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4:5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21:2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高度重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强调“师道尊严”的。何谓“师道尊严”?也就是说做老师的应该受到尊敬;并且只有这样,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进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荀子更是表示:“尊严而惮,可以为师。”把尊严问题提升到了做教师的基本条件的层次。这样的观点不是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但是,因为强调的是片面的、单向的尊重,也就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因此,学生的尊严有被忽视的倾向,并不利于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彼此更好地进行交流,所以,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然而,我们不能不正视的一个严峻现实是,眼下我们的师生关系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危险。更具体地说,也就是有从昔日教师的唯我独尊,走向今天的学生唯我独大的危险。
这种情况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十分值得深味。我以为有这样一些因素不容忽视:首先是“五四运动”“*孔家店”的深远影响。“五四运动”对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否定和批判是彻底的、过犹不及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文化大*”。而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中,“师道尊严”被彻底掀翻在地,老师们的地位和形象从此而改变。其次,在中国进行计划生育数十年,社会进入独生子女时代之后,无论是家长还是还是社会,对这一代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过度的保护,让学生的地位悄然上升,教师的地位黯然下降。此外,西方教育中的民主精神、平等精神对于中国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我们的老师失去了往日的优势——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与社会,都表现出的对教师的无比尊重乃至崇拜,加之某些老师不太注意自身的形象,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比之昔日大大降低,比如说过于势利、唯利是图的时候,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力自然会大打折扣。当一些学生和家长动辄以向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举报、向媒体曝光相威胁,而做教师的为了避免惹火烧身、自找麻烦,很多情况下宁可选择退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时候,做教师的哪还能够以高涨的热情、高度负责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所以,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今天发生在不少学校的教育危机,一定程度上来乃是因为教师缺乏来自学生的必要的理解和尊重。
假如学生不能得到老师的尊重,那么,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可能就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更是无从谈起,学生的批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也无法得到培养和施展的空间。然而,假如我们的老师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那么,教师的工作热情是不是同样可能受到抑制与挫伤?在我们的老师无法得到最基本的尊重的氛围下,我们的学生能够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吗?说“勉为其难”或许都太保守,成为奢谈与梦魇或许更加接近事实。就这一点来说,“文化大*”中从学校走出来的那一代人或许更有发言权。
现代学校教育的土壤是科学、民主和平等。因此,相互尊重应该是我们新型师生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端。而怎样做才能有利于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需要彼此更多现代意识、更多相互理解、也需要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假如能够做到这些,那么,新型的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学生更好地学习的师生关系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21:23

“尊重他人是否有必要?”
答案是肯定的,这里有必要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老生常谈了,就是需求金字塔,对尊重的需求还挺高级,通常要到丰衣足食,身体健康,有家有业之后,才会特别追求“尊重”这一条,尊重又分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就自尊,也就是什么情况下都能有两把刷子,遇见什么事都能有信心,外部尊重就是能够被信赖,有地位,有威信等等。每个人都是有心理上的需求的,这是不能够忽视的。

背书完了。
其实就是满足一种心理需求,可以认为相互尊重是一种互相满足心理需求的协作模式。假如说我做服务行业,我以热情,专业的服务姿态服务客户,客户就很有被尊重的满足感,反过来会对我的服务劳动进行赞扬,还会对我个人品质进行肯定,这就是一种有效的尊重协作模型。但是相当一部分人会认为我的服务是理所当然的,可能不会对我进行反馈,或者很少表达对我的尊重,我专业的服务态度肯定不会变,但是热情肯定要打折扣,这就是一种失衡的尊重协作模型,也就是题主这种思路导致的一种恶性循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21:23

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主要是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家庭幸福美满,增进感情,维系感情。比如说相亲相爱的两个人,哪有什么天生般配的,只不过是一个懂得包容理解和尊重。而另一个懂得适可而止就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21:24

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就能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来。只有你理解了别人,尊重了别人,别人反过来也会尊重你,你的路不就越走越宽了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