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或神话里有谁是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7:34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39

有很多这里例举五位:鸿钧老祖、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元始天尊、杨戬、孙悟空

1、鸿钧老祖

鸿钧道人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的角色之一,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和天上老君都是他的徒弟,连盘古开天都要问过他,他同意之后才能开天,正所谓:“先有鸿钧后有天”。

2、太上老君

是老子的原型,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他的实力非常的强,上古时期的几位皇帝都是太上老君爱徒。

3、通天教主

截教教主,最后生成了万劫不灭的身体,而且法力无边,到达了相当高的境界,法力要略高于元始天尊。

4、元始天尊

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元始天尊是阐教教主。

5、杨戬

全称英烈昭惠清源妙道敷泽兴济二郎显圣真君,二郎神。师从玉鼎真人,通晓*玄功,阙庭有第三只眼睛(天眼),可辨别妖魔鬼怪,手持三尖两刃刀,武功绝伦,座下有神犬哮天犬,逆天鹰。

6、孙悟空

别名齐天大圣,美猴王,是《西游记》中的人物,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40

佛陀,菩萨和罗汉。
佛、菩萨、缘觉、声闻,已证解脱圣果,永离生死,不复往返六道,是出世间的四种圣人。
佛是世、出世间,最究竟*的圣者,度众功行*,达到自觉、觉他、觉满,能够利益一切众生,是出世圣人中最高的境界。菩萨为“菩提萨埵”之简称,意为“觉有情”,谓既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菩萨发大慈悲心,除了转化自己的烦恼,并广修六度万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渐*一切功德。缘觉又称“辟支佛”,分为二种:一种是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修证成道,称为“缘觉”;另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自心、外境的变迁而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证到缘觉果,称为“独觉”。声闻修习观音法而得证圣果。声闻极果为阿罗汉,罗汉含有三义:一、杀贼义,谓杀尽烦恼贼。二、应供义,谓已断尽三界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养。三、不生义,谓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四圣法界的众生,已断烦恼,了生死,跳出三界,不受六道轮回,超凡拔俗,所以称之为圣。虽然佛、菩萨、缘觉、声闻,修证的程度有高低的不等,但他们超出三界,不受轮回生死的痛苦相同,所以总名四圣法界。
佛法界无大无小,非去非来(佛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无在无不在)。佛是所有法界众生中最究竟*的圣者,度众功行*,达到自觉、觉他、觉满,能利益一切众生,是出世圣人中最高的境界,如燃灯王佛、慈严德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等。佛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种大乐、十八大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三学、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法界为体(入一切时间和空间),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智慧无边、遍知一切……
大乘等觉菩萨位, 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等。是只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的菩萨位(古佛倒驾慈航的不计)。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可化身无数及各种形类(人世中亦有其化身,或为人王或为高僧)。
大乘十地菩萨位(人世中有其乘愿转世而来者):一者欢喜地(如:龙树菩萨):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二者离垢地,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三者发光地,净极明生,名发光地。四者焰慧地,明极觉满,名焰慧地。五者极难胜地,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六者现前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七者远行地,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八者不动地,一真如心,名不动地。九者善慧地,发真如用,名善慧地。十者法云地,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在菩萨法界中,以上属于圣位。)
大乘十回向菩萨位:十者等法界无量回向,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名等法界无量回向。九者无缚无著解脱回向,诸法本空,心无缚著,于根尘中,得大解脱,名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八者真如相回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名真如相回向。七者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际平等,无有高下,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六者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于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趣果,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五者无尽功德藏回向,一切世界,过恒河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四者至一切处回向,觉智周圆,无所不遍,名至一切处回向。 三者等一切佛回向,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于诸佛,名等一切佛回向。 二者不坏回向,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入法身,*坏者,名不坏回向。一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盘道,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大乘十行菩萨位:十真实行,圆融德相,清净无漏,真无为性,妙契真实,名真实行。 九善法行,妙观慧中,显圆融德,能入诸佛法轨中,名善法行。八尊重行,缘般若故,成无著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名尊重行。七无著行,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交现,不相留碍,名无著行。六善现行,既离痴乱,则能现诸相,同异圆融,名善现行。 五无痴乱行,了达法门,悉无错误,名离痴乱行。四无尽行,三际十方,化身无尽,名无尽行。 三无嗔恨行,等视众生,不见其过,名无嗔恨行。二饶益行,饶利众生,使得法利,名饶益行。一欢喜,随顺众生,随喜功德,名欢喜行。
大乘十住菩萨位: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名灌顶住。 九 法王子住,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 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七不退住,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 六正心住,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 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四生贵,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生贵住。三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 二 治地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 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按华严,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位)
大乘十信菩萨位: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九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七*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心。 六不退心,定发光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五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四慧,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三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二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名曰念心。一信,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十信位属于凡位。从十信菩萨开始,成佛总共要攀登52个阶梯。不过,经常有越级上升者,比如,观世音菩萨在初地的时候,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咒,由初地一下证到八地的果位)
中乘辟支佛: 缘觉,独觉。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小乘四果: 四果阿罗汉(无生、化城涅磐。如:大目犍连、舍利弗、济公……有的是古佛示现),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三果阿那含(不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二果斯陀含(一往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思惑前六品。初果须沱洹(七往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
“三界”一为欲界,二为色界,三为无色界,三界在人身中,炼精者可超欲界,炼炁者可超色界,炼神者可超无色界。
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
“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
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圣行是指菩萨修习戒定慧三业;梵行是指菩萨以清净心去运用慈悲,为众生拔苦与乐;天行之天是天然之理的意思,菩萨顺着天然之理,而成妙行,叫做天行;婴儿行之婴儿是譬喻人天小乘,菩萨以慈悲之心,示现人天小乘之行,叫做婴儿行;病行是菩萨为度众生,以大慈悲心与一切众生同受烦恼与病苦。
据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解释,“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
三界之外,再无第四界;一切凡夫,一切圣贤,以“空间区域”而论:必定住于三界之中;而以能否不再受生死而言:则凡夫在三界中,圣贤不在三界中。
阿罗汉,辟支佛住于涅磐,因涅磐境界,五蕴十八界断尽;唯余“不生不灭”“远离见闻觉知”的“真心”住于涅磐;因而,此二圣必定不知“我住涅磐”(如刀不自割,真心不能了知有我,本具“无我性”)。而真心无有形相,犹如虚空,故无三界可住。
其次,未得解脱者,方住于三界生死轮回;阿罗汉,辟支佛已得解脱,不受生死,因而不可说为:“阿罗汉,辟支佛住于三界”。因为“三界”之名,意指轮回生死。
菩萨,佛,在触证真心之时,同时成就“解脱道”;因而也如上面所说的“二乘圣者”一样,可以不再轮回生死;因而也不能说:“菩萨,佛属于六道众生”。
然而,大乘圣者,在因地时都发过:“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因而,菩萨不惧生死,入泥入水,生于三界之中,度生不止;八地以上的大菩萨及诸佛,则能以应化报身,分身百千亿,于不同的世界示现五蕴身,以“随类度生”。
简言之:以“空间区域”而论;一切有情皆住于三界;以所证境界而言,四圣不在三界之内,不再受生死;唯因度生之大愿故,乃生六道之中。
另: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凡往生者;以其可以出离轮回之故,名为“横超三界”。而此净土,因“国中天人”(《无量寿经》原文)有“金色身”,应当属“色界天”,还是在三界之中。并未在“第四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40

真正达到不在三界外,超出五行中的境界,除了能够超脱生死轮回外,还需要达到心志成熟,无嗔无念;不滞于物,无克无生。从西游记原著来看,到达这个境界的,非大神通大智慧不能为,也仅仅只有佛祖、道祖等寥寥数人而已(就算是这些人,真的就能无嗔无念吗?),孙悟空的修为,还差的太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41

封神榜:鸿钧老祖,住99重天外天。三教都是他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