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1:1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05
李博生--玉雕大师 李博生1941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七中,1958年入北京市玉器厂工作,先后从师于老一代玉雕行业"四大怪杰"中的何荣、王树森二位艺术家学艺。曾任第七、第八届全国*,北京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副会长,北京工艺博物馆管理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特级工艺美术大师,授世界拳击联合会名誉会员。 其作品以人物见长,构思精巧,刻意影响。 20世纪70年代,李博生着重钻研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细腻与写意画的豪放风格,创作出《鼓上飞燕》、《恨福来迟》等一批优秀作品。80年代,他进入艺术的成熟期,在人物造型、动态、花纹处理和各种技法的运用上更为纯熟,创作出《人之初》、《无量寿佛》等众多艺术珍品。他的作品,以形带情,情景交融,素以构思巧妙、题材新颖、造型优美、刻画细致著称。 1979年, 玛瑙俏色"恨福来迟"获全国玉雕人物评比第一名。 1985年,翡翠"春夏秋冬扇石"。玛瑙俏色"无量寿佛",百花奖金杯奖。 1986年,玛瑙水胆"夜游赤壁",百花奖希望杯奖。 19年,松石"人之初",百花奖创作设计一等奖。 1992年,传略辑入《中国人物年鉴》、《中国工艺美术名人录》、《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群星谱》、《当代中国英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06
李博生--玉雕大师 李博生1941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七中,1958年入北京市玉器厂工作,先后从师于老一代玉雕行业"四大怪杰"中的何荣、王树森二位艺术家学艺。曾任第七、第八届全国*,北京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副会长,北京工艺博物馆馆员。高级工艺美术师,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特级工艺美术大师,授世界拳击联合会名誉会员。 其作品以人物见长,构思精巧,刻意求新,取材广泛,既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又有崭新的超前意识;雕琢细腻,生动传神,小中见大,大中求精,在中外玉器行业中颇有影响。 20世纪70年代,李博生着重钻研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细腻与写意画的豪放风格,创作出《鼓上飞燕》、《恨福来迟》等一批优秀作品。80年代,他进入艺术的成熟期,在人物造型、动态、花纹处理和各种技法的运用上更为纯熟,创作出《人之初》、《无量寿佛》等众多艺术珍品。他的作品,以形带情,情景交融,素以构思巧妙、题材新颖、造型优美、刻画细致著称。 1979年, 玛瑙俏色"恨福来迟"获全国玉雕人物评比第一名。 1985年,翡翠"春夏秋冬扇石"。玛瑙俏色"无量寿佛",百花奖金杯奖。 1986年,玛瑙水胆"夜游赤壁",百花奖希望杯奖。 19年,松石"人之初",百花奖创作设计一等奖。 1992年,传略辑入《中国人物年鉴》、《中国工艺美术名人录》、《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群星谱》、《当代中国英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4:06
内容提要: 李封出生在山东寿光县斟灌庄,官至湖北巡抚,与刘墉、纪晓岚为莫逆之效(李封的堂史李垌是刘墉的亲姐夫),有着传奇一生。本书就是以他的一生为线索,讲述李封、纪晓岚、刘墉这派清官与国泰、刘辉祖、和珅等贪官污吏斗争的故事。图书目录: 第一回 鼓乐鸣才子披花红 震京城义女闯刑场
第二回 质疑案文达被贬职 护姐姐世民遭冤狱
第三回 老御史苏州访冤情 新举人茶馆寻破绽
第四回 开棺验*才大白 患难后真情结良缘
第五回 乾隆年京城遇会试 甲戌科金殿点翰林
第六回 小李鋐北京来投亲 李同知武昌理书院
第七回 旌烈女李封有独见 升郎中紫绶囊羞涩
第八回 李五郎义辞盐同升 李四哥听劝江宁城
第九回 重病归老父收雄心 破命案儿郎展抱负
第十回 李郎中初识董翰林 庐州府遭遇黑粮道
第十一回 新知府张榜改陋习 父母官安民擒贼首
第十二回 小和... [显示全部]文章节选: 第一回 鼓乐鸣才子披花红 震京城义女闯刑场
乾隆十五年秋,九月中旬的一天,秋高气爽,蔚蓝色的天空,飘着薄薄的白云。在北京城的一条胡同里,黄土铺地,灰色的四合院墙一家连着一家。住家户的大门都对着街面。小户人家的大门只有一对门板,屋檐几乎和墙面相平。可大户人家就不一样了,不但有涂着黑漆的大门,门前还有石头台阶,高大的院墙将院子围起,院内大宅屋的雕花屋檐微微向上翘着,伸向街面。
胡同口大街上有小饭馆、杂货铺,还有菜市场和肉铺。胡同里来了个吹糖入的小贩,在一棵大槐树下支着熬糖稀的小铁锅,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吹糖人,招揽了一群看热闹的孩子,在嘻嘻哈哈闹着。树上一群喜鹊好像也在瞧个新鲜,叽叽喳喳叫着。除了这群欢快的孩子,树下还坐着几个乘凉的老人,他们摇着蒲扇,叼着烟袋在唠嗑,好像也说着高兴的事,不时地拿着烟杆指指点点。胡同里行人不多,几个出来采买的人,匆匆向街上走去,这是条不大的胡同嘛。
忽然,一个大户人家的家人模样的人,从胡同口飞跑回家报信,他是早就等在那里望风的。这个家人边跑边高声呼喊:“中了!中了!我家李公子中举了!……来了,顺天府报喜来了……”街上的行人、唠嗑的老人、看热闹的孩子都把眼睛转向胡同口,胡同口那边果然传来了“呜里哇啦……”的喇叭声,报喜队伍举着牌子从大街拐进了胡同。
胡同里有一家挂着红底黑字写有“李府”牌匾的府第,门口立着两个小石狮子,门槛下有着高大的石头台阶。已经斑驳掉漆的黑色大门“呼”的一声推开了,里面家人、丫鬟都涌了出来,翘首张望报喜的队伍。家人报来的消息,使李府上下立刻欢腾起来。不一会儿,公子李封扶着父亲李烈和母亲李孙氏,也来到大门口。
这个李家,原是山东寿光人,祖居斟灌村。据说这支斟灌李氏是明朝初年从江西过来的。那是一场大的**,江西丰城一官宦李家出了大事。这家人的一个中年夫人躲了出来,带着三个孩子渡过长江,来到山东地面。几经变故,这个逃难的夫人带着老三躲到了斟灌村。她再也跑不动了,在这里定居了。到底是官宦人家的后人,就这支独苗,几代以后,李家又发达起来,渐渐成为斟灌村的大家族。到明朝末年,李家又开始有人读书做官。满人人关,大清朝建立,斟灌李氏读书走仕已蔚然成风。清初,竟出了兄弟俩进士。第一个是在清顺治三年,大清朝开科取士第一科,大哥李适进京赶考,就中了进士,成为山东寿光大清朝第一进士,连做了内黄、湘阴两任县令,后因病回归。大哥回家不久就病故了。已过不惑之年的二弟李逈,原来在家侍奉老父,可是要强的父亲,偏偏又催促他也去赶考。康熙三年他进京会试,结果也是金榜题名,中了进士。这个李迥可不同凡响,先入内阁当中书,后进六部当官,在朝中步步登高。当过通政寺参议、太仆寺卿、都察院副左都御使、顺天府府尹,也算九卿*。平三番时又立下功勋,官封刑部右侍郎,成为六部堂官。李逈在朝为官几十年,他在京城住下了。
李逈先后娶了八房太太,生有十个儿子、三个女儿。八个儿子入仕做了官,老大李懋,进士出身,点了翰林,在翰林院供职当编修。父子俩先后做过江南、广东两任乡试大主考官,官场中门生不少。李逈又与曲阜孔夫子家联姻,把六女小玉儿嫁给了孔子后裔,成为第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的正室。衍圣公是大宋朝皇帝给孔子家的封号,历朝皇帝都下诏承认。衍圣公是世袭一品公,小玉儿也就成了一品诰命夫人。
李家在京城也是显赫一时,可是李逈老爷偏不居高位,官升刑部右侍郎,授资政大臣后,辞别儿孙告老还乡。他离开了北京城,回到山东老家,又穿起粗布衣衫,头戴葛巾,撑着竹杖与老农为伍,这叫见好就收,为自己争得了一个平和的晚年,也为儿孙做了榜样。
李逈的四子李朴在湖北南漳县当知县,亲身带领百姓修复毁塌八十余年的长乐堰,自己滚一身泥巴,却惠及一方,使干亩贫瘠土地变为灌水良田。又在堤上引种果木、桑树,组织农民养蚕缲丝,改良农具,改变了当地贫穷面貌。离任时百姓攀着车辕,跪于道中恸哭不止,不让他走。朝廷为之感动,留了四任,破例提李朴为四品职衔,留下了四品知县的美谈。
如今的李府老爷李烈是李逈老爷的孙子,李朴老爷的儿子。李烈老爷兄弟五人,皆有功名,他是行四。大哥李轩早年出仕,当了山西孟武县知县。二哥李炎是四川龙安府知府。五弟李琬后来当了浙江温州知府、兵备道台。只有三哥李炳,拔为贡生后,不愿走仕途,也不愿在京城闲住,偏爱务农,回到斟灌老家种田为乐。
斟灌李氏从明末起,有数十人在官场做过官,因为李家人为官大多清廉,斟灌村被当地传为清官之乡,斟灌李氏也被誉为北海望族。
此时斟灌李氏虽有多人还在官场,可是这家李府却只住着李烈一家。李烈老爷天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族内为人淳厚,颇受人尊敬,平常仗义好施,邻里也都敬他为人。他在京中户部任职,虽不大,好歹是个京官。此时他也年过半百,虽然胸前飘着的胡须还是黑的,可头发已显出花白,今天是他的独子李封中举的日子,听到报喜,他穿着长衫与夫人在儿子李封的伴随下,来到大门口。
李封,字紫绶,号松崖,这年二十多岁。李公子高个宽肩,相貌端庄,不苟言笑,为人宽厚淳谨,气量宽宏。中举对读书人来说,是上了一个大台阶,他有了参加京城会试的资格,来年春天可以进宫上殿考进士了。李封踏入仕途也只有一步之遥,今后也可以光宗耀祖,他当然也很兴奋。
顺天府的报喜队伍吹吹打打地过来了,前面一人举着木牌子,上写着“李封公子高中”,后面是鼓乐队,吹着喜庆的曲调。李封扶着父亲,迎上前来。一个公人,高呼:“李封公子高中举人!贺喜了!”过来两个公人给李封公子披上红、戴上花,家人立刻燃放鞭炮,鼓乐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李烈老爷笑嘻嘻给公人送上红包。街坊都来贺喜、看热闹,门口围了好多人。邻居都拱手对李烈老爷说:“恭喜李老爷!贺喜李老爷!”李烈老爷也是乐得合不拢嘴,频频给街坊还礼,叫道:“一会儿都来喝喜酒!”小家人李九,把一把铜钱撒空中,那群孩子高兴地你推我搡在地上捡着。
报喜队伍走了,街坊也开始散了,李烈带着李封还在拱手礼送四邻。
胡同口那边又传来“当!当!”的铜锣声,又有一个队伍走过,刚散开的街坊都涌到大街上去观看。李烈父子也跟着过去,看看怎么回事。
大街上,两个差人敲着大铜锣开道,队前面举着两块木牌,写着:“刑部”,“行刑”。接着是一队端着长矛的士兵,押着十几个木笼囚车,里面关着犯人。后面是身穿红衣、扛大刀的刽子手,最后面是监斩宫骑着高头大马,被公差拥着走在街上。
原来是刑部秋后处斩的行刑队伍过来了。
按大清律,犯重罪判死刑的犯人,分斩立决、斩监候、秋后处斩几种。判斩立决的,报刑部核准后,就可在当地行刑,叫立即执行,这就没救了。判斩监候的,相当于死缓,还可以再查,或有其他原因后来免了死罪,所以判斩监候的还有救。候到后来,不能免死的,就集中在秋天斩首示众,一般是在北京菜市口行刑,也是为了杀鸡给猴看,以警其余,叫秋后问斩。
兵士过后,囚车走来了。囚车是用木栅栏做的木笼子,有一人高,犯人站在里面,每一个木笼子放在一辆马车上。这十几个人处斩,也是长长的车队。路过一家酒馆,酒馆老板在门前放了一张木桌,上面有一个酒坛和几个大碗。几个伙计见囚车到了,就把盛满酒的大碗端过去,分送给笼内的犯人喝,这叫送行酒。
最后一辆囚车里面关了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接过大碗,点头向送酒的伙计答谢:“多谢大哥……”伙计应道:“走好,您那!”那个书生把碗端到嘴边,手哆哆嗦嗦拿不住碗,失手掉在地上,“啪”的一声,碗摔碎了。围看的百姓都吃了一惊,书生很失神地看着伙计,伙计倒很通融地说:“岁岁平安!明年今日是您周年,走好吧!”车走了。很多人指指点点。李烈问边上的人:“这个后生好生可怜……不知犯了何罪?”
一个老者对他说:“这个年轻人叫郭世民,是前科举人,听说在市井斗殴,将苏州知府吴升普的儿子吴来打死,被判死刑,这就要去行刑了。”
“唉!真可怜,他还那么年轻,就要杀头了……”一个老婆婆说。
“这个文弱书生如此单薄,怎么会斗殴……将人打死呢?”李烈嘀咕着。
“是啊,是啊!”旁边的人纷纷附和着。
李封见了也有几分好奇,摘下披红大花,交给小家人李九,对父亲说:“我过去看看。”
李烈说:“快去快回,家里还要摆席呢!”
“哎,知道了。”李封随着队伍走向宣武门,也去看个究竟。
去宣武门的大街两边站满了观看的百姓。队伍走过,市民们又都涌着跟在后面。
行刑的队伍出了宣武门,直奔菜市口。从宣武门到菜市口是一条很宽很直的大街。宣武门外居住的大多是平民百姓,行刑选在这里,就是为了示众。菜市口是个丁字路口,周围很宽阔,走到这里,正好是丁字路口的顶端。兵丁用白粉画出一块地,这就是刑场。路的顶端塔了个台子,是监斩台。监斩台和戏台一样,有前台和后台,后台用幔帐围着,前台放了两张官桌,在台子一边立着一个大鼓,台前站着一排兵丁。场子中间也有个木板搭的台子,是行刑台,上面是一排木墩子,就像肉铺剁排骨的木墩。台边有张桌子,上面放了个酒坛子和一摞大碗。
队伍到了,两名监斩宫登上监斩台,先进后台喝茶。差役将行刑的犯人从囚车里拉出来,排成一排,跪在监斩台前,后面站了一排刀斧手。
跟来看杀人的百姓入山人海,刑场周围挤满了围观的人群,还有不少人从丁字路口的三个方向,向这里涌来。场边只见人头攒动,挤来挤去。里面一圈持长*的兵丁把百姓拦在场外,不准靠近行刑台。几个拿长鞭的差人,见哪个方向有人挤过白粉线,就朝那个方向“啪”的一甩鞭子,人们赶快后退,唯恐鞭子落在头上。李封费了很大的劲,出了一身大汗,才挤进了里圈。
一会儿,该验明正身了。一名差役高呼:“监斩宫落座!”监斩官喝完茶,从后台出来,到前面落座。大家才看清,正监斩官由刑部右侍郎王信担任,副监斩官由左副都御史刘统勋担任。两人分左右坐下。
一通鼓响,全场静了下来,几个拿鞭子的差人都退到行刑台前。
只听王侍郎大声命令:“来啊,把犯人押上来验明正身。”
死囚逐一被带上来,报名验身。郭世民被押上来时,虽身穿囚服,可看出身体柔弱,分明是一个白面书生。
刘御史看了案卷,感到疑惑,问:“你叫郭世民?”
那人犹豫了一下,说:“是。”
刘御史问:“你二十一岁?”
“是,大人。”
“你这般年轻,就中了举人,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后生,为何在市井斗殴?”
那人流泪不语。
刘御史更加怀疑了,又问:“我看你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在市井与数人搏斗?又将他人打死?”
那人不语。
王侍郎不耐烦,问:“刘大人,身份可验明?”
“嗯……验明了。”刘御史合上案宗。
“将犯人押上刑台候斩!”
又是一通鼓响,死囚都被架上行刑台,在木墩前跪下,刽子手扛着大刀列队上台,站在后面。百姓都摒着呼吸观看,静静等待行刑时刻!
“冤枉啊!”突然一声女子的尖叫,刺破天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女子从兵丁腋下穿过,冲入场内。只见她头扎白带子,身穿白衣裙,全身佩孝,冲到监斩台前,扑的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举状纸,连声高呼:“大人!郭世民冤枉啊!”全场立刻大哗,百姓*动起来,都想争看究竟,兵丁横过长*,拼命把百姓拦住,差人又上前向各方向甩起鞭子,防止百姓涌进场内。
刘御史问:“你是何人?竟敢来闯法场?”
女子回答:“民女是郭世民的姐姐郭玉兰,世民冤枉啊……”
王侍郎站起来,气急地说:“不得干扰行刑,来人,将这女子叉出去!”
几个士兵上前把小女子架起,几步就拉到场边,摔向场外,人们“呼”的一下闪开,正好摔到李封身上。人群中响起一片不满声,李封心里也有气,拉着小女子又奋身冲进场里,挺身高呼:“大人!天子脚下有人喊冤,你们身为朝廷命官怎能袖手不管呢?”
王侍郎问:“你是何人?为何见官不跪?”
李封打一躬,答:“回大人,新科举人李封。”
王侍郎说:“新科举人?你好大胆!敢阻拦行刑,你不要功名了?”
李封答:“大人,我等考取功名就是为了今后与民做主,不然要功名何用?”
王侍郎喊:“大胆!来人,把他抓起来!”
刘御史对王侍郎一抱拳,说:“王大人,我看这个后生说得不错,天子脚下有人喊冤,我等为皇上办差,岂能不管?”
“这……”王侍郎一时语塞。
刘御史喊:“来来来,递上状子!”士兵将状子接下,递了上来。
刘御史看了,又递给王侍郎,说:“王大人,我看这里另有隐隋!”
“何以见得?”
“看这书生如此文弱,不像会动手打架的主。”
“人不可貌相,现有他画押的供词,还有何话可说?”
“这个郭世民遍体伤痕,有动刑的迹象,可能屈打成招!”
“这帮民,不动大刑哪有招供的?”
“可是这个民女的状子说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这……刘大入,依你看,该怎么办?”
“王大人,依本官看,这个郭世民斩不得,他的案子要重新审核。”
“刘大人,这个案子是刑部核审过,皇上批准行刑的,误了行刑时辰,你可要负责的!”王侍郎想把刘御史压下去。
“王大人,这个案子如是冤案,这一刀下去,你敢承担责任吗?”
“这……好好,刘大人,你说该如何处置?”
“立刻报请刑部停止行刑。”
……作者介绍: 李博生,山东寿光人,1970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长期在海军通信部工作,1982年担任海军通信部*;1988年恢复*制,李博生被授予海军上校。
1993年转业,创建中外合资聚宝利电信技术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董事长。
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无悔年华》、《斟灌春秋》、《长空二号工程》等长篇小说和若干中短篇文章。
2005年成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书签收藏:
您还可以在下面这些地方购买…… 购买有路会员出售的(我也要出售): 暂无会员出售,如果您有闲置的,欢迎【发布出售】。 购买新书网站销售的: 我们为您提供了新书比价,您可选择以下新书网店购买,新书销售与本站无关!
(满39免运费) 蔚蓝网 ¥17.90 正在载入详细图书信息,请稍候…… (全场免运费) 当当网 ¥18.00 正在载入详细图书信息,请稍候…… (全场免运费) 卓越亚马逊 ¥18.10 正在载入详细图书信息,请稍候…… (75所高校免运费) 中国图书网 ¥23.30 正在载入详细图书信息,请稍候…… 购买淘宝网站销售的: 我们为您提供了淘宝比价,您可选择在以下淘宝卖家购买,淘宝销售与本站无关!
(邮费:6.00元) 紫色薄荷园 ¥15.70 (邮费:5.00元) 博士书库 ¥16.40 (邮费:5.00元) yujijun1985 ¥16.80 (邮费:5.00元) 19种水果色拉 ¥16.80 (邮费:5.00元) realalley ¥16.90 (邮费:5.00元) wangtw2004 ¥17.00 (邮费:5.00元) 龙云居士 ¥17.10 (邮费:5.00元) stephen1879 ¥17.10 (邮费:5.00元) snn188 ¥17.10 (邮费:5.00元) 贪睡大猫咪 ¥17.10