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财政政策分析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税收的性质、分类及运行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一般占经常性公共财政收入的90%以上。根据征税对象,税收可分为流转税(货物与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五类。流转税是对流通中商品和劳务买卖的总额征税。增值税是流转税的主要税种之一。所得税是对个个和公司的所得征税。财产税是对不动产或房地产即对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等所征收的税。资源税是以开发、生产的矿产资源和盐为征税对象的税。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

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具有分配形式上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这三个特征使税收调节具有权威性。税收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宏观税率确定、税负分配、税收优惠和税收处罚体现出来。

宏村民委员会税率指的是总的税收水平,就是总税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当一国把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宏村民委员会税率就成为衡量财务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宏观税率高意味着政府集中掌握财务的能力高;反之则低。政府动员财力的能力如何,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以及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政府提高宏观税率,意味着更多收入从民间部门流向政府部门,相应的民间部门的需求将下降,产出相应的减少,会对民间部门经济起收缩的作用。政府若降低宏观税率,其作用将相反。

宏观税率确定后,税负的分配就显得十分重要。税负分配,一方面是由政府部门来进行,主要是通过税种选择和制定不同的税率来实现;另一方面是通过市场活动来进行,主

要是通过税负转嫁的形式体现出来。税负 转嫁的结果,使纳税人名义税负与实际税负不相同。因此,可以说税负转嫁是在政府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进行的税负再分配。

税收优惠与处罚是为了某些特殊需要而实行的鼓励性或处罚性措施。税收的优惠性措施包括许多方面,比如减税、免税以及建立保税区等。税收的处罚性措施包括罚款、征收滞纳金等。无论是优惠性还是处罚性措施,对实现财政政策的某些目标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公债的性质、分类及运用

公债是指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凭借政府信誉,采用信用方式取得公共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公债包括中央债和地方债。由中央政府发行并承担最终清偿责任的公债叫国债,由地方政府发行并承担最终清偿责任的公债叫地方债。在现代社会中,公债以其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等基本特征,以及其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流通和经济运行等诸多独特功能,成为政府的重要政策工具。

公债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根据公债偿还时间不同,可分为短期债、中期债和长期债三种形式。短期债一般通过出售国库券取得,主要进入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利率较低,期限一般为3个月、6个月和1年三种。中长期债一般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取得,期限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为中期债券,5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中长期债券的利率因时间长风险大而较高。

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公债最初是用来弥补赤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公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另外,由于公债收入不征

税,因而发行公债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对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起调节作用,即所谓的“挤出效应”。

三、非税收入的内容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按照不同的征收依据和收入形式来划分,非税收入可以分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政府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彩票公益金和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其中,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指政府和所属单位利用国有资源而获得的收益,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指政府以国有企业资本出资人身份获得的与该资本运营和处置有关的净收益,包括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红利、股息等;政府基金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的资金款项;如三峡工程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它是行政性收费和事业性收费的总称,如企业注册登记费、工商管理费等。

四、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表现为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税门的事事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虽然有所不同,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庆地购得了商品与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在购买性支出中,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购买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购买性支出可分为社会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两部分。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国防、行政、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的事业经费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包括社会的事业经费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包括社会基础设施投资支出以及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资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为害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虽然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转移性支出中,不存在交换的问题。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五、我国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

在我国,财政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时,一般分为4个部分:

一般政府服务:支出一般没有具体的受益人。主要包括:一般公共管理、国防、公共秩序与安全等;

社会服务:支出具有明确的受益人。主要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

经济服务:支出着重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包括交通、电力、工业、农业等;

其他支出:如利息、转移支付等。

按照这一要求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现行政府支出分类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逐步细化的类、款、项三级科目。

类级科目综合反映了政府的职能活动,2009年分为19个大类,它们是: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国债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如“教育”类下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如“普通教育”款下的“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

六、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财政支出规模是一定财政年度内政府安排的公共支出的总额,它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集中支配使用的社会资源量,是考察政府活动规模和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一般情况下,财政支出的规模取决于一国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的范围,具体地说,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

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3、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

就一个国家来说,在现实中确定财政支出规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满足政府承担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需要。

2、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在波动中呈先降后升的变动趋势。(注:具体数据可不作为要求)。

七、财政政策目标

1、优化资源配置

所谓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使之达到优化组合,人而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即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前提下,求得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财政是分配资金的,因而财政政策对资源的配置能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通过财政政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财政资金的投向问题。资金的投向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社会各产业部门能否协调地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已不再统管生产建设资金的分配,但财

政每年仍保持一定的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安排好财政资金的投向,对于调整和改造过去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今后财政投入的重点应放在经济活动主体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建议上,即主要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先导产业的骨干项目的建设以及非营利性事业如公共事业上,特别是用于科学、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等“社共公共需要”的事业上。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要把预算外资金逐步纳入到预算内的分配渠道上来,经增强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

通过财政政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调整原有资产的存量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很不平衡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原有资产存量结构很不合理,特别是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很大,要解决这个问题,仅靠经济落后地区“自力更生”,在短时期内是难以奏效的。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改变财政资金的投向,对经济落后地区给予大力扶持;另一方面,在国家能够直接控制和分配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税收、投资政策的鼓励,改变原有资产的存量结构,引导发达地区将一部分资源流向资源不发达地区。

资源配置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忽视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就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或者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才能保持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节约投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鼓励节约投入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包括改进资金供给方式(如拨款改为贷款)、强化预算结束等措施。

2、收入分配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理的税收负担,而税收的合理负担,又是资

源能否合理配置的关键。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一部分资源从企业、个人手上流向政府手中的过程。税收负担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得奖,如是税收负担不合理,就会导致经济活动主体经济行为的扭曲,引起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传统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企业基本上没有自主支配资金的权力,企业经营的好坏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不挂钩,劳动者个人贡献的大小与其劳动报酬不挂钩,而在税收税率较为简化单一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税收负担畸重畸轻。这种忽视劳动效率的分配模式,严重挫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我国的经济长期以来缺乏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调整收入分配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变革,开征了企业所得税。

企业统收统支的局面已被打破,并且在统一税法和利润分配制度下处理同国家的分配关系。企业的经营性亏损通过市场加以调节,而政策性亏损的补贴也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在不断地缩小,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通过市场来展开,使企业的利润分配建立在公开竞争的市场机制上,这就避免了企业在经营环境上处于不平等的情况,从而保证企业利润的分配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费以及财产税等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和差距。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已日益增大,国家通过累进税制的实施,收入高的人承担更多的税收,收入少的人承担较少的税收基本不承担税收,以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目前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基金已经建立并开始运作,这类支出的增加,使受补居民个人收入水平增加,有利于个人收入的公平分配。此外,政府还实施一系列收入分配政策,如推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废除直接规定企业工资水平和工资等级、国家制定并适时调整工资指导线等。

3、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稳定增长表现在适度的经济增长率、稳定的物价水平、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上,通过市场来考察,它又集中反映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协调平衡上。财政支出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的变动,都会在不同的程度,影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

从财政支出方面来说,无论是投资性支出还是消费性支出,在短期内很快就会变为社会的购买活动,直接形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因而财政支出总量的收缩会减少社会总需求。从长期看,由于财政支出形成的总需求会通过刺激消费来影响社会总供给,并且财政支出的一部分用于投资,直接促使产量的增加,因而财政支出总量的变动对社会总供给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贱政收入方面来看,收入总量的调整,邓国家增加或减少税收,提高或降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比例,从短期看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因而影响总需求,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总供给。正因为如此,国家能够通过财政收入总量与支出总量的对比关系,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促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八、财政政策的类型

目前主要有两种对财政政策进行分类的方法,一种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进行分类,另一种则是根据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状况进行分类。

1、根据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分类,可以将财政政策分类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在社会总

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扩大社会需求,进而提高社会总需求水平,缩小社会总需求水平与社会总供给水平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少和抵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规模大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手段来减少或者抵制社会总需求,以坟达到减低社会总需求水平、最终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目标。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不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性或者紧缩性的影响的政策。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只需要维持原有的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从而保持财政政策的中性,不对社会总供求产生影响。

2、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分类,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积极的或主动的财政政策和消极的或者被动的财政政策。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机械预算平衡理论或者年度预算平衡理论就属于“消极的”或者“被动的”财政政策,它的含义是政府只是消极地或者被动地保持预算的年度平衡,如果说政府也有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调节作用的话,那也主要通过“自动稳定器”来对经济进行有限的“干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来调整和引导经济朝着政府的理想或者预定的方向发展。由于这种政策的目的是要使经济按照政府的既定目标调整和发展,而不是“被动地”任由经济自发地运动,所以,它实际上是一种“主动的”财政政策。经济学家认为,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的变化,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机械预算平衡或者年度预算平衡理论,早已为补偿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理论所取代,在同时注重“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前提下,对相机抉择稳定器的运用更加频繁,更加重要。

九、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所谓相机抉择就是机动抉择。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也称为“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财政政策。之所以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因为它不是自动发挥作用,而是一种人为的政策调节。这种财政政策要领先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经过深思熟虑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如果认为总需求已经过大,造成了生产能力的过度紧张和通货膨胀,就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抵制总需求;如果认为总需求不足,已经造成了经济水平的下降或经济衰退,就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扩大总需求。因此,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任务是,要么旨在扩大总需求以反经济衰退,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要么旨在抵制总需求以反通货膨胀,执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当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即调整除了政府转移支付以外的其他财政支出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的适用条件、调整转移支付的条件等。

运用相机抉择原理调节经济运行,一般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政府往往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举借公债扩大开支、降低税率等,从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发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政府就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如缩小财政开支、提高税率等,以此来抵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总之,相机抉择原理的运用同样是调节经济的过度膨胀和经济的过度萧条,以保持经济的平衡运行。

十、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财政政策本身具有自动抵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自动稳定的

财政政策,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调节的作用。之所以将它称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因为这种财政政策不需要政府预先做出判断和采取措施,而是依靠财政税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机制,自行发挥作用,收到稳定经济的效果。正因为如此,这种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也被称作“内在稳定器”。这种财政政策的运行机制主要有: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增加,消费和投资也会增加,由于所得税的累进税制的特点,收入越高,税率相应也就越高,所以,随着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的提高,政府的税收就会以更大的幅度增加,这样,就遏制了总需求的过快膨胀。当经济衰退时,公司利润和个人收入减少,消费和投资也会减少,由于所得税累进税制的特点,收入减少,税率也就越低,政府的税收就会以更快速度下降,这样,就阻碍了总需求的降低,从而起到抵制经济衰退的作用。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这里主要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如政府的失业救济、对居民的困难补助以及抚恤等。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政府增加转移性支出,企业和个个的可支配收入得以增加,从而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引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推动经济增长;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减少转移性支出,企业和个个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抵制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引致社会总需求的减少,促使经济回落。

同时,转移性支出也是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转移性支出的支出对象是低收入群体,由此可以相对增加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十一、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政府增加的公共工程支出,也可能存在一些抵消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的增大会在一定程度上从总需求中挤出企业和私人的投资,从而减弱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挤出效应的作用机理是,财政支出增加,会通过投资和支出乘数,扩大国民收入,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国民收入增加必然引起的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提高私人投资的成本,使得私人投资被政府支出(投资)从经济活动当中“挤”了出来,结果抵消财政政策的一部分扩张效应。挤出效应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作用最明显;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相对小一些,其大小取决于政府支出引起利率上升的幅度。利率上升高,挤出效应就大;反之,就小。

货币政策分析

一、考试要求

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

(一)金融体系

1、掌握金融市场的要素、类型和功能

2、熟悉金融机械供给制的一般构成和作用

3、了解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

(二)货币政策分析

1、掌握货币政策目标

2、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原理与运用

3、掌握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和微观金融风险管理

4、熟悉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冲突

5、熟悉金融风险管理体制和一般程序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1、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2、熟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

初级资格考试要求

(一)金融市场的要素

金融市场是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买卖有价证券的场所。

金融市场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即金融市场交易客体、金融市场交易主体、金融市场交易工具和金融市场交易价格。

金融市场交易客体是货币资金。

金融市场交易主体包括任何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分为专业金融主体和非专业金融主体,专业金融主体主要由以金融活动为业的机构或个人组成。非专业金融主体指不以金融交易为业,参与交易是为了自身在资金方面需要的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

金融市场交易工具简称金融工具。根据金融主体分类,金融工具包括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非专业金融主体之间发生的金融交易,是直接金融,直接金融借助于直接金融工具完成。通过专业金融主体实现的金融交易,称为间接金融,间接金融借助于间接金融工具完成。根据交易期限分类,可以将金融工餐分为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交易的“价格”是利率。各种金融市场都有自己的利率,不同的利率之间有密切联系,在一般情况下,呈同方向的变化趋势。

(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金融市场可以按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以金融交易的期限来划分,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交易者的资金流动性需求,包括短期存贷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贴现市场、短期债券市场以及大额存单等短期融资工具市场。资本市场是交易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交易市场,主要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需要,包括长期存贷市场和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又可分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按照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现货市场上,一般在成交后上1—3日内立即付款交割;期货市场上,交割则是在成交日之后合约所规定的日期如几周、几个月之后进行。较多采用期货交易形式的,主要是证券、外汇、黄金等市场。

另外,还可以按金融交易的政治地理区域把金融市场划分为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

(三)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1、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是现代各国金融系统的核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垄断货币发行、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充当最后贷款人以及管理国家金融,即发生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直接面向社会企业、单位和个人,以经营存放款和汇总为主要业务的信用机构,商业银行在现代各国金融体系中都居于主导地位,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骨干。

3、专业银行

专业银行是专门经营某种特定范围的金融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它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专业化金融机构。专业银行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在金融业的反映。各国的专业银行种类很多、名称各异,如储蓄银行、进出口信贷银行等。

4、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是指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其资金来源主要靠发行自己的股票和债券来筹集,有些国家的投资银行被允许接受定期存款或从其他银行获得贷款作为来源。

5、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如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养老或退休基金、投资基金等。

(四)我国现行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国务院管理领导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履行三大职能:一是享有货币发行垄断权,履行发行银行的职能;二是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从事活动,经理国库,履行政府银行的职能;三是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向其发放贷款,履行银行的银行职能。

2、商业银行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四大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

(1)四大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是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商业银行起初都是由国有专业银行演变而来的,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四大银行一直属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006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已分别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

(2)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1986年,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得以组建。以后又相断成立了深圳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十几家商业银行。

(3)城市合作银行。1995年以来,我国的一些城市开始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到1996年,全国共有18家挂牌营业的城市合作银行。从1998年开始,这些银行陆续更名为以城市命名的商业银行。

3、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1994年,我国组建了3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目前,在中国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以出资人划分大致有三类:中资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和中外合资保险公司。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对保险业

进行监管。

(2)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是经营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3)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专门经营证券业务,具有独立企业法人地位的金融机构。它受托办理股票、债券发行业务,受托代理单位及个人的证券买卖业务,同时自己也从事有价证券的买卖经营。

(4)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有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在华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等。

(五)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冲突

货币政策各项目目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除此之外,各个目标相互之间都有矛盾。

1、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的矛盾

1958年,新西兰裔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续订,在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他将其表示为一条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可用图I来表示。其中横轴U代表失业率,比轴W代表工资上涨率,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Ph.C表示,如果工资上涨率较低,则失业率较高;反之,如果工资上涨率较高,则失业率较低。由于工资的上升意味着物价水平的上升,用通货膨胀率代替工资上涨率便成为宏观经济学表示菲利普斯曲线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就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而言,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经济增长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商口的需要,又可能提出对一部分本来用于出口的商品的需求,使出口的增长慢于进口的增长,可能导致贸易逆差。就资本项目来说,要促进经济增长,就要增加投资,在国内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于外资。外资流入虽然可能使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出现顺差,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并一定能使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共存。

(六)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对经济产生收缩的作用;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央银行则通过金融市场买进有价证券,把货币投入市场,从而增加货币量,对经济产生扩张的作用。

由于公开市场业务传导过程短,中央银行通过其可以直接控制货币俊给量,所在成为世界各国经常使用的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有几个明显的优点:第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按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进行的,中央银行始终处于主动地丧命 ;第二,中央银行能

以这项政策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情况;第三,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式和步骤也可以自主安排;第四,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逐日进行,如有需要,可以迅速进行反方向操作。但是,由于金融市场上其他民间债券增加,减轻了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强制影响力和对公众预期影响力较弱。

2、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法定准备金率。

按照现代货币理论,在市场货币供应量中,一部分称作基础货币,包括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自己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及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另一部分称作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所创造的货币。商业银行在吸收居民的存款后,除一部分要作为准备金外,大部分作为贷款放出,这些贷款或者被贷款人存入银行备用,或者由贷款人用于支付购买商品的款项,转入销售者手中,由销售者存入银行,这就形成与贷款额大体相等的存款,这种存款就是居民存款的“派生存款”。同样道理,这些派生存款还可以形成二级派生存款,二级派生存款又会生出三级派生存款,如此下去,最终形成数倍于初始存款的存款问题。根据这样的关系,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就会增加或减少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派生存款的问题,调控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具体来说,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自然就会增加,而用于放贷的资金相应减少,实际上就减少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对经济产生收缩的作用;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根据上面所说的原理,实际上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的作用。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并不经常使用。

总之,虽然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实际上中央银行很少使用它,特别是美国的联邦储备系统每和年才改变准备金率一次,并不像公开市场业务那样,每天都在操作。从理论上讲,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造成大致相同的影响。

3、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即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有其他金融放款利率。在信用关系发达的情况下,各专业银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向中央银行贷款,一是将各种票据,如国库券、国债等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同;二是用自己所拥有的政府债券、其他财产作担保向中央银行贷款,这两种贷款方式都叫再贴现。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同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资金供应量和需求量,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前者主要着眼于短期,即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调低或调高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刺激或抵制资金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后者着眼于长期,对要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加以规定,可起抵制或扶持的作用,改变资金流向。

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调低再贴现率,同样可以控制商业银行能够用于放贷的资金量,由此使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产生增减变化,最终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运用调整再贴现率进行调控的操作方式是: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

导致商业银行借款数量增加,这不仅可以直接增加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数量,而且可以增加派生存款的数量,由此使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增加,投资扩大;反之,在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则会导致完全相反的效果。

与公开市场业务相比,调整再贴现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有一定的缺陷。第一,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说,由于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只能产生间接的效果,其最终效果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反应,因而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政策工具;第二,从对利率的影响来看,调整再贴现率的结构;第三,就伸缩性来看,调整再贴现率常引起利率的变动,若随时调整,会令公众及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在正常情况下不宜随时变动,使其伸缩性受到影响;第四,调整再贴现率不能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经或意向,对商业银行缺乏强制性影响。

除以上三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工具:(1)利率政策。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地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2)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3)间接信用指异。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七)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和微观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宏观金融风险管理指国际组织、政府或国家权力机构,尤其是中央银行,从整个社会的利益出发,采取立法等方式,对金融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并监督经济主体从事金融活动,

其主要目标是从整上保持世界和各国金融环境的稳定性。

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着眼于整个金融市场,对市场上每个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降低市场的交易风险。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增强人们对金融体系的信心,从而降低金融风险;二是维护和促进有序、高效的金融秩序,促进各市场参考者合规、稳健经营,保障各投资者的利益。

宏观金融风险管理采用的手段主要有四类:一是建立市场运行的法规体系;二是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包括各种指导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措施等;三是对市场进行监控和约束;四是建立市场的保护机制。

微观金融风险管理指经济主体从身身利益出发,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实行审慎经营,以及运用既经济又适用的方法,对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行为过程。概括起来,微观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风险管理控制目标,将风险消除或控制在一定程度内;二是损失控制目标,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微观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等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做到权责明确,各负其责,相互制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制定内部运行制度,并严格执行有关的制度,规范操作行为;三是采取保证约束措施,如签订合同等;四是运用科学手段来缩小或转嫁风险。

(八)金融风险管理体制和一般程序

金融的调节管理由七部分组成:一是衡量系统,用来估量每项交易中金融风险的大小和影响,为金融风险管理的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决策系统,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作出风险

管理决策;三是预警系统,提供机构承受风险状况和市场风险动态的预警信号;四是监控系统,对经济实体承受风险的动态情况进行监控;五是补救系统,对已经暴露出来的金融风险,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金融风险的恶化和蔓延;六是评估系统,包括对内控系统的评估、金融风险管理模型的评估和金融风险管理的业绩评估等;七是辅助系统,通过整理储存风险管理中的各种资料和信息,为金融风险管理提供帮助。

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中分为四个步骤:一是金融风险的识别和分析,二是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和管理方案的设计,三是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与监控,四是金融风险的评估与总结。

(九)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

1、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

实施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政府,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现在各国的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相互关系模式有较大的差别。

2、传导过程的差异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必须借助于一些可计量、可监控的中介指标,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控,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中介指标一般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汇率等。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比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为直接,财政政策一般是直接作用于企业和居民,进而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

3、政策手段不同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税收、预算、补贴、公债等,它们都是经由一定的途径和方式作用于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等。

4、政策时滞不同

政策时滞是指从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采取政策行动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具体而言又包括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认识时滞是指政策当局意识到发生了问题到决定采取政策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同货币政策的认识时滞大致是相同的。决策是滞是指政策决策者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制定完毕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一般要比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长。此外,行动时滞也是如此,它是指从政策制定完毕到开始执行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货币政策手段一经决定变更,可以立即予以实施,所以行动时滞较短。到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比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要长一些。应该单单的是,这是就“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部分而言的,如果是经由“自动稳定器”实施的财政政策,其内部时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内部时滞为零。

外部时滞是指从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对目标发挥作用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财政政策通常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货币政策则通过影响中介指标,间接地影响收入、消费和投资,因此,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比货币政策时滞要短一些。这个特点十分重要,因为它表明财政政策更快地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但是,这一点常被财政政

策所具有的较长的内部时滞所抵消,就总的政策时滞来说,财政政策民货币政策究竟谁长谁短,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5、对利率变化的影响不同

扩张性财政政策趋向于提高利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趋于降低利率。

(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多种配合方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配合模式有:

1、“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紧缩,意味着财政增收减支形成盈余或减少赤字,银行收紧银根,缩小信贷规模以减少货币供应量。实施结果表面为社会总需求受到强烈抵制,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

“双紧”政策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升;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2、“双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双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扩张,意味着财政减收增支形成赤字或减少盈余,银行放松银根,扩大信贷规模,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其实施结果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快速增长,并以此推动经济发展。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用需要慎重。

“双松”政策的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经济增长乏力。

3、“松紧”搭配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松紧搭配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两种形式。它适用于在社会供求大体均衡的条件下对供求结构进行调整,至于在调节中谁松谁紧,则要根据供求矛盾的具体表面,结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的功能优势来选择。

一般而言,在社会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过旺而消费需求不足并引起投资品供给不足而消费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选择松财政、紧货币的配合模式,即通过财政减税让利等措施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增加其对消费品的购买力,通过扩大政府财政用于社会消费方面的支出来扩大政府的消费需求。这种松财政引起的赤字要靠缩小信贷规模等紧货币政策措施来弥补。

在经济增长减缓以至于停滞而通货膨胀压力又很大的情况下,或者经济结构失调与严重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搭配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财政和货币政策各自的特点,作用互补,更好地实现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目标。

而在社会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过旺并引起投资品供给过剩,消费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则应选择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模式,即通过扩大信贷规模等措施来刺激投资需求。紧缩型财政政策与扩张型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突出特点是,在采取减支增税的财政政策措施的同时,采用旨在扩大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措施。这种政策搭配模式比较适用于财政赤字较大与总需求不足并存的情况,同样可以产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优势

互补的政策效果。

松紧搭配的政策配合模式对解决社会总供求矛盾的适应性强,灵活性大,它既适用于全面性的总供求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的情况,也适用于某些局部比例失调的情况,并且可以在程度不同的失调情况下使用,因此成为实现生活中最具实践性的配合模式。

4、中性的财政政策与中性的货币政策

中性的财政政策与中性的货币政策,是财政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速度大体一致的配合模式。其实施结果表现为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物价和利率水平稳定,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因皮,它的适用前提是经济发展适度,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品价格基本稳定,利率水平也大体稳定,市场经济秩序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在运用一段时间以后,应选用另一种搭配取而代之,形成相互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形势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固定一种配合方式,有可能因不适应变化的形势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即使经济形势是稳定的,也不能一成不变地长期使用某一种政策,否则,往往是正效应递减,负效应递增,不仅不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而且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例如,紧缩性财政政策虽然能抵制经济过热,但实施过外,则会使人们放松发展经济的紧迫感,而且会降低社会总供给水平,加剧经济衰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的交替配合,是保持各种调控措施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