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

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

通货膨胀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建议

1、优化选择科学的会计模式

会计模式是进行财务会计的关键。就我国目前会计运行环境而言,传统会计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应基于通货膨胀下各种会计模式的适应特征进行科学的比较和分析,加强协调应用。比较现实的选择应是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会计模式,按照政府公布的物价指数对资产负债中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损益表中的销售收入费用加以换算和调整,采取一系列保护性措施来减轻或揭示通货膨胀对现行会计模式的影响。

2、加强会计核算的科学合理性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核心。通货膨胀期间,对存货资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或不提折旧法,可使当期成本与当期营业收入配比,可以避免虚增营业收益。相对来说,加强对资产定期进行重估价值,按重估后的价值入帐,资产重估增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对固定资产则按重估后的价值计提折旧,既能使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能反映其现时价值,也能使损益表正确地反映企业当期经营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物价变动对

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

3、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

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着决策的科学性,消除通货膨胀引发的会计信息质量弱化的影响,需要重编财务报表,综合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与重置成本会计的结合运用,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以物价指数为工具,对按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报告时点的单位货币购买力重新表述,在报表或报表附注,不影响传统会计的各项原则,通过重编财务报表,可以提高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可比性和有用性,适当消除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模式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会计模式一般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进行的会计活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是建立在持续经营与币值稳定假设理论基础之上的。通货膨胀环境中,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历史成本会计赖以存在的比值不变假设基础受到冲击和动摇,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客观性以及稳健性原则的涵义也发生了相应改变。

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活动的目的是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信息使用者有着极大的方向性指导功能。通货膨胀降低了责任会计对加强经济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功能,增加了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程度,很多企业实体面对通货膨胀,为减

少损失,往往通过账目造假等不良手段进行规避风险,造成了会计信息不能实际反映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影响了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科学性体现。

通货膨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资产计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因素。通货膨胀期间,企业取得的收入反映了当时的货币购买力,而与之配比的大部分成本费用却是历史货币购买力。

通货膨胀下会计的应对方法

一、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利于揭示企业物价变动的信息

企业会计核算中会计信息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为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物价变动方面的信息要求,企业应该详细地披露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影响的资料,在社会发生较大物价变动时期要求披露账项调整的信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会计报表的目标主要是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与投资和信贷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只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建立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物价变动会计运用体系

从实际出发,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主导下,制定和实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分别制定出适应上市公司、中小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会计规范。为服务于国家的宏观决策、制定政府导向机制方面,以及为服务于企业间业绩评比、沟通宏观与微观信息等方面带来可行性。主要可从几方面切入:

1、结合我国实际,判断企业是否提供通货膨胀会计信息的运用指标。专家指出,在

通货膨胀率低于5%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可以在商业决策中予以忽视而不会引起灾难性后果,但是如果通胀率持续升高,企业财务处理就需要调整。这样我们就可以设定,如在年通货膨胀率低于5%时,可以忽略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反之,当年通货膨胀率超过5%时,则有必要在历史成本报表的基础上,编制补充报表或附加说明,列示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

2、政府主导、广集信息,强化服务。发挥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强大的组织情报功能,由国家经济部门建立一个多方位的物价指数指导情报网络,要细分各地区、各行业,以及当前主要经济国家的数据信息,提高数据采集的广域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以供管理人、债权人、投资人等不同经济主体及其他有关方面,根据其对财务报告所示的会计信息、要求的侧重角度和程度不同,分别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满足其各自要求。

3、区分不同企业类型,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在保留传统会计报告的`基础上,根据物价变动特点及对各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程度,选择一些受价格影响较大的项目,依据重要性原则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来确定适用范围,对大型企业需选择较为全面的模式修正会计信息的偏差,对小型企业则用适当的方法对会计数据加以补充说明,从而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考虑不同行业企业的差异,制定出一些具体的专业会计规范,例如对货币资产为主的金融企业宜用物价指数法和汇率调整法消除货币贬值的损失;而对非货币性资产为主的生产型企业则可用现行价格法反映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现行价值;对特殊的大型跨国公司,可借鉴外国采用的企业会计与合并会计相分离的方法,制定独立的合并会计规范,与非跨国企业的会计规则相分离。

三、结合国际先进做法,完善我国通货膨胀会计处理的实务规范

为了体现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真实业绩,企业应提供通货膨胀对企业影响的报告,这

就要求企业运用统一的通货膨胀会计实务规范,正确地确认、计量和报告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企业损益和资产使用情况,反映期末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具体处理可考虑采用以下措施:

1、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在通货膨胀率很高的时候,普通的会计方法是按照成本价格和固定折旧率对资产估值的,在当前价格与成本价格不一致的时候就会发生歪曲,固定资产净值被严重低估,企业的净资产也被严重低估。对此可在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法规、政策的指导下,采用物价指数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或汇率调整法等方法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重估,作为当年调整的基数。我国的折旧率总得来说计提的幅度普遍偏低,这个因素导致一些老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被夸大,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原规定幅度计算出来的折旧费用,很难表现进入产品的真正损耗。在固定资产更新时,由于物价上涨,使累计折旧所形成的货币沉淀,无论在价值形态还是实物形态上都难以补偿原有的固定资产。对此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合理分摊到各期生产成本,使其与实际消耗的价值水平相当。

2、对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应收款项的坏账损失采用提取坏账准备,但由于我国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均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账面上反映的应收款项将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而债务人出于获取额外利益则有可能尽量推迟付款,当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导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发生崩溃。为此,对应收款项提取坏账准备已无法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应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将通货膨胀因素列入合同条款,做到有备无患。

3、对存货的会计处理。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合理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涉及存货成本在库存与销售之间的分配问题,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对某些价格变动剧烈的重要存货资产,还应按重估价提取物

价变动准备金,作为避险准备,谨慎地反映当期会计利润,避免企业利润的过度分配,维护投资者、债权人的长远利益,客观地反映当期销售成本,与当期销售收入配比,满足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要求。

以上几种方法为消除通货膨胀对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通货膨胀下的会计对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