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2届届届届届届届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大题专练)

1. 常温下,向10mL0.10 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0.10mol/L 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

−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sp(CuS)的数量级为10−21

B. 曲线上a点溶液中,c(S2−)⋅c(Cu2+) > Ksp(CuS)

C. a、b、c三点溶液中,n(H+)和n(OH−)的积最小的为b点 D. c点溶液中:c(Na+)>c(Cl−)>c(S2−)>c(OH−)>c(H+)

2. 已知pCa=−lgc(Ca2+),Ksp(CaSO4)=9.0×10−6,

Ksp(CaCO3)=2.8×10−9,向10 mL C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O4溶液时,溶液中pCa与Na2SO2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实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已知lg3=0.48)

A. Y值为3.48

B. a与b两点c(Ca2+)之比为50:3 C. 原CaCl2溶液浓度为1mol/L

D. 若把0.1mol/L的Na2SO4溶液换成0.1mol/L的Na2CO3溶液则图象在终点后变为

虚线部分

3. 常温下,用0. 100 mol·L−1的NH4SCN溶液滴定25. 00 mL 0.100 mol·L−1AgNO3溶

液,以NH4Fe(SO4)2·12H2O为指示剂,测得溶液中pSCN=‒lgc(SCN−)、pAg=

第1页,共20页

‒lgc(Ag+)随加入NH4SCN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Ag++SCN−⇌AgSCN↓,已知:Ksp(Ag2SO4)=1.4×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变为红色,且振荡后不褪色 B. 该温度下AgSCN的溶度积常数Ksp=1.0×10−12 C. 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酸性

−1

D. 当加入15.00mLNH4SCN溶液时,溶液中c(SO2−4)=0.14mol·L

4. 某温度下,向20mL0.1mol·L−1B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1Na2CO3溶液,滴加过

程中−lgc(Ba2+)与Na2C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2=0.3,

Ksp(MgCO3)=3.5×10−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水电离出的c(OH−):a点>b点>c点

−+

B. Na2CO3溶液中:c(CO2−3)+c(HCO3)+c(H2CO3)=2c(Na) C. 该温度下,Ksp(BaCO3)=8×10−9

D. 向100mLBa2+、Mg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5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4mol·L−1的Na2CO3溶液,Mg2+先沉淀

5. 某温度下,向10mL 0.1mol/L C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C2O4溶液,滴加过程

中溶液中−lgc(Ca2+)与Na2C2O4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已知:lg2=0.3)( )

第2页,共20页

A. 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B. a点:2c(Ca2+)+c(H+)=c(Cl−)+c(OH−) C. 该温度下,Ksp(CaC2O4)=2.5×10−13mol2/L2

−−

D. c点:c(C2O2−4)+c(HC2O4)+c(H2C2O4)=2c(Cl)

6. 已知298K时,Ksp(NiS)=1.0×10−21,Ksp(FeS)=6.0×10−18,其沉淀溶解平衡

曲线如图所示(图中R表示Ni或F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6≈2.4,√10≈3.2)

A. M点对应的溶液中,c(S2−)≈3.2×10−11mol·L−1 B. 与P点相对应的NiS的分散系是均一稳定的

C. 向Q点对应的溶液中加水,可转化成N点对应的溶液 D. FeS+Ni2+⇌NiS+Fe2+的平衡常数K=6000

7. 向湿法炼锌的电解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可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降

低对电解的影响,反应原理为Cu(s)+Cu2+(aq)+2Cl−(aq)⇌2CuCl(s)。实验测得常温下电解液的pH对溶液中残留c(Cl−)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pH越大,c(Cl−)越大

B. 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利于除去Cl− C. 溶液呈中性时,c(Cl−)=0.02mol·L−1

D. 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大c(Cu2+),c(Cl−)减小

第3页,共20页

8. 用0.1mol·L−1AgNO3滴定50.0mL 0.05mol·L−1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

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sp(AgCl) C.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mol·L−1Cl−,反应终点c移到a D.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mol·L−1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9. 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 mol·L−1的KCl、K2C2O4溶液,所得

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2O2−4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sp(Ag2C2O4)的数量级等于10−7 B. n点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

−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生成Ag2C2O4沉淀 C. 向c(Cl−)=c(C2O24)D.

的平衡常数为109.04

10. 常温下,用0.100mol·L−1的AgNO3溶液滴定50.0mL,0.0500mol·L−1KCl溶液,以

K2CrO4为指示剂,测得溶液中pCl=−lgc(Cl−)、pAg=−lgc(Ag+)随加入AgNO3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1则沉淀完全,Ksp(Ag2CrO4)=2.0×10−12,Ksp(Ag2SO4)=1.4×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4页,共20页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数量级为10−10

B. 虽然指示剂一般都比较灵敏,但K2CrO4有效浓度应维持在2.0×10−2mol·L−1 C. 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保持较强的酸性

D. 滴定完后加入1ml0.01mol·L−1H2SO4不会产生新的沉淀

11. 25℃时,用0.1000 mol·L−1的AgNO3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V0mL且浓度均为

0.1000 mol·L−1的KCl、KBr及KI溶液,其滴定曲线如图,已知25℃时,AgCl、AgBr及AgI溶度积常数依次为1.8×10−10、5.0×10−13、8.3×1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0=45.00

B. 滴定曲线①表示KCl的滴定曲线

C. 滴定KCl时,可加入少量的KI作指示剂

D. 当滴入60.00 mL AgNO3溶液时,溶液中c(I−)向25mL 0.12mol/L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2%的氨水,先出现沉淀,12. 常温下,

继续滴加沉淀溶解。该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V与溶液中lg[c(H+)/c(O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e点时溶液迅速由浑浊变得澄清,且此时溶液中c(Ag+)与c(NH3)均约为2×10−3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gNO3水解

B. b点溶液中:c(Ag+)+c[Ag(NH3)+2]第5页,共20页

C. cd段加入的氨水主要用于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D. 由e点可知,反应Ag++2NH3⇌[Ag(NH3)2]+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5 13. 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Ksp(MnCO3)的数量级为10−11

B. MgCO3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c(Mg2+)不变 C. a点表示的溶液中,c(Ca2+)>c(CO2−3)

D. 向浓度均为0.01mol·L−1的Mg2+、Ca2+、M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最先形成MgCO3沉淀

14. 某温度下,向10 mL 0.1 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

0.1mol/L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lg c(Cu2)与Na2S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0.1mol/LNa2S溶液中:c(OH−)=c(H+)+c(HS−)+c(H2S)

B. 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C. 该温度下,Ksp(CuS)的数量级为10−36

D. 向10 mL Ag+、Cu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

0.01mol/L的Na2S溶液,Cu2先沉淀[已知:Ksp(Ag2S)=6.4×10−50]

15. 常温下,向10mL0.1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

−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6页,共20页

A. Ksp(CuS)的数量级为10−35

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均满足关系式:c(S2−)⋅c(Cu2+)=Ksp(CuS) C. a、b、c三点中,由水电离的c(H+)和c(OH−)的积最小的为b点 D. c点溶液中c(Na+)>c(Cl−)>c(S2−)>c(OH−)>c(H+)

16. 25 ℃时,用Na2S溶液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

2−

(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 c(S)与2+lg c(M)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S2−)+c(HS−)+c(H2S)=2c(Na+) A. Na2S溶液中:

B. 25 ℃时,Ksp(CuS)=1×10−35

C. 向100 mL浓度均为10−5mol/L的Zn2+、Cu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mol/L的 Na2S溶液,Cu2+先沉淀

D. 向Cu2+浓度为1×10−5mol/L的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

298K时,pCu=−lgc(Cu+),pX=−lgc(X−)。17. 已知:

Ksp(CuCl)=a×10−6,Ksp(CuBr)=b×10−9,Ksp(CuI)=c×10−12。在CuCl、CuBr、CuI的饱和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98K时,在Cu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c(Cu+)和c(Cl−)都减小 B. 图中x代表CuI曲线,且P点c(Cu+)=c(I−)

C. 298K时增大M点的阴离子浓度,则y上的点向N点移动

D. 298K时CuBr(s)+I−(aq)⇌CuI(s)+Br−(aq)的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3或102

Zn2+、Mn2+)可用Na2S沉淀法,金属离子(M2+)18. 工业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u2+、

与S2−浓度的对数值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页,共20页

A. 三种离子对应的硫化物中Ksp(CuS)最大,约为1×10−35mol2·L−2 B. R点会有ZnS沉淀生成

C. 处理污水中的Cu2+可用MnS固体来进行沉淀转化

D. 0.1molCuS和0.1molZnS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u2+)≠c(Zn2+) 19. 下列图示(如图)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甲表示一定温度下FeS和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Ksp(FeS)C. 图丙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曲线,图中温度T2>T1 D. 0.1mol/L 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丁中A所示 20. 常温下,向10 mL 0.1 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0.1 mol/L 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

−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2=0.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Ksp(CuS)的数量级为10−35

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均满足关系式:c(S2−)·c(Cu2+)=Ksp(CuS)

第8页,共20页

C. a、b、c三点中,由水电离的c(H+)和c(OH−)的积最小的为b点 D. c点溶液中:c(Na+)>c(Cl−)>c(S2−)>c(OH−)>c(H+) 21. 某温度时,卤化银(AgX,X=Cl、Br、I)的3条溶解平

衡曲线如图所示,AgCl、AgBr、AgI的Ksp依次减小。已知pAg=−lg c(Ag+),pX=−lg c(X−),利用pX、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AgX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Ag+)和c(X−)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曲线表示AgCl的溶解平衡曲线 B. p点表示的溶液是AgCl的不饱和溶液

C. m点表示的是在水中加入足量的AgBr形成的饱和溶液 D. n点表示由过量的KI与AgNO3反应产生AgI沉淀

22. 化学小组为分析某铝合金组成,用足量稀硝酸将合金溶解,用NaOH溶液调pH,

在pH为3.4时开始出现沉淀,在pH为5、9时分别过滤沉淀,继续滴加NaOH无沉淀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pH为9时过滤所得沉淀为Cu(OH)2 B. 该合金中还含有金属铁 C. 该合金的成分为Al和Cu

D. 等量铝合金分别与足量的硫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氢气一样多 23. 已知:ZnS呈白色,CuS呈黑色;常温下,Ksp(ZnS)=3.0×10−25,Ksp(CuS)=

1.0×10−36,pM=−lgc(M2+)。常温下,向10.0mL 0.20mol·L−1ZnCl2溶液中逐滴滴加0.10mol·L−1Na2S溶液,溶液中pM与加入Na2S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V0=20.0mL,m=12.5−2lg3

第9页,共20页

1

B.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用10.0 mL 0.20 mol·L−1CuCl2溶液代替上述ZnCl2溶液,则反应终点b向d方向移动

C. 若c(ZnCl2)=0.10mol⋅L−1,则反应终点可能为e点

D. 向b点浊液中加入0.002 mol CuCl2固体,白色沉淀变黑色

第10页,共20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Ksp的计算、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该温度下,平衡时c(Cu2+)=c(S2−)=10−17.7mol/L,则Ksp(CuS)=c(Cu2+)c(S2−)=则Ksp(CuS)的数量级为10−36,故A错误; 10−17.7×10−17.7=10−35.4=100.6×10−36,

B.a点在曲线上,c(S2−)⋅c(Cu2+)=Ksp(CuS),故B错误;

C.a、b、c三点温度相同,a点溶液体积最小,c(H+)和c(OH−)的积相同,故n(H+)和n(OH−)的积最小的为a点,故C错误;

D.c点时溶质为等量的NaCl和Na2S,硫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c点溶液中:c(Na+)>c(Cl−)>c(S2−)>c(OH−)>c(H+),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理解图象含义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借助图象计算溶度积常数,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未滴加Na2SO4溶液时,pCa=1,可知原溶液中c(Ca2+)=0.1mol/L,a点为滴加

2+10 mL 0.1mol/L的Na2SO4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c(SO2−4)=c(Ca)=

√9.0×10−6 mol/L=3.0×10−3mol/L,pCa=−lgc(Ca2+)=−lgc(3.0×10−3)=3−lg3=2.52,Y值为2.52,故A错误;

B.a点溶液中c(Ca2+)=3.0×10−3mol/L,b点溶液中加入20mL硫酸钠溶液,则溶液中c(SO2−4)

=

0.13

2+

molL,溶液中c(Ca)=

9.0×10−6

0.13molL=2.7×10−4mol/L,a与b两点

c(Ca2+)之比为(3.0×10−3mol/L):(2.7×10−4mol/L)=100:9,故B错误; C.未滴加Na2SO4溶液时,pCa=1,可知原溶液中c(Ca2+)=0.1mol/L,原CaCl2溶液浓度为0.1mol/L,故C错误;

D.CaSO4比CaCO3的溶解度大,前者Ksp数值更大,因此在使用相同浓度的Na2SO4溶液代替Na2CO3溶液时,溶液中Ca2+下降的慢,则−lgc(Ca2+)值相对较小,图象应在原图象上方,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滴定终点判定、溶度积常识及离子浓度计算等,难度较大。 【解答】

第11页,共20页

A.达到终点后,SCN−与Fe3+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故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变为红色,且振荡后不褪色,故A正确;

B.由图计算知该温度下AgSCN的溶度积常数Ksp=1.0×10−6×1.0×10−6=1.0×10−12 ,故B正确;

C.由于碱性时,Fe3+会沉淀,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酸性,故C正确; D.当加入15.00mLNH4SCN溶液时,溶液中c(Ag+)=此时c(SO2−4)=故选D。

Ksp(Ag2SO4)(Ag+)21.4×10−5

0.025×0.100−0.015×0.100

0.025+0.015

=0.025mol/L,

=(0.025mol·L−1)2=0.0224mol/L ,故D错误。

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涉及水的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溶度积常数等,试题较难。 【解答】

A.Na2CO3促进水电离,a点溶质是BaCl2,对水的电离没有作用,b点是BaCl2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溶质是氯化钠,对水的电离没有作用,c点溶质为碳酸钠促进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出的c(OH−):c点>b点=a点,故A错误;

−+

B.根据物料守恒Na2CO3溶液中:c(CO2−故B错误; 3)+c(HCO3)+c(H2CO3)=2c(Na),

1

C.b点是BaCl2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c(Ba2+)=c(CO2−3),根据b点数据,c(Ba+)=1×10−4.05 mol/L,该温度下Ksp(BaCO3)=c(Ba+)×c(CO2−3)=1×10−4.05 mol/L×1×10−4.05 mol/L=1×10−8.1=8×10−9 ,故C正确;

D.Ksp(MgCO3)=3.5×10−8大于Ksp(BaCO3)=8×10−9,所以向100 mL Ba2+、Mg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5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1的Na2CO3溶液,Ba2+先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CaC2O4的Ksp数值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守恒思想的运用。 【解答】

A.C2O2−4会水解,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时恰好形成CaC2O4沉淀,此时水的电离程度并不是a,b,c三点中最大的,故A错误;

B.a点Na2C2O4不足, CaCl2过量,Na2C2O4完全反应,溶液中还存在钠离子,应为2c(Ca2+)+c(Na+)+c(H+)=c(Cl−)+c(OH−),故B错误;

−6.3C.由图可知,b点恰好沉淀完全,此时c(Ca2+)=c(C2O2−mol/L,则4)=10−6.3Ksp(CaC2O4)=c(Ca2+)c(C2O2−mol/L×10−6.3mol/L=10−12.6mol2/L2=4)=101(100.3)2

×10−12mol2/L2=2.5×10−13mol2/L2 ,故C正确;

第12页,共20页

D.c点时,Na2C2O4过量,剩余n(Na2C2O4)=0.001mol,而10mL0.1mol/LCaCl2溶液中

−n(Cl−)=0.002mol,由物料守恒,得c点溶液有:2c(C2O2−4)+2c(HC2O4)+

2c(H2C2O4)=c(Cl−),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和溶度积的应用,读懂图像、理解沉淀溶解平衡是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解答】

A.饱和的NiS溶液中c(Ni2+)=c(S2−)=√Ksp(NiS)=√1.0×10−21mol/L≈

3.2x10−11mol/L,同理饱和FeS溶液中c(Fe2+)=c(S2−)=2.4×10−9mol/L,因此曲线代表的是FeS,Ⅱ曲线代表的是NiS,即M点c(S2−)=2.4×10−9mol/L,故A错误; B.此时P点对应的NiS为过饱和溶液,不是稳定分散系,应有沉淀产生,故B错误; C.Q点加水,溶液中c(Ni2+)、c(S2−)减小,Q不能转化到N点,应在Q点上方,故C错误;

D.平衡常数K=c(Ni2+)=c(Ni2+)c(S2−)=K故选D。

c(Fe2+)

c(Fe2+)c(S2−)

Ksp(FeS)

sp(NiS)

=

6.0× 10−181.0×10−21=6000,故D正确。

7.【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迁移应用题,难度不大。 【解答】

A.根据图中信息:溶液的pH越大,氯离子的浓度越小,故A错误;

B.根据图中信息:溶液的pH越小,氯离子的浓度越大,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不利于Cl−的去除,故B错误;

C.根据图中信息,pH=7时,−lgc(Cl−)=2,则c(Cl−)=10−2mol/L,故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K不变,所以增大c(Cu2+),c(Cl−)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分析】

第13页,共20页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he溶度积常数的计算等,题目难度中等,本题应该从题目所给的图入手,寻找特定数据判断题目中的沉淀滴定的具体过程。注意:横坐标是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纵坐标是氯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解答】

A.沉淀滴定时到达滴定终点时曲线斜率突变,图中c点为滴定终点,此处−lgc(Cl−)=5,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c(Ag+)=c(Cl−)=10−5mol/L,所以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故A正确;

Qc=c(Ag+)·c(Cl−)=Ksp(AgCl),B.曲线上的点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点,故B正确; C.溶度积常数只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改变滴定反应液浓度不改变溶度积常数,所以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mol⋅L−1Cl−,则所需AgNO3溶液体积就变为20mL,a点是15mL,故C错误;

D.AgBr比AgCl更难溶,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Br−的浓度更低,则−lgc(Br−)值更大,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50×0.0400)

0.100

mL=

9.【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理解掌握溶度积含义和计算公式是根本,需要注意的是图像中两轴的数据表达和含义,作为综合图像题,难度较大。 【解答】

c()−2.46−1,gA.从图像看出,当lgC2O4−1=−2.46,,即c(C2O2−−lg4)=10−1=4mol−Lmol−Lmol−L

2−

c(A

+)

c(Ag+)=10−4 mol·L−1,Ksp(Ag2C2O4)=10−2.46×(10−4)2=10−10.46,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当Cl−浓度相同时,n点的Ag+浓度大于AgCl直线上对应点,则浓度积Qc=c(Cl−)×c(Ag+)>Ksp(AgCl),n点表示AgCl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 C.−lg

−1

c(Ag+)mol−L

−1

=4,lg

c(Cl−)mol−L

−1

=−5.75,即c(Ag+)=10−4 mol·L−1,c(Cl−)=10−5.75 mol·

K(AgCl)

sp

L,所以Ksp(AgCl)=10−4×10−5.75=10−9.75,AgCl中c(Ag+)=

+

Ag2C2O4中c(Ag)=√

K(Ag2C2O4)sp

c(C2O2−4)

c(Cl−)

=

10−9.75c(Cl−)

=√c(

10−10.46C2O4

2−)=

10−5.23

√c(C2O2−4)

,经比较Ag2C2O4溶液中c(Ag+)

较大,因此向c(Cl−)=c(C2O2−4)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生成AgCl沉淀,故

C错误; D.

C2O4=的平衡常数为c2(C−)

lc(

2−)

2+c(C2O2−4)⋅c(Ag)

c2(Ag+)⋅c2(Cl−)

=

第14页,共20页

K(Ag2C2O4)spK2(AgCl)

sp

=(10−9.75)2=109.04,故D正确。

10−10.46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根据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是基础题。 【解答】

A.根据图象,当pCl=pAg时,溶液中c(Ag+)=c(Cl−)=10−5mol/L,则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数量级为10−10,故A正确;

B.要保证指示剂有效,必须有现象,则溶液中Ag+沉淀完全时c(Ag+)=10−5mol/L,形成Ag2CrO4时,所需c(CrO2−4)=

Ksp(Ag2CrO4)c2(Ag+)

=2.0×10−2mol/L,故B正确;

2−C.指示剂使用的是K2CrO4,溶液中存在Ag+,如果溶液为酸性,则CrO2−4易形成Cr2O7,

如果溶液是碱性的,则易产Ag2O,因此溶液需维持在中性或弱碱性,故C错误; D.滴定完后,溶液中c(Ag+)=10−5mol/L,加入1mL 0.01mol/L H2SO4,则产生Ag2SO4时需要c(SO2−4)=

Ksp(Ag2SO4)c2(Ag+)

=1.4×105mol/L,显然H2SO4的量是不够的,所以不能产

生新的沉淀,故D正确;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溶度积的计算等,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难度较大。

【解答】A.由题图分析可知,卤化钾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时lg c(Ag+)急剧变化,即V(AgNO3溶液)=50 mL时完全反应,此时有n(X−)=n(Ag+),由于卤化钾和硝酸银浓度相同,则其体积相同,可得V0=50,A错误;

B.由25℃时AgCl、AgBr及AgI溶度积常数依次为1.8×10−10、5.0×10−13、8.3×10−17及图像可知,滴定终点时,c(Ag+)由大到小依次是AgCl、AgBr、AgI,所以−lg c(Ag+)从小到大依次为AgCl、AgBr、AgI,故③、②、①依次为KCl、KBr及KI溶液的滴定曲线,B错误;

C.在滴定KCl时,不能用KI作指示剂,因为AgI溶度积常数更小,AgI更容易沉淀,C错误;

D.由题图可知,当加入60.00 mL AgNO3溶液时,溶液中的c(Ag+)相同,结合题给Ksp数据可知溶液中c(I−)12.【答案】D

第15页,共20页

【解析】【分析】

本题以反应图像为载体,对盐类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化学平衡等知识进行了考查,难度较大。 【解答】

A.a点溶液中只有硝酸银,pH约为5,呈酸性,硝酸银为强酸弱碱盐,银离子发生水解溶液显酸性,故A正确;

B.b点lg[c(H+)/c(OH−)]=0,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Ag+)+

+−

c([Ag(NH3)2]+)+c(NH4)+c(H+)=c(NO−则c(Ag+)+c([Ag(NH3)2]+)<3)+c(OH),

c(NO−3),故B正确;

C.cd段酸度变化较小,说明加入的氨水主要用于银离子的沉淀和溶解,故C正确;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Ag+)·c2(NH),根据银元素守恒可知:c([Ag(NH3)2]+)=

3

c([Ag(NH3)2]+)

25mL×0.12mol·L−1/(25mL+4.7mL)−2×10−3mol·L−1≈0.1mol·L−1,则k=

c([Ag(NH3)2]+)c(Ag+)·c2(NH

3

=(2×10−3)3=1.25×10−7,其数量级为107,故D错误。 )

0.1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图像问题,弄清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和溶度积常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解答】

A.由图像可知Ksp(MnCO3)≈10−10.7,故其数量级为10−11,故A正确。

B.向MgCO3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仍得到饱和溶液,c(Mg2+)不变,故B正确。 C.由题图可知,a点−lgc(Ca2+)<−lgc(CO2−),故c(Ca2+)>c(CO2−3),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Ksp(MnCO3)3

1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CuS的Ksp数值是关键,对于同类型的沉淀可直接根据Ksp数值比较溶解性情况,不同类型的沉淀则需要定量计算比较,这是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守恒思想的运用。 【解答】

A.由质子守恒可知:c(OH−)=c(H+)+c(HS−)+2c(H2S),故A错误;

B.a、c两点Cu2、S2−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b点可认为是NaCl溶液,水的电离没有被促进,,水的电离程度最小,故B错误; C.由题图可知,该温度下,平衡时c(Cu2+)=c(S2−)=10c(Cu2)·c(S2)=10

+

17.7

17.7

+

mol·L−,则Ksp(CuS)=

1

−36

×10−=10−,数量级为10,故C正确;

17.735.4

D.刚开始产生Ag2S沉淀时;c2(Ag+) c(S2−)= Ksp(Ag2S);其中c(Ag+)= 0.1mol/L,

第16页,共20页

则此时c(S2−)=6.4×10−48mol/L,同理,刚产生刚开始产生CuS沉淀时,

其中c(Cu2)= 0.1mol/L,则此时c(S2−)=10−34.4mol/L,c (Cu2) c(S2−)= Ksp(CuS),故Ag+先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

+

15.【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CuS的Ksp数值是关键,对于同类型的沉淀可直接根据Ksp数值比较溶解性情况,不同类型的沉淀则需要定量计算比较,这是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守恒思想的运用。 【解答】

A.该温度下,平衡时c(Cu2+)=c(S2−)=10−17.7mol/L,则Ksp(CuS)=c(Cu2+)×c(S2−)=10−17.7×10−17.7=10−35.4,数量级为10−36,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曲线上各点的溶液均满足关系式:故B正确; c(S2)·c(Cu2)=Ksp(CuS),C.Cu2+和S2−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时恰好形成CuS沉淀,所以此时由水电离的c(H+)和c(OH−)的积最小,故 C正确;

D.c点溶液中溶质氯化钠和硫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硫化钠水解显碱性,所以溶液中有c(Na+)>c(Cl−)>c(S2)>c(OH−)>c(H+),故D正确。 故选A。

+

1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掌握难溶物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实质,难度中等。 【解答】

A.硫化钠溶液中的物料守恒为:2c(S2−)+2c(HS−)+2c(H2S)=c(Na+),故A错误; B.在25℃时,CuS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S(s)⇌Cu2+(aq)+S2−(aq),Ksp(CuS)=c(Cu2+)×c(S2−)=10−25×10−10=10−35,故B正确;

C.依据此图可知,CuS的Ksp较小,故CuS最难溶,那么首先出现的沉淀是CuS,即Cu2+先沉淀,故C正确;

D.由于在25℃下,CuS溶液的是Ksp是10−35,小于ZnS溶度积,故向Cu2+浓度为10−5mol⋅L−1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故D正确。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根据图像分析,明确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对图像的两个坐标轴的意义把握(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该值越大,离子浓度越小)和相关计算的应用。 【解答】

298K时,Ksp(CuCl)=a×10−6,Ksp(CuBr)=b×10−9,Ksp(CuI)=c×10−12;

第17页,共20页

可以看出:pCu=−lgc(Cu+),pX=−lgc(X−),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该值越大,离子浓度越小;

A.298K时,在Cu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增大了氯离子的浓度,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c(Cu+)减小,但c(Cl−)增大,故A错误;

B.由信息可以看出:pCu=−lgc(Cu+),pX=−lgc(X−),坐标值是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该值越大,离子浓度越小;图中x代表Ksp大的物质,即CuCl曲线,故B错误; C.298K时增大M点的阴离子浓度,阴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所以阳离子浓度减小,即纵坐标变小、横坐标变大,则y上的点沿直线向右下移动,故C错误;

D.298K时CuBr(s)+I−(aq)⇌CuI(s)+Br−(aq)的平衡常数K=以其数量级为103或102,故D正确。 故选D。

Ksp(CuBr)Ksp(CuI)

=×103,所

c

b

1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利用图像进行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定性分析、定量计算。 【解答】

A.根据图像,选取CuS线与两个坐标轴的交点,注意起始点并不是零点,则Ksp=10−25×10−10=10−35mol2·L−2,是三种难溶物中Ksp最小的,而不是最大的,故A错误;

B.关注横纵坐标的意义,R点的浓度商约为10−38,比CuS、MnS、ZnS三者Ksp都小,无沉淀生成,故B错误;

C.Ksp(CuS)D.0.1molCuS和0.1molZnS混合后加入1L水中,固体仍有大量剩余,两者均达沉淀溶解

c(Cu2+)

平衡状态,此时c(Zn2+)

=Ksp(ZnS)≠1,即二者浓度不相等,故D正确。

Ksp(CuS)

故选D。

1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的图像,在解题时,要注意外界条件改变对平衡的影响,这是解题关键。 【解答】

A.由图甲可知,当c(S2−)相同时,c(Fe2+)>c(Cu2+),所以Ksp(FeS)>Ksp(CuS),故A错误;

B.醋酸为弱酸稀释10倍,pH变化小于一个单位,故B错误; C.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T2D.NH4Al(SO4)2溶于水显酸性,且随着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加大,酸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第18页,共20页

20.【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CuS的Ksp数值是关键,对于同类型的沉淀可直接根据Ksp数值比较溶解性情况,不同类型的沉淀则需要定量计算比较,这是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守恒思想的运用。 【解答】

A.b点时,滴加Na2S溶液的体积是10mL,此时CuCl2与 Na2S恰好完全反应,CuS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uS(s) ⇌Cu2+(aq)+S2−(aq),已知此时−lgc(Cu2+)=17.7,平衡时c(Cu2+)=c(S2−)=10−17.7mol/L,Ksp(CuS)=c(Cu2+)·c(S2−)=10−35.4,已知lg2=0.3,则Ksp(CuS)数量级为10−36,故A错误;

B.向含有Cu2+的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Cu2+与S2−发生沉淀反应:Cu2++S2−=CuS↓,加入Na2S溶液的体积越大,c(S2−)越大,c(Cu2+)越小,则−lgc(Cu2+)就越大,由于温度不变,所以曲线上各点的溶液均满足关系式c(S2−)·c(Cu2+)=Ksp(CuS),故B正确; C.a点时氯化铜过量,c点时硫化钠过量,这两点时由于盐水解均促进水的电离,b点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S和NaCl,故a、b、c三点中,由水电离的c(H+)和c(OH−)的积最小的为b点,故C正确;

D.c点溶质为Na2S、Na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其中CuS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根据物料守恒及物质的溶解性,可知c(Na+)>c(Cl−)>c(S2−),S2−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H+,使溶液中c(OH−)>c(H+),但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远小于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故c(S2−)>c(OH−),因此该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l−)>c(S2−)>c(OH−)>c(H+),故D正确。 故选A。

2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图象,充分理解图象并从图象中得出解题所需要的信息为解答关键。 【解答】

A.已知pAg=−lgc(Ag+),pX=−lgc(X−),银离子、氯离子浓度越大,浓度的负对数得到数值越小,依据图象分析可知,氯化银溶解度大于溴化银大于碘化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也是氯化银溶解度大于溴化银大于碘化银,所以A线表示俄是AgCl,B线表示的是AgBr,C线表示的是AgI,故A正确;

B.p点坐标(8,4),与平衡线相比较,c(Cl−)较小,是AgCl的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m点是沉淀溶解平衡线上的一点,说明是沉淀溶解平衡状态下的饱和溶液,故C正确; D.因为n点在曲线上,即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不存在净生成沉淀或有部分沉淀溶解的问题,表示的是碘化银沉淀的溶解沉淀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D。

第19页,共20页

2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根据图像分析把握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用NaOH溶液调pH,在pH为3.4时开始出现沉淀,沉淀为Fe(OH)3,在pH为5、9时分别过滤沉淀,可分别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铜等,继续滴加NaOH无沉淀析出,说明完全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铝合金用足量稀硝酸溶解,加入NaOH调pH,在pH为3.4时开始出沉淀,由图象可知,合金中不含Fe,在pH为5时过滤出的是Al(OH)3沉淀,在pH为9时过滤出的是Cu(OH)2沉淀,继续滴加无沉淀析出,则合金中不含金属Mg。 A项,在pH为9时过滤出的是Cu(OH)2沉淀,正确; B项,合金中不含Fe,错误;

C项,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合金中含有Al和Cu,正确;

D项,合金中只有Al与NaOH和H2SO4反应,等量的Al得到的H2一样多,正确。

2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以图像形式考查对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的理解和应用,又结合了沉淀滴定的知识,融入了数学运算,综合性强,是高考常考方式之一。关键点是理解溶度积并会进行相关计算。 【解答】

A.根据待测液和滴加溶液的浓度可知,b是滴定终点,V0=20.0 mL,m=−lgc(Zn2)=−lg(√Ksp(ZnS) )=12.5−2lg3,故A正确;

B.因为硫化铜的溶度积小于硫化锌,因此滴定终点时,在硫化铜饱和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小于锌离子,pM=−lgc(M2),因此,pM会更大,故反应终点b向d方向移动,故B正确;

C.若c(ZnCl2)=0.10 mol·L−,则反应终点消耗硫化钠为10mL,pM不变,因此反应终点可能为a点,故 C错误;

D.因为硫化铜的溶度积远小于硫化锌,所以向硫化锌饱和溶液中加0.002 mol CuCl2固体,硫化锌白色沉淀转化为硫化铜黑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C。

1+

+

1

第20页,共2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