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雾中的龙脊梯田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大雾中的龙脊梯田

  来到龙胜县的龙脊梯田时,遇到了漫天的大雾,几十米之外就看不到任何景物了,有点感到遗憾。

  站在龙脊梯田的高处放眼四望,我发现所有的梯田都笼罩在浓浓的雾霭之中,除了脚下的梯田外,弥漫的云雾不仅遮住了天,还铺平了地,填满了沟,覆盖了水,它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云雾的世界。

  实际上,就在我们快要接近龙脊梯田时,我就发现这儿的云雾正逐渐升腾,也许因为龙脊梯田一直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所以,尽管在山脚下就看到这儿云遮雾罩,但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不断地穿行在登上梯田的沟沟坎坎中。只是在看过“九龙五虎”和“七星伴月”两个著名景点后,尤其是拍了几张照片一看,整个画面异常朦胧、模糊不清时,才有些真正失望,才感觉大雾弄人,在这里我终于体验到“隔雾看花,不免朦胧”这句话的深刻涵义了。我知道,要看花就要靠近花,否则就是休想。当然,也有人说,朦胧能产生美,但我觉得朦胧美不是真实的美,它是虚无飘渺的,更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感动。

  望着漫天大雾,在无可奈何中,我只好老老实实地欣赏近处和脚下的这些梯田了。

  很早就听说过梯田,尤其是在过去那个年代,人们经常会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和听到关于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人如何艰苦奋斗修筑梯田的故事,大寨人因此还受到过毛泽东的赞扬。而且,我听说当年去大寨参观梯田的全国各族人民有如过江之鲫一般,呈浩浩荡荡之势。即使在很多年以后,我去山西旅行时仍能感觉到大寨人修筑的那种梯田的存在,那是代表山西风格的一种梯田。只不过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还有广西风格的龙脊梯田。这次有机会来龙脊,终于让我有了把两个梯田进行一番比较的机会。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果两种梯田都看了,我觉得那就一定要说一说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异:我感觉大寨风格的梯田比较宽大,各级之间的分布也不够均匀,没有美感;而龙脊梯田相对显得窄小,最窄的一级梯田甚至只能种一行或几株稻子,但各级之间的分布非常均匀,它们在蜿蜒曲折中呈现出一种优雅的曲线美;另外,大寨的梯田往往就修到半山腰,而龙脊梯田却要跃上山顶,当然,山顶上的这块梯田一定是整片梯田中最小的那一块。

  在观赏中,导游小莫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说,很早以前,当地曾有一个很刻薄的地主老财,他雇了一个农夫去耕一片梯田,并要求农夫必须耕完206块梯田之后才能收工。这个农夫忙活了一整天,数来数去只耕作了205块,而且数了几遍都凑不够数,而凑不够数肯定要扣工钱。看看天色渐晚,他只好一脸无奈地捡起放在地上的蓑衣打算收工,正在这时候却惊喜地发现,他要找的那一块梯田就在蓑衣下面,一件蓑衣竟能盖住一块稻田,你说龙脊梯田最小的地块小到什么程度吧。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真是无法想像,几百年前,第一批到龙脊这儿寻找土地的壮族村民面对横亘在面前的高山是如何咬紧牙关,依靠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开垦出一块又一块的梯田出来。广西的土地实在是太珍贵了,居住在当地的壮族同胞一代代地耕作不息,他们子子孙孙们又接过上一代人的锄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薪火相传下来。我猜想,他们最开心的事情一定是看到自己又成功地开垦出了新的田地,这肯定是令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吧。

  从元代到清初,他们整整修了600多年啊!世世代代的壮族儿女总是从一座大山的山脚往上修梯田,每天挖山不止,一直修到山顶,修完这座大山再修下一座,他们好像是无数的能工巧匠把大山雕刻成举世无双的工艺品。如今当我们站在山脚下,再看这些大山时,就会发现上面密布的这些梯田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大山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如果让我们拿富士山做一个参照体,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富士山的山体呈浑圆状,但上面没有纹饰,显得过于光直白;而龙脊这儿的大山,不仅山体浑圆,而且还有一圈圈的纹饰环绕山间,营造出了只有龙脊梯田才特有的鲜活动感。重要的是,龙脊梯田确实很能打粮食,能保证旱涝保收。我听说,龙脊村的村民们一年能在这种梯田中收获28万斤稻谷。我不知道这儿的村民有多少人口,但这个产量应该足够他们的需要了。当然,这儿的村民还有另外一项收入,那就是招待到此参观的游客。这里开展旅游业真是得天独厚,不用投资,完全是绿色天然,我仿佛已经听到龙脊村民在大声说,这里是旅游观光、粮食种植两不误。

  也许这儿的农民很喜欢大雾,因为湿润的空气会让这儿的水稻长得更加茁壮,在这里就连粗壮的稻杆也是宝贝。换个角度思考,我也很感谢大雾,是大雾让我产生了更多的联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