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践脉学(黄杰熙著)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实践脉学(黄杰熙著)

1 脉有疑似须辨 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脉多热,迟脉多寒。弦紧为实,细微为虚,此为常理。然疑似之中,须当辨别真假,关系非轻,不可不察。 如浮虽属表,而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其脉见浮而无力。是浮不可概作为表证。 沉虽属里,而外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经络,脉不能达,则见沉紧。是沉不可概作为里。 数为热,但真热者,未必数。而虚损症阴阳俱困,气血失调衰弱,虚甚者数愈甚。是数不可概作为热。 迟为寒,但外感病初愈,余热未清,脉多迟滑。是迟不可概作寒。 弦紧类实,但真阴胃气大亏,阴阳关格等症,脉多豁大弦紧。是弦紧不可概作实证看。 微细类虚,但凡痛极气闭,脉络壅滞不通,常见伏匿微细。是伏未必为虚。 由此推之,诸脉中皆有疑似,皆须详辨。合为三部九候法。则以左寸沉候心,中候配心包络,浮候配小肠;右寸沉候肺,中候配脾胃,浮候配大肠,两寸合看则诊胸膈,寸前一分以上诊两手及咽喉头部之疾患。理由是心肺在上象天,但又是脏为阴,故候于沉部;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属腑为阳,故在浮候;心包络是心之宫城,又是手厥风木之脏,木为火之母,下生心火,上生小肠火,故列于中候。同理左关沉候肝,中候肾与膀胱,浮候胆;右关沉候脾,中候三焦小肠,浮候胃,两关合看候膈至脐所围之腹背疾患;左尺沉候肾,中候肺大肠,浮候膀胱;右尺沉候命门,中候肝胆,浮候三焦,两尺合看候脐以下少腹腰臀;尺下一分候两腿至足之疾患。此类候法异于《内经》、《难经》、《脉经》、张景岳、李濒湖、《金鉴》等各家之分法,乍看新奇,实则有继承有发扬,笔者在千万次临床实践中,细心勘验,非常准确,测证断病有神奇之效果。故敢笔之成书。主宰者理,总详于此书中篇所例之《两手寸个人始有一套经验。盖健康人气血和平,各部正常无病,寸口脉不大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不数不迟。很合谐律节拍,意思悠悠地流行于中部,五脏六腑脉遂摸不到。如果邪气入侵或内乱萌起,首先打破阴阳气血的平衡,或浮或沉,发生于何部位,是何部位之病变。如小肠病人,经常诊到左寸浮大而洪,火气上头则头疼眼花,下因火气偏微,寒邪独胜,泄泻完谷不化;胆胃病人,经常诊到两关皆大而浮,尺寸相形伏下,有如短脉,病人自觉气短、口

苦、胃脘疼、不能食,

正说明六腑配于浮部,有病则见,无病则不见。

同理沉候见脉,病必在脏。在何部位,定为何脏之病,丝毫不爽。笔者留心诊脉千万次,发现了这个规律性,用之验证了数万人次患者,无一差错什么是“胃、神、根”呢?

先以“根”来说,沉候是五脏脉,尺沉是肾脉,五脏尤其足肾脉不绝者,则人之元阴元阳尚在,病虽笃何至于死耶!肾主骨髓,脑为髓海,脑髓脑筋为肾所生始.脑神经可以司心脏血脉之跳动,所以说脉始于肾,或谓肾为脉之根,两种说法都是一致的,都是对的。

其次以“胃”来说,胃为水谷之海,血脉脑髓等等皆靠水谷养料所滋生,没有这个后勤部供给养料.血脉流行、新陈代谢根本不可能,所以脉是生于胃。

最后以“神”来说,血脉流行跳动,全仗心脏跳动来维持。心藏神,“两精相搏谓之神”,意思是心跳不可过于有力,过于无力,一句话以有力视之似无力;以无力视似有力,意在适中,悠悠扬扬,安闲自然为有神,神为脉之主宰,心藏神。所以脉是主于心。

综上所述,脉是始于肾(根),生于胃。主于心 (神)。具体诊之是脉来去和缓(胃)悠扬(神)沉候与尺部不绝(根)者,为平人,有病也易治,否则难治。 阴亏于内,阳散于外,皆可得浮脉。

【原理】外邪入侵皮毛,内之正气外出抗邪,邪正相搏,集于皮表;内入之邪被正气逐之,意欲从皮毛而出;阴亏而不恋阳,阳欲外脱,皮表阻之。总之皮表是一分界线,是矛盾斗争的焦点,以上各种情况,病位集于皮表,所不可避免的出现“浮”脉。 还有阴亏

于内,阳散于外所现之浮脉,如《金匮要略》:“男于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又说:“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此是血去阴亏,阳无所附,而浮之于外。由是观之,凡里虚者,必脉浮于外。

多是数脉相兼而来,二十八脉中,除了沉纲脉外。其余皆可与浮脉相兼。大抵浮而有力为表实风热;无力为表虚,即血虚;浮紧伤寒;浮缓中风;浮数温病;浮迟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等等,不一而足,要点在辨寒热虚实之现于浮脉中者,不专在病名上打圈圈。

还有五脏死脉必现浮。因阳气之亡,必从外走;阴气之亡,必从下走。五脏是阴阳所构成,其生也,离不开阴阳;其死也,同样离不开阴阳。如《金匮要略》说:“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复杯,洁洁状如摇者,死。”“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1)沉脉

【脉象】属阴法地,在筋骨之间。重按至筋骨之间始得,脉来软滑调匀为平脉,兼脉则以病论。前人形容此脉说:水行润下,如绵裹砂,如石投水。

【主病】水气内伏。兼数为热;兼迟为寒;兼滑为痰,宿食不消。在寸主水停胸;在关寒气内伏病不休;在尺主洞泄不止。沉而有力为寒实之积;无力为虚寒。同时外邪乘虚直入,脉亦可见沉。

【原理】阳气不足以上出鼓动脉管,龟缩于下,则寒气缩水成疾内贴。寒则水不上蒸而内伏,内伏则停饮不化,外阳不达,水停为肿;寒则宿食不消,气不上出而内逆于下,只有下行之路,故洞泄不止。又气虚无能出卫于表,外邪侵之,则可直入于内,所以脉沉。

【应用】凡脉沉为脏脉,以阴寒立论。如《伤寒论》说:“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又说:“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又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又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说明沉是肾是骨是寒邪之代称,如《金匮要略》说:“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日历节。”

寒与水紧紧相连,凡里寒不解,多变为水肿,因此水肿脉多沉。如《金匮要略》说:“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又说:“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又说:“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又说:“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又说:“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又说:“脉沉者,有留饮。”总见沉属少阴肾与水有关,现是脉必有该病。

寒水流于关节,多出湿痹之证,其脉亦必沉。如《金匮要略》所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又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括萎薤白白酒汤主之。”同时寒水之气.留于何部,何部即痹。但流于下部则为疝,如《金匮要略》说:“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沉为阴寒水气在里,则虚阳外浮上出,动络脉则成衄,其根源是劳使然。如《金匮要略》说:“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又说:“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

急,小便不利,而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沉为阴寒在里,脉如兼滑,必有实物可下。如《金匮要略》说:“太阳病,下之……脉沉滑者,协热利。”同时又为治法提供依据,“不可发汗”。如《伤寒沦》说:“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结脉

【脉象】见于浮中沉三候。按之迟缓中偶停,停无定数。前人形容此脉说:徐行而怠,偶羁一步。

【主病】脉结而无力,是气血渐衰,精力不继;有力,是血凝、老痰、疝瘕、积聚、外生痈肿等等郁闭而成;亦有生理上之结脉者,必沉候有根,主无病。

【原理】人之元气渐消,运行血流通过脉道迟缓而行,精力消耗疲累,只好暂停后再走;浊阴偏盛,阳气渐消,形成血凝、老痰、疝瘕、积聚、皮肤痈肿等等,或阻于脉道之中,或压于脉道之外,皆可使脉管堵塞或压扁变窄,血气周流时,碰上一停。故脉断而复续,续而复断,歇止无定数,总是元气渐消所造成。

【应用】结脉是由阴邪固结而成,如《伤寒论》说:“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滑伯仁说:“结为阴独胜而阳不能入也,为症结,为七情所部。浮结为寒邪滞经,沉结为积气在内,又为气、为血、为饮、为食、为痰,盖先以气寒脉缓,而五者或一有留滞于其间,则因而为结。”治则以化浊通阳为法。如《脉诀汇辨》载李中梓治:“文学张方之,久忧暴惊,遂发颠妄,或补心神,或逐痰涎,均无裨也。求治于余,余日:六脉结而有力,非大下其痰,无由痊也。先服宁志膏三日,遂以小胃丹下之。三日之内,服小胃丹数次,去痰积始尽,更以归脾、妙香加牛黄、龙骨为丸,剂毕而康。向使不与下留之,或虽下之未必屡屡下之,以尽其痰,遂成

痼疾矣。”世多以滑脉为痰,而不知痰结之甚者脉必结之也。

以上所例者为实证,若在虚证,气血虚涩,流行困难,时见歇止,证见心动悸,或惊恐神怯。梦遗亡精者,脉多见结。如《伤寒论》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脉结代,心动悸,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所引起,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多见此证脉。以桂枝通阳,人参补心气,生地、阿胶、麦冬等补血,炙草补土资脉气,则心阳健脉道通,而结代心动悸均可扫除。

(3)代脉

【脉象】见于浮中沉三候。按之脉搏动而中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返,良久复动。前人形容此脉说:禅代。

【主病】元气衰微,脾气脱绝。平人如见此脉,最为可危。但临床上经常遇到脉结代之证,如血气骤损,元气不续;开水烫伤或火灼伤皮肉血管,跌扑重伤,七情太过等等。导致血脉受阻,流行蹇涩,脉现结代,按法治之多效。还有妊娠百天或恶阻剧者,多见代脉;亦有生理上功能特异,一生脉结代者,主无病延年。凡代脉沉候不绝者,是生理功能特异,勿药;若是病理变化而来,可以辨证施治而愈。若脉代而沉候无根者,主病危难治。

【原理】脾土在五行主信,脉止歇有定数,不能自返,是脾之象征。如一脏或多脏气绝,元气与睥精不能输布于该脏,血气循环至绝处不返,另开他道,故止有定数。脏气已绝。故主不治。若为暴病,气血骤损,元气不达,亦可得此脉。补益气血,疏通经络,治愈甚快。若见生理上之代脉,非病变.勿须治疗.治亦无效。沉候无根,元气已绝。故主不治。

【应用】临床上遇到代脉,首先辨别至数,次辨有无根底。以“五十动不止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一脏绝,四年之后多亡命。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止一年应.十动一止一年殂,更观气色兼形证。两动一止三四日,三四动止应六七,五六一止七八朝,次第推之自无失。”知道辨至数的重要性后,则是沉候有无根底,若无根再结合气色形证,才可按上述至数与时间预后。如滑伯仁说:“代……主形容赢瘦,口不能言。若不因病,而人赢瘦,其脉代止,是一脏无气,它脏代之,真危亡之兆也。”元气已绝,何能挽回?若沉候有根,元气未绝,故可救治,其救治法,正如《伤寒沦》说的:“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除元气衰败无救之外,还有脾气脱绝也属难治.如李中梓说:“代主脏衰,危恶之候,脾土败坏,吐利为咎,中寒不食,腹疼难救。”若此病得之于暴寒,只要大剂温运中阳,还是可为的。

另外是跌打损伤,风痛家,因一时气血受阻,亦可见代脉。如滑伯仁说:“风家痛家,脉见止代,只为病脉。”李中梓说:“跌打重伤,及风家、痛家俱皆不禁。”只要活血通瘀兼以温散,数剂病愈脉复正常。

代脉从以上三方而去认识和临床,决无差误。 (2)弱脉

【脉象】属阴中之阴,只见于沉候。重手按之沉而细软。前人形容此脉说:沉细而柔。

【主病】阳气衰微,阴血水足。柳氏说:“气虚则脉弱,寸弱阳虚。尺弱阴虚.天弱胃虚。弱脉呈形,而阴霾已极.自非见觏。而阳何以复耶?”

【原理】阳气衰微,气无力鼓动脉管壁.故脉之浮候则无。阴血不足于血管之中.其

流必细。流之不速.其性则软.故弱脉之象为“沉细软”。

【应用】别有病无病。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脉弱以涩,是为久病。”

弱脉主筋。如《金匮要略》说:“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治之以补肝肾,壮筋骨之药饵。

精血虚冷。如《金匮要略》说:“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又说:“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又说:“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当用大滋真阴之品调理,遵“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

脾胃气弱。如《伤寒论》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金匿要略》:“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可见弱脉见于关部,定为脾胃虚寒衰弱。治宜温补。

中暑亦有脉弱之时。如《金匮要略》说:“太阳中喝,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散主之。”

关于弱脉在诊断上的价值.如《伤寒论》说:“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又说:“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末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说明脉弱邪弱,病则向愈。又说: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又说:“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下后尺脉弱,尺脉弱复不能下。同时,妊娠尺脉亦见弱。如《金匮要略》说:“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不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

汤主之。”是阴精养胎,自然小弱。 5)弦脉

【脉象】可见于浮中沉二三候。按之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举之应指,按之小移。前人形容此脉说:似张弓弦、木性条达。

【主病】气虚、虚火、饮、寒。证见气逆邪胜,积聚胀满,寒热胁痛,疟痢疝痹等等。李时珍蜕:“浮弦支饮外溢;沉弦悬饮内痛;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细拘挛;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若不食者,木来克土,必难治。”仲景说: “双弦者寒,单弦者饮。”此指两手脉弦.为双弦;一手脉弦,为单弦。徐忠可说:“有一手二条脉,亦曰双弦,此乃元气不壮之人.往往多见此脉,亦属虚损,愚概予以温补中气,兼化痰应手而愈。”因临床多见一手双弦之脉,故录此印证。

【原理】弦为肝胆之脉,总由血气不和,木盛、土衰、水亏三个原因造成。土衰水亏,则血液中水分少,气逼血行,而又血管壁发硬.走成一条线。所以按之如琴弦,无柔和之感,举之应指.弦随之弹上,按之不移,其弦未断。

土衰则中气下陷,木贼土,则成双弦,故日:“双弦者寒”。水亏则虚火上炎,邪水随所虚之地集结,或偏于左,或偏于右,故曰:“单弦者饮”。

肝为厥阴,意思是说阴尽。胆为少阳,意思是说阳微,阴尽阳微,阳与阴争,互有胜负.故多往来寒热之象,既然阳微而少,故治弦脉病,以滋水实土扶阳为先。

蔡西山说:“阳搏阴为弦;阴搏阳为紧;阴阳相搏为动;虚寒相搏为革;阴阳分体为散;阴阳不续为代。”录此可以帮助识别阴与虚寒矛盾搏斗与分散的关系。

【应用】弦主虚寒蝮痛。木克土,故多此常见脉象。如《伤寒论》说:“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金匮要略》说:“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两胁拘急而疼。两胁为肝之部位.故脉弦多有此现象。如《伤寒沦》说:“太阳病,下之……脉弦者,必两胁拘急。”《金匮要略》说:“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又说:“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以温药服之。”

弦为饮邪。如《金匮要略》说:“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又说:“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又说:“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又说:“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弦为痉脉。如《金匮要略》说:“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首痉。”又说:“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痉为筋受寒湿之证,筋为肝所主,脉必应之。

疟脉自弦。如《金匮要略》说:“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疟为少阳之病变,故脉弦。

太阳中喝。《金匮要略》说:“太阳中喝,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前开,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数下之,则淋甚。”宜治以清暑益气汤。

心痛寒疝。如《金匮要略》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又说:“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既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又说:“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阳虚心痛,当升阳宣痹为治。但单纯弦脉以实论,当下则下。

虚劳见弦。如《金匮要略》说:“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又说:“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应治之以旋复花汤兼归脾法。又说:“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又说:“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子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成用六君子汤加附子、干姜、吴萸为治。

弦在伤寒中之分经治法与预后。如《伤寒沦》说:“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汁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又说:“少阴病……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又说:“阳明中风,脉浮弦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此则属于今之急性肝炎,治宜茵陈五苓散。又说:“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又说:“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二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谵语昔,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脉弦者是脉证一致,故主生。

实纲脉诗

实来三候力悠悠,邪正全凭指下求。流利滑呈阴素足,迢遥长见病当瘳。

洪如涌浪邪传热,弦似张弓木作仇。条细分来须默领,非人浑不说缘由。 一)别外感与内伤

《脉经》:“人迎紧盛为伤寒,气口紧盛为伤食。”又说:“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千百年来,医家多不解其意,甚至有诋毁叔和者,真是五十步笑百步,不自忖量。盖叔和去古未远,脉学必有师传,始敢如此定论,决不可能是想当然的说法。令从作者所拟之两手寸口诊法二十六候图中,可以直接了当地回答这个问题。左手寸关尺之浮部,恰是手太阳、足少阳、足太阳之部位,三部之总称为人迎紧盛,定为伤寒是完全正确的;右手寸关尺之浮部,恰是手阳明、足阳明,手少阳之部位,三部之总称为气口紧盛,定为伤食不是正好吗!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王叔和《脉经》是脉学发展中的承先启后作品,无可厚非。

(二)别内因七情所伤及病气、血、痰、食、郁五疴 (此指出心主血脉,通过肺朝百脉,所以定诊于寸口。)

诊人之脉,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名关上。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此指明寸关尺三部之定位法。)

左寸沉心,浮取小肠;中央直者,包络厥阴。

左关浮胆,沉候肝阳;中央直者,肾膀二经。

左尺沉肾,浮候膀胱;中央直者.金经主生。

右寸沉肺,浮取大肠;中央直者,脾胃二经。

右关浮胃,沉乃候脾;中央直者.小肠三焦。

右尺沉命,浮是三焦;中央直者,肝胆二经。

(五脏为阴,必候于沉;六腑为阳,必候于浮。中央直者,为十二经通行之路,故候十二经生长阴阳脏腑之气化。)

男子之脉,左大为顺;妇女之脉,右大为顺。

男尺恒虚,女尺恒盛。

(左为阳,右为阴;寸为阳,尺为阴。男子属阳,阳得阳位为顺;妇女属阴,阴得阴位为顺。顺则百顺,病痛亦无。)

外感左诊,内伤右诊。左名人迎,右名气口。

(《脉经》所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人迎紧盛为伤寒,气口紧盛为伤食,皆与实践相合,义详中篇“别外感与内伤”。)

命门与肾,同诊尺部,人无二脉,多死难救。

(此指脉无水火之根,多死难救,即阴阳告竭之义。)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七法推寻。

(浮候腑,沉候脏,中候经气。上者寸前一分,以候咽候首面;下者尺下一分,以候少腹腰股膝胫脚。左者左手,右者右手,加起来号称“七诊”。但《内经》之“七诊”与此不同。名谓:“独大、独小、独寒、独热、独迟、独陷下。”又号称:“七独”。)

又有九候,曰浮中沉,三部各三,合而为名。每部五十,方合于经。

(此即寸关尺,浮中沉,每部各三候,三乘三得九候。每部候五十动,出自《难经》,是五脏气血足与不足之候法。)

五脏不同,各有本脉:左寸之心,浮大而散。

右寸之肺,浮涩而短;肝在左关,沉而弦长。

肾在左尺,沉石而濡;右关属脾,脾象和缓。

右尺相火,与心同断。心肺虽浮,根在沉中。

(心肺在上焦,象日与月,故脉在浮分与小肠大肠脉合,总现金与火之象,但必须沉候有根,始可定为心肺之脉,不然纯以小肠大肠论。此是脏腑相合脉象,表现比较特殊。)

若夫时令,亦有本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四季之末,和缓不忒。

(血脉管亦随气候变化而热涨冷缩,所以有如上之变化。)

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外因六气,内因七情。外邪入侵,正气抗邪,正邪搏斗,脉多实强,如实、大、洪、滑、弦、长等太过脉多现;内因七情所伤,与御外侮无多大关系,弱处暗耗,内耗,所以脉现虚、散、细微之类。)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

(胃为水谷之海,得食则生,失食则亡。五脏六腑,身躯百骸,靠其资养。后勤不乏,则脉得和缓调匀,是有胃气。)

凡诊病脉,平旦为准,虚静凝神,调息细审。

(平旦饮食未进,气血未乱,经脉调匀,可诊太过不及之脉。医家应虚静凝神指下,调好气息,细审脉病之根源。)

一呼一吸,合为一息。脉来四至,平和之则。

五至无疴,闰以太息。三至为迟,迟则为冷。

六至为数,数即病热。转迟转冷,转数转热。

(医生之一呼一吸合为~息,脉来四至,乃平和有胃气之脉。但气息每每不能过于匀适,往往在三、五息之中有一稍长之太息,与闰年相似,此则脉来五至,此皆以无病论。三迟六热,以脉之迟数定寒热。)

迟数既明,浮沉须别。虚实大缓,八提纲脉。

首别阴阳,定为总纲。有力为阳,无力为阴。

浮数为阳,沉迟为阴。脉不属阳,便属于阴。

或兼附阳,别无所属。定为总纲,理路分明。

(此明阴阳为总纲,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为提纲八脉。)

八提纲脉:

浮表沉里.迟寒数热。虚虚实实,邪大正缓。

(提出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为纲。分别代表表、里、寒、热、虚、实、邪、正八纲。下则以纲代目,纲举目张。)

浮脉法天,轻按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无力为芤,有边无中。芤弦合革,如按鼓革。

散来迟大,水上扬花。共计四脉,列入浮纲。

(以上是浮纲所括之4种脉象。)

沉脉法地,如石在水。沉极则伏,推筋至骨。

有力为牢,大而弦长。共计三脉,沉纲列入。

(以上是沉纲所括之3种脉象。)

迟脉属阴,一息三至。迟偶一止,其名为结。

迟止有常,应作代看。共选三脉,列入迟纲。

(以上是迟纲所括之3种脉象。)

数脉属阳,一息五至。有力为紧,切绳相似。

数如豆粒,动脉何疑! 数时一止,那就是促。

共是四脉,数纲列入。

(以上是数纲所括之4种脉象。)

虚脉属阴,三候如绵。沉而无力,弱脉是全。

浮细为濡,如绵浮水。细薄成微,似有似无。

迟细为涩,轻刀刮竹。细小皆同,状若蛛丝。

不及本位,短脉可考。共是七脉,列为虚纲。

(以上是虚纲所列之7脉。)

实脉属阳,长大坚强。往来流利,濯脉之象。

过于本位,长脉迢迢。洪如涌浪,来盛去悠。

状似弓弦,弦脉形状。共计五脉,实纲可详。

(以上是实纲5脉。)

大则病进,独立邪纲,状若洪脉,其形阔大。

(以上是邪纲脉。)

缓脉悠扬,独占正纲,脉来四至,从容可靠。

(以上是正纲脉。)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脉有相兼,还须细订。

(明一脉之形象,必有一脉所主之病。有兼见之脉象,即有兼见之症。可细究其兼见之脉,其兼见之症随出。)

浮脉主表,腑病所居。有力为风,无力血虚。

浮迟表冷,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

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

浮濡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热。

(以上是浮纲之兼脉定证大概。)

沉脉主里,脏病所居。脏阴多寒,病列五积。

有力痰食,无力气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

沉紧冷痛,沉缓水蓄。沉牢痼冷,沉实热极。

沉弱阴虚,沉细虚湿。沉弦饮痛,沉滑食滞。

沉伏吐利,阴毒积聚。

(以上是沉纲之兼脉定证大概。) 迟脉王脏,阴冷相干。有力为痛,无力虚寒。

迟缓湿痹,迟涩血伤。迟结寒郁,迟代脏绝。

迟滑食积,迟实火郁。迟弦寒饮,迟短寒痞。

(以上是迟纲之兼脉定证大概。)

数脉王腑,主吐王狂。有力实热,无力阴虚。

数疾热极,滑数痰饮。寸必吐逆,左关风痰。

右关主食,尺为蓄血。紧主寒痼,须分表里。

阳盛则促,肺痈热毒。动主搏击,阴阳不调。

阳动汗出,为痛为惊。阴动则热,崩中失血。

洪数热积,其伤在阴。滋清并举,脉静则生。

(以上是数纲之兼脉定证大概。)

虚主诸虚,血气空虚。虚微气衰,其损在阳。

阳微恶寒,阴微发热。细则气衰,阴血不足。

虚细阴虚,弱细阳竭。虚寒相搏,其名曰革。

男子失精,女子漏血。若见脉代,真气衰绝。

脓血症见,大命必折。伤寒霍乱,跌打闷绝。

疮痈痛甚,女胎三月。

(以上是虚脉提纲之兼脉定证大概。)

实主诸实,血气壅结。浮实表实,沉实里实。

弦则主馈,木侮脾经。阳弦头痛,阴弦腹疼。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滑缓阴足,洪大邪热。

更有寒结,亦属实证。阴盛则结,疝瘕症积。

(以上是实纲之兼脉定症大概。)

大则病进,脉必有力。大而无力,阴虚火旺。

(以上是邪纲大脉的具体诊法。)

缓主无病,悠扬和缓。若还怠缓,湿中脾经。

(以上是正纲缓脉的具体诊法。)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吉凶可寻。

(病有阴阳,脉亦有阴阳,顺应则吉,逆见则凶。下述脉证相应与否,总不出乎阴阳顺逆之理。)

中风之脉,却喜浮迟。坚大急疾,其凶可知。

类中因气,身凉脉虚。类中困痰。脉滑形肥。

类中因火,脉数面赤。类中因厥,上盛下虚。

(风有真中类中之别。真中虽属实症,但亦由虚所招,故脉喜浮迟,与病人之虚相合为顺;如脉坚大急疾,主邪过盛正太虚,则为逆,很难治疗。类中非真中风,是火、气、痰和阴虚阳亢过盛所来,故脉证治法皆不同。)

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症反必凶;

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盛成灾。

始自太阳,浮紧而涩。及传多变,名状难悉。

阳明脉大,少阳则弦。太阴入里,沉迟必兼。

及入少阴,其脉自沉。厥阴热深,脉伏厥冷。

阳症见阴,命必危殆。阴症见阳,虽困无害。

中寒紧涩,阴阳俱紧。法当无汗,有汗命殒。

(以上是伤寒热病之脉证是否一致,以定吉凶之例。阳症见阴。则正气已衰竭,无以抗邪,故命必危殆;而阴证见阳,主邪有外出之徵兆,故虽困无害。中寒脉紧涩无汗为正气充足;有汗乃精气外泄,邪盛正衰。凶危立见。此专指伤寒而言。若内伤又当别沦。)

伤风在阳,脉浮而滑。伤风在阴,脉濡而弱。

六经同伤.脉弦而数。阳不浮滑,反濡而弱。

阴不濡弱,反浮而滑。此非风寒.乃属风湿。

若止濡缓,或兼细涩。此非风湿,又属湿着。

(以上是伤风、风湿、湿着三者脉象区别。)

阴阳俱盛,热病之征。浮刚脉滑,沉则数涩。

中暑伤气,所以脉虚。或濡或细,或芤或迟。

脉虽不一,总皆虚类。

(以上是热病与中暑脉象之区别。)

瘟脉无名,变见诸经。脉随症见,不可指定。

(瘟疫之邪伏募原,出没无时,其脉变换不定,只好随其所见之脉与证.结合疫邪之浅深而治之。)

疟脉自弦,弦数者热。弦迟者寒,代散则绝。

(疟为风暑之邪,客于风木之府,脾失转输,不能运水谷之精微,遂多痰饮,故脉弦,并以迟数分寒热。若见代散之脉,元气已绝,其病何能为力。)

风寒湿气,合为五痹。浮涩与紧,三脉乃备。

脚气之脉,其状有四。浮弦为风,濡弱为湿。

迟涩为寒,洪数为热。痈非外因,当于尺取。

滑缓沉弱。随脉酌治。

(五痹脚气多为风寒湿所成。惟脚气病非外因,当于内求,脉或滑,或缓.或沉,或弱,随其虚实酌治。)

劳倦内伤,脾脉虚弱。汗出脉躁,治勿有药。

劳捉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脉数。

(内伤脉反,最为难治,脉顺则易治。)

痞满滑大,痰火作孽。弦状中虚,微涩衰薄。

胀满之脉,浮大洪实。沉细而微,歧黄无术。

水肿之症,有阳有阳。阴脉沉迟,阳脉洪数。

浮大则生,沉细勿药。五脏为积,六腑为聚。

实强可生,沉细难愈。黄疸湿热,洪数偏宜。

不妨浮大,微涩难医。

(痞、胀、水肿、积聚、黄疸,皆属有形之实证。故脉喜实大洪数。而沉微细小脉见,元阳已败,何能为力。)

郁脉皆沉,甚则伏结。或代或结,知是郁极。

胃气不失,尚可调治。气痛脉沉,下手便知。

沉极则伏,涩弱难治。亦有沉滑。是气兼痰。

心痛在寸.腹痛在关。心腹之痛,其类有九。

迟细速愈,浮大延久。两胁疼痛,脉必双弦。

紧细而弦,多怒气偏。沉涩而急,痰淤之愆。

疝属肝病,脉必急弦。牢急则生,弱急则死。

腰痛之脉.必沉而弦。沉为气滞,弦损肾元。

兼浮者风,兼紧者寒。濡细则湿,实则闪挫。

头痛之病,六经皆有。风寒暑湿,气郁皆侵。

脉宜浮滑,不宜短涩。

(以上是郁证、气证、痛证之脉象。内伤以沉为主,外感以浮论别,并以兼脉兼症。须候元气之盛衰,确定易治、难治之分别。)

呕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数紧涩,结代者忘。

饱逆甚危,浮缓乃宜。弦急必死,代结促危。

吐泻脉滑,往来不匀。泻脉必沉,沉迟寒侵。

沉数火热,沉虚滑脱。夏月泄泻,暑湿为殃。

脉与病应,缓弱是形。微小可生,浮弦则死。

霍乱之脉,代则勿讶。迟微厥逆,是则可嗟。

泄泻下痢,沉小滑弱。实大浮数,发热则恶。

(吐乃脾胃气逆,即上中吐物之义,脉见浮缓、浮滑则脉证相合,相合为顺,顺则易愈。如土败木贼,是为危候,以此理推之则得。)

嘈杂嗳气,审右寸关。紧滑可治,弦急则难。

吞酸之脉,多弦而滑。沉迟是寒,洪数多热。

痰脉多滑,浮滑兼风。沉滑兼寒,数滑兼热。

弦滑为饮,微滑多虚。滑而兼实,痰在胸膈。

结芤涩伏.痰结中脘。

(嘈杂嗳气本属脾气不运,故切忌弦急之脉,恐木来克土。吞酸有寒、有热,随症所见以为分别.而以沉迟洪数分之。痰脉因不一端,总以滑是本象,随所兼之脉象以定性质。)

小便淋秘,鼻色必黄。实大可疗,涩小知亡。

遗精白浊,当验于尺。结芤动紧,二症之的。

微数精伤.洪数火逼。亦有心虚,左寸短小。

脉迟可生,急疾便夭。便结之脉,迟伏勿疑。

热结沉数,虚结沉迟。若是风燥,右尺浮起。

(淋秘乃实证,故见虚脉主死。遗精白浊是阴虚之病,故忌讳急疾火极阴竭之脉。便结是里气不通,脉应迟伏,并以兼见脉分风寒湿热。)

咳嗽多浮,浮濡易治。沉伏而紧,死期将至。

喘息抬肩,浮滑是顺。沉涩肢寒,定为逆证。

(咳嗽是肺疾,脉浮应肺气从下上伸;濡主病气退,故曰“易治”。若沉伏而紧是邪气内伏深痼,肺气已不上伸,故曰:“死期将至”。喘病无非风痰上涌,故以浮滑为顺,反之则非吉兆。)

火热之脉,洪数为宜。微弱无神,根本脱离。

三消之脉,数大者生。细微短涩,应手堪惊。

骨蒸发热,脉数为虚。热而涩小,必损其躯。

痿因肺燥,必见浮弱。寸口若沉,发汗则错。

(火热、三消、骨蒸皆属实证.以见实脉为顺。痿证是肺燥血亏,所以不宜发汗。)

诸症失血,皆见芤脉。随其上下,以验所出。

脉贵沉细,浮大难治。蓄血在中,牢大则宜。

沉细而微,速愈者稀。

(失血证见芤为正脉.但血止后又宜见沉细脉。如再见芤浮犬脉,皆为逆证。蓄血为实证,脉则洽洽与失血证相反。)

心中惊悸,脉必代结。饮食之悸,沉伏动滑。

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象,沉急凶殃。

痫宜虚缓,沉小急实。若但弦急,必死不失。

(悸证多因心气亏损,心血不继,所以脉必代结,即所谓闭锁不全。若有食物等压于血管而悸,脉现沉伏动滑。至于癫狂以见阳实之脉为顺。痫是虚证,故脉宜虚缓。癫狂痫三证,若脉见沉急,是病气入骨,主死难治。)

耳病肾虚,其脉迟濡。浮大为风,洪动为火。

沉弱为气,数实为热。若久聋音,专于肾责。

暴病浮洪,两尺相同。或两尺数,阴需上冲。

齿痛肾虚,尺脉濡大。齿痛动摇,尺洪火炎。

右寸关数,洪而且弦。非属肾虚,肠胃风热。

口舌生疮,脉洪疾速。若见虚脉,中气不足。

喉痹之脉,两寸洪盛。上盛下虚,脉忌微伏。

(此明脉以定病位病性之实践。)

中恶腹张,肾细乃生。浮大为何? 邪气已深。

鬼祟之脉,左右不齐。乍大乍小,乍数乍迟。

中毒洪大,脉与病符。稍或微细,其身被戮。

虫伤之脉,尺沉而滑。紧急莫治,虚细可怯。

(中恶为阴邪,故脉宜紧细。鬼祟者出没不定。故脉不定。中毒为阳邪,故脉宜洪大。虫伤者,是虫伏于内,故脉得尺沉而滑。紧急则伤之过甚,阴阳将为之离绝.虚细是元气衰,两者皆难治。)

妇人之脉,尺宜常盛。右手脉大,亦属顺候。

尺脉微迟,经闭三月。气血不足,法当温补。

妇人尺脉,沉弱而涩。年少得之,无子之兆。

长大得之,血枯产绝。因病脉涩,有孕难保。

(妇人以血为主,故尺宜常盛,而右手脉大,是气可统血。所以尺微主气血虚,尺迟又主寒,虚寒相得,其经必闭;沉弱而涩,乃血枯元阳衰蔽,故主无孕,既有之之亦必小产。)

崩漏不止,脉多浮动。虚迟者生,实数者死。

疝瘕之脉,肝肾弦紧。小便淋闭,少阴弦紧。

(崩漏不止,已属血动不归,脉见实数,是火上加油,所以不宜。疝瘕主于肝肾,故肝肾弦紧,即是疝瘕之征。淋闭主于手足少阴,故少阴脉弦紧,亦是淋闭之见。)

妇人有子,阴搏阳别。少阴动甚,其胎已结。

和滑而代,胎已二月。滑疾按散,胎必三月。

滑疾不散,五月可别。阳疾为男,阴疾为女。

女腹如箕,男腹如釜。

(此以血气阴阳搏结为孕子女,验之于临床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

妊娠之脉,实大为宜。沉细弦急,虚涩最忌。

半产漏下,脉宜细小。急实漏绝,预兆不吉。

凡有妊娠,外感风寒。缓滑流利,脉象可隹。

虚涩燥急,其胎难保。胎前下利.脉宜滑小。

若见疾涩,其寿难保。

(妊娠以血气足以养胎为主,脉见实大为宜;若沉细弦急涩为血气以离,故最忌。其

他如半产、漏下、妊娠外感、下利等等,皆以血气足否为准则。)

临产之脉,滑数为宜。弦细数短,最属不利。

产后沉小,微弱相宜。急实洪数,歧黄莫医。

新产伤阴,血出不止。尺不上关,其命即死。

新产中风,热邪为殃。浮濡和缓,与病相当。

小急弦涩,顷刻身亡。

(临产、产后、新产、产后风等证,均要审核脉证是否相宜,以定占凶。)

小儿之脉,六至为常。七至断热,五至寒伤。

浮则为表,沉则在里。脉乱无条,变蒸发热。

止有定期,半表半里。按法施治,沉疴必起。

(3岁以上小儿,用此诊法;l 5岁以上者,则与成人之脉诊相同。)

男子久病,当诊于气:脉强则生,脉弱则死。

女人久病.当诊于血:脉强则生,脉弱则死。

(男子以气为主,右寸脉强,气未见损,故曰则生。女人以血为主,左寸脉强。则血未虚竭,故曰不死。)

斑疹之脉,沉而且伏。火盛于表,阳脉浮数。

热盛于里,阴脉实大。痘疹弦直,或沉细迟。

汗后欲解,脉泼如蛇。伏坚尚可.伏弦堪嗟。

(斑疹毒未伸泄,脉见沉伏,仍以数实沉浮分表里清解。痘疹则最宜外出,切忌内伏。弦直细迟犹可升托,即伏不弦,犹可内解。若至伏弦,则毒内入已深,不能外出,所以堪嗟。至于脉泼如蛇,乃弦直之变脉,将由半表半里战汗而解。)

痈疽未渍,脉宜洪大。及其已溃,洪大始戒。

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痿之脉,数而无力。

肺痈色白,脉宜短涩。浮大相逢,气损血失。

肠痈实热,滑数可必。沉细无根.其死可测。

(痈疽未溃,脓血内充,脉宜洪大。已溃则内部空虚,脉宜细小而虚,若反见洪大则凶。肺痈已成未多吐脓血,寸实为宜;肺痿本为肺叶焦枯,属阴虚则应脉数无力。肺痈吐脓血是内部转虚,面色宜白,脱血兼瘀,脉宜短涩。肠痈为实热所作.故以滑数为宜,否则皆凶危之象。)

奇经八脉,不可不察。直上直下,三部皆沉。

中央坚实,冲脉昭昭。胸中有寒,逆气里急。

疝气攻心,支满失焉。

(奇经八脉。不在正经之列,故曰奇。直上直下,即弦长之脉,三部皆沉,即大气下陷,冲气上干之由,或曰胸中有寒;中央坚实,即逆气里急,疝气攻心之脉象。支满、胀膨、失溺,即冲脉之寒邪干手足少阴之象。)

直上直下,三部皆浮。弦直而长,督脉可求。

腰背强痛,风痫为殃。

(督脉属阳,故三部直上直下浮起。病皆风伤卫之象。)

三部丸丸.紧细而长。男疝女瘕,任脉可详。

(任脉属阴,有担任之义,故脉来三部丸丸而动。疝瘕皆寒邪入扰阴经之象。)

寸左右弹.阳跷可决。或痫或癫,病苦在阳。

尺左右弹,阴跷可别。或痫或瘛,病苦在阴。

关左右弹,带脉之讯。病主带下,腹胀腰冷。

(阳在上,阴在下。阴阳相交是关居中。瘛者筋缓而伸,瘛者筋急而缩之象,左右弹乃紧之变脉,故所以三脉皆主寒,在阳者兼热。)

左尺外部,斜上至寸。脉沉阴维,心痛失志。

右尺内部,斜上至寸。脉浮阳维,病苦寒热。

(从左尺肾斜向心,是阴维之脉,尺外,即由尺斜向大指,脉沉主里,寒邪冲心,故心痛失志。从右尺三焦斜向大肠,是阳维之脉,尺内,即由尺斜向小指,脉浮主表,热邪冲肺.故苦一身寒热不能支持。)

脉有反关,动在臂后。别由列缺,不干证候。

(反关本于有生之初,非病脉,所以不干证候。其脉不行于寸口。由列缺络入臂后之手阳明大肠经,以其不顺行于关上,故日“反关”。凡见关上无脉,须令病人复手以取之,法同正关脉候法。)

经脉病脉,业已昭详。将绝之形,要当度量。

心绝之脉,如操带钩。转豆躁疾.一日可忧。

(《内经》曰:“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又曰:“如循薏苡于累累然。”两脉皆短实坚强,真脏脉出而胃气全无。又曰:“心绝,一日死。”下同。)

肝脉之绝,循刀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

(全失胃气之弦脉如此。)

脾绝雀琢,又同屋漏。一似流水,还如复杯。

(四脉皆缺和缓之象,故曰绝。此中包括胃绝,经云:“脾绝,四日死。”)

肺绝为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

(皆有毛无胃气之象。)

肾绝何如?发如夺索。辟辟弹石,四日而殁。

(皆见硬石之弹动而无缓滑之象。)

命脉将绝,鱼翔虾游。至如涌泉。莫可挽留。

(命门是元阳之窟宅,元阳火衰,火冒之征,皆余炎已尽之象,此则概括心与大小肠在内。) 小 结 此篇与上中两篇,有彼详此略,此详彼略之处。各俱特点新义,须彼此参详,理解与诵读同时并举,使脉学了如指掌,贯穿于临床实践,提高诊断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