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2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16:37

常见一些学生的作文,写老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生病同学上医院,再不就是语重心长一番话说得“我”幡然醒悟;写好人好事,不是乘车让座,就是拾金不昧,再不就是扶老太太过马路;写议论文要摆事实了,不是张海迪身残志坚,就是陈景润刻苦攻关,再不就是雷锋助人为乐。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不能写,而是写滥了,写俗了,成为“万能材料”,几年、十几年一贯制地沿用下来,老炒“冷饭”,缺乏新意,令读者倒胃口。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同学以此为“套路”,以不变应万变,应付作文。长此以往,思维僵化、钝化、简单化,获得一种低层次的“满足感”、“轻松感”。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实在是对创新能力的扼杀,是非常可悲的。 一、指导学生作文,要立足于创新 学生习作一般都从模仿开始。然而,有两个问题有必要弄清。第一,怎么模仿?有人是“依葫芦画瓢”,这种仿写相当于绘画上的临摹,以模仿得“像”为目标;也有人是处于主动地位,活用人家的方法而不为人家的方法所拘。为了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利用人家的方法不妨斟酌损益,取长去短,还可以创立自己的方法。我们提倡的是后一种模仿。第二,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迈出第一步后,紧接着就要创新。创新才是写作的真正目标。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几乎人人耳熟能详,有人把这句话作为注重模仿的根本。也许叶老早就料到会产生这种片面的理解,因此他申明说:“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的 仓库,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在写作的时候,愈不把阅读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他着眼于从阅读中体悟写作的规律和方法,而并不赞赏通过阅读加以模仿。 当务之急是,作文教学由模仿性向创新性转型,确立学生作文训练的主动地位,充分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创新才能,至于杜绝作文中雷同的假话,自然是不在话下了。 文章是表现生活、交流思想的载体。别人在读你写的文章时,总希望从中感知一些新的东西,领悟一些新的见解。没有新意,老炒“冷饭”,别人当然不爱看,老师也不可能打高分,这是顺理成章的。 二、要求学生多搜集生活中的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 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