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思考能力吗?有,但是每个人都擅长思考吗?不见得。正因为很多人不擅长思考,往往在做决定或者解决问题时,常会遭遇困难。
但是,思考能力对人而言,又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说,很多人都有必要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之前读过两本书,分别是美国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巨擎斯蒂芬·P·罗宾斯所著的《做出好决定》与德国认知心理学家格尔德·吉仁泽所著的《直觉:我们为什么无从推理,却能决策》。前者阐述了理性分析的原理及方法,它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为了做出一项合理的决策,可以借助以下这几个分析问题的流程:
1)识别和确定问题
2)确认决策标准
3)评估标准
4)制订备选方案
5)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
6)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
通过这种方法分析问题,做出的决策即使不是最佳,也必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不至于太离谱。
而在《直觉》中,作者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了直觉对人的重要影响。实际上,在生活中,人做出的很多选择都是依赖直觉的,这同样证明了直觉的积极作用。
那么,孰优孰劣呢?很难评定。如此,遇到问题时,就得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分析工具。
这让我想起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面有个顽劣成性难以教化的孩子(同样引人同情),因为偷窃转学到了“塘低”男子寄宿学校,他的身上由于前科而贴着“贼”的标签。此后,校长丢了一笔巨大的款子,毫无疑问,这桩事自然栽在了他的头上。只有他犯过偷窃的案子,他是个不折不扣众人皆知的贼。他被暴虐残酷的校长暴揍了几通后,交给了警察。
如果结尾不交代的话,几乎连观众也会认定这事是他干的。只是,出人意料的是,钱不是这家伙偷的。原来钱是另一个孩子偷的,那笔钱被发现后交还给了校长。教师建议校长向警局说明事实,但他没有做。后来他为此付出了代价,那孩子从监狱出来后,一把火点了那座学校。
无论理性还是直觉,似乎都不大令人满意。如果仔细想想,在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时候,都必须运用某种逻辑,而这种逻辑常常又不会显山露水。我的这些疑问在《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隐形逻辑》是德国语言学家、教育心理学讲师卡尔·诺顿的新作。与其他书籍的内容结构不同的是,这本书倾向于单刀直入式地分析案例、得出结论。思路清晰、结构简洁。
卡尔在书中就人的思考模式做了大量不同角度的挖掘和探索。对此,他借助21个常见的社会问题展开论述,这21个问题也可以理解为21个视角。这些问题有的轻松,有的严肃,但就它们的突兀程度和冲击力,多令人诧异,而它们背后的分析又不得不使人折服。我读了有些内容,不禁会意发笑。比如:
※ 为什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 为什么薪水涨了,依然要跳槽?
※ 为什么对象劈腿了,仍然不分手?
※ 为什么肚子能代替大脑做决定?
※ 为什么经验越多,思考越困难?
……
这些问题乍一看,有些不可思议,但又是实情。于是,我们就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不过,卡尔在每一章中引入丰富的案例,层层递进,揭示出人们习以为常的可笑的思维习惯,最后给出如何纠正错误思维方式的方法。
比如:在“为什么经验越多,思考越困难”这一章,作者讲到,人们在经验丰富(尤其是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往往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常常采用以往已经带来过成功的经验去解决问题。然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免就会受挫。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卡尔的建议是:发呆凝视。他写道:“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认知心理学家亚瑟·格兰贝格及其团队确认了‘发呆凝视’和‘认知要求’的关联:发呆凝视可以产生更多的正确答案。”
总之,重要的是不要陷入自己过去的旧有思维模式,而要依据实际情况,尝试采用新的视角去思索、分析问题,并最终做出合理的决策。
《隐性逻辑》中,作者卡尔讲述的问题都与我们切身相关,很多尤为重要。案例及其对应的方法,都很好地说明了一件事:要想生活、工作的更好更顺心,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绩,就必须学会快速切换自己的思考方式,以适应不同情况。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思考的书籍,他关乎每个人的幸福。所以,值得人人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