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挤出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反应挤出原理
ReactiveExtrusion Principle
课程号(代码):30000502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32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反应挤出的定义、反应机理、反应类型、反应的工艺条件、反应与挤出机 的关系,使大家真正了解并掌握这门技术。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
i. | 学时分配 | | |||
序号/章 | 章 | 节 | 名 | 称 | 学时 |
1 | 绪论 | 2 | |||
2 | 反应挤出设备 | 3 | |||
挤出机反应器中的热传递 | |||||
3 | 3 | ||||
反应工程原理△ | |||||
4 | 6 | ||||
5 | 聚合物反应机理△ | 6 | |||
6 | 反应挤出过程控制△ | 12 | |||
7 | 反应挤出加工应用发展 | 2 |
注:△为重点章节
ii. | 各章节具体内容: | 第一章 | 绪论 |
1 反应挤出的定义及特点(15)△
2 国外反应挤出加工发展概况(15)
3 国内反应挤出加工研究应用状况(15)△
第二章反应挤出设备1 反应挤出工艺条件
1.1 物料停留时间要求
1.2 反应所需能量要求
1.3 挤出机里的热传递
1.4 加料形式和反应物的要求
2 反应挤出设备
2.1单螺杆挤出机螺杆结构△
2.2 双螺杆挤出机
2.2.1 螺杆组合及螺纹元件△
2.2.2 挤出机的规格
2.2.3 反应挤出所需容积△
2.2.4 反应挤出所需停留时间
第三章挤出机反应器中的热传递1 挤出机反应器中的热传递模型
2 工艺参数对热传递的影响△
3 聚合物膜系数与热传递的关系
4 挤出过程中温度的测定
5 热交换料筒的结构
6 热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反应工程原理
1 反应器类型
1.1 线形反应器和混返反应器的模型及数学表达 1.2 连续拖曳流反应器模型的数学推导
1.3 反应器中物料的混合机理△
1.4 反应器中物料的混合与反应的过程△
2
聚合物反应的实际过程△ b)聚合物反应机理1 了解反应挤出中化学反应类型的目的和意义
2 通过反应挤出过程进行的反应类型
2.1 本体聚合(缩聚、加聚)反应机理
2.2 接枝反应(硅烷、丙烯酸等)反应机理△
2.3 链间共聚物的形成
2.3.1链间共聚物的类型
2.3.2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的增容化机理△
2.3.3 偶联/交联反应机理△
2.3.4 利用缩合剂的偶联反应机理
2.3.5 利用多官能偶联剂的偶联反应机理
2.3.6 利用交联剂的偶联反应机理
2.3.7 离子交联作用机理
2.4 可控降解(聚烯烃、聚酯、聚酰氨)的反应机理2.5 聚合物的官能化和官能团改性机理△
第六章反应挤出过程控制△1 尼龙6阴离子开环聚合
1.1 尼龙6反应挤出概述
1.1.1主要原料及设备(64)
1.1.2工艺流程及制备(64)
1.1.3 双螺杆反应挤出尼龙6产品的性能与传统工艺产品性能比较(49) 1.1.4 双螺杆反应挤出尼龙6产品的特点(64)
1.2影响反应挤出尼龙6产品性能的因素△
1.2.1配方对尼龙6反应挤出过程的影响(73)
1.2.2催化剂组成对尼龙6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27) 1.2.3引发剂用量对反应挤出尼龙6分子量的影响(73)
1.2.4活化剂用量对尼龙6反应挤出的影响(73)
1.2.5缓聚剂对尼龙6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27)
1.2.6螺杆转速对尼龙6反应挤出的影响(73)
1.2.7机筒温度分布对尼龙6反应挤出的影响(73)
1.2.8螺杆元件的组对尼龙6反应挤出的影响合(73)
1
硅烷交联聚乙烯 2.1制取硅烷交联聚乙烯的目的、意义(91、94)
2.2主要原料及设备
2.3工艺流程及制备
2.4硅烷交联聚乙烯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
2.4.1FTIR结果分析吸光度与接枝程度的关系(102)
2.4.2不同PE的硅烷交联PE的DSC热效应差异(102、103)
2.4.3不同硅烷对硅烷交联PE的DSC热效应的影响(102、103)
2.4.4不同引发剂对硅烷交联PE的DSC热效应的影响(102、103) 2.4.5用DSC法研究了硅烷交联PE的动力学特性(103)
2.4.6交联剂用量与凝胶含量的关系(96)
2.4.7交联剂用量与PE力学性能的关系(96)
2.4.8交联剂用量对PE热性能的影响(96)
2.4.9交联剂用量对PE耐环境应力开裂的影响(96)
3 接枝反应组份增容共混物合金(马来酸、马来酸酐接枝PP增容PP/PA)△ 3.1接枝PP的MFR与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的关系(106)
3.2接枝率与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的关系(106)
3.3增容PA6/PP合金性能(拉伸、冲击强度)与接枝PP的MFR的关系(106) 3.4增容PA6/PP合金性能(拉伸、冲击强度)与接枝PP的接枝率的关系(106) 3.5增容PA6/PP合金性能(拉伸、冲击强度)与接枝PP的用量的关系(106) 第七章反应挤出加工应用发展
1反应挤出技术研究进展(29)
2反应挤出技术应用进展
2.1 用于聚合物的可控降解
2.2 用于聚合物的接枝反应
2.2.1聚烯烃的接枝共聚△
2.2.2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接枝共聚
2.3 用于反应共混△
2.4 用于交联反应
2.4.1聚烯烃的交联
2.4.2聚烯烃与弹性体的动态硫化△
2.5用于高聚物的聚合过程
2.6在其它方面的运用
3反应挤出技术发展前景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反应挤出—原理与实践,[美]马里诺.赞索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7月。
四、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基金,董建华马劲殷敬华.2003,12.
2中国塑料,周南桥卿艳梅彭响方.2000,14(6).
(1998a)3Phadke,s.v.,US4,757,112,CopolymerRubber&Chemical,
4Pillon,L.Z:,andL.A.Utracki,Polym.Eng.Sci.24,1300(1984)5Porter,R.S.,andA. Casale,Polym.Eng.Sci.,25,129(1985)
等国内外高分子材料或加工专业期刊
六、成绩评定(注明期末、期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
成绩所占的比例):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期末理论考试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