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2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3:39
春节,按我国的习俗讲,又叫过年,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古都北京历史悠久,从元代以来,即为我国的*、文化中心,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这便使北京传统的春节习俗源流长,格外丰富多彩。
如今有一些上年岁的北京人还能念叨起一首民谣“老婆老婆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香味,最先使过年的气氛在家家户户呈现出来。富裕人家腊八粥的配制特别丰富:红枣、栗子、苡仁米、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杂豆瓣及五颜六色的各样果脯,远远不止八种。一般的平民百姓搞不起这样的排场,但也要熬上一锅腊八粥表示表示。临近腊八,粮店里出售腊八米,清代北京雍和宫内,还专备一口为皇室、列位王公大臣和宫内喇嘛熬腊八粥所用的大铜锅,每年这时侯也大派用场。北京施粥的各个粥厂,平日里施米粥,而腊八这天粥里要放红枣。在民间,还有相互馈赠腊八粥的习俗,不过一般仅限于至亲好友之间作为馈赠礼的腊八粥更加别致:粥面上常用核桃、松子堆起个小狮子,用山楂糕插上一小丛香菜,做成个红艳艳的小萝卜,图案精美,别具一格。通常,腊八粥熬得比较多,腊八吃一些,余下的放置室外冷冻起来,随吃随取。有的人家,腊八初八熬的粥,能吃到来年二月初二。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供玉皇据以赏罚。送灶时,人们在灶君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清水、料豆、秣草。据说后三样是为灶王*的坐骑备料。更讲究的人家,还用黄纸剪成灶王爷*用的天梯(称“千张”),还要供上纸糊的元宝和从香烛店里买来的红蜡烛:祭灶时,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嘴上。人们相信这样用糖封住灶王爷的嘴,他就不能在玉皇那里讲坏话了。百姓们祈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没有钱供红烛、糖瓜的穷苦人家,祭灶时也要供上清水和草秸,点燃一炷香,恳请灶王爷多多包函:“小的今年没有落儿,明年请吃关东糖”。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所以过小年儿祭灶王爷,各家不分老幼,只限于男子。二十三把灶王爷送上天,传说七天之后大年三十晚上,他还要与诸神同来人间过年,届时各家则举行“接神”、“接灶”仪式。
腊月二十四日为“扫房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不见灰迹。北京人尤其讲究把箱、柜等家具上的铜饰擦得锃亮。
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家富人足,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吉祥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以及神龛上丰饶的供品,更展现出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过年是喜庆欢快的,但对穷苦人家来说,却难如过关,因为债主们要上门讨债了,民间俗语:“送信儿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即煮饺子)”。意思是说一熬腊八粥,讨债的就要上门了,小年儿前后是债主崔债最紧的日子,到年三十夜方能解脱,这样饽饽就成了救命信号。可是饽饽要腊月三十夜里才吃,因而从腊月初八开始,无钱还债的人便终日惶恐,必要时还要外出躲债。旧北京,澡堂是人们躲债最方便的去处。按照北京民俗,债主不能去澡堂讨债。澡堂谐音“早搪”,即早把债主搪至门外之意。
除夕这天,祭祖、接神、接灶,好不热闹。祭神拜祖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家院子的地上,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之意。
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尽情娱乐。当新年的钟敲响时,各家的素饽饽(即素馅饺子)也下锅啦。民间还抢勺把占卜的习俗:煮三十夜饺子时,用勺在锅里转几下,继而放开手,任勺自由转动,等转动停止,便按照勺把的指向往外走,听到人说话声即停步转回。据说听到好话一年吉利,听到坏话一晦气。
清代春联分四色
一般到腊月二十之后,京城大街上就开始出现“书春摊”、“对子摊”了。“揭对儿来揭对儿,买横批,饶(免费赠送———编者注)‘福’字儿”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摆摊的多是穷苦文人、放了寒假的教书先生。也有学生娃以此来赚点零花钱,或者干脆结伴用挣来的钱到附近的小馆吃一顿。
要摆“书春摊”,在腊月初一就要选好地点,并预先在设摊的店铺前贴出“广告”。“广告词”很含蓄:“书春”、“点染年华”、“翰墨结缘”、“借纸学书”、“涂鸦”。也有些自命不凡的文人则贴出“换鹅”的字样,意思取自王羲之以字换鹅的典故,口气着实不小。
春联的种类不少:街门对、门心对、抱柱联、大春条、短春条、斗方等等。从颜色上分有四种:红纸春联,以墨汁或者金粉书写,为广大官吏和百姓家使用;白纸春联,源于清朝宫廷,因为满族崇尚白色,一般是皇亲国戚、王公贵族家里使用;蓝纸春联,贴这种春联的人家有亲人去世未满三年,还在守孝期间;还有黄纸春联,是贴在庙宇里的。
芝麻秸“踩岁”
农历腊月三十是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老北京人历来将这一天视为正式的年禧,人们辞旧迎新的主要庆典活动都集中在这一天。
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忙乎起来。人人都要穿戴整齐、焕然一新。小孩子们也要换上长袍马褂、新鞋新帽。妇女们还要戴上红绒的“福”字和各色绢花。人们还要布置佛堂、设天地桌、贴上门神、春联、年画,悬挂灯笼。
年三十儿正午前,一些大户人家会将芝麻秸从院内各屋屋门的甬路,一直铺到大门口。家人出入,踩踏其上,噼里啪啦。据说,此举最早是为了防盗,后来演变成“踩岁”的习俗,寓意踩去旧岁迎新岁。“岁”与“祟”谐音,所以也有辞旧迎新之际踩掉、踩烂邪魔外祟的意思。另外,芝麻秸也是吉祥之物,俗话说:“芝麻开花节节高”。踩在其上,取节节高升之意。
财神庙里“借元宝”
大年初一天一亮,人们纷纷出门拜年。拜年的习俗在我国宋代就开始了。长辈或是平辈的亲戚、朋友、同事、邻居都要拜到。走在街上,碰到熟人,也要彼此行礼,道一句“一顺百顺”或是“恭喜发财”。
在这期间,京城的小康人家多在客房的桌案上摆一只漆盒,名叫“百事大吉盒”,内分五槽,中间一圆槽,外围四“扇面”槽。中槽放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周围四槽分别放有桂圆、荔枝、红枣、栗子,象征圆*满、早立贵子。
按旧习俗,正月初二早上要祭祀财神。老北京居民不一定常年供奉财神爷,只是节前从香烛铺里“请”来一份名为“增福积宝财神”的纸像,用于祭拜。祭完财神,当天的早点一定要吃馄饨,不过,这顿馄饨得叫“元宝汤”。
在家祭祀完,很多人还要到广安门外的五显财神庙去进香“借元宝”。不论*,人们三更半夜就出发,争取去烧“头股香”。据说,当天的五显财神庙万头攒动、摩肩接踵。
庙会糖葫芦六尺长
春节期间,老北京最热闹的地方要数厂甸庙会,这是一个纯粹的春节活动的场所。清代乾隆时期,厂甸庙会的规模就相当可观了。厂甸庙会上特有的年货是大冰糖葫芦。它是用荆条串上山里红,刷上以黍米做成的饴糖,小的三尺多,大的有五六尺,刷上饴糖通体呈白色,顶上插上红绿纸做的小三角旗。逛完庙会,举着大糖葫芦回家,也成了老北京春节一景。
元宵节看“烧火判”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据记载,元宵节在汉初便有雏形。元宵是元宵节里献给赐福天官、宗亲五代的供品,也是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当然也是应节食品。旧时,各大糕点店从正月初六便开始摇元宵、卖元宵。
除了吃元宵,灯市里看灯成了节日里最主要的活动。灯会上有一种“麦芽儿灯”非常有意思,如今早已绝迹。这种灯要提前扎好,撒上麦种,在暖和的屋子里催生出新鲜的麦芽儿。在万木凋零的元宵节里展出这种灯,一片新绿,生机盎然,华而不奢、朴而不俗,非常惹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3:39
逛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