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概述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在世界环 境史上曾发生几起震惊世界的重大污染事件, 其中影响最大和后果最严重的当属80年代发 生的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异氰酸酯毒气泄漏与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因此人们逐 渐认识并关心重大突发性事故造成的环境危 害的评价问题。
这类风险评价常称事故风险评价。它主要考虑 与项目联在一起的突发性灾难事故,包括易燃易爆 和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失控状态下的泄漏,大型 技术系统(如桥梁、水坝等)的故障。发生这种灾 难性事故的概率虽然很小,但影响的程度往往是巨 大的。 关于事故风险(或事故后果)评价,国际上是 沿着三条线发展的。其一称为概率风险评价 (PRA),它是在事故发生前、预测某设施(或项 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环境(或健 康)风险面。其二为实时后果评价,其主要研究对 象是在事故发生期间给出实时的有毒物质的迁移轨 迹及实时浓度分布,以便作出正确的防护措施决策, 减少事故的危害。其三称为事故后后果评价,主要 研究事故停止后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开展的环境风险评价属于第一类,即预测某 设施(或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风险。1985年,世界银 行颁布了关于”控制影响厂外人员和环境的重大危害事故” 的导则和批南。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阿佩尔 (APELL)计划,即“地区性紧急事故的意识和防备”。 同年,欧盟甚至立法,规定对可能发生化学事故危险的工厂 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80年代,在美国的一些州环保局, 风险评价正在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亚洲开发 银行于1990年出版了“环境风险管理”。在我国,80年代 也开始了对事故风险的重视与研究工作。国家环保局于 1990年下发第057号文,要求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 环境风险评价。90年代在我国的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中 也普遍开展了环境风险的评价,尤其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 银行贷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包含有环境风险评价 的章节。
二、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的概念“风险”一词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生命与财产损
失 或损伤的可能性”。有的作者定义风险为:“用事故可能性 与损失或损伤的幅度来表达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害的度量”: 也有定义风险为“不确定危害的度量”。比较通用与严格的 定义如下:风险R是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
故造成的环境(或 健康)后果C的乘积,即: 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二)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或由人类活动与自 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 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 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环境风险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即不确定性和危害性。不 确定性是指人们对事件发生的、地点、强度等事先难以准确 预料;危害性指事件的后果而言,具有风险的事件对其承受 者会造成威胁,并且一旦事件发生,就会对风险的承受者造 成损失或危害,包括对人身健康、经济财产、社会福利乃至 生态系统等带来程度不同的危害。 环境风险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产和其他活动之中,而且 表现方式纷繁复杂。根据产生原因的差异,可以将环境风险 分为化学风险、物理风险、以及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 化学风险是指对人类、动物和植物能产生毒害或其他不 利作用的化学物品的排放、泄露,或者是易燃易爆材料的泄 露而引发的风险。 物理风险是指机械设备或机械结构的故障所引发的风险。 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是指地震、火山、洪水、台风等自 然灾害带来的化学性和物理性的风险,显然,自然灾害引发 的风险具有综合的特点。
另外,我们也可根据危害事件的承受对象的差异,将 风险分为三类,即人群风险、设施风险以及生态风险。人 群风险是指因危害性事件而致人病、伤、死、残等损失的 概率;设施风险是指危害性事件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的 依托―设施,如水库大坝、房屋等造成破坏的概率;生态 风险是指危害性事件对生态系统中的某些要素或生态系统 本身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可以是使 某种群落数量减少,乃至灭绝,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 能发生变异。 (三)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广义上讲是指对某建设项目的兴建、 运转,或是区域开发行为所引发的或面临的灾害(包括自
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造成的 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以此进行管理和决策 的过程。狭义上讲是指对有毒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可 能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决策。
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环境风险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 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 或面临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一些重大的不确定性影响进行 分析、预测和评价,有助于决策者作出更为科学的决策。 同时,人类社会的开发行为的效益和风险两
方面考察人类 的行为,也反映了人们认识范围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 三、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和类型 1. 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 环境风险评价包括三个紧密相联的步骤,即环境风险识 别、环境风险估计以及环境风险对策和管理。 (1)环境风险识别 又称危险识别,是进行环境风险评 价时的首要工作。这是因为,引起环境风险的因素很多, 其后果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同时环境系统中各个因素间 又错综复杂。忽略或遗漏某些重要因素对于决策的科学化 是很危险的;然而面面俱到地考虑每个因素以 会使问题复杂化。环境风险识别就是根据因果分析的原则, 用筛选、监控和诊断的方法,把环境系统中能给人类社会、 生态系统带来风险的因素识别出来的过程。
它将对有哪些环境风险应当考虑、引起 这些环境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作出 回答。环境风险识别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基础。 (2)环境风险估计 环境风险估计,或 称环境风险度量,是指对环境风险的大小以 及事件的后果(包括事件涉及的时空范围、 强度等)进行量测。在环境风险识别中已回 答了要遇到的风险及引发的因素是什么,在 环境风险估计时就应回答这个多大,给出事 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其后果的性质。
环境风险估计常常采用定量化的方式估计不 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来表 示,如用单位时间内不希望出现的后果或某种损 失超过正常值或背景值的增量来表示。 (3)环境风险决策和管理 是指根据风险分析、 评估的后果,结合风险事件的承受者的承受能力, 确定风险是否可以被接受,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 减小风险的措施和行动,如工程技术措施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