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就孩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0:37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38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一个上岗培训的问题。全球所有的行业上岗前都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唯有父母行业,却很少有人经过培训以后才上岗,大多数的父母对于家庭教育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早在1962年,一些心理学家提出父母必须参加父母效能岗位训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知道应该怎么做。
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的孩子出现问题,我们都会先去责备家长,认为家长负有责任,中国就有一句古话叫:子不孝父之过。其实家长不应该被责备,而是应该被培训。通过培训让家长学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培训什么呢?
比如如何做一个不评判的家长,
所谓不评判就是不给孩子贴标签,对孩子只做正向的引导,不做负向的引导。
如果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乖的孩子,你会同意我的话吗?肯定很多家长都不会同意。我们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乖,比如孩子说假话,孩子偷东西,孩子打人,骂人,孩子不爱学习,孩子调皮捣蛋,打坏家具,故意不给家长面子等,多了去了。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所有的不乖都是因为孩子有一些未被满足的要求。也就是说当人某个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出来。
而我们的家长却常常忽略孩子内心的要求。然后就给孩子贴上不乖的标签。这代表着家长对孩子的不够尊重,也代表着一种不公平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需求,一旦孩子出现不能自我接纳的行为,就要及时表达出来,否则孩子就会因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让不满的情绪在自己的潜意识里积累。
案例:一个孩子一个暑假一点作业都没有写,结果老师找了家长,家长回家后就把孩子痛打了一顿。
孩子玩了一个暑假,不写作业,父母竟然不知道,说明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孩子一个暑假都在玩,不写作业,说明孩子有着强大的内心需求就是放松。好不容易逮着暑假了,就会尽性玩。至于孩子为何有这样强大的心理需求,那就要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那怎样才能不评判,就事论事,讨论问题呢?
我们首先要让父母知道,评判会给孩子带来哪些障碍。评判往往就是让人际关系紧张恶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
其次需要家长学习不评判的语言有哪些?学会如何描述事实?只要你能客观的描述事实,就会从评判语言中走出去。
例如一个妈妈对孩子上学没有带铅笔盒这样说:你怎么老是丢三落四的?这就属于评判。你听了会有什么感觉?一定是不爽的感觉。
同样妈妈这样说:妈妈留意到你今天上学忘了带数学本,昨天你上学忘了带铅笔盒了。这就不是评判,而是描述客观事实。
你听后会有什么感觉?感觉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贴标签,喜欢下评断,那是因为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习惯了。还有一个就是内心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我只要给别人贴上标签,那就成了你的问题,是你做不好,那样我就不用担责。
我们为了保护自己,习惯了推卸责任。很多妈妈遇到事情都会这样对孩子说:妈妈跟你说过没有?我是不是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言外之意,是你的错不是妈妈的错。父母就是要把自己的责任摘清楚,让孩子负责,从而回避父母的监管责任。
为什么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能学会这个世界上最难学的中文,但到上学年龄后语文却经常考不及格?很简单,上学之前,父母从未对孩子在学习中文中出现的过错发过飙,孩子说错了家长反而觉得好玩,家长是带着快乐的心情陪着孩子学习,带着快乐的心情对待孩子的犯错。所以再难的中文孩子都能学会。
但上学以后,父母对于孩子学习中的过错,开始责备,不允许孩子出错,这让孩子开始有压力感,过大的压力就会成为孩子智商的障碍。孩子的潜意识里都是家长的指责和痛苦,但因为自己很弱小,无法抗拒大人的要求,一写作业,潜意识里的痛苦就会被激发出来,就会害怕出错,越是担心出错,越会出错。学习的自信就会慢慢消失。就会选择放弃学习。这就是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
所以家长的不评判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举足轻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38

多正面鼓励
让孩子选择
孙云晓说,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更应该采用积极的方式。比如孩子数学没考好,一部分家长的反应是:“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数学都学不好,以后还能做什么!”还有一些家长会这样安慰孩子:“没关系,你爸妈都没有学习数学的细胞,你应该也学不好,不怪你。”
孙老师解释,这两种都是消极的解释,对孩子学习数学产生的影响,基本都是副作用。家长们要多用正面鼓励的方式跟孩子交流:“数学教材是根据大部分人的能力设计的,大部分同学都能学好,你只要再努力一下,肯定也能学好。”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要意识到一个问题,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是以分离为目标的。所以,家长也要培养孩子的性,尽早让孩子学会选择。有所学校,4100多名学生,每人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所有课程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的,数学一门课,就有六个等级。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能力,这样的选择对他来说也是很难的。
初中阶段
父亲的教育比母亲更重要
孙云晓说,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孩子可以从和谐的父母关系中看到,一个好的男人、父亲、丈夫是什么样的,一个好的女人、妻子、母亲如何。
孙老师说,总的看来,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分工也不同,母亲培养孩子的亲密性,父亲培养孩子的性。父亲带大的孩子胆大,母亲带大的孩子细腻。但孩子进入初中之后,父亲的教育比母亲更重要。
一个好习惯可以影响一生
孙云晓说,好的习惯也许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国际奥委会驻中国的首席代表天津姑娘李红,是国际奥委会百年以来最高职位的中国专职*,她曾幽默地说,自己从小是跑着进入国际奥委会的。
孙老师讲了李红的成长经历。7岁开始,李红跟着爸爸跑步,一直跑到高中毕业,天天跑步,养成了非常好的运动习惯,效率很高、学习很好。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清华大学,每天下午4点在清华操场上跑10000米,是清华校队的主力。后来到哈佛大学读书,她依然保持着每天跑步的习惯。
国际奥委会总部在瑞士,到处找一个驻中国的首席代表,但都找不到合适的,因为要求很高。这个职位要求中英文都要好、熟知中国和欧美文化、懂工商管理、是体育行家。后来有人推荐了李红,她也做得很出色。一个最简单的运动习惯成就了她一生。
说到自己的习惯,孙云晓说,他从小一直坚持写日记,受益很多。孙老师说:“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写日记,但前提是家长要做到一条,绝不偷看,让孩子感到安全。”
坚持21天
一个习惯有了雏形
孙云晓说,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家庭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孩子习惯的老师。坚持21天,一个习惯就有了雏形;坚持90天,一个习惯则基本成形。
关于孙老师提到的这个观点,这两年,建兰中学每年的12月份会针对初一学生完成一项“21天好习惯促成长”计划。700名初一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整个计划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百分百的信任,建兰中学副校长孔晓玲说,就是只要你相信孩子能做到,他完成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二步:确定一个可操作的习惯、不要太大太空,孔校长说,有些同学制订的计划是“我要认真学习”、“我上课不能开小差”,这样的计划就不行。计划必须要非常明确,最好是量化的,比如“每天看课外书30分钟”。
第三步:找人监督自己,第3天、第14天最难坚持。孔校长说,曾在30名同学中做了一个调查,很多学生说,计划的第3天、第14天最难坚持。建兰中学的每位同学都有一份“21天成长计划书”,上面有每天的自评,还有协助者以及老师的评语,监督的总体效果不错。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