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学习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节奏欢快;童年是一首诗,浪漫多彩;童年是海边的贝壳,五色斑斓。想起童年,每个人的心中都是甜蜜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分钟,把自己心中最美的那一段童年与大家分享一下。
请一学生讲讲。
自主预习:
一、看书自学(默读),重点是文下注解,读熟课文(朗读),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
(9)盖/一癞蛤蟆。
.
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二、做下面自学检测(做完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互相讨论订正。)
1.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童趣》节选自《 》,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2.《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作者叙述了 、 、 等童年趣事。
3、根据注音写出下列汉字或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童zhì( ) nǐ( )作 miǎo( )小 鹤lì( ) yí( )然 土lì ( ) 凹者为hè ( ) 项为之强( ) 虾( )蟆( )
4.结合注释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项为之强 项: (2)徐喷以烟 徐:
(3)鹤唳云端 唳: (4)以土砾凸者为丘 砾:
(5)以丛草为林 林: (6)兴正浓 兴:
(7)方出神 方: (8)驱之别院 驱:
(9)鞭数十 鞭: (10)明察秋毫 秋毫:
5.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项为之强 通 解释为
6.本课中有的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三个。并记住其现在的意思
(1)成语:( )意思是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
(2)成语:( )意思是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成语:( )意思是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
7、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掌握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5)见二虫斗草间。
(6)神定,捉蛤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三、讨论理解文章中“物外之趣"。
1.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解决。
(1) 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什么?
(2)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
(2) 你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试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四、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自主预习情况,师生集体讨论订正自主预习学案(10分钟)
二、读一读。(多种方式展示朗读情况,老师作文言文朗读指导)5分钟
三、译一译。(借助课下注解自行翻译课文,译给自己的同桌听)5分钟
四、合作探究:(在老师指导下思考并回答)10分钟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写5个)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六、拓展提高:
1、童心童趣令人忍俊不禁,收集有关童趣的古诗词。
例如: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
2、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的有趣的故事,撷取一两个,记录下来与大家共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