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陝”字又双叒叕写错了
“陕西”也简称“陕”,“陕”的繁体字是“陝”而不是“陜(xiá)”。
但是因为“陝”与“陜”很相像,就特别容易弄错。古人就写错过,这在古代典籍及书法字典中可以查到。我在公众号文章《“陕西”的繁体字是“陜西”还是“陝西”》中列举过一些例子。
清代则有在牌匾题字上出现错误的现象,如两处“山陕会馆”题字竟一对一错:
河南紫关镇的山陕会馆
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
清代甚至在国家货币铜钱上也出现有对有错的情形:
现代以来也不断出现错误,特别是在汉字简化以后。“陝”简化为“陕”后,右半边成了“夹”,而“夹”对应的繁体字是“夾”,所以在写繁体字时,就想当然地把“陝”
写成了“陜”。
有些错误则是在集或仿名人字体时产生的,如2013年陕西理工学院的校名就写成了“陜西理工學院”。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写成了“陜西藝術職業学院”。
再如陕西师范大学的校名写成了“陜西師範大學”,据悉是摘自鲁迅1924年来西安讲学时的日记,为鲁体原字。
还有的商业牌匾则更随意:
在发现问题之后,大都先后做了相应更改,把“陜”纠正为“陝”。而且此后不少单位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正确使用了“陝”字。
也有部分院校可能是为了避免出问题,在繁体字校名中把“陝”刻意写成简体字“陕”。这样当然并不为错,但我觉得有点小遗憾:一是繁简混杂有失整体协调的美感,二是失去了为“陝”字正名的机会。如: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徽是从郭沫若早年所题的“陕西省博物馆”中去掉“省”字,然后把他当年所题写的“历史研究” 刊物封面的“历史”两字“移植”过来拼成的。“陝”字正确无误。
至于许多景点及商店的繁体字牌匾,还是有不少都把“陝”错写成了“陜”。我已经两次撰文说到这个问题,并举例指出了不少错例。但直至现在,连那些刻在、写在著名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陜”字也依然故我招摇于市。作为千年文化古都,年年月月日复一日,在向国内外的大量游客展示陕西的悠久历史文化,“陝”字就像我们的历史面目一样,如果随意把“陝”写成“陜”而不以为错,是否有些不够自重?
过去的错没有纠正,现在新的错又出来了。据华商网报道: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已进入布展阶段,“即将开馆之际,有眼尖的网友发现,陕西考古博物馆门口几个大字中陕西的“陕”写错了”。据悉博物馆是由张锦秋大师负责设计,采用唐风建筑、园林化设计,与香积寺和秦岭生态区的文化风格融合,格局分为“一馆五中心”,包括了考古博物馆、科技考古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公众考古中心、后勤动力中心及科研中心。
我看了报道,心里五味杂陈。着实为陕西又增加了一处展现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场所,由衷感到高兴和欣慰。而且馆名题字敦厚雄浑,凝重大方,凸显深厚的书法功力。但其中陝字的写法实在罕见,我查阅了一些有关书法字典,虽然有正确写作“陝”的,但确实也有不少错写为“陜”,而写简体“陕”的在行草中较多,但这种把“陕”与“陜”结合起来的写法还真没有查到,是不是可以说:不该出错的单位在不该出错的地方出现了不该有的错字?
下面,我把过去的公众号文章重发一次,再普及一下“陝”字的由来及与“陜”字的区别,以期今后起码在重要场合下不要再出错了。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趣读|“陕西”的繁体字是“陜西”还是“陝西”
原创 博雅 字海觅趣 2021-05-17 09:45
陕西简称“陕”或“秦”,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作为陕西的省会西安,曾是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现在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地,且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国内外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大雁塔周边地区是曲江旅游胜地,不少景观都是游客必到之处,每逢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为了宣传历史文化,并为台湾、港、澳及东南亚使用繁体中文地区的游客提供方便,有一些景观介绍、古代诗词及各种牌匾等都使用了繁体字。但遗憾的是在使用“陕西”的繁体字时,大多数竟都出现了失误。
“陕”的右半边是个“夹”字,而“夹”对应的繁体字是“夾”。因而一般在把“陕”转化成繁体字时,会自然而然地把右半边的“夹”字写作“夾(jiá)”(中间为两个“人”字),于是“陕”的繁体字就错成为“陜(xiá)”。其实“陕”的繁体字是“陝”,其右边是“㚒(shǎn)”(中间为两个“入”字)。“陝(shǎn)”的声符是“㚒(shǎn)”;而“陜(xiá)”的声符才是“夾(jiá)”。
“陜(xiá)”的本义同“狭”。狭隘;狭窄。引申义同“峡”,指山间峡谷。如:
《宋史》:“而土地迫陜,生籍繁伙;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亩直浸贵,故多田讼”。
《晋书》:“触冒险陜,雷折险龙。高山岐峻,伦狼藏幢”。
《汉书》:“师古曰:'柗’,古松字也。陜音下夾反,两山之间也。松陜,陜名”。
“陜(xiá)”字因用例不多,且仅存于古代文献,而未能列入规范字,因此也未简
化。而“陝(shǎn)”字在古代文献中大量出现,使用地名至今尚存,如:陝州、陝西等。现在则简化为“陕”。
由此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陝”的简化字“陕”的偏旁,为什么会采用简化的“夹”字。
“㚒(shǎn)”是指事字,本义为偷拿东西藏入怀中,字形为人怀中有两个“入”字,指藏入的东西。“夾(jiá)” 是会意字,从大:从二人,会意左右两人搀扶中间一人。
“入”和“人”字在小篆之前外形有明显区别,但后来就很相像了。
“入”字的字形演化
“人”字的字形演化
“㚒(shǎn)”和“夾(jiá)”的外形非常相像,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从字体演变
来看,在小篆之前差别较明显,小篆有些差别。到隶书差别不明显了,而且还发生了变化:可能因为“夾”使用频繁广泛而演变出了简体的“夹”。
“㚒(shǎn)”字的演变:
“夾(jiá)”字的演变:
“陝(shǎn)”和“陜(xiá)”在楷书之前的各种字体中二者也难以区别,从源头《说文》中的小篆看其中的“入”和“人”还有些差别,但到了隶书就很难看出差别了,因为楷书是在隶书基础上形成的,所以造成在之后的刻写中很容易出错。
《字源》中“陝(shǎn)”字的演变:
《字源》中“陜(xiá)”字的演变:
在不少古籍中都有把二者混同的情形,而且多是把“陝”误作“陜”,有时还特别加注说明。如:
《通典》:“卨上议曰今陜西虽有旷土,而未尝耕垦,屯戍不撤,而远方有输纳之勤。愿募民耕闲田”。
《大明会典》:“五年、令在京文武官、係山西、陜西、云南、四川、北直隶保定等府者、不许分俸”。
《后汉书》李贤注卷七十二 二三二八頁一一行: “聚兵於陝 '陝’原訛'陜’,迳改正。下同”。
在历代书法作品中更是在多数情况下都把“陝(shǎn)”误写成“陜(xiá)”。而且因汉隶中有“陕”的写法,所以后人也常常都写作“陕”。
可能正是因为古人书写造成的“陜”“陝”不分,《大书源》在集字时,将二字汇列在一起了。二者比较在楷书和小篆中有所区別,其他却没有明显区别。
但在历代各种重要的楷书字典、字汇中,二者的区别还是非常明确的。
但是《说文解字 (孙刻本)》有误:
在汉字简化时,对已有通行的简体字,以述而不作、不另造简体字为原则,因此“陝”的简体字就沿用了汉隶中已经出现而后被广泛使用的“陕”,尽管从字理上分析这并不合理。但是,在《简化字总表》及现行字典中,规范字“陕”对应的繁体字是“陝”而不是“陜”,这一点是很明确的。
所以,“陕西”的繁体字是“陝西”而不是“陜西”。但现在一般人都不在意这一点,在使用繁体字时就往往出错。我仅在大雁塔景区附近就发现多处存在这个问题,特选几个典型例举如下:
颇为逗人的是在大雁塔西广场一块巨石上的刻字,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可是走近细看就不对劲了:“陝”字中的两个“入”怎么变成了两个“×”?想来可能是原来把“陝”刻写成“陜”,后来又想改成“陝”,结果“人”就变成了“×”。如果描漆时注意点还能突显为“入”,但可能后来描漆者不知就里照猫画虎,结果弄得不伦不类而贻笑大方。其实用树脂之类材料细心修补并非难事,还是不上心而已。
至于名人书法中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我以为若是古代名人书法当然应保留原写法,是为历史遗迹。但现代书法家还是应该知错而改,不能再将错就错贻误后人了。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其间我还拍到两处正确的写法,然而仅为十之一二,少之又少,希望作为历史文化古城以后不要再为此而受诟病了。
(注:文中字体变化截图分别取自《字源》《汉字源流字典》《书法字典》《字形演变》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