结构可避免行走轮与支架顶壁干涉。虽然,这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架强度有所下降,但还是比背景技术中的移行机架的强度有很大的提高。而且,顶壁的开口在没有行走轮与顶壁干涉问题时,还可以用盖板覆盖。
[0054] 上述实施例中的移行机架在装配驱动系统和行走轮后可构成移行装置,该移行装置可以应用于平动移行机和旋转移行机,这里不再对此详细描述。所述的平动移行机和旋转移行机可以应用滑撬输送系统,构成滑撬输送系统的一部分。 [0055]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7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0页
图1
8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10页
图2
9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3/10页
图3
10
图4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图5
11
4/10页
图6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5/10页
图7
12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图8
13
6/10页
图9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7/10页
图10
图11
14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8/10页
图12
15
CN 203269044 U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9/10页
图14
16
CN 2032690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0/10页
图15
图16
图17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