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做书》读后感3000字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做书》读后感3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做书》读后感3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做书》读后感3000字:

虽然入行才一年多,李昕编辑的《做书》我读起来却感到很有共鸣,因为书里干货满满,都是前人走过、并且我正在走的路,希望我在今后能借他的经验少走弯路、多创价值。

一、编辑的基本功——专业训练和人文修养

专业训练首先是学科性的训练,目的就是要抓质量。比如我们辞书部就有英语组和汉语组,有学科之分,虽然偶尔会互相帮忙做专项,但术业有专攻,肯定是无法互相替代的。专业训练其次是编辑作为一个职业所需要的训练,目的就是要做出符合读者期待的书。作者着重提到编辑要做一个杂家,知识面要更广,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这一点辞书编辑比起其他人文编辑可能体会更深刻。曾教授(国家语委兼职研究员、台湾东吴大学曾泰元教授)在讲座中就提到韦氏里的一些球类知识,像棒球这类在中国十分冷门的运动很少有人了解,编辑只能查维基百科进行突击性学习。作者也提到博比专更重要,做杂家可以解决编辑工作中的一般问题,做专家则可解决编辑工作中的繁难问题。

编辑应先做杂家,再朝专家的方向努力。毕竟编辑的任务主要是做书而不是做研究。曾教授就是专家,我一个硕士水平与他还是有很大差距,但可以向他学习,在做书时遇到繁难问题向他请教,这样我的学科专业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而后做书的质量又能提升一个层次,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编辑培育人文精神和积累人文修养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自身的进步和发展。编辑成为杂家要多读书,文、史、哲等无所不涉猎。作者推荐读书一是读经典读物;二是读当下备受好评的新书。去年公司就举办了读书会,我参加过一次,读的是《月亮与六便士》,虽然早就知道这本畅销书,但如果不是读书会我真的可能不会去看。会上大家都谈到各自的理想与现实,也看得出来通过一本书每个人都能得到点什么,都有所反思。

二、编辑的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方面来说,编辑的选题策划要服从出版社的战略考虑。出版社发展要走专业化道路,要认定发展方向,要成规模、成板块、成产品线地做,比如商务印书馆做工具书,做学术书,这是两个大板块,现在商务印书馆要发展管理板块,也是成批的管理书一起做。这一点从我们部门的产品也可以看出来,一个英语板块有许多成套系的书,比如英语经典、彩色经典等,每个套系都采用统一的封面设计,在书店看起来十分打眼。作者后文讲到整体创新时也提到要通过经营一个图书板块或产品线,打造出版品牌。这种创新对于一个出版社的发展,远比编辑一时一地的、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出版项目和选题中的创新来的更重要。

出版社的战略考虑有两个原则:1.不熟不做;2.做不出优势的不做。要想做出优势需要四个条件:品牌、人才、资源、渠道,至少占三条。三联也曾尝试做一些工具书,有中国社科院专业人员也有中学老师,质量有保证,但品牌、渠道没有优势,因而没有成功。现在我们英语组要打造自己的双解品牌,人才、资源、渠道基本到齐,人才有专家、学者,有经验丰富的老师,资源有双解旧版的蓝本,渠道有网络有地面,这三种条件发挥到极致做出优势,品牌自然会慢慢树立起来。

小方面来说,编辑的策划包括创新以及宣传推广和营销策划。创新一种是发现已有的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社会创新,就是作者所提供的创造性成果。另一种是自主创新,编创合一。我们部门的辞书就是采用编创合一的方法,更能体现编辑自身的创新性。第三种是形式的创新,包括材料、设计、制作和包装。读后感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也会对内容发生强烈的制约作用。内容的创新是为作品创造价值,形式的创新相当于为作品增值。给书找到恰当的表现形式,从封面到内文的设计排版、使用材料、制作工艺等等,一直到定价、印数、发行策略,都是编辑策划要考虑的。比如我们彩图经典的网络版两本新书,内容上变化不大,但仅仅封面和开本发生了变化,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

虽然定价高但卖得仍然很好,加印了一轮又一轮,这就是通过形式创新实现的增值。但这个方面的创新是我比较生疏的领域,我的电脑上像PS等软件只有检查封面文字才打开不免有点浪费。不久前向朱薇朱总学了怎样制作纸箱文件,虽然能做出来但花的时间太长,因而还需要私下训练、熟能生巧。而且培养审美也是培养“书感”的一个必要部分,这是我要补上的一课。

编辑的宣传推广和营销策划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其实有涉及。比如去株洲下书店了解市场的同时进行宣传,这时就有同事发现其他公司销售的一些策略,搞抽奖活动之类的。之前总觉得这是销售的活儿,并没有很上心,看了《做书》才发现还有那么多营销手段。而且下到书店我发现店员对图书内容不了解,给读者推荐错了书,给小学生推荐高中生的词典。所以编辑也应该给销售出点策划意见,像这种情况给书店发几张每个套系的海报应该就可以避免,销售也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每个套系的读者对象。这样店员码垛的时候可以有清晰的分类,给读者推荐也就更容易了。书中提到的微博和微信营销也是我们部门在做的,比如写微信稿件,这也是一个慢慢积累读者客户的过程。

三、编辑的案头能力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案头工作主要是为确保出版的质量,包括内容质量和形式技术方面的质量。内容的质量又包括政治质量、学术质量、艺术质量。编辑技术方面的质量,包括是否符合出版规范,是否达到各种出版要求,包括书中的错别字不能太多,低于万分之一的差错率。这些都是我们编辑在工作、培训中都在时时注意的问题,经常性的测试对我们也是一种提醒和复习。作者在书中提到自己就在“的、地、得”上犯过错,一本书小到错别字、标点符号,大到整段的抄袭都不能放过。他也提出了自己为减少差错的办法,就是发稿前做多做专项检查,这也是我们编辑的一贯做法。

作者提到改稿的一般原则:1.尊重作者的风格;2.修改必须符合作者的原意;3.能不改尽量不改;4.只解决是否正确的问题,不解决怎样更好的问题。第四点讲到了翻译的“信、达、雅”,即准确、通顺、有文采。我的专业是翻译,看到这里很亲切,但这也是英语组编辑经常头疼的问题。我们经常遇到中文译文有点别扭、但又不能说它不对的问题,这里作者给出了解答,那就是确保准确、通顺即可,不用想破头去翻出更好的译文。

最后作者讲述了案头工作的三幅笔墨。第一,个性化笔墨。主要是编辑适应作者的文风。因为我们是采取编创合一,所以我们就要注意每个人审稿风格的一致。第二,公文笔墨。比如选题申报材料的撰写。第三,宣传推广笔墨。之前做双解策划的时候,朱总要求我们每人想一句书的宣传语,实际做起来真的不容易。无论是写宣传语还是微信稿件,让文字有吸引力确实是编辑需要通过笔头锻炼的。

四、编辑的交往能力

作者在书中说编辑要一手编、一手写才容易赢得作者的信任。不久前写过一篇编辑手札。虽然只是一篇小小的心得,才四个例子,但居然得到了曾教授的赞扬。我想这也算以文会友,增强他对我们这个年轻的编辑团队的信任感吧。作者:开心哒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