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11:4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0:40
1398年对于初立不久的大明朝来说,这一年注定是极为不平静的一年。先是大明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于6月24日驾崩于应天皇宫,后就是新皇朱允炆登基成为了大明朝的第二任统治者。“先皇去世,新皇登基”按理说并不稀奇,但是稀奇的就是登基的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虽然此时的朱元璋诸子虽然碍于朱元璋临死前的遗诏,暂时都老老实实的奉自己的侄子为君,如此大明朝表明上也极为平静的完成了皇位的新老交替,但是似乎谁都知道在这平静的表面下早已开始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风暴。
朱允炆剧照
而这一次大风暴最终也在数月后随着周王朱橚“复召还京,锢之”的旨意后开始在大明朝全面爆发。归其原因在于刚登基数月不到的朱允炆深感自己的这些叔叔们极为不可靠,长期以往必然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甚至会引起如同西汉七国之乱那样的祸事,最终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开始着手削藩。而随着周王朱橚的下马,紧接着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和岷王朱楩先后落马。
可是正当朱允炆准备对藩王中实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动手的时候,不过却由于时任北平都司张信的泄密,朱棣在朱允炆未对其动手前就率先起兵造反,且为了名正言顺,朱棣就以朱元璋当年所编著的《皇明祖训》中的“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理由向建文帝发难,最终的结果就是1402年朱棣攻进北京,后登基称帝,而朱允炆则下落不明。
靖难之役交战示意图
当然众所周知朱允炆本不会输,在当时以全国之力去攻打一个藩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易如反掌的,但是朱允炆却偏偏输了,为此其结局不免让人唏嘘。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当年在朱允炆决定削藩之时,在朝廷上除了有黄子澄和齐泰建议的武力削藩的计策外,还有着其他大臣建议的其他计策,可以说如果当年朱允炆不采用黄子澄的建议,而是采用其他大臣所建议的计策,或许朱允炆就不会输。那么在当时朝中大臣在削藩上到底给了朱允炆什么建议呢?
明朝部分藩王分封图
这个计策是方孝孺、黄子澄和齐泰等所提出的,他们力主以绝对的武力去解决藩王之祸,务求一劳永逸彻底的解决藩王的问题。而这种方案朱允炆在未登基之前就早已知晓,当年朱允炆还是皇长孙的时候就已经意识藩王的威胁,所以他曾经问过黄子澄“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那个时候黄子澄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以绝对的武力来迫使藩王就犯。
明朝部分藩王封地
当然在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他们还会提出了之后的选择,那就是用武力迫使藩王就范后,该如何对待他们,这时候黄子澄就提出一是彻底的废除藩封诸王,二就是减少他们的*和军事大权,而最后朱允炆选择了第一种,那就是彻底的废除藩封诸王。其实可以说这个计策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毕竟在当时整个大明的实力是远远强于各地的藩王的,再加上当时所有全国的兵权都在朱允炆一人手中,所以以绝对的武力来迫使藩王交出手中的权利,这样的确能做到一劳永逸。
但是这个计策虽没有问题,却在执行这个计策的人上出现了问题,在当时作为这个计策执行的最高决策者,朱允炆、黄子澄、齐泰等人没有一个是有军事背景,他们就是一个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可以说他们只会读着之乎者也,在军事上他们一窍不通,能做到也就是纸上谈兵。正如《剑桥中国明代史》一书中说到“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再加上当年的明廷经过朱元璋血腥的清洗早就没有什么真正会打战的将军了,而这从朱允炆派一个已经退休的太祖时期的,且能力并不突出的老臣耿炳文去率领明军攻打朱棣就可见一斑了。
朱棣与姚广孝
再加上当时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内部也早已有了裂痕,根本就做不到齐心协力,而且黄子澄这人也毫无识人之明。在当时耿炳文被朱棣打败后,朱允炆询问他们二人谁适合带兵时,《明史》载“子澄荐曹国公李景隆代将,泰极言不可。子澄不听,卒命景隆将。”李景隆是谁啊?正如朱棣当年评价他所说“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简单的说他就是一个胡作非为,混吃等死的公子爷,黄子澄居然推荐他为将,可想而知他的眼光有多差,而在当时齐泰也知道这个人不行,并极力阻止,但是黄子澄就是不听,一意孤行,最终李景隆还是做了大明军的统帅,之后也难怪朱棣在听到这个人做大帅的时候,他会大喜的说出“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这样的话。
朱允炆军进攻路线
而最终也正如朱棣所说,李景隆这人将朱允炆一朝最后的精锐全部消耗殆尽,而朱棣也得以顺利的进入了南京。此外,最为重要的是朱允炆一开始实施武力削藩的目标就错了。按理说即使你真要武力削藩也是先出其不意的干掉实力最强大的那个,但是实际上朱允炆没有这么做,他不是去先干掉燕王,而是先将那些实力不强的藩王干掉,比如周王、代王等,说实话这些藩王根本就不足为俱,可是朱允炆却恰恰先将这些不足为俱的藩王先干掉,而这无疑就是打草惊蛇,最终让朱棣察觉到朱允炆的削藩的用意,并也给了朱棣反应的时间,而就是如此最终朱允炆败了。
曲线削藩这个计策说白了就是采用西汉武帝时期所采用的削藩*,也就是“推恩令”,正如《治安策》所说“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其具体的方法就是“让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
简单的说就是要求藩王在自己的子嗣成年后,必须要将封地同时分封给诸子,借此来达到朱允炆一朝来实现削弱藩王势力的目的。这条计策是建文大臣高巍所提的,据《明史》载“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永乐年藩王分封图
其实这个计策是当时最稳妥的,也是最安全的做法。采用这个计策朱允炆不需要动兵,也不需要耗费任何的军费,亦不用背上*骨肉的骂名,就可以达到削藩的目的。可以说利用推恩来*藩王,对朱允炆的名声没有任何的影响,甚至还可能会赢得仁政的称赞,当年的汉武帝在实施推恩令的时候,就是如此,没有得到任何的骂名,却赢得了仁政之名。但是无奈的是这条计策耗时太久,要知道在汉朝即使如同武帝这样的英主也是用了足足数十年的时间才完全消除了诸侯的威胁,而且这项*还是在平定了七国之乱,消灭那些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之后才开始实施的。
推恩令示意图
而在朱允炆一朝藩王的实力在没有受到削弱的情况下,这样的*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再加上当时的藩王子嗣几乎没有几个是成年的,要知道作为长孙的朱允炆当时也才21岁,那么其他的藩王自然就更小了,所以说真要完全的对全国实施这项*恐怕得等数十年,而在这数十年的时间里你认为那些藩王就不知道反抗吗?藩王对于明朝来说危害本来就大,如果还要再等待数十年,恐怕那个时候藩王早就不是朱允炆想动的就动的了的。再加上实施之后还要等数十年,且在不出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完全的达到削藩的目的,而这对于当时急于想要一次性的解决掉藩王之乱的朱允炆来说无疑是不被允许的,也就是如此最终朱允炆否定了这个计策。
北平一战
这个简单的说就是时任户部右侍郎卓敬在“曲线削藩”的基础上所再补充的内容,据《明史.列传第三十一》载“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也就是说在当时卓敬建议在实施推恩令的同时,在分封藩王的时候,北地的藩王子嗣要分封在南方,而南方的藩王子嗣则分封北方,以此来瓦解各地藩王对于本地的控制权,借此就能达到完全掌控各地藩王的目的,这样在日后朝廷对藩王要下手将更加的容易,可以说之后不出数年藩王之祸,自然就迎刃而解。
明朝最精锐的朵颜三卫
只能说此计不可谓不毒,如果真的这么实施下去,恐怕数十年之内藩王之祸真的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卓敬在提出这个计策的时候,还特意说了这么一句话“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夫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可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卓敬就有先见之明就看到削藩的关键就在于燕王朱棣的身上,所以他就特别提醒朱允炆,说如果要削藩则一定要先对朱棣下手,先将他徙封到南昌,只有这样他才好控制,也只有这样削藩才能继续进行下去,而不会再出现过大的问题。
朱允炆剧照
可是最终朱允炆因畏惧于朱棣的勇武,再加上他本人也很软弱,这条计策也最终还是没被朱允炆采纳。试想看如果当年朱允炆能够采纳这个计策,恐怕也就没有日后的“靖难之役”啦。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三条计策都是在有绝对的武力后才可实现的,但是事实上在当时的朱允炆一朝即使被朱元璋清洗了那么多能打战的将领,它的实力还是依然大大的强于那些藩王的,毕竟藩王只有一地或一城,而朱允炆却是拥有整个天下的。试想如果当年的朱允炆不是那么的心急,对削藩之事做的不是那么的明显,依靠“曲线削藩”和“徙地削藩”这两条计策,然后如同温水煮青蛙式的慢慢耗死这些藩王,朱允炆的削藩绝对是可以成功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0:40
因为当时藩王的实力已经很大。薛帆伤及了藩王的实力根本,激起了藩王的反抗造反之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0:41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骄傲自大,轻视了敌人,还有就是他受到了小人的*所导致的结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00:41
首先,建文帝太心急,还未定政权就想要削藩,二是,建文帝太心软,对朱棣手下留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