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5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20:00
说起包拯,上至耄耋老翁,下至妇孺稚童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古代*了,可能大家对他的记忆都源自中国最早的那部武侠小说《七侠五义》和那部由金超群主演的电视剧《包青天》,当然小说和电视剧的情节都是进过演义和杜撰的,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 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曾著家训:“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层东壁,以诏后世。” 时人也称其“有凛然不可夺之节”,“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据此可见,包拯的为人已清正刚直得近乎执拗,甚至还有些不近人情,然而,这也正是他与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20:00
作为中国历史上清正廉洁的代表,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包拯的形象就是面色如碳、额头一枚月牙的铁面无私形象,身居开封府尹,是刚正不阿、断案如神的代名词,被百姓尊称为包青天,那么历史上的包拯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包拯为官的确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但形象和经历却与我们印象中的包青天相差极大。历史上的包拯,因赡养父母入仕较晚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授任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今江西永修),包拯因父母年迈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逐改任和州监税(今安徽和县)。但即使如此,父母仍不希望其远离,于是包拯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
数年后,包拯父母相继去世,包拯直至守丧期满也不愿离去,后在同乡父老的劝慰勉励之下,这才于景祐四年(1037年)赴京听选,授任天长知县(今属安徽),这时的包拯已经年近四十。入仕初期,包拯常年在地方为官,并于庆历元年(1041年)调任端州知府。历史上的包拯与我们印象中的包拯形象差距较大
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和我们印象中的包拯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其中差距最大的地方有
1、外在形象差距极大。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包拯外在形象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面色漆黑和月牙形的疤痕,而历史上的包拯实际上是个典型的白面书生,面色一点也不黑,而且额头也没有那个月牙形的痕迹。并非传说中的断案如神。从包拯的仕途来看,他并没有担任过负责办案的官职,而且古时候的知府负责的事项极多,需要负责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职能,如无特殊需求,根本无需也没有时间去亲自审案。而开封府作为当时的首都,极度繁华,开封府尹统揽京城汴梁一应行政、司法、民生要务,每天忙忙碌碌,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去断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20:01
包拯,宋朝人。的确是一位清官,曾告诫后代,若不是清官,不能入祖坟。但并不像戏中那么大权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20:01
其实在包公之前,有个人叫做“赵扩”,长得特别黑,与包公职位相同,在“开封府尹”干了好多年,此人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很多官都怕他,不管是皇亲贵族,还是朝中大员都不敢惹他,都知道他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因此有人给他取了个外号“铁面御史”。由于此人长得黑,也有人管他叫赵黑子。此人是包拯的上一任,但是没有包拯出名,因此当人们谈到“开封府尹”的时候把两位人物混为一谈,很多赵扩的事迹也被加在了包公身上,毕竟两位都是刚正不阿的忠臣,有很多相似之处。以至于在后来流传的时候,不仅赵扩的事迹加在了包拯身上,就连“脸黑”也被加上了。另一个原因,黑脸更显得“不近人情”,以此衬托出包公的铁面无私,所以到了后来不管是戏曲还是传说,包公都是黑脸的形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20:02
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出身于殷实的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的父亲包令仪曾在宋太宗时代任职刑部侍郎。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三十六岁那年出任天长县知县。
因断案出名,庆历元年(1040年),四十岁的包拯调任端州(今属广东肇庆)知府,后屡次升迁,先后任职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开封府尹、枢密副使等官职。
包拯在任内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执法严格,扬善惩恶,任职开封府尹期间,京师奸佞大为收敛,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包拯是春秋时代楚国忠臣申包胥的三十五世孙,祖父包士通是耕读为家的平民百姓,父亲包令仪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任职刑部侍郎。
包拯有两个哥哥,大哥包莹、二哥包颖均过早去世,他自然成了包家传宗接代的独苗。
为了陪伴父母,包拯十余年不离开家乡,父母去世后,又守孝三年,直到三十多岁才离开家乡踏上仕途。
包拯有一妻一妾,妻子董氏生长子包繶[yì],先于父亲去世,包繶妻子崔氏生子包文辅,不幸夭折。
包拯不忍心看着儿媳崔氏孤苦伶仃过一辈子,就劝她改嫁,但崔氏却发誓不离开包家:“生为包妇,死为包鬼,誓无它也!”
包拯五十九岁再得一子,即次子包绶,是他的小妾孙氏所生。
可惜这个孩子五岁的时候,六十四岁的老爹就去世了。
包拯临死前,将小妾孙氏遣回娘家,嘱托儿媳崔氏抚养包绶,崔氏对小叔子视若己出,抚养他长大*,包绶对嫂子“以母礼侍之”,称呼嫂子为“嫂娘”。
后人把这段历史移花接木到了包拯身上,以讹传讹,包拯就被传言说成是个没娘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